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是什麼意思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是什麼意思

看輕世俗的名利,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身心安寧恬靜,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是什麼意思1

出處原文:西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是故非澹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衆,非平正無以制斷。”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這篇《誡子書》,不但講明修身養性的途徑和方法,也指明瞭立志與學習的關係;不但講明瞭寧靜淡泊的重要,也指明瞭放縱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是什麼意思
  

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則方面對其子嚴格要求,循循善誘,甚至在一些具體事情上也體現出對子女的'細微關懷。在這篇《誡子書》中,有寧靜的力量:“靜以修身”,“非寧靜無以致遠”;

有節儉的力量:“儉以養德”;有超脫的力量:“非澹泊無以明志”;有好學的力量:“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有勵志的力量:“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這篇文章短短几十字,傳遞出的訊息,比起長篇大論,誡子效果好得多。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是什麼意思2

非淡泊無以明志下一句是什麼?

非淡泊無以明志下一句是:非寧靜無以致遠。全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是什麼意思 第2張
  

翻譯:

君子的行爲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以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幹來自學習。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幹,沒有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而流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爲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窮困的'居舍,其時悔恨又怎麼來得及?《誡子書》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從文中可以看出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此書中。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是什麼意思3

01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出處及原意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講到,君子要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提出“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千古名句,意思是說,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這句話最開始的出處其實並不是諸葛亮,而是西漢的劉安,他在《淮南子·主術訓》中寫道“非淡泊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衆”。

後來人們把其凝練爲兩個成語“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並廣爲流傳。

現代,很多人把這兩句話當成座右銘,寫成牌匾掛在客廳或者書房,用以激勵自己,提醒自己靜心養性。

02、 疑惑

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感覺有如大道之音直入靈魂,又如一股清泉直注心田,讓人豁然開朗和明悟,從而充滿了力量和方向。

但同時也有一種疑惑。我從小堅持無欲則剛的處事原則,原本就有點清心寡慾,加之生活的圈子都是小地方,接觸到的人們都是心思簡單、生活質樸、爲人單純、知足常樂的老百姓。對這些人來說,“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境界,似乎不用努力就能達到,但他們大都非常平凡甚至平庸。

因此,諸葛亮提倡的這種人生境界,到底是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是不是適合於所有人?內心多少有點不明白。

但是,對自己來說,這句話的確有力量,因此經常拿來激勵自己,相信很多人也是這樣的情況。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是什麼意思 第3張
  

03 、要麼痛苦、要麼無聊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在《人生的智慧》一書中,提出人生幸福的三個終極選項,即個人自身、個人擁有物和別人對你的看法,其中自身是最關鍵最本質的決定因素。

叔本華認爲,人生幸福的兩大宿敵是痛苦和無聊,而且當你幸運逃離了其中一端時,你就接近了另外一端。

他說,“生活就像鐘擺一般,在這兩端之間激烈或者溫和地來回搖擺——要麼痛苦,要麼無聊,反正總有一項逃不掉”。

究其根源,痛苦和無聊是一種雙重對立的存在,一種是外部的或客觀的,一種是內在的或主觀的。比如貧窮飢餓會導致痛苦,但衣食無憂卻會導致無聊。

每個人都有煩惱,在痛苦面前人人平等,痛苦與個人的社會角色沒有關係。

人總是在苦難的兩端來回搖擺,越是接近某一端,就距離另一端越遠,而人的天性又會引導他,採取措施來對抗他可能遭受的不幸,也即遠離無限接近的一端。

我的理解就是,痛苦的人竭力遠離痛苦,無聊的.人竭力遠離無聊。

空虛無聊只能靠精神財富來抵抗,而精神越富裕,則意味着感受力越高,也就越容易加大精神和肉體的痛苦體驗,所以越不空虛,則意味着越容易痛苦。

由此,叔本華寫道:“睿智的人會從痛苦不安中爭取自由和閒暇,追求安寧、簡樸、儘可能不被打擾的生活”“因爲一個人自身擁有越多,想從他人身上獲取的東西就越少,他人對其而言幾乎沒有意義,這也就是爲什麼一個具有高度智力的人通常是孤僻的”。

04 、新的理解

用叔本華的理論來看待“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人生理想。

首先,諸葛亮屬於精神富裕的睿智之人,其次他在物質和地位方面應有盡有,所以他應該是遠離了空虛無聊的一端,而接近痛苦的另一端。

至於他爲什麼而痛苦,可能是事業,可能是更高的追求,但是他提倡“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正好符合叔本華所說的“睿智的人會從痛苦不安中爭取自由和閒暇,追求安寧、簡樸、儘可能不被打擾的生活”。

也就是說,這樣的人生理想,適合於諸葛亮這樣卓絕偉大的人物,他們一方面擁有地位、錢財和權力,另一方面又想擺脫這些俗物,去追尋內心的寧靜和清雅,從而獲得自在的幸福。

但是,對於那些一事無成,或者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本身就已經被生活逼迫,學會了清心寡慾和知足常樂,就不能再強調淡泊和寧靜,而是要反向而行,這樣才能取得成功和幸福。

一介凡人,如果一定要把“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作爲自己的座右銘,那麼請把關注的重點放在後半段,也就是“明志”和“致遠”上,即放在“樹立遠大志向,取得久遠成功”上。

至於採取什麼樣的方式方法來達到這個目標,肯定不是“淡泊”和“寧靜”。就好比,一個日出而作、日暮而息的農夫,如果再淡泊和寧靜,那就只能出家當和尚了。農夫想要做出一番大事業,必須要給自己“打雞血”,要麼用慾望刺激自己,要麼用痛苦折磨自己,使自己奮發圖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jgx5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