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戀愛 >

無聲告白讀後感

無聲告白讀後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無聲告白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無聲告白讀後感

無聲告白讀後感1

《無聲告白》這本書給我的感觸會比《島上書店》多很多,爲什麼要拿這兩本書對比?因爲看的時間很接近,也因爲有人說這兩本書類型相似。

像亞馬遜編輯推薦所說的那樣,這本書探索了身份危機、人生成就、種族、性別、家庭以及個人道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不是本文中的家庭關係,而是瑪麗琳的夢想與家庭羈絆的矛盾。她一直都有一個夢想,爲了這個夢想也付出了許多,特別是處在女性的地位還比較低的社會時,她是有多大的勇氣要做到“與衆不同”。

可是,她遇到了他,一個與她不同國籍的教授,在她看來他是多麼的“與衆不同”。後來因爲懷孕結婚了,婚後她或許暫時忘了她的夢想,後來她意識到自己沒有正事可做,想要出去工作被丈夫阻止了。接着她母親去世了,想起了母親過的生活,她對自己發誓,決不能活得像母親那樣。

她想去實驗室當助手,那個人卻笑着回覆她說,不知道她是認真的,因爲她還有孩子和丈夫要照顧。看到這裏,我爲她感到悲哀,同時我也恐懼我可能的婚後生活。有了家庭的.束縛,自己的追求怎麼辦?自己想做的事情還能去做嗎?因爲就算在現代,多半還是“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做“家庭主婦”、“相夫教子”並不是我追求的生活。

看到她最後遇到有一位女性做到了她一直追求的事情,她覺得不可思議,她覺得她原本也能做到,所以她要實施她原計劃的時候,我爲她感到高興,覺得她做的特別棒。可惜最後,她卻因爲懷孕等束縛放棄了她的計劃,把她自己想要而做不了的事情寄託在了她女兒身上。我想,這很悲哀,卻很現實。

文中有一段這樣的話“你曾經愛的那麼深,懷有那麼多的期望,最後卻一無所有。孩子不再需要你,丈夫不再想要你,最後只剩下你自己,還有空蕩蕩的房間。”這很淒涼,也是女人一生很悲哀的一種狀況,我不想過這樣的生活,即使只有自己一個人,只有空蕩蕩的房間,我也要過的快樂、愉悅。可能因爲這個跟我生活比較相關,所以印象最深刻。

對於家庭關係,我想的比較多的是以後對於孩子的相處模式及教育方式等。因爲我的家庭關係比較和諧,沒有這麼多的危機,我一直覺得很溫暖,只是我們比較缺乏交流吧。當然,我也不是沒有不滿過,因爲可能存在的“重男輕女”和他們的傳統思想。而且我也在思考着,我讀大學是出自於我自己想讀,還是由於他們想讓我讀。其實我想過放棄的,可現在卻很慶幸自己沒有放棄,可能這也有利有弊吧。

還有好多好多感觸寫不完,就再續吧。很晚了。晚安。

無聲告白讀後感2

這本小說以尋找Lydia死因爲線索,講述了Jame一家的故事。Jame是一位大學教授,在求學、工作的路上他也經歷了很多坎坷,作爲一個移民,他深深感受社會的種族歧視,使他從小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這也爲故事的悲劇埋下了伏筆。Marilyn是一位美國普通女孩,小小年紀陰差陽錯和一位亞裔男子結了婚,過早的進入婚姻生活,又使她對婚姻生活產生厭惡,在這個過程中,她對家人的態度以及追求自我的嘗試對孩子們造成了深深的傷害。Nath是Lydia的哥哥,家庭矛盾的受害者之一,因爲是哥哥,他對妹妹尤爲關心和愛護,但是也因爲是孩子,他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處理得並不是太理想,他的態度猶豫對Lydia是另一種傷害。Hannah是老幺,平時看着姐姐的一些變化,視乎知道點什麼,但是她也無能爲力。

那麼Lydia爲什麼落入湖中死去呢?我是這樣認爲的,Lydia是一個黑頭髮藍眼睛的混血兒,母親對她有很大的期望,希望她能表現優秀,但是事與願違。Lydia的學習很辛苦,雖然有些拿手科目考得可以,但是有的科目對於她而言確是無從下手。母親的過度關注使她對自己產生懷疑。在交際方面就更糟糕,學生和老師對她的態度不好,當然也有她不善於交際的原因在裏面,可能是受父親影響,她不太善於表達自己。她覺得父母不是真正愛她的,不瞭解她,不知道她的需要。所以她把感情寄託在哥哥身上,而哥哥漂浮不定的情緒、因學業必須離開他,讓她很痛苦。這時剛好來了一位替代品Jack,Lydia把情感寄託在Jack的身上。在落入河裏之前她的情緒已經非常糟糕,各種各樣的事情已經讓她喘不過氣來,然後在某天夜裏,她離家外出時,意外落水死亡。

