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學習 >

互聯網改變的100張面孔

互聯網改變的100張面孔

盲人鋼琴調律師陳燕、“90後”創業女孩Miya、80歲玩直播的胡奶奶等。

互聯網改變的100張面孔1

互聯網的出現,重塑了中國人延續數年的生活形態,激活了傳統行業的工作方式,讓生活煥然一新

23歲的藏族小哥次仁格旦,在海拔5200米的珠峯大本營,開了一間“帳篷茶館”,到珠峯旅遊的各地遊客都可以用手機支付購買他家的甜茶~

2017年3月,中國大飯店的一場創業峯會上,現場嘉賓與觀衆掃碼互動,傳統名片正在成爲過去時

國內首個互聯網+無償獻血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行,在雲南昆明血液中心,獻血者通過手機APP註冊預約,完成獻血後就能即時生成個人電子獻血證~

黑龍江省寶清縣飛手任維新正在操作無人機,進行農藥噴灑作業,黑土地上的農戶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預約服務,科技在改變農業也塑造出新一代農民。

互聯網改變的100張面孔
  

山東80後女警官韓通科被稱爲青島第一網紅女交警,通過網絡直播平臺她把交警的執法過程放到網上,增強執法透明度,引起了網友們的圍觀和點贊!

杭州互聯網法院,法官蕭方訓和他的機器人書記員正在交流工作,庭審時,被告在律師事務所遠程在線參與智慧法院正在加速建設中

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峯會期間,上海新民晚報記者蕭君瑋坐在老街上,用最快的速度在線發佈最新消息,移動互聯網讓信息的傳遞更加便捷快速.

2005年12月22日,遠在北京的神經外科專家田增民教授,操控遠程腦外科手術機器人。經由互聯網,成功地爲延安一名腦出血患者進行手術,這是中國第一次!成功應用機器人進行的腦外科手術。

互聯網讓世界變成地球村,無論國籍、膚色、種族共築命運共同體..莫斯科郊外,馬裏諾里的唯一快遞員,23歲的姑娘盧布特索娃瑪利亞正在騎馬送包裹,她最多一天送過18個來自中國的包裹..

互聯網正在改變普通人,互聯網正在@所有人

人是萬物的`尺度,暖是科技的溫度,從溫暖的面孔中汲取力量,一起創造互聯網更好的未來!

互聯網改變的100張面孔2

盛廷通道是從烏鎮西柵景區門口到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必經之路,這裏擺放了40張人像照片,有跑馬拉松的視障女孩,有用視頻直播“天梯”的懸崖村小夥兒,有“雙11”裏的俄羅斯美女快遞員……昨天來參加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嘉賓們路過時都走得很慢,許多人不時駐足,仔細品味照片中的故事。

這是由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和支付寶聯合承辦的“互聯網改變的100張面孔”影展,除了盛廷通道外,在烏鎮的其他地方還有另外60張圖片。這100位主角都是普通人,照片反映的都是他們被互聯網改變的人生。這也是烏鎮峯會首次以影像方式記錄中國互聯網20年來網絡強國的歷史成果。

最暖面孔

盲人鋼琴調律師陳燕

在100張照片中,有張照片顯得特別“暖”。她就是盲人鋼琴調律師陳燕,照片上,穿着粉色衣服的她和一位老人相互倚靠,坐在鋼琴前,她的一隻手在試音,另一隻手在調律,十分專業。

陳燕的故事有點傳奇,3個月大的時候,因爲先天性殘疾,陳燕被父母遺棄,是姥姥收養她並撫養成人。陳燕自小對音樂比較感興趣,學過很多樂器。自打學調琴開始,她每天總是十三四個小時泡在鋼琴邊,仔細摸,用心記。22歲畢業於北京盲校鋼琴調律班。2002年10月創建北京鋼琴調律網。

真正在調琴這個圈子裏闖出名氣,陳燕靠的是技術。她將8000多個鋼琴零件熟記於心,並能及時發現影響音準的零件,調出正確的音律。到目前,她已給上萬個家庭的鋼琴做過調音,足跡遍佈北京的大街小巷。在鋼琴調律的路上,她的理想就是讓全國的人都知道,盲人完全可以從事鋼琴調律工作。

如今,陳燕已經成爲家喻戶曉的人物,也是北京新樂鋼琴調律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系中國音樂家協會鋼琴調律分會會員。經過她的培訓和輔導,已經有一大批盲人調音師正在爲千家萬戶服務。

最美面孔

“90後”創業女孩Miya

創業,不僅是男生的專利,在一張照片上,一位美女“90後”創業者正在專注地用縫紉機制作內衣。她叫Miya,幾年前,她因爲穿內衣不當被檢查出乳腺纖維瘤,讓她下定決心創辦一家屬於自己的內衣公司。在出國留學之前,Miya對內衣並沒有過多的瞭解,後來,在法國留學讀管理學碩士時,她接觸到了舒適、慵懶的法式內衣:“沒有鋼圈,穿着很舒服,當時就決定回國創業做內衣,普及健康舒適的內衣理念。”

從法國頂級的商學院畢業後,Miya又去倫敦藝術大學讀了內衣設計。2015年,她和英國留學回來的Skyler相遇,兩人的想法不謀而合,就這樣她們創辦了內衣品牌Crème。

