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兵馬俑有幾個坑

兵馬俑有幾個坑

兵馬俑有幾個坑,兵馬俑,又稱秦始皇陵兵馬俑、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東5公里的下河村,當地村民在挖水井時無意發現至今,他給世人帶來的就只有歷史的震撼,以下分享兵馬俑有幾個坑。

兵馬俑有幾個坑1

西安兵馬俑共有3個坑,分別是一號坑、二號坑、三號坑。 一、二、三號坑的名稱是按照發現時間的先後順序命名,具體分佈如下:

一號坑

一號兵馬俑坑爲長方形,是一個由步兵和車兵組成的長方形軍陣,面積14260平方米,按目前已出土的陶俑、陶馬的排列密度推算可出土兵馬俑6000件左右。這些兵馬俑形體高大,同真人真馬大小相同,並且以寫實的手法,塑造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生動展現了秦代軍隊的真實面貌。

一號兵馬俑坑主體爲坑道式土木建築結構,東西兩端各有斜坡門道5個,坑道內有10個2.5米寬的夯土隔牆,把整個俑坑分爲中間9條直通道、四周迴旋相同的坑道。隔牆上架着粗大的橫樑,再鋪蘆蓆、細泥和填土,底部以青磚墁鋪。

一號坑按實戰軍陣排列,爲步兵和戰車組成的一個長方形的軍陣,由前鋒、主體、側翼、後衛四部分組成。面東而立的就是前鋒部隊,南北西端各有一排面外側立的`武士俑是側翼和後衛,他們是爲了防止敵人旁敲側擊和從背後偷襲。

中間有38路面東而立的縱隊,這就是主體部分。從這裏也體現了古代軍陣佈陣的一個重要原則“前鋒必銳,整體必宏”。也就是說把一個軍陣比喻成一把劍,如果一個軍陣沒有精銳的前鋒,那麼這個軍陣就像是一把無鋒的劍,便失去了殺傷力,可見前鋒部隊的重要了。

兵馬俑有幾個坑
  

二號坑

二號坑是於1976年4月修建一號坑展廳時發現,它的平面呈曲尺形,東西跨度124米、南北跨度98米,面積約6000平方米。1994年3月1日開始發掘二號坑,同年10月14日以“邊發掘、邊展示”的形式對外開放。目前二號坑大面積展示的是棚木層。棚木層就是當年地下建築的房頂,二號坑的部分棚木被燒燬,其餘屬於自然腐朽坍塌。

坑內建築與一號坑相同,但佈陣更爲複雜,兵種更爲齊全,是3個坑中最爲壯觀的軍陣。它是由騎兵、戰車和步兵(包括弩兵)組成的多兵種特殊部隊。二號坑有陶俑陶馬1300多件,戰車80餘輛,青銅兵器數萬件,其中將軍俑、鞍馬俑、跪姿射俑爲首次發現。二號坑東、西兩端各有4個斜坡門道,北邊有2個斜坡門道,俑坑坐西面東,正門在東邊。

坑內佈局分爲4個單元。

第一單元,位於俑坑東端,四周長廊有立式弩兵俑60個,陣心由八路面東的160個蹲跪式弩兵俑組成。弩兵採取陣中張陣的編列,立、跪起伏輪番射擊,以彌弩張緩慢之虞。

第二單元,位於俑坑的右側,由64乘戰車組成方陣(車系木質,僅留遺蹟)。每列8乘,共有8列。車前駕有真馬大小的陶馬4匹。每車後一字排列兵俑3個,中爲御手拉馬轡,另兩個分別立於車左和車右,手持長柄兵器。

第三單元,位於中部,由19輛戰車,264個步兵俑和8個騎士俑組成長方形陣,共分3列。每匹馬前立騎士俑一個,一手牽馬繮,一-手作拉弓狀。每乘車後除三名車士外,還配有8一36個步兵俑。

兵馬俑有幾個坑 第2張
  

第四單元,位於軍陣左側,108個騎士俑和180匹陶鞍馬俑排成11列橫隊,組成長方形騎兵陣。其中第1、3列爲戰車6輛。每匹馬前,立胡服騎士俑一個,右手牽馬,左手拉弓。

俑坑內的108件騎兵俑是中國考古史,上首次發現的數量衆多的古代騎兵的形象資料,特殊的裝束也與騎兵的戰術特,點密切聯繫。秦俑二號坑出土的弓箭手、輕車兵、騎兵俑等,首次展示了2200年前的古代騎兵、輕車兵和弓箭手的形象資料,在古代軍事史的研究方面有着極爲重要的意義。