如果要問外因,不是一兩句話能夠說得清楚,是這個特殊家庭、部分社會形態剛好對這位花季少女產生了負向的影響。在小說裏的這些人物,比較多的是不願意說或者覺得說了沒有意義的想法,讓他們相處時的`氛圍是壓抑和鬱悶的。

這篇小說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小說人物的心理描寫,每個人物通過心理獨白展現內心,內心與現實的矛盾形成壓抑的氛圍,一切顯得那麼的彆扭但是又那麼的合乎情理,不同的矛盾糾結在一起,讀者的心也被感染,跟着糾結。總的說來,這部小說細膩、有內涵,是一部優秀的作品,謝謝小芳老師推薦。

無聲告白讀後感3

閱讀完《無聲告白》一段時間了,讓我再次追憶在書中的場景歷歷在目,講述的是一位小時候偷渡到美國的華裔,在小時候因爲皮膚,家人的因素,在學校倍感孤獨,或許是因爲自卑感,可望成功,把“成功”嫁接在了子女的身上,用這樣的“成功”來獲取別人讚賞的眼光,肯定自身的價值,這部小說在種族,文化,男女平等上,子女教育上都描述了作者主觀感受,估計小說描述的是作者本身。

小說中的母親瑪麗琳,因爲在哈佛大學遇到了歷史課的華裔老師詹姆斯,爲此感到親暱,爲此陷入了愛情的蛋糕裏,把自己的夢想和目標拋棄在了一旁,文章只有幾章描述了兩人在上課的認識,到辦公室的戀愛,到結婚,以及結婚前瑪麗琳的母親對她說的話,爲此兩人的感情只是短暫,而平常,從乍見之歡,到平平淡淡。

文章的可憐的女孩莉迪亞,因爲母親的離家出走,讓莉迪亞發現了,母親在去爲祖母處理後事的時候,而拿走的食譜,在發現後,發現了母親在書上留下的淚痕額,心裏就說無論怎樣要讓母親開心,在母親離開的是時候開始鑽研,在母親回來的時候,瑪麗琳爲了在莉迪亞身上看到了以前小時候的樣子,喜歡學習的樣子,就開始從小教育莉迪亞,到莉迪亞死去前,也沒有發現莉迪亞的異樣,內心裏只想把莉迪亞培養成以前當醫生的樣子,而從來不顧及莉迪亞的感受。

從聖誕禮物來看,瑪麗琳只想在孩子身上,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也可以看的出這種類似中國教育而畸形的家庭,只想在孩子身上看到成功,努力的把自己想要的,認爲好的,灌輸在孩子身上,從孩子身上獲得成功感。書中一句話: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反觀莉迪亞的父親,因爲自己的交際失敗,送給孩子的'都是一成不變的交際書,對待莉迪亞的同學,也都是誇誇其談自己的感受,不在乎女兒和女兒同學的感受。莉迪亞成了維繫母親和父親的紐帶,既要滿足母親對她的高要求又要,安撫父親對友誼的渴望。最後莉迪亞投降了,從小到大的習慣驅使着自己硬着頭皮向前走,一旦路走不下去了,到了無法忍受,不得不解決,而又無人商討的時候,只好選擇死亡,一了百了。

在小說中,每個人都有心中的夢想,在現實中都舉步維艱。當成人夢想遭到現實的困境時,當成人解決不了自己內心的痛苦,這種憤憤不滿,這種失魂落魄,就會嫁接到孩子身上。

其實道理都懂,卻仍過不好這一生。爲什麼?因爲你不去按照道理去做,去行動。

去做正確的事情,不要爲自己找藉口,懶惰懈怠。

無聲告白讀後感4

無論是真的精神健康越發的被人們所重視,還是網絡的輿論肆意增長,我們都不得不承認,原生家庭的影響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

小說裏莉迪亞的死,或許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爲其原生家庭的扭曲,壓抑。但是依我看來,是社會的矛盾突發,在不同人羣的夾縫裏,將一個個家庭或者個人所扭曲。

我以前看過一篇文章,說是很多精神疾病實際上是一種現代病,因爲當代社會出於價值觀的多元,一定程度上對人們的價值觀的確立有很大影響。原有的價值觀與在信息化時代攝入信息的價值取向有一定的不匹配,便造成了“扭曲”。

