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學習 >

中秋節的風俗

中秋節的風俗

中秋節的風俗,中秋在很早以前就出現了,中秋習俗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中秋已與年節齊名,成爲中國民間的主要節日之一,一起和我看看中秋節的風俗。

中秋節的風俗1

觀潮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燃燈

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如今湖廣一帶仍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雲錦、何湘妃《閒情試說時節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做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

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繫於竹竿上,高豎於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爲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杆,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看來從古至今中秋燃燈之俗其規模似乎僅次於元宵燈節。

中秋節的風俗
  

猜謎

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着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爲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月餅

中秋節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

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在福建廈門地區還有博餅的習俗,而且博餅被列爲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中秋節的風俗2

廣州

中秋節在廣州有種富有情趣的傳統風俗,叫“樹中秋”。每逢中秋節,各家要用竹條扎燈,燈的開頭多樣,不光品燈,也有鳥獸、魚蟲燈,也可砌成字燈。到了夜裏,就在燈內燃燭,下面再聯結許多小燈,用繩系在竹竿上。然後將竹竿插在房屋高處,如平臺、屋頂或高樹之上。入夜,滿城燈火,如繁星點點,和天上明月爭輝,以此慶賀中秋,也叫“豎中秋”。

廣東潮汕

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竈”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裏、陽臺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菸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爲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

中秋節的風俗 第2張
  

四川

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爲“看會”。

江西

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

婺源中秋,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髮辮狀,浸溼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遊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遊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遊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中秋節的風俗3

湖南的中秋節習俗:偷月亮菜

湖南侗鄉的中秋之夜,流行着一種有趣的“偷月亮菜”風俗。

相傳古時候,中秋晚上,月宮裏的仙女要降臨下界,她們把甘露灑遍人間。仙女的甘露是無私的,因此,人們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灑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給這種風俗,取名爲“偷月亮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着花傘,選取自己心愛後生的園圃,去採摘瓜菜,而不會被人看成是“偷盜”。她們還要有意地高聲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來,她們這是藉助月宮仙女傳遞紅線呢。如果能摘到一個並蒂的瓜果,這表示她們能有幸福的愛情。

因此,成雙生長的豆角便成了她們採摘的對象。嫂子們這夜也同樣到別家園圃裏去“偷月亮菜”,不過,她們希望能採到一個最肥的瓜或一把活鮮青翠的毛豆,因爲,這象徵着小孩的肥壯,毛頭的健康(毛豆的諧音,指小孩)。小夥子們也有“偷月亮菜”的習俗,因爲他們也希望月宮仙女賜給他們幸福。不過,他們只能在野地裏煮了吃,不能帶回家去。

“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無限歡樂和神奇異彩。

湖南的中秋節習俗:跳月

每到中秋之夜,明亮亮的月光照遍了苗家山寨,苗族男男女女全家團聚後,都要到山林空地上,載歌載舞,舉行“跳月”活動。

苗族的古老傳說,月亮是個忠誠憨厚、勤勞勇敢的青年。有個年輕美麗的水清姑娘,她拒絕了來自九十九州九十九個向她求婚的小夥子,深深愛上了月亮。最後,她還經歷了太陽製造的種種磨難,終於和月亮幸福地結合一起。

苗族父老爲對他們幸福愛情的懷念,世世代代都要在中秋之夜,沐浴着月亮的.光輝,跳起苗家歌舞,並把這一風俗稱爲“跳月”。青年男女在“跳月”中,相互尋找心上人,傾吐愛慕之情,表示要象水清和月亮一樣,心地純潔明亮,永結白頭之好。

中秋節的風俗 第3張
  

湖南的中秋節習俗:剝鬼皮

除月餅外,餐桌上常有牛肉炒茭瓜、芋頭燉牛肉、鴨子、菱藕等。農村有食芋頭者,將剝芋頭皮稱爲剝鬼皮,寓意辟邪消災。此習俗在南中國地區廣泛流行。中秋主要節日食品是月餅,湖南部分地區也有端午不吃糉子卻在八月中秋包糉子的習慣。

湖南的中秋節習俗:品茶賞月鬥文

中秋最濃的是情,香茗最濃的是味,留下你記憶猶新的情,你爲之難忘的味,中秋佳節,古時候文人雅士喜歡品茶賞月鬥文,月餅象徵吉祥、團圓;茶則帶給人親切、溫暖的情懷,月餅糖分含量高,老人不宜多吃,而茶,特別是安化黑茶,最能消食去膩。華燈初上,元月如盤,杜甫江閣上衆人身着唐宋華服,嘗果品、賞明月,品怡清源茶,開懷暢談,其樂融融。怡清源系列茶推出了很多的品種,適合不同的人羣。

同時,在今年首次推出了一款茶食品“福滿茶緣”,把月餅和茶香融合在一起,蘭韻幽香的鐵觀音,再配上特質的餅皮,酥軟順口,內裏包裹着厚實綿軟的蓮蓉和油潤的蛋黃,入口即化的同時,又層層疊疊的碰撞出多重或香甜或鹹鮮的口感,淡淡的觀音蘭香,就如這瀟湘圓月,圓潤又脫俗。

湖南的中秋節習俗:偷南瓜送子

中秋之夜,鄉土長沙亦流行“偷南瓜送子”, 中秋節晚上,趁主人賞月不在屋時,要好的鄰居就祕密地將所偷南瓜放在久婚不育夫婦牀上,而南瓜瓜內多子,俗信以爲可使生子。

有的還說吃偷來的南瓜“可治腰痛”。一些人家故意擺出南瓜讓小孩來偷,還擺上油燈,以點綴瓜棚豆架之下節日氣氛。

標籤: 中秋節 風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xuexi/8egy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