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戀愛 >

《無聲告白》讀後感

《無聲告白》讀後感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無聲告白》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無聲告白》讀後感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1

讀完這本書後發現,書名的無聲告白原來不是我想的告白而是莉迪亞的內心獨白,我把莉迪亞的死歸結與她的父母和哥哥詹姆斯,母親瑪麗琳將自己的夢想強加到女兒身上,她不會告訴女兒當初爲了和詹姆斯結婚而放棄當醫生的'目標是自己一直以來的一份不甘,從來從來她與女兒溝通的話題只有成績;父親詹姆斯也想在女兒的身上彌補自己年輕時的不足,他會不停的鼓勵女兒去結交朋友,他從未向妻兒透露自己童年受過的傷害,最後這位父親居然一直認爲女兒一直在學校有很多朋友很受歡迎。

就像書裏說的,莉迪亞一直是家裏人的中心,可是這壓得她透不過氣來。我記得莉迪亞對自己的妹妹說過一句話“如果不想笑就不要去假笑”她不希望妹妹和她一樣被父母牢牢地禁錮。其實文中最懂她的人是哥哥內斯和看起來放蕩不羈的鄰居傑克,可是發現哥哥深深的嫉妒和傑克的祕密後她便沒有了精神依靠,人活在世上總要盼着點什麼,可是莉迪亞沒什麼期望都沒有,親人和朋友感情的缺失將她帶到了最最討厭的湖畔,很心酸很心酸。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2

書不錯。很多細節真實可靠,邏輯嚴謹,讀起來絲毫沒有跳脫之感,從文字來說也是值得一讀的。

這部小說總結起來其實就是一個悲劇的誤會。首先它是一個悲劇。因爲這個女孩死了。但其實整場都是一個誤會。每個人都需要在別人的期望和掌控之中活出真實的自己,莉迪亞的一生就是這樣的過程。悲劇就在於,我們都以爲她死於父母的壓迫和別人的排擠,並由此而對他的父母以及周圍的環境產生很大的懷疑和不滿,直到最後,發現莉迪亞的夜晚出走,其實是爲了與生活和解的宣告,爲了自我力量的復甦,爲了內心的安寧,這時候我才放下了對他人的仇恨和不滿。生活中這樣的自以爲難道還少見嗎?人們不都是在一個悲劇面前自以爲是,又在自以爲是中製造另一個悲劇嗎?

莉迪亞的`死亡又給了我們一些力量。那就是:生活固然我們很多的打擊、壓迫、折磨,但是每個人由內而外自然而然的生命力量,足以使我們扛住那些磨難,活出真正的光芒。

同時,作品也真實地揭示了人的成長過程。在艱難困苦中,我們真的會一再遭遇自己的軟弱無力,從而陷入痛苦迷茫。只要給自己和他人時間與空間,我們都會重新看見出路,燃起希望,就像經歷暗夜太陽照常會升起一樣。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3

“你們把虛妄的愛擺在眼前,並以此來說愛我。”

我們總是希望世界上能夠有一個機會重新來過,就像瑪麗琳多年之後想拾起被她拋棄許久的夢想之時,才發現並非所有的事都能繼續。漢娜的到來無疑熄滅了她夢想的最後一絲火焰。

所以她將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全盤寄託在莉迪婭身上,希望她能代替自己成爲一個醫生。這也就是本書的悲劇之所在。

