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生活常識 >

項伯爲何背叛項羽

項伯爲何背叛項羽

第一,張良是項伯的救命恩人,項伯和劉邦又是兒女親家,項伯重感情;第二,項羽失去民心,衆叛親離,項伯審時度勢。

項伯爲何背叛項羽1

項羽最後爲什麼會失敗呢?後世很多文學作品,影視方面都給出的理由是,項羽沒在鴻門宴上殺了劉邦,姑且不論這到底是不是主要原因。

但是這裏面有一個重要的人物一直被大家忽略,就是項伯。

爲什麼要說這個人呢?因爲他曾經幾次出賣項羽幫助劉邦。在范增定計殺劉邦的時候,項伯先是祕密通知劉邦,然後又在項莊舞劍要殺劉邦的時候,項伯保護了劉邦。

那麼爲什麼項羽的叔叔,不幫助自己的侄子,而頻繁的幫助外人呢?

按照史書記載說是,項伯因爲年少時行俠仗義,曾經和張良有一段交情。所以說項伯鴻門宴幫助劉邦,完全是因爲自己好朋友的關係。

但是這個理由細細品品,就像是一個藉口。就算朋友關係在好,現在你我身處兩方陣營,何況項羽還是自己的侄子呢。

在當時那個以家族爲核心的時代,這樣明顯不正常。那麼究竟真正的原因是什麼,使得項伯屢次幫助劉邦呢?

我認爲是以下兩點原因:

首先,項伯作爲項羽的長輩,當初更是一起起義的,最早項伯還被楚王熊心封爲令尹(和丞相官職差不多),這樣也算是很有權力的。

但是經過鉅鹿之戰之後,項羽基本上是架空了楚懷王的權力,本來項伯在楚國還有些權利,現在完全成了一個長輩的形象。

人人在說項伯的時候,不會再說他是楚國的丞相了,會說的第一名詞;那是項將軍的叔叔,這種情況下項伯肯定不爽了,權力慾望誰不想有。

從項伯完全不給項羽面子,不但私下見劉邦,還在鴻門宴上頻繁的保護劉邦。

就可以看出項伯對自己的侄子有多麼不滿。‘俗話說得好共患難容易,共享天下就難’當初項氏一族目標就是滅秦,等秦滅了後富貴起來,也就人心各異了。

第二點,派系的問題。

從鴻門宴項伯擅自,拿武器和項莊對坑。

可以看出項伯完全和范增是兩個派系,按理說范增是項羽手下第一軍師,基本上算無遺策,項伯爲什麼認可范增的決定呢?

哪怕最後項羽中了反間計,不信任范增的時候,以項伯和項羽的關係,完全可以替范增說話。

但是並沒有,可以看出兩個人明顯不對盤,而且在項羽滅秦之後,項伯的'位置其實很尷尬。

準確說就是不上不下的位置,項羽這個人還有個性格特點就是‘小氣’這點和劉邦成反差比,手下的人都離開項羽也有這麼點因素。

可想如果你是項伯,雖然侄子現在滅了秦國很厲害,但是對你不冷不熱。而且也沒給你多高的地位和實際權力,賞賜方面也很少。

但是劉邦呢?就經常重金賄賂,項伯。多次給項伯送禮物,而且每次態度極其謙虛,口稱項伯是救命恩人。

要論親戚關係的話,項羽和項伯是叔侄,劉邦還和項伯約定成爲兒女親家。到底誰更親一些,這又怎麼理得清楚呢,何況項羽還是個那麼自負的人,很容易輕視身邊的人。

項伯爲何背叛項羽
  

所以古人常說,得人心者得天下!不止要得到民衆的心,同樣也要得到手下的心。一個合格的領導者不但要捨得賞賜,還要懂得不居功。

讓手下感覺到自己被重視,自己很有價值。

劉邦說過很精闢的一句話;‘論帶兵打仗,我不如韓信’‘論算無遺策,妙計連珠,我不如張良’‘論治理國家,使得百姓安居樂業,我不如蕭何’。

但是他們三人皆被我用,項羽獨一范增且容不下。可見在領袖用人方面,項羽是多麼的失敗。

項伯爲何背叛項羽2

“兵散弓殘挫虎威,單槍匹馬突重圍。英雄去盡羞容在,看卻江東不得歸”。

公元前202年,也就是當時的漢五年,劉邦率領着大軍追擊項羽一直到了陽夏南部,到了地方後大軍進行了駐紮,只等着和韓信、彭越方面的軍隊會合。

最終,韓信的十面埋伏如同天羅地網最終擊敗了西楚霸王項羽,劉邦也定鼎開國,劉邦也成爲了歷史上第一個普通出身的皇帝。

皆爲利往

在擊敗項羽的過程中,遠遠不是想象中那麼一帆風順,甚至是困難重重。漢軍行軍來到固陵的時候,本來應該會合的韓信與彭越的部隊卻沒有按照原計劃到達,劉邦因此感到極其惱火。

在失去了兩個極其重要的幫手之後,漢軍戰鬥力大減,被楚軍一觸即潰,劉邦只能落荒而逃,回到營壘之後轉攻爲守,作出防禦姿態。

漢高祖劉邦起事時期劇照

項伯爲何背叛項羽 第2張
  

韓信和彭越爲什麼不按照約定一起合圍楚軍呢?諸侯會盟出現了不守約定的情況,戰爭該如何繼續呢?劉邦在這個問題上詢問了張良。張良的回答一針見血——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如果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利益,誰又會來爲劉邦賣命呢?如果項羽立刻被劉邦打敗,而韓信和彭越卻不能獲得自己應該獲得的地盤,那他們還會來幫助劉邦打仗嗎?但是劉邦如果許諾戰勝之後可以和他們共治天下,他們自然就會來幫助劉邦打敗項羽。