這是一個解構的時代,所有人都還沒有建立起合適價值觀,卻已經開始着手拆解一切。

小說裏處處反映着,美國的當代矛盾,膚色歧視,有色人種,性別。

一座小鎮,一個家庭,卻是矛盾的易爆混合體。父親對於“中庸”的追求,母親對於與衆不同的渴望,都在一言一行裏,投影在了下一代的身上。

父親的經歷,我讀來卻是一種無可奈何之感。因爲與衆不同,所以總是盡力去迎合,總是渴望自己的能夠隱沒大衆,去獲得那種團體的歸屬感;因爲童年的缺失,所以總是希望孩子們能夠融入當地的羣體中去,卻沒有發覺這種隔閡感的本質,只能是將孩子往痛苦的方向去擠壓。

母親對於不同的渴望,很好地體現在了她自己的行爲與對女兒的要求上。對家裏丈夫孩子們不發一聲,離開去學醫。對於強行讓女兒跳級,卻無視女兒在只有男生的高年級班上的痛苦。

但是有一點很有意思的是關於“刻板印象”。母親不滿於自己的母親所秉持的`傳統的女性的形象也就是刻板的女性形象,在遇見一些成功的“新女性”後,便自己逃脫出來,從事醫學的學習。但是最後卻沒有辦法實現,便寄希望於莉迪亞身上。但是她自己對於自己的希望便變成了對於“新女性”的刻板印象,強加於莉迪亞身上。

母親的自以爲理解,卻是不停地忽視,緊盯着的不是女兒,而是應當的自己。

莉迪亞或許是很好地繼承了父親的沉默,基於母親的那次離開,便將一切的責任壓到了自己的肩上,卻不發一聲。

但是我想,這一切的構成,卻十分帶有必然性。因爲母親對於不同的渴望纔會愛上父親,而父親也正是因爲對方能夠在人羣中不顯違和,而深深愛戀。實際上小說裏,也有說到,不同的人種之間的婚戀,在那個年代是註定要遭受波折的,社會的壓力與不理解,以及自身價值文化的差異,都需要好好的去磨合。

無聲告白讀後感5

斷斷續續的把這本書看完了,我腦子裏想到的更多的事情是不要想着改變和塑造一個人,做好自己就好,如果自己的心願未能達成,那就把它留給時光吧,瑪麗琳在自己母親死去後,想到自己的母親對自己期望,感到深深的愧疚和難過,日常繁瑣的家庭生活已經讓自己慢慢的磨平了棱角,日子平淡如水,沒有任何波浪,這不是瑪麗琳所期望的生活,於是她處理好母親的後事,就帶着夢想在一個無人打擾的地方開始了自己的新的征程,可笑的是命運竟是如此的相似,她懷孕了,新的生活戛然而止,瑪麗琳感到了深深的絕望和不甘心,但是上帝可不管這些,命運的車輪是不可能倒着轉,它只會不斷的前進,世間有太多的`遺憾和無奈,正是如此世界纔是如此的平靜,道路也不是那麼的擁擠。

二女兒莉迪亞爲了留住母親,於是繼承了母親的意願,努力討好母親。她努力活在父母的期望之下,父母對她也是百般呵護,面對自己不喜歡的的學科,莉迪亞很壓抑,傑克的出現彷彿讓她找到了出口,傑克的無拘無束的性格讓莉迪亞羨慕不已,在內心深處,我相信莉迪亞十分叛逆,面對母親的期望,她很矛盾。人性本身是趨利避害的,她慢慢的開始和傑克相處,想要解脫。可是這又引起了哥哥內斯的不滿,內斯看不上傑克的做派,從骨子裏討厭他。兄妹之間開始產生矛盾,內斯一直是莉迪亞的精神寄託,可是隨着傑克的出現,一切都發生變化了,在這裏傑克更是一種象徵,象徵着真正的做自己。對於莉迪亞來說,儘管在常人眼裏傑克非常的一般,甚至嚴格意義上不算是一個好學生,但是他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這對於莉迪亞來說簡直就是一種奢侈。此時的她喜歡自由,喜歡按照自己的意願辦事。