創業3年,她不僅操刀當設計師,還兼職內衣模特,如今這位“90後”女孩創辦的內衣品牌在淘寶上受到幾十萬女孩熱捧,年銷售額突破800萬元。

最潮面孔

80歲玩直播的胡奶奶

在這張照片裏,頭髮花白的胡奶奶在對着平板電腦進行直播跳舞。這位80歲的老人在同齡人中已是“網紅”,不少老人都跟着她在直播中學跳舞。

每天上午8點半,80歲的烏鎮老太胡暉就會出門,在椿熙堂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有一羣老人等着胡奶奶去領舞。臨出門前,她披上一件新大衣,這是幾天前在網上淘的,很合身。來到椿熙堂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安裝完直播設備後,她便領着20多位老太太跳起了廣場舞,藉助烏鎮的高速無線網絡,一場舞蹈直播秀開始了。

這是胡奶奶的生活常態:一邊當舞蹈教練,一邊當網絡主播。鏡頭裏,她銀髮微卷、化着淡妝,網友們大多不相信面前是一位80歲的老人。

互聯網改變的100張面孔 第2張
  

椿熙堂的“互聯網+養老服務”在全國是出了名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通過網絡攝像頭,和椿熙堂的老人隔空“會面”,其中便有胡奶奶。胡奶奶年輕時就愛好文藝,唱過越劇,退休後組建了廣場舞團,最初只有十幾人,後來不斷有新人加入,現在有30多人了。

當自己學會手機上網後,胡奶奶又去教廣場舞團的其他老人,還建了羣,有事在羣裏吆喝一聲。如今這些老人個個都用智能手機,胡奶奶時不時提供一些技術指導,“我跟她們說,要跟得上潮流,不能做互聯網時代的邊緣人。”

去年,在胡奶奶的帶動下,廣場舞團參加了網絡直播的烏鎮五星村的“村晚”。胡奶奶帶着大家足足準備了一個月,“這是一個串燒節目,叫《健康走出來》,廣場舞團裏有7位老太參加了。”胡奶奶說,爲了上節目,她上淘寶給姐妹們買服裝,最後挑了紅色的,洋氣一點,“淘寶購物最重要的是看網友評價。”

如今,胡奶奶的手機上裝滿了支付寶、微信、淘寶、今日頭條等APP。兩個月前,她註冊了抖音號,在簽名上寫道:“年齡已八十,童心尚未泯。學習新科技,跟着新潮流。”

這些照片是如何被挑選的呢?據中國文聯攝影藝術中心主任劉宇介紹,“互聯網”“改變”“普通人”“面孔”是這個展覽的幾個關鍵詞。所有的照片當然都與互聯網相關。

“選片的.過程比我們想象的更加艱辛。比如,我們的一位圖片編輯李陽用數天時間查找了三屆全國青年攝影大展數十萬幅投稿作品,也只找到寥寥數張與互聯網相關的照片,且在內容和拍攝手法上與我們的要求有差距。”最終,由權威的專家團從全球遴選的一萬張照片裏選出了最終的100張,按煥新、生長、普惠、世界等四大板塊布展到今年烏鎮峯會的現場。

就主題而言,100張面孔中,三農、創業、公益成爲首屆烏鎮影展上涉及最多的領域,而教育、智慧城市也有多張面孔入選。入選的還有最潮的直播、徵婚、愛豆等網絡體驗和最傳統的魚燈、崑曲、古琴,一新一舊也在網上和諧共生、相映成趣。這說明,傳統文化並沒有被互聯網消磨掉,反而可以觸網新生、遇網傳承。

烏鎮影展的這些面孔中,“90後”和銀髮族的佔比旗鼓相當。互聯網上,只有觸網新老的差距,卻並沒有年齡的鴻溝。其中年紀最大的是97歲的川籍老兵胡定遠,在網絡尋親的幫助下,重回離別77年的家鄉;年紀最小的是四川涼山卡車司機劉軍的孩子,他才二年級,一家人以車爲家,他們家的生計都依賴着貨運APP。

當移動支付、電子商務、網絡公益、數字政務、共享經濟、信用免押、小微貸款、知識付費、工業互聯等關鍵詞組合成中國人的日常時,中國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彎道超車已是共識。其中以移動支付爲代表的普惠金融在影展上也成爲亮點。

“互聯網不是一個行業,而是普通人的機會,”影展協辦方中國文聯攝影藝術中心主任劉宇說,“我們希望以專業的影像,見證互聯網給予普通人的獲得感,以人物故事承載互聯網行業的成長和價值。呈現給大家是個體命運的時光碎片,也許經過重新拼貼,就構成了一幅中國互聯網發展進程相對完整的圖畫。”

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李舸說,展示於烏鎮大街小弄的這100張因“界面”而綻放精彩的面孔,卻以迴歸“紙面”的方式,呈現出造型藝術被互聯網碾壓和擠走的諸多神性,讓人產生了撕開炫目的二維碼,來一場帶呼吸、有溫度觸摸的衝動。

經濟發展帶動了價值體現,人在走入先進科學社會,實現夢想的同時,更渴望懂得生活的樂趣。對視這100張忙在網上的面孔,似乎能細細品讀出,每一個生命背後都有強大的力量,在做着有重量的精神運動。

標籤: 互聯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xuexi/51o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