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學習 >

朱標有幾個兒子

朱標有幾個兒子

五個

朱標有幾個兒子1

其實朱標有五個兒子

長子朱雄英

很多人可能不是很瞭解朱雄英,因爲他在歷史上確實沒有他的異母弟朱允炆出名;可能有相當比例的人都誤認爲朱允炆是嫡長子,其實他只是弟弟。

“虞懷王雄英,興宗長子,太祖嫡長孫也。洪武十五年五月薨,年八歲,追加封諡。”朱雄英乃明太祖朱元璋之嫡長孫,開平忠武王常遇春之外孫,懿文太子朱標之嫡長子,母孝康皇后常氏,明惠宗朱允炆的異母兄。

按明朝“居嫡長者必正儲位”的規定,本來可以作爲皇太孫的他於洪武十五年五月七年級薨逝,只活了八歲,追封爲虞王,諡號爲“懷”,葬於紫金山。後世因而稱其爲“虞懷王”。

次子朱允炆

朱允炆就很熟悉了,朱元璋去世後朱允炆繼皇帝位,改元建文,史稱建文帝。

由於朱允炆上位後大力削藩,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爲名發起靖難之役,當朱棣攻入南京之後,朱允炆便不知所蹤。有傳建文帝被大火燒死,也有傳其已出家爲僧,更有傳其逃亡到海外,衆說紛紜。

朱標有幾個兒子
  

三子朱允熥

朱允熥生於洪武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日,其母太子妃常氏亦於當月薨逝。建文元年被封爲吳王,封地杭州,未就藩。建文四年,靖難之役之後,被朱棣降封爲廣澤郡王,居福建漳州府。

同年九月十日,召至南京。十一月十三日,被朱棣以不能匡輔其兄的罪名廢爲庶人,禁錮在安徽鳳陽,於永樂十五年暴卒,年僅三十九歲。

四子朱允熞

朱允熞,建文帝朱允炆同母弟,洪武十八年六月出生於南京,建文元年封衡王,未就藩。

朱棣稱帝后,降封其爲懷恩王,居建昌,九月,與三哥吳王朱允熥俱被召還京,廢爲庶人,禁錮鳳陽,於永樂十三年卒。弘光元年安宗追封其爲衡王、魯王,諡愍、悼。

五子朱允熙

朱允熙是太子朱標與側妃呂氏所生的'第三子,於洪武二十四年六月出生於南京。

建文元年封爲徐王,朱棣稱帝后被“降爲敷惠王”和母親呂太后一起居住在懿文太子的陵墓,永樂二年被改封甌寧王,“不遣之國”世奉太子祀。但只過了兩年,也就是在永樂四年,府邸中起火,被大火活活燒死。

諡曰哀簡,年僅十六歲。是建文帝兄弟中死的最年輕的,也是唯一一個在永樂朝獲得諡號的。弘光繼位,復爵,“於原諡減一字”,是爲徐哀王。

如果朱雄英健在,也許就沒有朱允炆什麼事了;憑藉淮西勳貴的支持也不會有什麼靖難之役,朱棣只能夠在北平老老實實待着;朱標一脈也不會這樣悽慘,可惜歷史沒有如果,不能重來!

朱標有幾個兒子2

如果朱標不死,朱棣就不會起兵靖難;如果朱標不死,朱棣也不敢在他面前造次。

現在我們看朱棣,是雄才偉略的明成祖,可是在當時,朱標纔是站在大明舞臺中央的大主角,而且是無限光環加身,上受老爹朱元璋寵愛,下受文武百官擁戴。而朱棣,只能是坐在後排拍手傻笑。

朱棣和朱標,本就不在一個重量級上。朱標是太子,代替朱元璋監國攝政,是代理皇帝,是“君”,而朱棣,即便能力再強,也只是“臣”。父爲子綱,君爲臣綱,在朱標面前,朱棣只能俯首稱臣。

牛娃朱標的完美人生履歷

1355年,朱標出生在安徽省當塗縣一個叫陳迪的商人家中,他的母親就是朱元璋的結髮妻子馬皇后。朱標是朱元璋的'第一個親生兒子,此前他已經領養了沐英,朱文正,李文忠。

此時的朱元璋,並沒有像普通的父親一樣,焦急的在產房外面等待,因爲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

朱標出生這天,朱元璋正率領大軍攻打集慶,士氣低落之時,傳來消息說夫人生了一個大胖小子,朱元璋高興的蹦起來,在一座山上刻下“到此山者,不患無嗣”八個大字,然後重整旗鼓,一舉攻下集慶,改名爲應天府,就是今天的南京。

1360年,朱標5歲,朱元璋給他請了第一個家庭教師做啓蒙教學,這個老師叫宋濂。朱元璋稱他爲“開國文臣之首”,元順帝曾經邀請他出任翰林編修,被他拒絕了。

朱標有幾個兒子 第2張
  

什麼概念呢?就相當於讓一個大學教授級的人物來當朱標的國小老師,這起點,不是一般的高。

這一年,朱棣剛剛在南京出生,陳友諒正在大舉進攻安徽當塗,一旦當塗失守,南京就岌岌可危,朱元璋正火急火燎的在前線打仗,根本沒有空管這個第四子。

1364年,朱標9歲,朱元璋在南京自立爲吳王,封朱標爲世子,這就是向天下人宣佈:“朱標,就是我的接班人”。

1367年,朱標12歲,朱元璋開始親自教他做人,安排他回老家祭祖,並告訴他:“你從小生活富足安樂,但是民間還有很多百姓生活很困難,你沿途要注意觀察他們的生活,體察民情,體會爲父的創業不易”。

