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晴隆縣屬於貴州哪個市

晴隆縣屬於貴州哪個市

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晴隆縣屬於貴州哪個市1

位於貴州省西南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東北角,地處雲貴高原中段、畢水興經濟圈的中間聯結帶,距自治州首府興義市90公里。縣境南北長69公里,東西寬33公里,全縣總面積1327.3平方公里。

擴展資料:

歷史沿革:

(1)春秋戰國時期,縣爲__國(郡),夜郎國(郡)屬地。秦漢時期設立縣制,在縣屬地一度置夜郎縣、談指縣。

(2)魏晉時期,西南少數民族爨蠻勢力擴張,東爨烏蠻首酋阿輪佔據盤江地,廢除縣制,稱於矢部。

(3)唐貞觀年間,太宗遙置盤州,縣地屬盤州,仍歸於矢部領。直到元代,於矢部附元,置普安路總府。

(4)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裁衛建安南縣。

(5)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安南縣更名爲晴隆縣。

晴隆縣屬於貴州哪個市
  

(6)1950年4月2日,組成晴隆縣人民政府,撤銷晴隆縣人民解放委員會,隸屬興仁專署。

(7)1952年12月,興義專區設立,晴隆縣隸屬興義專區;同月,省人民委員會通知,將晴隆縣人民政府改稱“晴隆縣人民委員會”。

(8)1958年12月2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晴隆縣併入普安縣,縣人民委員會同時併入普安縣人民委員會,稱“普安縣人民委員會”。

(9)1961年8月18日,國務院批准,恢復晴隆縣,恢復縣人民委員會。

(10)1971年,興義專區改稱興義地區,晴隆縣隸屬興義地區;

(11)1981年,設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隸屬黔西南州。

晴隆縣屬於貴州哪個市2

貴州省一個縣,人口超20萬,因爲一座山而得名!

貴州省,簡稱“黔”或“貴”,地處中國西南腹地,與重慶、四川、湖南、雲南、廣西接壤,是西南交通樞紐。

貴州歷史悠久,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遠古人類化石和遠古文化遺存發現頗多。早在24萬年前,就有人類棲息繁衍,已發現石器時代文化遺址80餘處。

截至2018年底,貴州省下轄6個省轄市,3個自治州。其中,就晴隆縣來說,人口超20萬,隸屬於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晴隆縣曾經名爲安南縣,到了1941年,因爲縣境內有晴隆山,所以更名爲晴隆縣,也即屬於因爲一座山而得名的情況。

首先,晴隆縣,隸屬於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在地理位置上,晴隆縣位於雲貴高原中段、貴州省西南部、黔西南州北面,地處雲貴高原中段和珠江上游。

介於東經105°01′—105°25′,北緯25°33′—26°11′之間,縣境南北長69千米,東西寬33千米,總面積1309.8平方千米。

睛隆縣屬高源峽谷區,最高點爲縣境西南隅與普安縣交界處大廠鎮的五月朝天以北約1千米處,海拔2025米,最低點麻沙河與北盤江匯合處,海拔543米,海拔高差達1482米。

就晴隆縣的歷史來說,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該地區爲牂牁國、夜郎國等諸侯國的.疆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不過,秦朝並沒有將郡縣制推行到該地區。西漢武帝在位時,設立牂牁郡,今貴州省晴隆縣一帶屬之。

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一帶成爲蜀漢的疆域。

在蜀漢時期,該地區爲賁古縣和漏江縣,可稱賁古縣,亦可稱漏江縣,後廢賁古縣,稱漏江縣。

在晉朝和南北朝時期,該地區曾屬於夜郎郡、夜郎縣等建制。據《辭源》說,先是晉永嘉五年(311年)在北盤江上游設夜郎郡,轄境多屬古夜郎國範圍。南朝梁大寶年後廢,存在了200多年。

晴隆縣屬於貴州哪個市 第2張
  

唐朝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這位皇帝設立盤州,今晴隆縣一帶屬之。

不過,在唐朝中後期,該地區仍歸於矢部領。元朝時期,設立普安路總管府,治今貴州省盤縣東舊普安鎮。轄有今貴州省普安、興仁、興義、盤縣及安龍,雲南省富源等縣市部分地。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在該地區設立安南衛。

清朝順治十六年(1659年),改安南衛轄前、後、左、中、右五所地爲6裏10甲。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五月,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時,改安南衛爲安南縣,今晴隆縣一帶屬之。

晴隆縣屬於貴州哪個市 第3張
  

最後,到了1928年,安南縣直屬於貴州省。

1941年,因爲縣境內有晴隆山,所以更名爲晴隆縣,也即屬於因爲一座山而得名的情況。

1958年12月29日,撤銷睛隆縣,併入普安縣。

1961年8月18日,恢復睛隆縣這一建制。1982年,興義地區改爲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睛隆縣屬之至今。

如今,晴隆縣隸屬於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截至2018年底,晴隆縣總面積達1309.8平方千米,總人口約爲25萬人。

標籤: 晴隆縣 貴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k8gy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