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伯牙和鍾子期是什麼之交

伯牙和鍾子期是什麼之交

伯牙與鍾子期是“八拜之交”中的“知音之交”。

伯牙和鍾子期是什麼之交1

一、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

伯牙與鍾子期是一對千古傳誦的至交典範。伯牙善於演奏,鍾子期善於欣賞。這就是知音一詞的由來。後鍾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萬分,認爲世上再無知音,天下再不會有人像鍾子期一樣能體會他演奏的意境。

所以就破琴絕弦,把自己最心愛的琴摔碎,終生不再彈琴了。我國古詩常有提及,如,“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風酒一樽”。

二、伯牙人物簡介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人,最擅長彈琴。歷代文獻關於伯牙的記載頗多,最早見於戰國鄭國人列禦寇所著《列子·湯問》篇:“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伯牙遊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爲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像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荀子《勸學篇》中亦稱“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科”,可見他彈琴技術之高超。

伯牙和鍾子期是什麼之交
  

俞伯牙和鍾子期的`故事

伯牙擅長彈鋼琴。有一天,他在漢陽江口彈鋼琴。一位樵夫路過,他能聽到伯牙鋼琴聲中所表達的心聲。當伯牙彈鋼琴時,他想到了山。鍾子期說:這就像站在我面前的高聳泰山!伯牙想到了心中的流水。鍾子期說:鋼琴的聲音就像一條奔騰的河流從我心中流淌!鍾子期去世後,伯牙一生都不再彈鋼琴。

俞伯牙和鍾子期的故事來源

《高山流水》是俞伯牙和鍾子期的故事,原文如下:伯牙鼓琴,鍾子期聽,方鼓琴志在太山。鍾子期說:善於鼓琴,雄偉如泰山。少選之間,他們專注於流水。鍾子期說:善於鼓琴,湯如流水。鍾子期死了,伯牙斷了琴絃,一輩子都沒有鼓琴。他們認爲這個世界是一個鼓琴家。譯文:伯牙擅長彈鋼琴,鍾子期擅長聽。

伯牙彈琴時,心裏想起了高山,鍾子期說:好啊!就像站在我面前的巍峨泰山!”心裏想到流水,鍾子期又說:好啊,這琴聲就像奔騰的河流從我心中流淌!不管伯牙心裏想什麼,鍾子期都能準確地表達他的心意。鍾子期去世後,伯牙認爲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己了,於是他把自己最喜歡的鋼琴打碎,一輩子都不彈鋼琴。

伯牙和鍾子期是什麼之交2

俞伯牙和鍾子期的故事

伯牙善撫琴,子期最辨音,高山情依依,流水嘆古今。高山可仰止,流水能賞意,人去琴無聲,琴在無人知。

在古代,如果人們要形容兩人之間和睦的君臣關係,會將這二人比作是劉備和諸葛亮,因爲當年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之後,曾說過自己能夠將諸葛亮請出山,就像魚兒跳進了水池裏一般,是如魚得水,所以以後人們也常常用如魚得水來表示君王求賢若渴的心情。

俞伯牙和鍾子期都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人,相傳俞伯牙曾經當過晉國的大夫,是著名的琴師,非常善於彈奏七絃琴。而鍾子期則是一位普通的樵夫,兩個身份截然不同的人,因爲琴聲走到了一起。

而俞伯牙能夠和鍾子期遇見,還要得益於一次出使。當時正是晉國大夫的俞伯牙奉命出使楚國。

而在中秋節這一天,俞伯牙獨自一人坐着小船來到了漢江口,但是因爲風浪很大,所以俞伯牙孩子呢在一座小山上停泊了下來,一直等到風浪的平息。

俞伯牙一直等到了晚上,那晚因爲是中秋節,所以夜晚的月亮十分的皎潔,俞伯牙望着天上的明月,不禁出了神,隨後便雅興大發,決定此情此景,難道不應該彈奏一曲嗎?於是便拿出隨身攜帶的琴,開始專心致志地彈奏起來。

殊不知此時,上山打柴的鐘子期因爲躲雨恰好也在附近,路過的鐘子期被俞伯牙優美的琴音吸引了過來,鍾子期沉醉在俞伯牙美妙的琴音當中不可自拔,漸漸的陶醉其中。等到俞伯牙彈奏完之後,鍾子期只感到心曠神怡,不由得發出來由衷的感慨。

而沉醉在演奏的俞伯牙聽到鍾子期的誇讚,才從琴聲當中反應過來,於是趕忙起來和鍾子期打招呼,隨後又爲鍾子期彈奏了一首。鍾子期聽完,讚賞道,這琴聲真是如同高山一般巍峨,就像是一座高峻無比的山峯啊。