三號坑

三號坑於1976年5月發現,1989年9月27日對外開放。俑坑面積520平方米,平面呈“凹”字形,分爲南區、北區、中區三個單元。這座俑坑儘管小,但性質很重要。考古專家認爲,它應當是統率一、--號坑軍陣的指揮機關。從位置.上來看,三號坑位於一、二號坑的後方,位置隱蔽、相對安全。基於以上特點判斷,三號坑很可能是整個地下大軍的指揮機關。

三號坑是三個坑中唯一一個沒有被大火焚燒過的,所以出土時陶俑身上的彩繪殘存較多,顏色比較鮮豔。春秋戰國之前的戰爭,指揮將領往往要身先士卒,衝鋒陷陣,所以他們常常要位於卒伍之前。春秋戰國時期隨着戰爭規模的增大,作戰方式的變化,指揮者的位置開始移至中軍。

兵馬俑有幾個坑 第3張
  

秦代戰爭將指揮部從中軍中獨立出來,這是軍事戰術發展的一大進步。指揮部獨立出來研究制訂嚴密的作戰方案,更重要的是指揮將領的人身安全有了進一步的保證。

這是古代軍事戰術發展成熟的重要標誌。三號坑是世界考古史上發現時代最早的軍事指揮部的形象資料。建築結構,陶俑排列,兵器配備,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它提供了研究古代指揮部形制、卜佔及出戰儀式,命將制度及依仗服的服飾、裝備等問題的珍貴資料。

兵馬俑有幾個坑2

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帝陵東側1.5公里處西楊村南,是秦始皇帝陵的陪葬坑。已發現三座,分別編爲一、二、三號兵馬俑坑。三座俑坑佔地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內有和真人、真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馬近8000件。有車兵、騎兵和步兵等不同的兵種,排列整齊有序。

陶俑的形象各不相同,神態生動,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史上的一顆明珠,被譽爲“世界第八大奇蹟”、“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

1974年3月,臨潼區西楊村的農民打井時偶然發現了一些陶俑的殘片。後經考古工作者一年多的勘探和試掘,確認它是一座大型的俑坑,即一號兵馬俑坑。一號俑坑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距現地表深4.5~6.5米,面積爲14260平方米。根據試掘已出土陶俑、陶馬的排列密度推算,一號兵馬俑坑內約埋藏陶俑、陶馬6000件,同時還有大量的青銅兵器。

1976年4月,在一號俑坑的東端北側20米處,又發現了二號兵馬俑坑。二號俑坑的平面呈曲尺形,東西長124米,南北寬98米,據現地表深gq5米,面積約6000平方米。從試掘的情況推斷,二號兵馬俑坑內埋藏陶俑、陶馬1300餘件。二號俑坑較一號俑坑的內容更豐富,兵種更齊全,是兵馬俑坑中的精華。

兵馬俑有幾個坑 第4張
  

1976年5月,在一號俑坑的西端北側25米處,又發現了三號兵馬俑坑。三號俑坑的規模較小,平面呈“凹”字形。東邊有斜坡門道,東西長28.8米,南北寬24.57米,距現地表深5.2~5.4米,面積520平方米。坑內埋藏陶俑、陶馬72件。有學者認爲,它是統帥一、二號兵馬俑坑的指揮部,古代稱爲“軍幕”。

①俑坑的建築結構

兵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結構建築,即從地面挖一個深約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間築起一條條平行的土隔牆。牆的兩邊排列木質立柱,柱上置橫木,橫木和土隔牆上密集地搭蓋棚木,棚木上鋪一層葦蓆,再覆蓋黃土,從而構成坑頂,坑頂高出當時的地表約2米。

俑坑的底部用青磚墁鋪。坑頂至坑底內部的空間高度爲3.2米。陶俑、陶馬放進俑坑後,用立木封堵四周的門道,門道內用夯土填實,於是就形成了一座封閉式的地下建築。

用於墁鋪俑坑底部的鋪地磚,有大型條磚(長42、寬19.5、厚9.5釐米)、中型條磚(長41.5、寬14、厚9.5釐米)、小型條磚(長28、寬14、厚7釐米)、近似方形磚(長29、寬19.5、厚9.5釐米)、長方形子母磚(長27.4、寬13.6、厚7.9釐米)等,而以小型條磚的數量最多。

磚多爲青灰色,個別的爲橘紅色,表面飾細繩紋,質地堅硬,燒成溫度在950℃~1000℃之間。三個俑坑用磚約爲25.6萬餘塊。大型條磚上發現有“左司空嬰”、“右司空尚”、“宮水”、“都昌”等戳印文字。