導致莉迪亞真正走向湖底的是面對不斷的學業失敗,以及內斯被哈佛錄取都讓莉迪亞感到無比內疚。此時的她需要的是安慰,而不是不斷的鞭策,這個內斯十分了解,但是由於父母的偏愛以及莉迪亞私藏自己的哈佛通知書,她選擇了沉默,我能深深理解在這種情況下,莉迪亞對內斯感到愧疚,同時內斯的離去和疏遠讓她失去了精神支柱。她想往回走,可是她太累了,找不到來時的路了,於是她選擇了用死來解脫。作者的這種處理方式非常的極端,但是異常熾熱,讓人肅然起敬,心中充滿敬畏。莉迪亞用死亡向愛自己的人致敬與告白。

最後用書中的一句話收尾,“人生最恐怖的莫過於那個懂你的人在某一刻突然離開了你,整個生命就像不能承受般坍塌,你遙遙無期的盼望,卻換來和陌生人一般的回答,傷心之處莫過於此。

無聲告白讀後感6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大多數都會承受到從長輩那裏來的壓力,然後心裏暗自發誓,等到我成爲了父母,一定要讓孩子自由自在的成長。

但是,當我們真正變成了父母,當孩子一次次的帶給我們驚喜之後,就漸漸的開始覺得我的孩子一定是與別的孩子不同的,他一定還可以帶給我們更大的驚喜。這種慾望,會毀了我們,也毀了孩子。人與人之間最親密的交往是感情上的交往,感情上的交往需要及時的溝通,我們要知道我們的親人在爲什麼而開心,在爲什麼而痛苦,我們如何與他們一起開心並解決他們的痛苦。而不是被我們自己美好的幻想矇蔽了雙眼,一味的索取和指責。

希望我們瞭解的親人是他們真正的樣子。

希望我們的愛一直圍繞着孩子們,希望作爲父母的我們可以讓孩子們知道,他們不必爲了滿足我們的意願而活着,找到真正的自己。當沉痛的失去過之後,誰都會開始患得患失,會擔心身邊的人一個個的離開自己——因爲我們做錯了什麼。但是家人這種存在,是不管你犯了什麼錯誤,都會無條件的愛你,都不會離你而去。這應該是每個人的.信仰,不要恐懼;家人,是不用給出明天的承諾,卻讓人堅信,每一個明天他們都會在自己的身邊。

在故事的開始大家就錯了,詹姆斯困在自己的自卑中,所以一直覺得妻子嫁給他之後肯定有一天會後悔;瑪麗琳則是因爲看到了孤獨終老的母親,下定決心要追逐夢想,卻在夢想破碎後將這一切夢想加到了女兒麗迪亞身上;內斯知道家裏人的精力都放在麗迪亞身上,雖然他會做麗迪亞的精神支柱,但是卻在父母的無視中,想方設法的逃離,甚至拋棄麗迪亞;而麗迪亞因爲在小的時候媽媽曾經離開過自己一陣子,所以發誓如果媽媽回來了,那她一定會滿足母親的一切願望,她在母親的嚴格督促下,一直在做她不喜歡的事情,她怕母親離開自己,也怕她的哥哥內斯離開自己,她對家人的愛,都變成了害怕失去的不安,直到她再無力承受;而最小的孩子漢娜,默默的遊走在這個家邊緣,不被任何人關注,卻深深的愛着這個家,她瞭解每一個親人,用她強大的愛,最後將所有人的錯誤一點點的帶回了正確的軌道。他們一家人還需要慢慢的瞭解,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只是,幸好,他們不會再做錯了。

經營好一個家庭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溝通時選擇真正能表達自己意思的措辭;不要沉浸在個人的自卑中,而誤解身邊人的心意;不要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到孩子和親人身上;要認真的關心每一個孩子,發現他們潛在的特點,當然,一切的一切都應該從溝通做起。

無聲告白讀後感7

在整本書裏,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就是“我們終此一生,都無法擺脫他人的期待”。的確,渴望成了執念就是束縛。

瑪麗琳的母親是家政教師,她希望瑪麗琳能成爲一個完美的家庭主婦,過得像《貝蒂·克羅烹飪書》裏說的那樣——“貝蒂的醃菜!愛麗絲姑姑的桃子蜜餞!瑪麗的薄荷醬!除了架子上盛着這些東西的閃亮的罐子和玻璃瓶,還有什麼能給你更深的滿足感?”