俞伯牙聽了之後十分開心,於是又彈奏了一曲,這次鍾子期評價道,這琴聲浩浩蕩蕩,就像奔流不息的江河流水一般,實在是妙啊。

就這樣,俞伯牙每彈奏一曲,鍾子期都會根據琴聲的特點給出不同的評價,兩人就像是知音一般,一人默默的演奏,一人默默的傾聽,並且互相還能給出及時的反饋,於是兩人結爲知音,這就是高山流水的故事。

伯牙和鍾子期是什麼之交 第2張
  

高山流水的後續故事

俞伯牙和鍾子期結爲知音之後,因爲俞伯牙出使完畢要回到晉國,於是兩人便約定一年之後,再回到這裏來一起演奏。

可是等到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再回來的時候,等了很久都沒有等到鍾子期的身影,俞伯牙以爲是鍾子期找不到這個漢江口了,於是就坐下來彈奏,希望能夠用琴聲將鍾子期吸引過來,可是彈了一晚上,俞伯牙都沒有等來鍾子期。

第二天,俞伯牙就向路過的一位老人打聽鍾子期的下落,老人遺憾地告訴他,鍾子期已經在不久前因爲身染重病去世了,他的臨終遺言就是,讓家人將自己的墳墓修在江邊,這樣每到每年的.八月十五,也就是中秋節的那晚,他都可以聽到俞伯牙美妙的琴聲。

痛苦萬分的俞伯牙根據老人的指引,來到了鍾子期的墳前,席地而坐彈奏了一首《高山流水》。

可是彈奏完畢之後,俞伯牙不由得難過地長嘆一聲,將琴聲挑斷,把自己曾經心愛的古琴摔在了一旁的青石上,並說,自己在世間的唯一知音已經去世,自己留着這琴還能再彈奏給誰聽呢?這就是伯牙絕弦的故事,一個令人傷感的故事。

俞伯牙的生平是怎麼樣的

歷史上關於鍾子期的記載並不多,但是關於俞伯牙的傳說倒是不少。

其實,俞伯牙本來就姓伯的,只是後世的明末小說家馮夢龍在撰寫“警世通言”的時候,將“子期遇伯牙,千古傳知音”錯聽成了“子期俞伯牙,千古傳知音”,所以在後世流傳的高山流水的故事當中,伯牙都被稱爲俞伯牙。而在《列子》、《荀子》等古籍當中,俞伯牙都被稱爲伯牙。

相傳伯牙從小就跟隨一位名叫連城的老師學習彈琴,而伯牙的資質十分聰穎,所以很快就學會了彈琴,但是他彈琴的時候,經常不能夠找到這首曲子當中的神韻,於是連城就帶着他來到了一個地方。

這個地方就是傳說中的東海蓬萊山,連城來到這裏之後,就讓伯牙在原地等候,說他先去尋找自己的老師。

但伯牙等了很久都沒有等到連城歸來,便起身自己去尋找,當他繞過一個山頭的時候,彷彿看到了一副奇景一般,豁然開朗。原來,伯牙看到的是一處在雲中飛濺的瀑布,而瀑布水花蕩漾的聲音給伯牙帶來了極大的震撼。

這時身後便傳來了連城的聲音,他說伯牙找到了他的老師,這時伯牙才恍然大悟,原來,連城所說的老師,就是這大自然。茅塞頓開的伯牙於是在這山間修煉了起來,傳說他最著名的兩首曲子《水仙操》和《高山流水》,都是在這裏創作而成。

結語

雖然伯牙的琴藝得到大成,但卻一直沒有遇到過一位真正懂得他琴聲的知音,直到他遇見了鍾子期。再後來,小說家馮夢龍將《高山流水》的故事改編創作,用生動的筆觸描繪出了這個傳說中無比動人的故事,再到今天,這個故事將被人們永遠懷念。

伯牙和鍾子期是什麼之交3

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故事的來歷

兩人成爲知己的契機源於晉楚兩國聯姻,俞伯牙是晉國的上大夫,晉王指派他去楚國商談兩國聯姻的事。雖然兩人都是楚國人,但俞伯牙當時在晉國做官,而鍾子期是楚國的一個樵夫,按道理兩人是八竿子打不着的關係,連面都難見到一面。正是晉王讓俞伯牙去楚國商談晉楚兩國聯姻的事宜,才讓兩人相識成爲可能。