兵馬俑有幾個坑 第5張
  

隔樑旁等距離分佈着立柱,起加固隔樑的作用(一號俑坑)

兵馬俑有幾個坑 第6張
  

②俑坑的焚燬情況

考古發掘情況表明,一號俑坑和二號俑坑有黑色木炭遺蹟,說明一、二號俑坑的塌陷都是因爲被火焚燒後造成的。對火焚原因的探討,目前學術界有三種觀點。

(1)自燃說。有人認爲是由於坑內的.沼氣而引起自燃。這種說法證據不足。在發掘兵馬俑坑的過程中,沒有發現俑坑內堆積大量腐殖質的跡象,坑底是鋪地磚,裏面放的是陶俑、陶馬及青銅兵器。坑內雖有淤泥,但泥質比較純淨,裏面含有大量細沙。因而俑坑內不具備產生沼氣的條件,自然也不會在坑內積聚沼氣而引起自燃。

(2)葬儀說。葬儀自焚說與已發現的現實存在許多矛盾,從建築結構上講,秦俑坑完全是按照永久保存的目的而修建的,它夯打結實、框架堅固、覆蓋嚴密,看不出爲“自焚”點火作過任何準備。

事實上,如果秦俑坑不被破壞根本無法點燃。再者,作爲一種“儀”,就應具有全面},圭和一致性。而兵馬俑坑有的被全面燒燬,有的被部分燒燬,有的則沒有火燒跡象,所以葬儀說理論和事實依據都不充足。

(3)秦末項羽軍隊焚燬說。從秦俑坑中的遺蹟、遺物看,俑坑是在建成後不久被焚的。《漢書·楚元王列傳》記載,秦始皇帝陵被“項羽入關發之,以三十萬人三十日運物不能窮”。

兵馬俑有幾個坑 第7張
  

秦始皇帝陵是否被項羽掘過,目前還難以驗證,但陵園內大片的地面建築被焚燬卻是不爭的事實,陵園建築遺址內大量堆積的磚瓦殘片、紅燒土塊以及炭跡、灰跡等仍隨處可見。兵馬俑坑距秦始皇帝陵僅千米,它同時與之被焚也是可能的。再者,一號坑和三號坑都遭到大規模的洗劫,這絕不是少數人的一般行爲,應和當時一定的政治事變有關。

《漢書·高帝紀》記載,秦亡以後,漢高祖劉邦曾指派始皇帝陵“守冢二十家……令視其冢,復亡與它事”,負責看守陵園。所以,西漢早期,秦陵在有人看管的情況下,任人焚燬、破壞的可能性也較小。當然,秦俑坑更不會是在秦統治時期遭洗劫和火焚的。因此,秦俑坑遭到焚燬破壞的時間應該在秦漢之際的重大政治變動時期,而且是被項羽焚燬的可能性最大。

兵馬俑有幾個坑 第8張
  

俑坑中被大火燒過的鋪地磚

兵馬俑有幾個坑 第9張
  

被焚燒後的立柱遺蹟

③俑坑性質探討

兵馬俑坑作爲秦始皇帝陵的陪葬坑,對其性質的討論,目前學術界有四種觀點,即“守衛京城的宿衛軍”、“秦始皇東巡衛隊的象徵”、“送葬的俑羣”、“爲表彰統一全國的軍功所樹的紀念碑式的‘封’”。多數學者認爲兵馬俑坑象徵着屯駐在京師外邊的宿衛軍。

前文已經提到,秦陵的規劃思想可以歸納爲“事死如事生”的理念、國君陵園“若都邑”的理念和皇權至上的理念。秦始皇生前居住的咸陽宮和咸陽城均駐有守衛軍隊。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二世立,“盡徵其材士五萬人,爲屯咸陽,令教射。狗馬禽獸,當食者多,度不足,下調郡縣轉輸菽粟芻蒿,皆令自齋糧食,咸陽三百里內不得食其谷。”可見秦咸陽屯衛的軍隊是相當多的,起碼不少於五萬人。

這樣衆多的軍隊駐在京城,一是爲了保衛京師,二是如果其他地區有戰事便可及時調出前去參戰。所以有學者認爲,秦始皇帝陵東側的一、二、三號兵馬俑坑內的戰車、騎兵和步兵俑,應屬於象徵着駐在京城外的軍隊,可稱之爲宿衛軍。還有一種學術觀點認爲,這三座兵馬俑坑是秦始皇出巡儀仗的一部分。

