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七夕節古人通常吃什麼

七夕節古人通常吃什麼

七夕節古人通常吃五子,巧果,餃子等。

七夕節古人通常吃什麼1

1、五子

七夕“拜織女”是少女、少婦們的大事。祭拜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等,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更是少不了,焚香禮拜默默禱告後,這些供品也就成了她們宵夜的食物。

2、巧果

浙江各地在這一天用麪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爲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爲“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

3、餃子

鄄城、曹縣、平原等地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裏,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4、雲面

膠東人七夕吃巧果子,臨沂人七夕則吃雲面。吃雲面,此面得用露水製成,吃它能獲得巧意。

5、雞

爲了表達人們希望牛郎織女能天天過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願望,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隻雞,意爲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

七夕節古人通常吃什麼
  

6、巧芽面

除了吃巧果,有些地方,七月初七吃巧芽面。做巧芽面用的豆芽,要提前七天生,選沒有蟲蛀的綠豆一小碗,洗淨,平鋪到一個盤子裏,用溼紗布蓋好遮住陽光,放到炕頭上,每天噴幾次水使之保持溼潤。七天後,待豆芽長至兩三釐米長,便可做手擀麪,下鍋煮熟,過涼水拔透;然後熱鍋坐油,加肉丁炒熟,蔥、姜爆鍋,醬油、醋熗鍋,放綠豆芽炒熟,加水煮沸,再加鹽、味精,做成豆芽湯;把麪條抓到碗裏,澆上豆芽湯即可食之。

七夕節古人通常吃什麼2

七夕節吃巧果

傳說是因爲過去女孩子在未嫁之前都想自己能心靈手巧,所以用這樣的方式來祈求織女來送巧,希望織女也能賜自己一雙巧手,於是巧果也就誕生了。  北宋時期的巧果品種極多,主要原料是油、面、糖、蜜。是將發麪團放入具有剪刀、梨、茄、瓜、石榴、蘋果、小雞、小豬、小獅子、金魚、蛙、蟹、蝦等各種花形圖案的木模(也叫榼子)中,將成形後的小餅油炸或烙食。有些巧果還被點染爲七色,有的以紅色點染,用長線穿成串,尾端系沙果或花布,掛於壁間,以爲裝飾和零食,也有串成一環掛在小兒項間取樂的。相傳七夕節晚上,婦女兒童將巧果拋擲屋背,喜鵲銜去搭橋,讓牛郎織女夜渡銀河。

七夕節古人通常吃什麼 第2張
  

七夕吃餃子(巧巧飯)

俗話說得好,“別問過節吃什麼,問就吃餃子!”開個玩笑。  吃餃子是鄄城、曹縣、平原等地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裏,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七夕吃豆芽

在南方一些地區,人們在七夕前夕會專門泡豆芽,也稱“泡巧”,長出的豆芽稱爲巧芽。在七夕這天,女孩以巧芽取代針,拋在水面乞巧。有些地區還會用長出的豆芽做巧芽面慶祝七夕。

七夕吃公雞

浙江金華一帶流行七夕殺雞吃雞,在農曆的七夕這一天,牛郎織女開啓他們浪漫的七夕鵲橋約會。但是這個約會時間可是有限制的,只能在天亮之前結束。咱們古代沒有鐘錶,判斷天亮的標準就是以公雞打鳴爲準。大家都感覺這樣太殘忍了,一年才見一面,時間還這麼短,所以大家就會選擇在這一天吃雞,尤其是公雞,希望把雞吃了之後,就沒有了雞鳴,那麼牛郎織女就可以在一塊,不用分開了。看看咱們的人民多麼善良,所以這樣的傳統也一直流傳了下來。如此再無雞鳴報曉,牛郎織女相會便能永遠不分開,這也寄託了人們對牛郎織女故事的美好願望。

七夕吃五子

在福建一些地區,七夕女孩要品嚐瓜果祈求來年瓜果豐收。當地還流行人們吃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寓意多子多福。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願。女人們有乞盼兒子、乞盼長壽、乞盼美麗和乞盼愛情的。而後,大家一邊吃水果聊天,一邊玩乞巧遊戲。乞巧遊戲有兩種:一種是“卜巧”,即用占卜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種是賽巧,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者稱“輸巧”,“輸巧”者要將自己的小禮物送給得巧者。

七夕配中藥

常用松柏等藥的處方,主張食用鬆實、柏子的衣服、荷葉等,稱爲不老不死的仙藥。 中醫認爲吃松子的健身心,滋潤皮膚,長壽的“玉楸藥解”被稱爲“潤肺止咳、滑腸通便、開關麻痹、澤膚榮毛”,“海藥本草”被稱爲“久服輕身、延年不老”的清宮以松子爲御膳食品。 柏子香味濃郁,能安心、止汗潤腸的《本草備註》記載:“補脾藥幹,柏子仁潤藥香氣好,是幹脾藥中最好的”。 荷葉可以降熱消暑,升清陽,用冷血止血。

七夕節古人通常吃什麼3

七夕巧餅

七夕巧餅是漢族的一種古老麪點,是七夕節的必備食物。在古時候,七夕巧餅形似人們的手指、口舌,因此大家稱之爲“巧食”。古人會在七夕節制作出各種各樣的巧餅,形狀多樣,味道美味,特別誘人。七夕巧餅源於宋代,且有着美好的`寓意,七夕節吃七夕巧餅寓意人們會變得更加心靈手巧,深受古人喜歡,直到現在,依然有些地方還保留着七夕吃巧餅的習俗。如果需要挑選一種美食來代表中國的七夕節,那麼巧餅則當之無愧了。

花瓜

七夕節吃的花瓜,不是指一種瓜,而是將時令的瓜果雕成奇花異鳥的形狀,又或者在瓜果的表面雕刻一些精美的浮雕圖案,因此將此類美食統一稱爲“花瓜”。花瓜可用於乞巧、拜織女、擺香案、待客等等,是古時候七夕佳節的必備巧食之一。

餃子

我國很多節日都會有吃餃子的習俗,而七夕節也不例外。古人在七夕節這天會包各種各樣餡料的餃子,也會在餃子中放一些紅棗、銅錢之類的東西,誰吃到放了東西的餃子,誰就好福氣,寓意着幸福美滿,收穫美好姻緣。

七夕節古人通常吃什麼 第3張
  

巧芽面

巧芽面是一種非常傳統的食物,巧芽面的主要材料是豆芽,用豆芽熬成湯之後放入麪條,巧芽面便製作完成。吃過巧芽面,寓意着愛情生根發芽、生活順順利利,深受古人喜愛。哪怕是現在,巧芽面烹飪起來也非常簡單,大家不妨在七夕這天動手做來嚐嚐。

七夕五子

七夕五子,一般是指下面這五種食物: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古時候,女性會在七夕節的時候拿“五子”去進行祭拜,祈求織女能保佑自己能夠獲得智慧和巧藝,求賜美滿姻緣,祭拜過後,這些“五子”便也會成爲女子們圍桌聊天時享用的美味。

吃雞

相傳七夕節當天,如果沒有公雞報曉,就意味着牛郎織女可以永遠不分開,因此在我國的某些地方,七夕節的當天家家戶戶都要殺一隻雞吃掉,保佑牛郎織女不分離,寄託了人們美好的祝願。雞,向來就是中國人餐桌上過年過節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七夕佳節吃雞肉,妙哉。

標籤: 七夕節 古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2go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