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生活常識 >

唐代的四大邊塞詩人

唐代的四大邊塞詩人

高適、王昌齡、岑參、王之渙。

唐代的四大邊塞詩人1

四大邊塞詩人的古詩

1、王昌齡《出塞二首·其一》:

這首詩被稱爲“唐人七絕壓卷之作”,歷來備受好評。全詩如下: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王之渙《涼州詞》:

這首詩被稱爲“唐音典範”,有學者稱其爲“七絕第一”,此詩雖極寫戍邊將士不得還鄉的怨情,但寫得悲壯蒼涼,沒有一絲頹廢的情調,表現出盛唐詩人廣闊的心胸。全詩如下: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3、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全詩內涵豐富寬廣,色彩瑰麗浪漫,氣勢渾然磅礴,意境鮮明獨特,有學者稱其爲“盛世大唐邊塞詩的壓卷之作。”全詩如下: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着。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唐代的四大邊塞詩人
  

4、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這首詩通過環境描寫,讓我們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也表現了將士們浴血奮戰的決心。全詩如下: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5、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這首詩有描寫,有烘托,有想象,有誇張,並且充滿浪漫主義。節選如下:

上將擁驃西出徵,平明吹笛大軍行。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

虜塞兵氣連雲屯,戰場白骨纏草根。劍河風急雲闊,沙口石凍馬蹄脫。

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6、高適《燕歌行》:

全詩氣勢雄渾,筆力矯健,氣氛悲壯,主旨深刻含蓄。節選如下: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邊庭飄浪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開。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7、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一》:

作者所要表現的是徵人思念親人、懷戀鄉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寫,而是從深閨妻子的萬里愁懷反映出來。構思巧妙,匠心獨運。全詩如下: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8、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二》:

這首詩截取了邊塞軍旅生活的一個片斷,通過寫軍中宴樂表現征戍者深沉、複雜的感情。全詩如下: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9、岑參《逢入京使》:

詩人遠去塞外途中,偶遇長安使者,勾起了詩人無限的.思鄉情緒,也表達了詩人慾建功立業而開闊豪邁、樂觀放達的胸襟。全詩如下: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10、岑參《磧中作》: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初赴邊塞的新奇之感和遠離家鄉的思親之情,同時也顯現出一種從軍的豪情。全詩如下:

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

唐代的四大邊塞詩人2

邊塞詩人高適

高適 (700年765年) ,漢族。六十五歲。字達夫、仲武,景縣(今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睢河南商丘)。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世稱高常侍。少孤貧,愛交遊,有遊俠之風,並以建功立業自期。

20歲西遊長安(今陝西西安),功名未就而返。開元20年去薊北,體驗了邊塞生活。後漫遊樑、宋(今河南開封、商丘)。天寶三載,與李白、杜甫、岑參同遊梁園(今河南商丘),結下親密友誼,成爲文壇佳話。

唐代的四大邊塞詩人 第2張
  

唐代著名邊塞詩人高適的'古詩句名句大全: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丈夫結交須結貧,貧者結交交始親。

男兒貴得意,何必相知早。飄蕩與物永,蹉跎覺年老。

逢時事多謬,失路心彌折。

清曠涼夜月,徘徊孤客舟,渺然風波上,獨夢前山秋。

舉杯挹山川,寓目窮毫芒。白鳥向田盡,青蟬歸路長。

萬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畫圖麒麟閣,入朝明光宮。

萬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風。日輪駐霜戈,月魄懸雕弓。

寄言燕雀莫相唣,自有云霄萬里高。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唐代的四大邊塞詩人3

王昌齡的絕句《出塞》

《出 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渡陰山。

註釋

1、但使:只要。

2、“龍城飛將”:指奇襲龍城的名將衛青。後來更多的是借代衆多漢代抗擊匈奴的名將,比如漢朝北平太守李廣。《漢書·衛青、霍去病傳》載。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衛青爲車騎將軍,出上谷,至籠城,斬首虜數百人。籠城,顏師古注曰:“籠”同“龍”。另一種說法,是指漢朝北平郡太守李廣,他英勇善戰,威震龍城,被匈奴人稱爲“飛將軍”。

3、不教:不叫,不讓。教,讓。

4、胡馬:指侵擾內地的外族騎兵。

5、度:越過。

6、陰山:崑崙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橫貫綏遠、察哈爾及熱河北部,是中國北方的屏障。

7、還:回。

譯文:秦漢以來,明月就是這樣照耀着邊塞,離家萬里的士卒始終沒能回還。

如果有衛青(或李廣)那樣的將軍立馬陣前,一定不會讓敵人的鐵蹄跨過陰山。

創作背景:《出塞》這首七言絕句,是王昌齡早年赴西域時所作。《出塞》是樂府舊題。王昌齡所處的時代,正是唐朝的鼎盛時期。

這一時期,唐在對外戰爭中屢屢獲勝,全民族的自信心都很強,在邊塞詩人的作品中,也多能體現出一種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敵制勝的強烈自信。

但是由於頻繁的戰爭,也使得人民不堪重負,渴望和平。王昌齡的絕句《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這種和平願望。

唐代的四大邊塞詩人 第3張
  

詩歌賞析

這首詩慨嘆沒有名將守邊,以致外患頻繁,徵人不還的迥境。

前兩句是說,自秦漢以來就設關備胡,所以每當看明月臨關,就自然而然地聯想起自秦漢以來就有無數徵人戰死疆場,那秦月漢關就是歷史見證。

後兩句點明題旨。希望有像衛青那樣的將軍防守邊關。“龍城”,盧龍縣,爲唐北平郡治所,此處泛指邊關。“飛將軍”指衛青。

(又一說指漢朝北平郡太守李廣,他也勇敢善戰,威震龍城,被匈奴人稱爲“飛將軍”,匈奴人聞他遠避而不敢入塞)

因此,下句說“不教胡馬度陰山”。“陰山”崑崙山北支,起於河套西北,繞亙於內蒙古自治區,東與興安嶺相接,爲古代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屏障。

王昌齡在這裏流露出殷切的希望,希望唐朝也有一個像李廣那樣的將領,抵禦入侵的敵人,其愛國熱情言於溢表。

這首詩的起調一開始就已經很高很險,可是還能在第三句上就勢一轉,這就需要很高的藝術技巧。

如果寫了“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可以接着把徵人未還的思想寫一番,但詩人不落俗套,而是另闢蹊徑,開闢出一層新意,“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渡陰山”。

從另一個角度,或者說是從相反的一個角度,把詩的內容深入了。這樣一來,詩人的.主題也就深化了,使全詩達到了一個更高的思想境界和藝術境界。

縱觀全詩,全詩雄渾大氣,氣勢宏大,語氣一氣呵成。詩人以蒼勁有力的筆觸,對當時的邊塞戰爭生活作了高度的藝術概括,並且,融寫景、敘事、抒情和議論於一體。

讓詩人的情感融合於詩歌的字裏行間,因而,使詩的意境深遠壯闊,讓人讀來振奮人心,而又覺回味無窮。

對這首詩,後人評價歷來很高,被稱爲千古佳作。

明代詩人李攀龍推崇它爲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楊慎編選唐人絕句,也列它爲第一。由此,王昌齡的七言絕句《出塞》的價值可見一斑。

標籤: 邊塞詩 四大 唐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shenghuochangshi/g39p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