1368年,朱標13歲,朱元璋正式在南京稱帝,建立了大明朝。隨即封朱標爲皇太子,在法統上確立了朱標繼承人的地位,然後給朱標配備了超級豪華的導師團隊。

朱標有幾個兒子3

朱標早期經歷

朱標於龍鳳元年(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九月五日出生在太平商人陳迪家中。母孝慈高皇后馬氏。朱標出生時,父親朱元璋正在率軍攻打集慶(今南京),長子的出世,給酣戰中的朱元璋帶來了莫大的欣喜。得報後,朱元璋興奮地在當地的一座山上刻石曰:“到此山者,不患無嗣。”興奮之餘,也對兒子抱以極大的希望。龍鳳六年(1360年,至正二十年),便讓宋濂等名儒爲師授其經學,接受正規儒家教育。

龍鳳十年(1364年,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在應天府自立爲吳王,並立朱標爲世子。吳元年(1367年,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令十三歲的`朱標赴臨濠祭拜祖墓,希望藉機訓練他將來爲人君的本領,臨行前朱元璋教導說:“古代像商高宗、周成王,都知道小民的疾苦,所以在位勤儉,成爲守成的好君主。你生長富貴,習於安樂。

外出,沿途瀏覽,可以知道鞍馬勤勞,要好好觀察百姓的生業以知衣食艱難,體察民情的好惡以知風俗美惡。到老家後,要認真訪求父老,以知我創業的不易。”命中書省擇官輔行,凡所過郡邑城隍、山川之神,皆祭以少牢。過太平,訪陳迪家,賜白金五十兩。至臨濠,告祭祖墓。

該年冬,跟隨朱元璋觀郊壇,令左右導之農家,遍觀其服食器具,又指道旁荊楚,曰:“古用此爲樸刑,以其能去風,雖傷不殺人。古人用心仁厚如此,兒念之。”

朱標有幾個兒子 第3張
  

冊爲皇儲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稱帝,朱標被立爲皇太子,帶刀舍人周宗上書乞教太子,朱元璋欣然同意。中書省、都督府剛剛成立,請以朱標爲中書令,朱元璋不許,說:“兒年未長,學未充,更事未多,宜尊禮師傅,習經傳,博古通今,識達機宜。他日軍國務重,皆令啓聞,何必爲中書令?”。

朱元璋對朱標極其愛護,命詹同考歷代東宮官制,並選拔功勳道德老成者兼領東宮,輔導太子。其中左丞相李善長兼太子少師,右丞相徐達兼太子少傅,中書平章錄軍國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馮勝兼右詹事,中書平章政事胡美、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中書左、右丞趙庸、王溥兼副詹事,中書參政楊憲兼詹事丞,傅瓛兼詹事。

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張興祖兼左、右率府使,大都督府副使顧時、孫興祖同知左、右率府事,大都督府事吳禎、耿炳文兼左、右率府副使,御史大夫鄧愈、湯和兼諭德,御史中丞劉基、章溢兼贊善大夫,治書侍御史文原吉、範顯祖兼太子賓客,不再與東宮外另設府僚,意在朱元璋外出征戰期間,由太子監國、方便各將軍丞相輔佐。

此外,朱元璋還在宮中特設大本堂,貯藏各種古今圖書,讓諸名儒輪班爲太子和諸王講課,並挑選國子監學生國琦、王璞、張傑等十多個才俊青年伴讀。在教學中,太子的一言一行,都被要求按禮法行事。朱元璋自己也時常賜宴賦詩,商榷古今。

他曾特地對教育太子和諸王等人的儒臣說:“我的孩子們將來是要治國管事的,教育的方法,要緊的是正心,心一正萬事就辦得了,心不正,諸欲交攻,要不得。你要用實學教導,用不着學一般文士,光是記誦辭章,一無好處。”

故此,除了讓太子誦習儒家經典,又專門選了一批德行高雅的端人正士,又以樑貞、王儀爲太子賓客,秦庸、盧德明、張昌爲太子諭德,讓他們把“帝王之道,禮樂之教,和往古成敗之跡,民間稼穡之事”,朝夕向太子講授。朱元璋還常常以自己的經歷訓導太子,要他明白創業的不易,守成的艱辛。

朱標儘管生於安樂,但並無紈絝之習。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命東宮及王府官編輯經史古人行事可爲鑑戒者,訓諭太子和諸王。洪武四年(1371年)春,朱元璋制《大本堂玉記》賜太子。

他長大後,溫文儒雅,慈仁殷勤,頗具儒者風範,而且還虛心求學,對宋濂等人言必稱師父,後宋濂一家牽扯進胡惟庸案中,朱元璋想處死宋濂,經馬皇后及太子力保,才得免一死。

標籤: 朱標 兒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xuexi/lgwq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