因此張良建議:“我們不如把陳縣以東一直到海濱一帶的地區分給韓信,把睢陽以北一直到谷城的地方許諾給彭越,這樣就相當於讓他們兩個人平分楚國。

這樣韓信和彭越二人實際上就不是爲了大王您打仗,而是爲了他們自己的利益戰鬥。如果我們三支軍隊能夠合盟的話,即使是西楚霸王項羽也沒法和我們匹敵。”

狼羣圍獵

劉邦立刻採納了張良的建議。立刻派出了使者通知韓信和彭越,如果他們可以出兵幫助漢軍一起打敗項羽,劉邦一定會給予他們應得的利益,也就是說韓信和彭越可以裂土爲王。

二人可以一起平分楚國,看到了利益的韓信和彭越立刻就響應了劉邦的倡議,決定一起出兵幫助劉邦擊敗項羽。

韓信決定從齊國起兵,劉賈的部隊也開始從壽春一起齊頭並進,軍隊勢如破竹,直接血洗了城父,大軍的兵鋒直指下。

看到韓信的兵鋒,大司馬周殷背叛了楚國,直接率領着舒縣的兵馬屠殺了六邑,和彭越和劉賈一起會師垓下,這樣一來,被合圍的就變成了項羽,接下來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四面楚歌”,這一計精妙狠辣,項羽的求勝心和意志也是從這一刻被摧毀的。

當時對於項羽來說情況非常緊急,相遇在當時的手頭只有十萬的兵馬,而且接連不斷的征戰讓部隊人困馬乏,後勤方面也是一天不如一天,項羽也慢慢地失去了西楚霸王的張狂和霸氣。

韓信的三十萬大軍正對楚軍,孔將軍從左邊圍堵住項羽,費將軍則在右邊,漢軍作爲後備部隊進行殿後,周勃和柴將軍尾隨着劉邦,層層的包圍住了楚軍,生怕出一點兒閃失。

勇不可當的韓信一馬當先和項羽展開了廝殺,但是在交戰的過程中韓信突然間調轉兵鋒,佯裝撤退,殺紅眼的楚軍想要乘勝追擊。

可是孔將軍和費將軍拍馬殺到,左右兩翼早就已經佈下了天羅地網,楚軍一看情況不妙,立刻撤退,可是想不到一路敗退的韓信開始回頭追殺楚軍。

項羽縱是有千般的`本領也抵擋不住這層層的包圍,最終大敗於垓下,劉邦作爲殿後的軍隊可謂是兵不血刃,不動一兵一卒就看到了項羽軍隊的失敗,這也是劉邦征戰生涯中最輕鬆的一次勝利。

英雄末路

這個時候,楚軍在垓下修築了堅固的營盤堡壘,兵敗如山倒的項羽只能退回到營盤堅守,但是接連的征戰早就讓項羽的楚軍彈盡糧絕,外面就是漢軍的層層圍困,項羽這一次便是插翅難逃。

此時此刻身處絕境的項羽,心中所思所想居然不是如何率領將士們突出重圍,而是惦記着一直陪伴自己的美人虞姬和自己的烏騅寶馬。“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雖然有一絲英雄末路的悲壯,但是如果仔細一想,這些無非是項羽的婦人之仁,和劉邦在遭遇逆境之時積極地尋求幫助的境界可謂是相差了十萬八千里,一個滿心的兒女情長,一個要的是一統天下,誰能取得最後的勝利也就不言而喻了。

當和虞姬的一陣兒女情長過後,項羽馬上就要犯下他人生最大的錯誤,就是“不肯過江東”,項羽一時的意氣用事放棄了最後的翻盤機會,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項羽目光的短淺,註定成就不了一番偉業。

項羽憑藉着自己的萬夫不當之勇,橫衝直撞的在漢軍陣中衝殺到了最後,這個時候他跑到了烏江邊上。

到了烏江江畔,只剩下幾個死士和自己的烏騅寶馬,英雄末路的場景的所有要素都在這裏。當年雄姿英發的萬人敵項羽居然落到了如此田地,也許項羽自己也沒有想到。

英雄相惜

最終在一聲哀嘆過後,項羽在烏江江畔拔劍自刎,在項羽死後,楚地全部投降了劉邦。魯縣一開始並不服從漢軍的管理,引得劉邦一開始是想血洗魯城。

但是劉邦實際上一直欽佩恪守禮儀忠勇的義士,看到魯縣人民爲君王守節,於是心生了一計,劉邦把項羽的首級拿給了魯縣的百姓看,最終魯縣的百姓便同意規訓於漢軍。

對於項羽,劉邦的情感非常複雜,他們曾經是好兄弟,後來在征戰之中變成了死對頭,劉邦非常欣賞項羽的勇猛,項羽也在鴻門宴中放過了劉邦,在項羽的死後,劉邦希望可以厚葬項羽,而且還痛哭了一陣,也許命運就是這樣,爭鬥和欣賞可以同時存在於一體。

標籤: 項伯 項羽 背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shenghuochangshi/r6r5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