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生活常識 >

春分節氣的含義

春分節氣的含義

暗示著一年中春天到達的時刻,它給人們帶來一種神祕、喜悅、激動的情緒

春分節氣的含義1

春分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在氣象學的意思為這一天日夜等長,因為太陽的直射點在赤道,一年之中,只有春分和秋分時節,白天和黑夜時辰是一樣的。古代的人們也早就發現了這一點,《明史·歷一》有言:“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

另外還是作為平分春季的節氣,因為以前的春天劃分依據是立春到夏至,共有九十天,春分就是處在中間點。又有“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等稱呼。

春分的來歷

我們都知道二十四節氣是根據陽曆制定的,那時的人們經過好幾個朝代的研究和總結,最終有了這套曆法。從古籍中也可以知道春分時令的來歷,比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錄:“(夏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寫道:“至於中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以上這些都可以探尋春分的由來。

春分節氣的含義
  

春分節氣的天氣特點

(1)低溫陰雨

在春分時期,當有冷空氣連續入侵我國南方,會出現溫度持續偏低的春寒天氣,此時,再有相伴的連陰雨,對農作物會有很大的影響。

當日平均氣溫下降到10~12℃以下(各個地區標準不很一致),時間連續5-7天以上,就有可能造成水稻嚴重爛秧。因為水稻和棉花都是喜溫作物,在10~12以上時,最低氣溫在5℃以上的晴好天氣時,才有利於齊苗壯秧。反過來,出現低溫陰雨,便可想而之了。

(2)倒春寒

初春時節,當氣溫回升比較快,之後又出現一段時間氣溫持續偏低,這種天氣現象人們稱作倒春寒。在南方倒春寒最主要的影響是早稻爛秧,在北方會影響到花生、蔬菜、棉花的`生長,嚴重的還會造成小麥的死苗現象。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曾經發生過一次非常嚴重的倒春寒,剛好是在春分期間,那是在1976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僅湖南、江西、湖北三省損失的谷種就有7~8億斤。

(3)春旱

在北方,尤其是西北、華北有“十年九春旱”和“春雨貴如油”之說,在冬季雨雪少的時候,冬小麥處於越冬階段,對缺水的情況不甚敏感。進入3月后土壤解凍,小麥返青;春季作物由南向北播種,如果此時降水繼續偏少,旱象就會明顯地反映出來,幼苗的處境可想而知。

(4)風沙

春分時節,在我國的西北大部、華北北部和東北地區還處在冬去春來的過渡階段,晴日多風,乍暖還寒。根據近幾年對沙塵天氣的統計,4月最多,3月次之,春分15天,正處在3月底到4月初,在這些地區,大風捲起的揚沙、高空飄來的浮塵,特別是沙塵暴對大氣造成的汙染,每每都受到眾人的關注,成為一時的熱點話題。

(5)華南前汛期

在華南地區有兩個雨水集中的時期,一是4~6月的前汛期,二是7~9月臺風降雨形成的後汛期。前汛期從4月初開始,5月中旬進入盛期,每年平均有20場暴雨,6月最多,佔暴雨總數的一半以上,且持續時間長,雨勢猛烈。因“春分”只是沾了汛期的開頭,在此不多贅述

春分節氣的含義2

春分前後的溫度

春分後 , 中國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 ,氣溫回升。華中有“春分麥起身 , 一刻值千金”的農諺 。我省各地氣溫則繼續回升 , 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這段時期上升得快 。3月下旬平均氣溫盆地北部多為13℃至15℃ , 盆地南部多為15℃至16℃ 。

高原大部分地區已經雪融冰消 , 旬平均氣溫約5℃至10℃ 。我省西南部金沙江、安寧河等河谷地區氣溫最高 , 平均已達18℃至20℃左右 。盆地除了邊緣山區以外 , 平均十有七、八年日平均氣溫穩定上升到12℃以上 , 有利於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種 , 植樹造林也非常適宜 。

但是 , 春分前後盆地常常有一次較強的冷空氣入侵 , 氣溫顯著下降 , 最低氣溫可低至5℃以下 。有時還有小股冷空氣接踵而至 , 形成持續數天低溫陰雨 , 對農業生產不利 。根據這個特點 , 應充分利用天氣預報 , 抓住冷尾暖頭適時播種 。

春分節氣的含義 第2張
  

春分前後穿什麼衣服好

1、春分時節穿衣建議:風衣+襯衫+牛仔褲,薄呢子+薄毛衣+厚絲襪,小西服+白襯衫+七分褲。

2、對於老人和孩子來說,下半身的溫暖更加珍貴。出行注意穿好防風保暖的衣服和鞋襪。除了在衣服上保暖,積極的體育鍛煉也是很好的'身體熱身方式,可以增強身體對外界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和抗病能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千萬不要因為寒冷而整天待在被窩裡、暖氣裡,這對身體的血液迴圈也是非常不利的。

