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學習 >

七夕有哪些傳統風俗

七夕有哪些傳統風俗

七夕有哪些傳統風俗,每年農曆七月初七是七夕節,又稱乞巧節,而且七夕節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那麼下面看看七夕有哪些傳統風俗。

七夕有哪些傳統風俗1

(一)吃七巧果

每逢傳統佳節,美食必定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像春節與水餃、端午與糉子、中秋與月餅等,七夕節自然也有它獨有的美食——七巧果。七巧果又稱“乞巧果子”,《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爲“笑厭兒”,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並會做成瓜果花草等模樣。據記載,在宋朝市街上就已經有七巧果出售了。

(二)種生

這是一個較爲古老的習俗,又稱“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有的'地方也叫“泡巧”。在七夕節前幾天,人們會在木板上鋪上幾層土,並種下粟米,讓它長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上一些小茅屋、花草在上面,做成小村落的樣子,稱爲“殼板”。有時也將綠豆、小豆、小麥等種入碗中,等它長出嫩芽,再用紅、藍線紮成一束。

(三)爲牛賀生

在牛郎織女的故事中,老牛爲了幫助牛郎跨越天河,讓牛郎把自己的皮揭了下來,使得牛郎能夠藉助牛皮過天河見織女。爲了紀念自我犧牲的老牛,在七夕節這一天,兒童會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以此祭奠老牛,表示出對老牛的敬重。

七夕有哪些傳統風俗
  

(四)祭拜織女

這個活動基本上都是女性參加,七夕節的晚上,在月光下襬好桌椅,並在桌子上放好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物品。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子前,一邊吃着瓜果點心,一邊向織女默默許願。

(五)穿針乞巧

這應該是最早的乞巧方式了,在漢朝就有所記載。《西京雜記》中提到:“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於開襟樓,人具習之”。在七夕節這天,每家每戶的女子都會走出家門,聚在一起,拿出自己的針線女紅,通過穿針的方式乞巧。

七夕有哪些傳統風俗 第2張
  

(六)曬書曬衣服

曬書曬衣服在古時非常流行,有記載司馬懿原本爲避禍裝瘋,結果因曬書被抓,可見在古代曬書曬衣服是多麼流行的事情。不過這種習俗到了魏晉時期成爲豪門炫耀財富的機會,因此也招來了很多文人墨客的鄙視。

(七)拜魁星

這個習俗和浪漫的七夕節沒有太大的關係。民間傳說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古代士子考中狀元會稱“大魁天下士”或“一舉奪魁”,這裏面的魁指的就是魁星。在古人看來魁星主考,爲了能金榜題名在這一天讀書人會祭拜魁星。

七夕有哪些傳統風俗2

七夕節的起源

七夕節,節日最早源自於漢代,在這個時候,婦女擺好貢品,向天祈禱, 祈求織女讓自己變得心靈手巧,東晉時期最早有記載七夕節的記錄,七夕節最早是來自人類對大自然的崇拜,在古代文獻中可以說明,在三四千年前,人們以及知道了牽牛星和織女星。

七夕也與時間崇拜有關,七和期同音,所以古人計算時間中經常用七代期,在唐詩宋詞中,七夕和婦女乞巧也多次出現。

七夕的來歷

唐朝時皇帝與妃子在七夕時節夜宴,而宮女們則拜天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是廣爲流傳,長久不衰。

在宋元時期,七夕乞巧則是特別隆重,城中還設有乞巧市。

到了七夕前夕,乞巧市上人山人海,車水馬龍,都快堪比春節了,這也表明古人十分的重視七夕。

之後就有了牛郎織女的神話愛情故事,被融入了乞巧節,之後乞巧節還會有未出閣的姑娘仰望天空,祈禱自己也可以找到一個如意郎君,成就一番美滿婚姻

七夕節的`風俗習慣

七夕節的風俗習慣有很多,比較流傳的有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蘭夜鬥巧,種生求子,爲牛慶生,曬書曬衣,供奉磨喝樂,拜織女,拜魁星,七姐誕等。

七夕情人節的習俗

七姐會

姑娘們湊錢集資組成“七姐會”,七夕前三四個月,“七姐會”就開始籌備過節所需要的用品。

姑娘們用彩紙、米粒、芝麻、瓜籽等材料製作成微型花朵、器皿、人物等各種精美細緻的小工藝品。

到了農曆六月,還將谷種、綠豆放入瓷碗浸泡發芽,製作成作“拜仙禾”和“拜神菜”,供“擺七娘”用。

擺七娘

七月初六晚上,姑娘們各自在家門前或廳堂中擺設八仙桌,插上香燭,點起最好的檀香,將親手製作的手工藝品配上古董珍玩、鮮花時果和胭脂紅粉一起擺設陳列,供人蔘觀欣賞,這就是“擺七娘”。

七夕有哪些傳統風俗 第3張
  

睇七娘

從七月初六開始一連三晚,本地或四鄉羣衆便前往姑娘們家裏參觀姑娘們的手藝,名曰:“睇七娘”。

哪家“睇七娘”的人越多,哪家的姑娘就越體面。

香霧繚繞中,男士們認真窺視各位姑娘的一舉一動,有中意的便在日後託媒人去說親。

拜仙

初六至初七一連兩晚,姑娘們靚妝豔服,焚香點燭,遙對星空跪拜,這便是“迎仙”。

自三至五更,連拜七次,向織女祈求幸福美滿,稱爲“拜仙”。

乞巧

拜仙后,姑娘們手執綵線登上繡樓,對着月光將絲線穿過針孔,名曰:“乞巧”。

連穿七枚孔者叫得巧,否則叫輸巧。

少女們在稀星朗月下,穿針引線暗卜未來。

七夕有哪些傳統風俗3

1、爲牛慶生

兒童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 賀牛生日”。因爲傳說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分開後,老牛爲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駕着它的牛皮去見織女。人們爲了紀念老牛的犧牲精神,便有了“爲牛慶生”的習俗。

2、穿針乞巧

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即七夕節(乞巧節),根據傳統,凡間的女子要當庭布筵,虔誠跪拜織女星,乞求保佑自己心靈手巧,乞求智慧和精巧女工技藝。

七夕之夜,女子手執五色絲線和連續排列的九孔針(或五孔針、七孔針)趁月光對月連續穿針引線,將線快速全部穿過者稱爲“得巧

七夕有哪些傳統風俗 第4張
  

3、投針驗巧

先準備一隻面盆,放在天井裏,倒入“鴛鴦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間取的水混合在一起(起先我常以爲“鴛鴦水”是“陰陽水”)。面盆和水要露天過夜,再經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白天太陽一曬。

面盆裏的水,經過半天太陽光照射,表面依稀生成薄膜,於是取引線(即“縫衣針”),輕輕平放在水面上,針不會下沉,水底下,就出現針影,這針影若是筆直的'一條,即是“乞巧”失敗,若是針影形成各種形狀,或彎曲,或一頭粗,一頭細,或是其他圖形,便是“得巧”。

4、種生求子

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爲“殼板”,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磁碗中。

七夕有哪些傳統風俗 第5張
  

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爲“種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稱爲“泡巧”,將長出的豆芽稱爲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針,拋在水面乞巧。又有蠟制的嬰兒玩偶,讓婦女買回家浮於水土,以爲宜子之祥,稱爲“化生”。

5、吃巧果

七夕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爲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麪糖蜜。

標籤: 七夕 風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xuexi/w3rq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