瑪麗琳的母親希望瑪麗琳和一個“跟自己很像”的人在一起……瑪麗琳希望莉迪婭成爲一個醫生……詹姆斯希望莉迪婭能夠融入人羣……

他們都被寄予了不同的期望,像是千斤頂,讓每一個人沒有喘息的.機會,只能默默承受。

這悲劇的另一個緣由。他們都很容易“忽略”一些事,認爲似乎只要默默忍受,就會有柳暗花明的一天。這也照應了書名“無聲”兩個字。

詹姆斯有意忽略了瑪麗琳母親的話,漢斯忽略了最後一晚莉迪婭的異樣,漢娜忽略了詹姆斯和她助教的私情……在這個家庭裏,似乎所有人都有錯,又似乎所有人都有不得已的苦衷。

正如書中所寫——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4

很久就有人給我推薦這本書,從題目看以爲是那種很暢銷的有哲理的書,後來看簡介說這是一本小說,而且是國外的女作家…頓時沒有了閱讀欲。有次在言幾又喝咖啡,沒有找到自己想要買的那本書,爲了消磨時間,就翻開了它,直到關門也沒有看完,後來在這裏找到,看完了剩下的。

我想說,看完了之後我簡直覺得自己以前的想法太可怕,這本書不看簡直是損失。就是那種國外作家的風格,不點破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而是直接融入到故事裏,同種類的話,感覺和《一個人的朝聖》很像,或者是《巴別塔之犬》,你可以說它是小說,看過之後會發現故事是蘊含着哲理的,之所以不說破,是因爲你覺得它是怎樣那它就是怎樣的,我認爲,這也是文學作品比較高的境界。

我國以前這樣的作品也很多,比如餘華的或者莫言的,但是現在卻很少,反而那種缺乏仔細琢磨的快閱讀書籍更加暢銷,比如我很喜歡的劉同,不是說這樣的作品不好,每種作品都有相應的受衆,或許不同的年齡階段每個人喜歡的東西會有不同就是這個道理,不同階段喜歡的文學作品也會不同。這樣說就是提醒自己,以後不要只從一個作品的分類、體裁、簡介來簡單的給一個作品定性。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5

我們生活在一個脆弱的世界,而有一句話說,時間是抹平一切的良藥,沒錯,我們又生活在一個不得不向前看的世界。

一個表面上和樂融融的家庭,實則是脆弱的。圍繞着一個人爲中心轉,而當那個人消失的時候,所有人卻沒有察覺,整個家庭分崩離析。

一場黃種人和白種人的婚姻,也是脆弱的。丈夫在妻子的懷裏終究找不到融入這個社會的方法,而愛情摧毀了妻子標新立異的`道路。

一個在男權社會中虛無的夢想,終究敵不過家庭的牽絆。一個夢想,堅持了九個星期,然後一切付諸流水,最後只能將自己的夢想安在女兒頭上。

爲什麼是莉迪亞?是因爲那藍色的眼睛?還是因爲在母親消失後的莉迪亞已逐漸拋棄了自我,消失了?強行安裝的夢想沒有真正的落腳點,而是在某一個時間點爆發了,就是那天晚上,那個莉迪亞想要重新迴歸自我的那個晚上。

哥哥和妹妹,爸爸和女兒,傑克和莉迪亞之間的情感,建立在嫉妒、互相欺騙的根基上,也逐漸腐朽,造成嚴重的後果。

但是,當每個人從一個個虛無的夢想,從逃避現實的心理中解放出來,時間給了他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機會,推動他們向更遠的未來走去。一切破碎的終將恢復,卻不是以前的樣子。人類,是多麼堅強的生物啊!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6

從這本書的開始,莉迪亞的死,就充滿了說不出的壓抑,書中的矛盾太多了,種族歧視、婚內出軌、父母給予孩子期望過大、父母與孩子沒有溝通等等,都造就了莉迪亞的死,一個活生生的生命,是如何被父母被自己給逼死的。她其實並不是真的想死,她只是想逃離。她想變壞,可是沒有成功。她想學開車,可是連第一場筆試都沒有過關。她想破處,可那個男人愛的竟然是她的哥哥。最後,她想到了那片湖水,她想在水中找到那種自由和安寧,結果葬身。真是悲哀。