3、春季要注意“下厚上薄”,遮蓋的重點在背部、腹部、腳底。背部保暖可以預防疾病,減少感冒的機率;腹部保暖是為了保護胃、脾、腸,防止消化不良和腹瀉。“寒從腳起”,腳下的神經末梢豐富而敏感。保暖可以讓身體適應氣候變化。注意兩頭,春季要照顧好自己的頭、頸、腳。

春分節氣的含義3

春分吃春菜的習俗

吃春菜不是普遍的春分習俗,只是在中國嶺南的一些地方,春分日還有吃春菜這一不成文的習俗。其實春菜就是一種野莧菜,大家俗稱為“春碧蒿”。在春分日,人們不約而同的採春菜,在田野間尋覓,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就是野莧菜了。

採回的春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民間還有一則順口溜對此記述:“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之計在於春,在春分到來之際。面對萬物萌發,人們自然要祈求家宅安寧、身壯力健了。

春分的習俗大全

立蛋

“春分到,蛋兒俏”,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這一被稱之為“中國習俗”的玩藝兒,何以成為“世界遊戲”,目前尚難考證。不過其玩法確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

春祭

春分也是春祭的開始。春祭,即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祭。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春分掃墓開始時,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動,規模很大,隊伍往往達幾百甚至上千人。開基祖和遠祖墓掃完之後,然後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

吃春菜

孔子有言:“不時,不食。”食物也有自己的時節。春菜顧名思義,是春天的蔬菜。

在嶺南一帶,春分有吃春菜的風俗。“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採回的春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有順口溜道:“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送春牛

春分到,送出春牛圖。春牛圖是指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再印上農夫耕田圖樣。送圖者一般都是能言擅唱歌者,主要說些春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俗語,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這些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春”,說春人便叫“春官”。

粘雀子嘴

春分這一天農民家裡都要吃湯圓,還要把十多個或二三十個不包心的湯圓煮好,用細竹叉扦好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踏青、放風箏

春分後,人們紛紛開始踏青出行,戶外活動中,放風箏是一個重要專案。在古代,春分時還有簪花喝酒習俗,這一天,無論男女老少都會簪花。

風箏,古時稱為“鷂”,北方謂“鳶”,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鷂”和“鳶”都是鷹類猛禽,古時的風箏大多用絹或紙做成鷹的'形狀,因此風箏又稱為“紙鷂”、“紙鳶”。後來,風箏的形狀各異,春天放的多半為燕子風箏。

春分節氣的含義 第3張
  

飲春酒

我國浙江、山西一帶有在春分日釀酒的風俗習慣。古書中記載:“春分造酒貯於甕,過三伏糟粕自化,其色赤,味經久不壞,謂之春分酒。”

拜神

春分前後的民俗節日有二月十五日開漳聖王誕辰:開漳聖王又稱"陳聖王",為唐代武進士陳元光,對漳洲有功,死後成為漳洲守護神。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誕辰,每逢誕辰,信徒多茹素齊,前往各觀音寺廟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國王祭日:三山國王是指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的獨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春為守護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為主。

春分養生小知識

早睡早起

春分之後自然界生機勃勃,萬物欣欣向榮,這時人們應當順應自然界生機勃發之景,早睡早起,放鬆形體,使情志隨著春天生髮之氣而不可違背它,這也是適應春天的養生方法。

不要過早減冬裝

春分之後,有些地區氣溫還未轉暖,不要過早減掉冬衣。冬季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過早減掉冬衣,一旦氣溫下降,就難以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虛襲擊機體,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

多開窗戶勤通風

初春的天氣剛剛由寒轉暖,各種致病的細菌、病毒隨之生長繁殖,為避免春季各種疾病的發生,預防措施必不可少。上午8時左右,一般氣溫較低,空氣質量也較好,是開窗通風的好時機。此外,居室至少還應在午睡後和晚睡前開窗通風。

戒驕戒燥

春分時節,做到心平氣和,保持輕鬆愉快、樂觀的情緒,從而安養神氣,切忌大喜大悲、情緒波動劇烈而不利於肝氣疏洩,與春分時節的“陰陽平衡”特點相應。

遠離春困

保證充足睡眠,作息規律;“春困”不能單純依靠多睡覺來解決,過度睡眠反而會使大腦皮層處於抑制狀態,從而“越睡越困”。要積極參加鍛鍊和戶外活動,促進或改善機體血液迴圈。

多吃蔬菜水果

春分飲食講究“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餘則瀉”。此時多食用蔬菜水果,可以補充冬季體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消耗,對養生大有裨益。

標籤: 春分 節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zh-tw/qinggan/shenghuochangshi/lr2p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