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教師教學活動隨筆

教師教學活動隨筆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別人寫的隨筆吧?隨筆的創作非常隨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負擔,不需要華麗的辭藻,沒有嚴密的結構,隨心寫。那麼,什麼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師教學活動隨筆,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師教學活動隨筆

教師教學活動隨筆1

兩個月的暑假又過去了,新學期又到來了。今年是我第一年來到思賢實驗國小工作。學校很美麗,老師很親切。爲了讓老師更好地工作,學校安排了工作培訓。

今年,我被安排教一年級兩個班小朋友數學。對於一年級學生的第一反應就是活潑、無拘束。爲了讓學生更好、更快地適應以及根據學校的一些規章,我準備在一開始就着重培養小朋友們養成一些好習慣。

一、培養認真聽課的習慣

一年級學生剛從幼兒園畢業,肯定會把幼兒園的一些習慣帶過來。很明顯的一點就是上課紀律。在幼兒園,課堂很活躍的,玩玩遊戲很開心的';而國小的課堂是有紀律規定的。一年級開始,學生就要正式開始學習書本基礎知識了,需要一個安靜的課堂環境,需要學生注意力集中。一年級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認真聽課。認真聽課首先要做到:小手不亂動、小腳放放好,背挺直、做神器,小耳朵認真聽、小眼睛認真看。這樣一個小口訣,教給小朋友,隨時念一念,檢查自己有沒有做到。認真聽課習慣養成了,學習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二、培養認真做好課前準備的習慣

爲了下一節課上得更順利,課前準備很重要。剛開學幾天,一年級學生剛剛認真上完一節課,想要在下節課有同樣角的表現,就要利用好下課的時間,上個廁所,喝點水,教師外轉一轉,外面休息休息,把下節課的書本準備好,10分鐘的休息利用好了,又可以精神地聽下一節課了。

三、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在幼兒園或者家裏,大多都是老師、父母幫忙完成的,但到了國小,就要慢慢獨立了。垃圾不亂扔、飯前便後洗洗手,自己的課桌整整齊。

四、養成文明講禮的好習慣

一個有禮貌的人總是能給人留下很好的印象,那就需要從小就培養。要教一年級學生遇到老師問好,上學要和爸爸媽媽說再見,學會使用“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

一個好習慣的養成是需要堅持、用心去做的,過程辛苦,但回報很大。希望一年級的小朋友們能在一開始,就嚴於律己,養成好習慣。

教師教學活動隨筆2

一、課內比教學,充分展示了教師們的業務素質。

每個老師站在同一舞臺上,把自己平生最優秀的一面展示給學生,也展現給聽課的老師們,讓觀課教師身臨同感,取長補短。我校陳政新老師是一名即將退休的女教師,她在教學聲母zcs一課時,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採取在“玩中學、學中玩”這種符合低年段國小生年齡特點的教學方法得到所有聽課教師的認同。陶順昌老師的合作探究教學方法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特別是覃柏洲老師聲情並茂的範讀,不僅贏得了學生熱烈的掌聲,更讓所有聽課教師讚歎不已。尹紅老師雖然退休了,學校又把他請回來代課,他那嚴謹治學的態度也令人欽佩…...還有許多老師業務功底篤厚,在這次活動中充分展示出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二、課內比教學,提升了廣大教師的業務水平。

本學期,我們學校在打造高效課堂教學活動中,有許多老師經過精心打造,成爲校級教學業務能手。這次課內比教學,衆多老師無論是理論知識上還是實踐能力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老師們在個人教學風格上更顯成熟,特別是兩名實習教師造作嫺熟的現代化教學媒體的運用,讓我們自嘆不如。中老年教師的教學語言更加錘鍊,課堂組織教學水平也更加完美,教學設計風格獨特。所有上課老師說課活動盡顯百舸爭流。

三、課內比教學,讓我真正地認識了自己。

這次課內比教學活動,讓我感到自己的不足。在一次又一次的備課、授課中,使我懂得了課堂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要體現智力發展、智慧發揮、情感體驗。作爲一名老教師,也使我覺得課堂教學一定不能急功求利,一個教師如果平時不注重業務知識學習,研究教學藝術,沒有巧加工、精琢磨,是絕對不可能帶來教學質量的提升和促進學生有益發展的。

教學永無止境,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要活到老、學到老,只有這樣,才能讓三尺講臺,創造更加輝煌!

教師教學活動隨筆3

學生小峯,11歲,男,平時不善言談,孤獨冷漠,不喜歡團體生活,不會關心別人,不善於與他人相處,在一次冷餐會上,他自我愛吃的裏脊內、大雞腿、草黴一股腦兒放在自我的碗中獨自享用,全然不顧周圍的同學們。

評析:在此刻的家庭裏,一般來說都是家長圍着孩子轉,孩子成了家裏的“中心”,家長關心、愛護孩子,然而孩子對家長、對他人往往是漠不關心,這是因爲孩子習慣了被照顧、被保護、被寵愛,因而變得冷漠、孤獨、不喜歡團體生活,不會關心別人,不善於與他人相處,小峯就是這樣一個心裏僅有“我”字的孩子。偏差的行爲習慣導致他心中無他人,將來走向社會也不可能很好地與別人合作共事,甚至可能發展到做出胡作非爲的事情來,怎樣教育學生養成善於與人相處的良好行爲習慣,是學校、是教師需要研究的一個刻不容緩的'課題。

方法:

1、要讓學生懂得與人和睦相處的意義,體驗與人和睦相處的喜悅。

要讓學生明白人總是要長大的,僅有在與人不斷地交往過程中,才能增長知識,積累經驗、認清自我、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再者,一個人的力量小,團體的力量大,和大家和睦相處能使自我身心愉悅,真正是衆人拾柴火焰高。

2、培養孩子的同情心。

孩子的感情是純真的,常會因爲別人的歡樂而歡樂,別人的痛苦而痛苦,這是培養孩子關心他人,與人和睦相處的感情基礎,孩子有了這種感情基礎,就可能產生髮自內心的愛,自覺地爲別人着想,把別人的歡樂和痛苦放在心上,要使孩子感到關心別人,爲別人服務是一種愉快的事,久而久之,孩子的心裏想的就不完全是自我了。

3、嚴格要求孩子。

對學生的行爲、舉止,從學習到生活均以規範嚴格加以執行,從而構成習慣,這種習慣將是影響孩子的一種無形的約束力,以致學校的值日、做操等都能使孩子養成團體感,令他不能隨便行事,嚴格要求自我,是與別人和睦相處的保證,孩子如果心中有了“想要求別人做到,自我首先應當做到”的觀念,那麼就會嚴以律已,寬以待人,與人和睦相處。

4、引導孩子逐步擴大與人和睦相處的範圍。

孩子將來要踏上社會,這樣就要把孩子和睦相處的對象擴展到鄰居,學校乃至整個社會,要在孩子的意識中養成“別人的事,也是自我的事”的觀念,在與同學玩要友好相待,要關心同學,關心教師,如:班上小朱同學病了,大家紛紛打電話表示慰問,並捎上一隻大蘋果寫上祝福的話語送給她,這樣不僅僅給小朱帶去了溫暖和友誼,自我也能從中體會到樂趣,僅有這樣,孩子纔會逐漸明白怎樣與人和眭相處,當孩子做了關心他人,與人爲善的事情時,教師應及時肯定表揚,反過來,當孩子受到別人關心以後,也需要讓他表示感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w7mj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