讀着這本書的時候我就想到了原生家庭這個詞,父母,家庭,甚至是整個生活環境,對你的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內斯想當宇航員,想從事航天方面的工作,但是爸爸詹姆斯覺得這沒出息,甚至給了內斯一巴掌讓他立刻停止這種想法。莉迪亞被迫接受母親的夢想,原生家庭讓他們每一個人的性格都產生了不好的影響。

就像我之前說過,我大學裏學習的.鋼琴,總感覺有點晚,那時候竟然萌生出結婚生子後想讓自己的孩子去學習鋼琴的想法,看完這本書,想了想,還是不要強迫孩子爲好,學他喜歡的,這樣他的人生才更完整。

願你一生自由,不爲他人而活。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7

爲什麼我又沒哭?確實沉重的一本書,我想我會一直記得莉迪亞,漢娜,內斯,瑪麗琳和詹姆斯,莉迪亞的違心且不安的討好,得到父母全部的關注卻失去了家庭本該有的溫暖與美好,漢娜的膽小怯懦被漠視,從小就躡手躡腳生怕打擾了誰,總會躲在房間裏,沙發後或餐桌底下等不被發現的角落察言觀色,內斯的夢想被無視甚至嘲笑,在學校被看爲特殊,難以建立健康快樂的友誼,深深懂得妹妹的痛苦與無奈,無力改變。還有瑪麗琳的一次次成功前的放棄,求而不得的.醫生追求,統統壓到女兒身上卻以爲是女兒自己的需要,詹姆斯把孩子當作兒時的自己,一再鼓勵孩子友情和愛情的重要性,給孩子送禮物總會加上類似這個東西一定很受歡迎的話語,讓原本熠熠發光的禮物添了沉重與討厭。

莉迪亞最終意識到她應該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不再害怕,卻採用了獨自過湖的這一具有擺脫過去的儀式感來突破自己,她以爲小時候落水有哥哥搭手幫助,現在哥哥也要離開家庭去大學生活,且不再對她關注開解,她想要用自己的力量重新開始,不會游泳,卻一直記得哥哥小時候對她說的,一直蹬腿就好,就這樣,一顆生命逝去。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8

“是什麼讓某些東西變得寶貴?

失而復得。”

——從第十二章的這句話開始,莉迪亞的家人開始反思,想回到正軌。與曾經的爭執和解。那些莉迪亞從未留在日記裏也沒來得及說的祕密把她壓得喘不過氣甚至帶走了她的生命,到最後也沒有告白,留下“此時無聲勝有聲”的.遺憾和虧欠。

比較打動我的不是揹負期待無法抗拒的主線,而是父母在經歷了孩子死亡後選擇了迴歸家庭——試問,有多少人在爲了婚姻放棄夢想和獨立(甚至還有尊嚴),卻仍然遭受背叛後,還有勇氣給支離破碎的信任一次重歸於好的機會?我可能很難吧。

給美麗的作家小姐姐比心—3.5分,語言有散文的風格,行文流暢,結構緊湊,挺喜歡的,會推薦給身邊的好朋友~ 但可能想cover的主題(比如種族歧視)寫得不夠深刻有些蜻蜓點水,家庭性別分工的衝突寫得很尖銳,讓我不禁陷入思考天枰兩端的籌碼該如何選擇才得以完美的平衡。Tricky ...

PS 看一本「華裔用英文寫後再找國人翻譯成中文的作品」難免有些隔靴搔癢。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9

沉默而彆扭的父母,木訥的老大,被寄託全家希望卻無力承擔的老二,和習慣於在家毫無存在感的老幺。這是不是另一種stereotype呢。

還不算太晚。莉迪亞在碼頭上許下新的承諾,這一次,是對她自己許的.。她將重新開始。她會告訴她的母親,夠了。就算她物理不及格,就算她永遠當不成醫生,那也沒關係。她還會告訴母親,還不算太晚。一切都不晚。她要把項鍊和書還給父親,她再也不會把只有撥號音的聽筒扣在耳朵上,她再也不會假裝成另一個人了。從現在開始,她要做她想做的事情。雙腳懸空的莉迪亞——她一直都被別人的夢想深深吸引——突然發現了宇宙中華麗閃耀的各種可能性,她決心改變一切。她要對傑克說對不起,告訴他,她永遠不會講出他的祕密。既然他能如此勇敢,清楚地明白自己是誰、想要什麼,那麼,也許她也能。她會告訴他,她理解他。