但瑪麗琳渴望做一個醫生,因爲醫生是她能夠想到的與母親的生活方式差距最大的職業,而母親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狀態是傳統的代表,她認爲反其道而行之就能夠與衆不同。

但這種渴望反而束縛了瑪麗琳,她以爲與衆不同的詹姆斯能夠理解他,但他喜歡的不過就是她的普通自然;她在成家後渴望生活得像同一條街的女醫生一樣,而不是像母親一樣,於是她爲了自己的渴望逃離了家庭,但在九個星期後,她又因爲懷孕而再次迴歸了家庭。

瑪麗琳的九周出走沒有改變自己的生活,卻徹底改變了女兒莉迪亞的生活軌跡——莉迪亞的生活重心從此全部落在實現父母親對她的期許上面,只要能讓父母開心,她願意做任何事情——這就是莉迪亞渴望的.事情。

實現父母的期許從此成了莉迪亞的渴望,瑪麗琳渴望女兒能夠“與衆不同”,詹姆斯卻渴望女兒能夠像大多數的普通人一樣生活,這本來是他們無法實現的“渴望”,如今卻深深地禁錮住了莉迪亞。

在文中傑克對莉迪亞說的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至少我不用別人來告訴我,我想要什麼。至少我知道我是誰,你呢,李小姐,你想要什麼?”於是經歷了哥哥內斯的升學離開、父親送了一條情人爲她挑選的項鍊、自己下滑的成績已無法滿足母親的期待後……莉迪亞終於發現自己無法滿足父母期待而哥哥也無法做唯一陪伴理解自己的人,她有了新的渴望——她想要逃避這一切,卻因爲不敢說出口而選擇用自殺來結束一切。

在文章最後,莉迪亞乘着小船漂在河上的最後一瞬,她已經想通了這一切的一切不過都是成爲執念的渴望束縛住了他們一家,但可惜她一時的錯估水性讓她再也無法把話和父母哥哥說開。

但我們並不是無法再開口的莉迪亞,我們知道不能讓渴望成爲執念傷人傷己,也無需被他人成執的渴望影響;我想這並不僅僅適用於家庭關係,而是適用於所有的人際交往,這也是我看這本書最大的收穫。

無聲告白讀後感8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伍綺詩我剛開始看此書時,有點暈,它一會兒講故事裏現在發生的事,一會兒又講故事裏以前日子發生的事,只好帶着疑惑慢慢品味,之後便發現作者講訴回憶是爲了更好地解釋現在。

每件事的發生會有它的前因後果,如何將這些前因後果串得很好,這就很考驗作家的功力了。從小說的構造,講述順序來說,在我心裏,伍綺詩是很成功的。閱讀的過程就像是站在山頂上的我,一步一步等着雲開霧散。

但我讀完這本書的感覺有點微妙,不知道是喜歡還是不喜歡,要說喜歡吧,沒有喜歡到一直想重讀的衝動(對於喜歡的書,我會不抗拒地翻很多遍,一遍一遍地回到書中的`情景去);可要說不喜歡吧,倒也不抗拒重讀第二遍,只是最好時隔一些時日再開啓第二遍的閱讀。

中國很大一部分孩子的生活軌跡跟莉迪亞很像呀。我們被父母帶到這個世上,懵懵懂懂,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可以得到什麼。然後,年幼的我們就順着社會及父母的經驗生活,父母認爲孩子應該讀書,我們就接受教育,父母認爲孩子應該會舞蹈,我們就上舞蹈課……直到我們慢慢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可面對父母的期待,卻不敢說不,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了。可父母所期待的人生,作爲孩子的我們並不想要,然後陷入彷徨。

莉迪亞就是如此,因爲害怕失去媽媽,害怕失去爸爸,她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將自己隱藏,一次又一次地迎合媽媽的期待。直到不得不爆發的那一天,她反抗了……她選擇離開這個自己無法選擇的世界,選擇不再掙扎了。

瑪麗林和詹姆斯那把莉迪亞壓得喘不過氣的期待到底是怎麼得來的呢?

瑪麗林對莉迪亞的期待來源於瑪麗林自己沒有完成的夢想,她希望女兒可以完成自己的夢想;詹姆斯因爲種族問題而倍受歧視,他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會被種族歧視而傷害,希望她們活得比小時候的自己開心。可過多的期待會變成沉重的壓力。

這本小說的內容很貼切生活,很貼切現實,現實生活裏的很多孩子便是這樣。

父母的期待真的是很沉重的壓力,我覺得我很幸運,我的人生選擇權大多掌握在我的手裏,可就算這樣,父母希望孩子成爲有用之才的那種熱切希望還是會使我有壓力。

讀完一本書,要記錄些什麼?

可能有人會喜歡記錄故事的情節,記錄打動自己的句子。

就我來說,我更喜歡記錄由閱讀產生的怪想法,怪觀點。

標籤: 讀後感 告白 無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lianai/lrej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