俞伯牙在楚國圓滿完成工作將要回國的時候,楚王送了一大堆黃金綢緞等禮物,還表示要派車馬護送他回去。

俞伯牙來的時候就是乘坐車馬走的陸路,現在工作圓滿完成了,就想着能走水路沿路欣賞故鄉的風景。 所以俞伯牙接受了別的禮物,唯獨以暈馬車爲由拒絕了車馬護送,讓楚王給他派個船。楚王二話沒說就答應了。

一路上俞伯牙悠哉悠哉好不愜意,每天不是看風景就是彈彈琴。有一天下起了大雨,俞伯牙的船就停在一處山崖下避雨。

俞伯牙無聊地在船艙裏彈琴,彈着彈着,琴絃驟然斷了一根。俞伯牙是當世著名琴師,有人描述過稱其“伯牙鼓琴而六馬傾斜”,可見藝術造詣很高。因此他一見琴絃斷推斷出來有人在偷聽他彈琴。

此時船正停在荒山腳下,附近只可能是一些鄉野村夫,按照他們文化教育水平來說,哪裏有懂琴的?俞伯牙立即吩咐隨從,去周圍搜一下,只怕是來尋仇的仇家或者刺客,不然就是想搶劫財物的盜賊。

結果他剛說完這話,還沒等隨從去找,突然從山崖旁邊樹叢裏冒出來一個人,頭戴着斗笠身披蓑衣,手拿着扁擔,腰上還有一把斧頭,腳上穿草鞋。

這人說:“您別費事找了,我不是什麼刺客盜賊,就是一個在這兒躲雨的樵夫,聽您的琴聲優美,纔在這兒聽了這麼久。”

俞伯牙聽了這話就有點兒不相信,山野中一介樵夫也聽得懂琴,這不是忽悠人嗎?

樵夫也看出來俞伯牙不相信,就說:“大人,若山野中不應該有聽琴之人,那山崖下也不應該有撫琴之人啊。”

伯牙和鍾子期是什麼之交 第3張
  

俞伯牙三考鍾子期

俞伯牙聽了這番話,果然覺得樵夫談吐不俗,就決定考考他,看看他是否真的懂琴。於是問道:“你知道我剛彈的是什麼曲子嗎?”

樵夫答,“這是孔仲尼哀嘆其弟子顏回早亡的一首曲子,名叫嘆顏回。”

俞伯牙看他答出來了,想這果然不是一般人,於是決定先請樵夫上船答話。

樵夫上船後,伯牙問:“既然你來聽琴,必定知道這琴的來歷了?”

樵夫說:“此琴名喚瑤琴,是伏羲所雕琢的,材料的'是梧桐木。”然後把這個琴的來歷、尺寸、構造、使用的禁忌以及優缺點都講得明明白白。

誰知俞伯牙看樵夫說得太過順暢,反倒以爲他是死記硬背下來的,便又接着問樵夫,當初孔仲尼彈琴的時候,顏回一從外面進來就能聽出來他琴聲裏的表達的意思,不知你能否聽出我所奏琴聲的意思呢?

樵夫就說呢,那我就試試吧,如果猜不對的話,大人呢也不要怪罪。

伯牙想了想,彈了一小段。

樵夫聽完說,您剛剛彈的是高山之雄偉。

伯牙不作聲,然後又凝神想了一會兒,又彈了一曲,

樵夫道:“大人,您方纔奏的是流水之美。

樵夫這兩段對答徹底把伯牙驚住了,於是他趕緊起身,正兒八經給樵夫行了一個賓主之禮,道:“哎呀,說失敬失敬了,適才我以貌取人呢,差點錯過了賢能之士呀!敢問先生高名雅姓?”

樵夫也起身欠了一下身子說:“小子姓鍾,名字期。”

伯牙便問子期家住哪裏,以何爲生?

子期說,“我就住這附近的馬鞍山集賢村,以打柴爲生。”

伯牙十分不解:“先生有大才,爲什麼當個山野樵夫,不去求取功名呢?”