她要對內斯說,他走了也沒關係,她會沒事的,他不必再爲她負責,也無需擔心。然後,她就讓他走。

許下最後一個承諾的時候,莉迪亞明白了她要怎麼做,如何重新開始,從頭開始,這樣,她就再也不用害怕孤獨了。

明天早晨,她要問問內斯哈佛的事情,那裏是什麼樣的,她要讓他講講他遇到的人,上過些什麼課。她要告訴他,他會在哈佛度過美好的時光。

她低頭看着湖水,黑暗中彷彿空無一物,只有黑幽幽的顏色,一片巨大的虛無在她腳下鋪展開來。沒關係的,她告訴自己,然後,她就跨出小船,走進水中。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10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這本書強烈推介給每位父母看,書裏的主人公一家人是我們現在很多家庭的縮影。父母將畢生沒有達成的願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代替完成,打着的是“爲你好”的旗號;孩子爲了討父母歡心,努力做個聽話的`乖寶寶,從不說不。最後,當孩子認識到自我的迷失,意識到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時,選擇了離開這個世界,期望可以重新開始。青少年自殺,這個悲劇不停在這個世界上演的劇情,刺痛着每個人的心。

爺爺奶奶那一輩,吃不飽穿不暖;我們這一輩,吃飽穿暖,但也僅限於吃穿不愁的水平,因此,我們常說,現在的孩子很幸福,不愁吃穿,生活條件優越。可是,大人們似乎都沒有看到,孩子越來越多的作業培訓班、越來越少的自由時間以及越來越迷茫的童年。這個社會節奏太快,似乎一停下來就會落後,現在的孩子只知道要奔跑、馬不停蹄的奔跑,卻忘記了爲什麼奔跑、奔跑的終點是什麼。

更可怕的是父母未竟事業的期許,媽媽說“我就是爲了你才放棄了……”爸爸說“我拼命工作就是爲了你………”這些付出,似乎缺少了太多的真心,有多少父母能說“我生你養你,是爲了完整我自己。

我對你最大的期望,就是你能遵從內心,活的精彩”?有多少家長能做到努力過好自己的人生,並旁觀孩子獨立地過自己的不一樣的人生呢?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11

讀完了還久久沉浸在故事裏,在讀完前一直很壓抑,爲莉迪亞感到惋惜!雖然作者每一章節都在不同的時間段跳動,但是讀的很流暢,很有感。

故事雖然發生在美國,但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總想着給我們最好的,爲我們提前鋪好路,讓我們成爲她們理想中的樣子。仔細想想一切都是規劃好的,一眼就可以看到底的人生還是很可怕的!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自己父母還是比較尊重我的看法的。

書的封面寫着“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這就是這本書想帶給我們最主要的問題吧。

現在的我其實並不完全確定自己是否會特別熱愛那個大學聯考前一直想實現夢想,只有真正的到達下一個結點我才能決定是否繼續或是向其他方向繼續前進。我想“找到自己”應該是一個不斷髮現不斷前行的過程,不探討是否擺脫期待至少每一個選擇都是自己願意的,不會後悔的,能爲自己活着就是件幸福的事!

