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黃帝內經分靈樞和什麼兩部分組成

黃帝內經分靈樞和什麼兩部分組成

《黃帝內經》分《素問》、《靈樞》兩部分。

黃帝內經分靈樞和什麼兩部分組成1

它是中國最早的醫學經典,是四大傳統醫學經典之一。《黃帝內經》奠定了理解人體生理、病理、診斷和治療的基礎。它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醫學作品,被稱爲醫學的祖先。

《黃帝內經》是由許多作者長期聚集的。《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陰陽五行理論、脈象理論、藏象理論、經絡理論、病因理論、病機理論、疾病、診斷、治療、健康、運氣等理論。

黃帝內經分靈樞和什麼兩部分組成
  

《黃帝內經》全書約20萬字,可以說是2000多年前的'一部鉅作。樣的醫生需要一個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巨大的人力物力,這在戰國時期是不可能的。《黃帝內經》中的《素問》側重於臟腑、經絡、病因、病機、病證、診療、治療原則和鍼灸。《靈樞》是《素問》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內容大致相同。除了討論臟腑的功能、病因和病機外,還注重經絡穴位、鍼灸、刺法和治療原則。

黃帝內經分靈樞和什麼兩部分組成2

黃帝內經分別是由靈樞和素問兩個部分組成,是相當有名的中醫基礎理論經典之作。《黃帝內經》開闢了對人體生理、病理學、臨牀診斷以及醫治的認知框架,是中醫四大經典之一,被稱作醫之始祖。

黃帝內經分靈樞和什麼兩部分組成 第2張
  

《黃帝內經》分《靈樞》和《素問》兩部分,是一部綜合性古醫書,是第1部冠以華夏始祖“黃帝”的名號的傳世經典著作。在黃老莊的道家理論上的基礎之上,創建了中醫理論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等作品。

《黃帝內經》從相當高的站位上來論述中醫學,呈現出了自然、生物、心理及社會整體的診療模式,其中,絕大部分的內容來自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持續觀察、大量的臨牀實踐以及簡單的人體解剖學知識。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一共18卷。其中9卷名《素問》,另外9卷在漢代稱爲《九卷》或《針經》,唐以後被稱爲《靈樞》。

內容並不是一個人所著,但主要內容起源於戰國時期,形成與西漢,冠以“黃帝”的名號,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說明中國醫藥文化發祥之早。實非一時之言,亦非一人之手。《素問》和《靈樞》各有81篇組成,兩部分一共162篇。《素問》部分主要闡述了自然規律的變化、人與大自然怎麼相處等等,《靈樞》部分最主要的是臟腑、經絡的學說及操作。

《素問》的內容在歷朝歷代都是不一樣的版本傳世,分別爲張仲景、王叔和、孫思邈、王燾等在各自的作品中所引入。主要有:

(1)齊樑間(公元6世紀)全元起古本,是最早的古本,但那時這裏面的第六卷已亡佚,實際上僅有八卷。這個傳本分別被唐王冰、宋林億等所引入,至南宋以後失傳。

(2)唐、王冰古本,唐寶應元年(762),王冰以全元起古本爲底本注《素問》,將已亡佚的第七卷,以自稱得自其師祕藏的七篇“大論”補入,到北宋嘉祐、治平(1057~1067)年間,設校正古醫書局,林億等人在王冰古本的基礎上校勘,定名爲《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雕版刊行,而定型。

《靈樞》又被稱爲《九卷》、《針經》、《九靈》、《九墟》等,是由於各個不同人抄錄所導致的,出現了很多不一樣名字的版本。

王冰所引用古本《針經》與古本《靈樞》基本一致,但是與史崧找到的.《靈樞》(目前《靈樞》版本)則有所不同。南宋早期,《靈樞》和《針經》各種傳本都已失傳。紹興二十五年(1155),史崧半的家藏《靈樞》九卷八十一篇重新校準,擴展爲二十四卷,附加音釋,鏤版刊行。至此,《靈樞》傳本基本上定型,替代各種傳本,而一再印行,延續至今。

黃帝內經分靈樞和什麼兩部分組成 第3張
  

《黃帝內經》融合了古時候氣一元論的哲學理論,將人看作爲整個自然世界中的一部分,宇宙萬物皆是由其最開始“氣”所形成。在“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的思想指導下,將人與大自然密切結合在一起。

人與大自然息息相關,自然界的運動變化,時時刻刻都在影響着人體。《素問·寶命全形論》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是說人和宇宙萬物一樣,是稟受天地之氣而生、依照四季的規律而生長。人生天地之間,必須要依賴性天地陰陽二氣的運動和滋養纔可以生存。

標籤: 靈樞 黃帝內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k2ky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