子期道:“實不相瞞,我府上父母親都年邁了,又只有我一個獨子,沒有兄弟姐妹,所以只能以砍柴奉養父母。若不如此,即便他日做了再大的官,也彌補不了不能奉養父母的這個遺憾。”

伯牙聽了這番話,覺得有如此至孝之人太難得了,就對子期更爲愛重。

兩人相談甚歡,變商議結拜爲兄弟。不知覺東方露白,天已將明,俞伯牙的船也備整完畢,要開船了離開了。伯牙送給子期一些黃金作爲給其父母的禮物。臨別之際,兩人依依不捨,相約來年此時再與此處相會。

再見黃土白骨 伯牙摔琴祭知音

物換星移,轉眼一年之期已到,伯牙早早跟晉王請了假到了去年山崖之下等候子期。到山崖下的時候正好是八月十五的晚上,月明星稀,水底天心,亮如白晝。無奈伯牙等了又等,始終不見子期的身影,又等了一會兒,突然想起,一拍腦袋,想起,對了,這江中每年往來這麼多船隻,今年我所乘之船跟去年的又不是同一艘,我賢弟他一定是認不得了,我不如來彈個琴,賢弟聽到琴聲就一定能認出我來。他於是命隨從焚香設坐,取出瑤琴。誰知纔開始彈奏出曲調,商弦就隱隱透露出哀怨之聲。

話說伯牙一聽到商弦中哀傷之意,作爲一個頂級的琴師,他馬上就意識到,恐怕是子期家中有喪事,所以未能前來赴約。於是收琴就寢,準備明日前去探望。

第二天一大早,伯牙就帶着隨從去附近的山崖找。出谷口,迎面東西兩條路,正不知往哪邊走的時候,正好碰到以爲白髮野服的老先生。伯牙忙向前行禮,問老先生集賢村怎麼走。

老先生也還了禮答道:“此處附近有兩個集賢村,兩條路一邊左邊通往上集賢村,右邊通往下集賢村,卻不知先生要去往哪個集賢村啊?”

俞伯牙這下懵住了,他心裏想,哎呀,不好,他當初也沒告訴我啊,我賢弟是個聰明人,怎麼當初犯了糊塗不說清楚呢,這可怎麼好。

老先生看伯牙爲難的樣子,就說:“不如您告訴我,您作訪的朋友所仿的親友叫什麼名字?我在這個地方住了住了幾十年了,附近的人多多少少都熟悉。”

伯牙就說:“學生要去找鍾家莊。”

誰知道老先生剛聽到鍾家莊三個字就淚流滿面,說:“先生去別的地方可以,但是如果是鍾家莊的話,就不必去了。”

伯牙見老先生的樣子嚇了一跳:“他問爲什麼呢。”

老先生說:“先生,您到鍾家莊是要去找什麼人呢?”

伯牙說要找的人是子期。

老先生一聽,然後放聲大哭,他說:“鍾子期就是我的兒子呀,他去年八月十五去砍柴遇上了晉國的上大夫俞伯牙先生,兩人意氣相投,臨走的時候,俞伯牙先生送了他一些黃金,我的兒子就用這些錢買了一些書。誰知道他白天砍柴晚上讀書心力耗費因此生了病,數月之間便已經病亡了。”

伯牙聽了這個消息頓感五內俱焚,昏昏然往地上倒去。旁人連忙扶着他,俞伯牙痛哭不已,說:“我昨天在晚上,晚上在山崖旁邊船上等你,沒有等到,還在想莫不是你爽約了?誰知道你竟然就已經去世了。”

老先生見這人如此悲傷,甚爲奇怪,問他旁邊的隨從,這位先生是誰?

隨從在他耳邊輕聲說,這位就是俞伯牙大人。

老先生這才知道這便是子期的至交好友。鍾老先生說:“子期臨死之時,他說他跟晉國上大夫俞伯牙約好了來年在馬安山江邊見面,因此他囑咐我們要把他安葬在馬安山的江邊踐行諾言。您剛剛先生剛剛來的小路上有一丘新土,就是子期墳墓,今天正是他死去百日之際,所以我纔拿着紙錢想去他墳前燒化,哪知正好與先生相遇到了。”

伯牙說,既然這樣,那我就同老伯一同去墳前拜一拜吧。

到了墳前,伯牙痛哭不止,卻沒有擺祭禮,只是讓隨從把琴取出來,放在祭壇上,然後開始彈琴。一曲彈完之後,伯牙將取出一把刀,將琴絃割斷,而後舉起琴往地上一摔,琴霎時四分五裂。

鍾老先生大吃一驚,問伯牙爲什麼把琴摔碎。

伯牙說:“子期不在了,這滿天下朋友雖多,但再無一個懂我琴的人了。我彈給誰聽呢?”

衆人聽了唏噓不已。

祭拜完子期之後,伯牙告知鍾老先生,我與子期已結拜爲兄弟,不分彼此,待我回朝上表求歸之後,我會再來此處接二老頤養天年。之後兩人盤桓半晌告別。

標籤: 鍾子期 伯牙 之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edkv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