這又讓我想到了道家的“無爲而治”,無論是治國,管理,還有教育都有很大用處。以後對子女教育也很受啓發,哈哈哈!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12

弗洛伊德對手足關係完全持悲觀態度。

他相信正是這場自兒童時期便開始的競爭會有許多問題伴隨人們直至成年,得不到關注的兒童會過分渴望情感,得到關注卻沒有足夠安全感的兒童會形成焦慮性依戀。

我記得曾經有位小倫敦姐姐在Girl’s night聊天,她有一個天才哥哥,在帝國理工攻讀物理,但她只喜歡從事與運動相關的.工作。

她說每次從諾丁漢回倫敦探望父母,她總會一上巴士就把自己灌醉,下車再裝作若無其事的出現在父母的門前。

她企圖叛逆,但叛逆需要對方的關注,就像演員需要觀衆。

這些都是中國一胎政策下出生的一代無法想象的,我們已經非常習慣於整個家庭的重心完全傾注在自己身上,失去關注纔是不正常的。

我們理所應當的自私,甚至完全意識不到自己如何自私,並在自私的過程中享有了多少。

我們遵循着中國家庭觀避過了存在手足競爭的情況擁有着比較完美的童年,邁入成年之後還可以用西方的價值觀口號來鋪平一切道路,自由、民主、follow your heart,我們的人生就是個人主義巨大的舞臺。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13

在成都遊玩的幾天,除了外出看景,剩下的時間都窩在酒店沙發上讀這本書,細嚼慢嚥,花了將近11個小時。從來沒有一本書,讓我記住裏面所有主人公的名字,久久無法忘懷,這本書實現了。於我而言,5顆當之無愧。

以前看書,養成了一個壞習慣,看了開頭幾段,都會翻到最後一頁去看結尾。因爲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結局,這樣做往往會一下子失去了對故事的興趣,沒有了繼續讀下去的慾望,所以半本書在我的書架裏越堆越多。而這本書從最開頭,就給了我們故事的結局。莉迪亞死了!主人公死了,然後故事結束嗎?並沒有,故事反而在結束中正式拉開了帷幕,徐徐道來爲什麼莉迪亞會死?怎麼死的`?誰該負責?故事不斷的穿插着過去和現在,跳躍的時間線沒有讓人覺得眼花繚亂,反而銜接的恰到好處,好像都是爲彼此量身定做的一樣,這就是我讀這本書感受到的文學魅力。

對於莉迪亞一家來說,她的死換來了家庭的重生,生活好像開始有了希望,一切好像都開始步入正軌,母親(瑪麗琳)原諒了出軌的父親(詹姆斯),也開始關注可有可無的小女兒漢娜,而傑克對內斯的感情呼之欲出,只是缺少開口的機會。莉迪亞用生命換來了全家人的自由,她也將永遠活在家人心中,時時刻刻被懷念。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希望每一個人,都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14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真正的自己 ——讀《無聲告白》有感。——題記

人生最可怕的事情是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我最喜歡的是徐滬生在知乎上的回答——人生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成爲了別人想讓你成爲的人,而非你自己想成爲的人。

《無聲告白》中就有一個可悲的女孩——莉迪亞,在如花的年紀經歷了這件最可怕的事情,死在了十六歲的邊緣。

莉迪亞原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有哥哥的疼愛,有妹妹的羨慕,因爲長得像母親,成了父母畢生夙願的傳承者,可是年輕的她不堪重負,在一個夜晚投湖自盡。

讀完全書,我一直在想,李先生和李太太的願望到底是什麼?是愛情之間再無種族之分?還是女性能夠擁有自主選擇的'權利?抑或二者兼而有之?

可是倘若只因這些願望便剝奪莉迪亞自由成長的空間,是否有些太過殘忍?將自己的志願強加在子女身上,用道德和愛壓制子女的反抗,是否有些太過自私?

教育不是生產同一種擺件的機器,應該是一位雕刻大家,在他的手下能誕生各種各樣卻鮮活有思想的孩子,讀後感《真正的自己 ——讀《無聲告白》有感》。莉迪亞本能像一個普通女孩般成長,無論是成爲醫生也好,家庭主婦也罷,命運也是由她一筆一劃鐫刻而成,而非像故事中那樣順着父母既定的路線去行走。

標籤: 讀後感 告白 無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lianai/r557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