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養生 >兩性養生 >

沙琪瑪是誰發明的?原來你是這麼悠久

沙琪瑪是誰發明的?原來你是這麼悠久

沙琪瑪是一種很傳統的小吃,口感十分的綿軟,關於沙琪瑪是誰發明的說法也是非常的多,一起來看看版本吧!

沙琪瑪是誰發明的

傳說一

清朝在廣州任職的一位滿洲將軍,姓薩,喜愛騎馬打獵,而且每次打獵後都會吃一點點心,還不能重複!有一次薩將軍出門打獵前,特別吩咐廚師要“來點新的玩意兒”,若不能令他滿意,就準備回家吃自己。 

負責點心的廚子一聽,一個失神,把沾上蛋液的點心炸碎了。偏偏這時將軍又催要點心,廚子一火大罵一句:“殺那個騎馬的!”才慌慌忙忙地端出點心來。 

想不到,薩將軍吃了後相當滿意,他問這點心叫什麼名字。廚子隨即回答一句:“殺騎馬。”結果薩將軍聽成了“薩騎馬”,因而得名。

傳說二

有一位做了幾十年點心的老翁,想創作一種新的點心,而且被另一種甜點蛋散中得到了靈感,起初並沒有爲這道點心命名,便迫不及待的拿上了市場賣。可是因爲下雨,老翁便到了大宅門口避雨。不料那戶人家的主人騎著馬回來,並把老翁放在地上盛著點心籮筐踢到路中心去,全部報銷了。後來老翁再做一次同樣的點心去賣,結果大受歡迎,那時有人問到這個點心的名字,他就答了「殺騎馬」,最後人們將名字雅化成「薩其馬」。 

傳說三

較有根據的故事是在當年努爾哈赤遠征時,見到一名叫「薩其馬」的將軍帶著妻子給他做的點心,那種點心味道好,而且能長時間不變質,適合帶去行軍打杖。當努爾哈赤品嚐就便大力讚賞,並把這種食物名命成「薩其馬」。 

傳說四

沙琪馬源自回族。相傳乾隆皇帝入新疆,親自品嚐此糕點後,驚歎其鬆軟可口、味美清香而將其引入中原,並御賜「大救駕」美名。

傳說五

而最可靠的說法是「薩其馬」是滿語的音譯,在滿語裏,「薩其」是「薩是非」、「馬拉本壁」的縮音,擁有「切」的意思,是因爲「薩其馬」屬於一種「切糕」,再加上「碼」的工序,即。切成方塊,然後碼起來。此詞最早見於清朝乾隆年間傅桓等編的《御製增訂清文鑑》。在滿文字典中,薩其馬是由胡麻及砂糖製成的一種砂糖果子(漢語稱爲金絲糕)。由於當時找不到漢語代稱,便直接將滿語音譯,所以亦會出現「沙其馬」、「賽其馬」等等的稱呼。

沙琪瑪是誰發明的?原來你是這麼悠久

沙琪瑪來源於祭祀

薩其馬原本是滿族祭祀的祭品,《燕京歲時記》中記載:“薩其馬乃滿洲餑餑,以冰糖、奶油和白麪爲之,形如糯米,用不灰木烘爐烤熟,遂成方塊,甜膩可食。”隨着清朝的建立,薩其馬也跟着入關,由北向南,傳遍全國,成爲了一種民間流行食品。

沙琪瑪是誰發明的?原來你是這麼悠久 第2張

沙琪瑪的做法

主料:

雞蛋|3顆

中筋麪粉|250克

泡打粉|3克

白糖|120克

水|25克

花生油|20克

麥芽糖漿|100克

熟核桃仁|50克

熟黑芝麻|20克

蔓越莓幹|40克

做法:

1.雞蛋打散。加入麪粉和泡打粉。

2.揉成硬一點的麪糰蓋溼布醒10分鐘。麪粉吸水或者雞蛋大小都會有所不同。和麪時自己看着調節一下。

3.醒好的麪糰拿到案板上塗抹少許玉米澱粉防粘。擀成3毫米左右的面片。

4.成條狀,要用玉米澱粉防粘。鍋裏燒熱適量多的油。把麪條下鍋炸熟。麪條下鍋會膨脹。一次炸不開分次炸熟。

5.找一個平底的容器。提前把一部分的核桃仁,蔓越莓幹,黑芝麻鋪好。

6.25克水加20克油倒入鍋裏,加120克白糖進去小火熬糖漿。加入100克麥芽糖漿。沒有麥芽糖用蜂蜜也可以。不過口感會比麥芽糖的稍硬一點。

7.開始起泡泡了,繼續小火熬。

8.小火熬至糖漿深黃色變濃稠,可以用筷子蘸一下糖漿然後放到涼水裏,糖漿變脆就可以了關火。把剩下的蔓越莓幹,核桃仁,黑芝麻放進鍋裏。

9.把炸好的麪條到進去,迅速翻炒,糖漿均勻掛滿麪條就可以了。這裏動作要快一點哈。

10.倒入容器,我用的8寸烤盤。戴上手套或者找一個什麼可以隔熱的東西,把麪條壓實。稍微涼了倒出來,切塊食用。

11.太好吃了!

標籤: 沙琪瑪 悠久 發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yangsheng/liangxing/v1w3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