④葬俑的歷史

人殉,產生於原始社會末期,起源於原始社會的宗教信仰。它是伴隨原始公有制的瓦解而萌芽,至奴隸制建立而盛行的一項殘酷的喪葬制度。((史記·秦本紀》記載,乃至武公二十年(公元前678年),“初以人從死,從死者六十六人’,開啓了秦國以活人殉葬的先河,秦國的人殉制度就此確立並日益發展,到秦穆公時達到鼎盛階段

兵馬俑有幾個坑 第10張
  

秦穆公三十九年(公元前621年),“穆公卒,葬雍。從死者百七十人。秦之良臣子輿氏三人名奄息、仲行、鍼虎,亦在從死之中,秦人哀之,爲作歌黃鳥之詩。”說明秦穆公時期,用活人殉葬的規模比前代更大,而且有了臣子爲君殉葬的實例。

奴隸制的解體,封建制的逐步確立和發展,使當時的諸侯各國先後廢止了人殉制度。秦國於戰國中期(公元前384年“獻公元年,止從死。”)正式廢止人殉制度。

春秋戰國之際的社會變革,也使葬俗發生了變化,在以活人殉葬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種社會新潮——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來代替人殉,這是社會進步的表徵。“俑”的本意就是人殉,當人殉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之後,“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人像的專有名詞。此後俑殉之風日盛。

兵馬俑有幾個坑3

誰是兵馬俑的主人?

我們都清楚兵馬俑爲秦朝產物,在人們普遍印象中,兵馬俑爲秦始皇陪葬品。但近年來有新的觀點出現,引起學術界熱議。此觀點認爲,兵馬俑坑爲秦代宣太后墓的陪葬坑,與秦始皇無關。這種說法遭到考古專家的反駁,原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館長袁仲稱:

“宣太后死後葬於芷陽,與兵馬俑坑不在同一地點,顯然流傳說法不實。”早在1975年,秦俑考古團隊即公佈挖掘簡報,明確說明兵馬俑坑就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事實上,也證明了這點,因此,關於兵馬俑主人爭議,可就此揭過。

兵馬俑有幾個坑 第11張
  

據瞭解,自發現兵馬俑坑以來,前後發掘歷經三十五年,期間,共出土不同年份的呂不韋戈六件,寺工戈一件,寺工鈹十六件,統計下來,帶有始皇紀年的銘文共計二十三件。除此而外,還有不等數量的寺工矛、寺工錞。

這裏所指的“寺工”始於始皇二年,爲秦朝特設的中央官署機構,職責爲鑄造兵器與車馬。一號坑內,發現的所有陶文,皆是出自秦始皇時代。

兵馬俑有幾個坑 第12張
  

地下軍陣應是宿衛軍?

上文可知,秦俑坑爲秦始皇陵的.陪葬坑,這些地下兵馬俑,是以怎樣的身份陪葬?這點學術界衆說紛紜,觀點不一。簡單來說,分爲四種:即送葬說、“封”說、衛軍說、宿衛軍說。顧名思義,這些不同的觀點,代表着這些兵馬俑身份迥異。

像“封”說,常指葬坑中的士兵形象,是爲了紀念獲得戰功的士兵。衛軍說,則分爲三類,不同葬坑對照着不同的身份,一號坑爲守城士兵,與宿衛軍同理。二號坑爲都城屯衛士兵,三號坑爲郎衛。無論是何種身份,能夠給秦始皇陪葬,無疑是偌大的榮耀。

袁仲認爲,陪葬不同於送葬。送葬指的是活人,如霍去病離世後,漢武帝“發屬國玄甲”,送葬軍陣從長安排到了茂陵。而陪葬,則也講究形式,有的朝代會選擇活人陪葬,有的則選擇物品陪葬,毫無疑問,兵馬俑坑並非指的活人陪葬,而是以“俑”製成戰士形象,進行陪葬。

那麼,兵馬俑坑陪葬者,到底爲何種身份?

上文可知,“封”說是指紀念獲得戰功的士兵,但俑自出現至發展,從未有過“封”說陪葬的先例,在古時從葬制度中,也沒有這種說法,因此,並不成立。

再說三種衛軍說。兵馬俑坑劃分爲一、二、三號坑,有觀點稱,不同葬坑爲不同職責的陪葬衛軍。但是,需要注意,這三個葬坑其實原爲同一組葬坑,只是在後來被劃分爲三區,因此,三種衛軍說並不成立。

秦朝中央軍有三種:一是郎衛負責殿內安全;二是守宮衛隊,負責整個宮殿羣的安全;三是駐守在都城的軍隊,即宿衛軍。由此可知,前兩種士兵,守衛區域皆在陵園內,而宿衛軍守衛範圍則包含外城東側。

標籤: 兵馬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wer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