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學習 >

杯酒釋兵權的主人公是誰

杯酒釋兵權的主人公是誰

杯酒釋兵權的主人公是宋太祖趙匡胤。

杯酒釋兵權的主人公是誰1

“朕爲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千秋萬代的夢想,自秦始皇始。

不可否認的是,後世的帝王們,也均有此野望。

宋太祖趙匡胤亦然。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一夜之間,趙匡胤甩脫了臣子的身份,登頂爲皇。

在皇權至上的時代,趙匡胤能有此“機緣”,不可謂不幸運。

只是,這種“機緣”十分容易復刻,因此,爲避免類似事件重演,他獨創了歷史上有名的安內方略——“杯酒釋兵權”。

可惜的是,在解除大臣軍權威脅的時候,他唯獨漏掉了一個人,這個人是他日後最大的威脅,後來從他手上奪去了宋朝江山。

這個人就是趙匡胤的胞弟趙匡義。

在這個名字之外,他又名趙光義、趙炅。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趙匡胤出生在五代時期一個軍人家庭。

他的高祖、曾祖曾在唐朝任有官職,祖父在後樑當官,父親則歷任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這四個更迭的小朝代的官員。

趙匡胤的官途,就與他的父親有一部分重合。

趙匡胤長大後,投奔到了後漢樞密使郭威的帳下,當了一名親兵。

等到郭威稱帝、建立起後周之後,趙匡胤就成了後周的武官,與他的父親一同執掌禁軍。

趙匡胤跟隨的後周太祖,也就是郭威,曾是後唐莊宗李存勖的親軍,後因協助後漢高祖劉知遠稱帝有功,在後漢有了不錯的發展。

杯酒釋兵權的主人公是誰
  

只是,到後漢隱帝劉承祐即位的時候,郭威的處境就變得糟糕了起來。

備受猜忌的他,眼見自己的前程被蒙上了陰影,索性就在部將的推戴下,於澶州黃袍加身,發動政變推翻了後漢,也建立起了自己的王朝——後周。

可以說,後來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很大程度就是受到了郭威的“啓發”。

這也是趙匡胤稱帝后,十分擔憂有“第三個人”發現這一條路線的原因。

不可否認,趙匡胤能夠成功“復刻”郭威的路線,離不開天時、地利與人和。

其中,“天時”和“地利”是包括趙匡胤在內,有“異心”的後周將領可以把握的要素,因而,趙匡胤能夠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實現了“人和”。

事實上,在趙匡胤成功發動“陳橋兵變”之前,比趙匡胤擁有更大兵權的侍衛親軍司統帥李重進,以及長期擔任殿前司最高統帥之職的張永德,都被認爲更有可能發動政變。

其中,李重進是郭威的外甥,張永德是郭威的女婿,他們與郭威養子、周世宗柴榮沒有血緣上的聯繫,和後來幼年繼位的周恭帝更是疏離。

周世宗病重時,非但不能將他們作爲助力,反而要更加提防他們的存在,而作爲周世宗的嫡系部將,趙匡胤就在這種情況下得到了重用。

這是他實現“人和”一個表現。

除此之外,趙匡胤還有廣泛的“羣衆基礎”,這是他實現“人和”的又一原因。

趙匡胤的軍旅生涯是從基層逐次上升的。

他的軍事才能和功績皆有目共睹,這是他能夠取信於數萬精兵、在軍中立足的重要原因。

在最早的`時候,他是郭威帳下的一名親兵,因跟隨郭威平叛有功,在郭威建立後周後,補任東西班行首,官拜滑州副指揮使。

兩年之後,他又被安排到郭威養子、也就是後來的周世宗柴榮身邊任職,眼見前程一片大好,自然就有不少武將願意與之交好。

最早和趙匡胤確立“兄弟”關係的一批武將,一共有九人,世人將他們並稱爲“義社十兄弟”。

義社十兄弟中,除趙匡胤外,最出名的就是石守信、王審琦、李繼勳三人。

到周世宗病逝時,石守信已經官至殿前都指揮使,王審琦也成了右廂都校,李繼勳則擔任戰棹左廂都部署,三人皆已成爲後周手握實權的高級將領。

而韓重贊、楊光美、劉廷讓等六人,也分別坐上了諸如控鶴軍都指揮使、鐵騎都指揮使和鐵騎右廂都指揮使的位置,同歸爲中、高級將領。

他們都希望得到更大的好處,這也是後來他們支持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的原因。

只是,在得到這一批武將的擁戴的同時,趙匡胤也面臨着很大的政變阻力。

其中,張永德因爲受到了周世宗的猜忌,被剝奪了手上的實權,因此他對趙匡胤的威脅並不大,但李重進掌管的侍衛親軍司,還是給趙匡胤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因此,在發動政變之前,趙匡胤想方設法地通過周恭帝的養母符太后,也就是弟媳的親姐妹,達成了分化侍衛親軍司的目的。

他把侍衛親軍司裏與自己敵對的人,如李重進、袁彥改任爲節度使,安排到地方任職,換句話說,就是把他們從中央排除了出去。

同時,他又爲自己的密友如高懷德、張令鐸、王審琦等人做了升職調動,讓“自己人”把控住了最重要的職位。

除此之外,他還維持中立人員如韓通等人的職務不變,減弱甚至消除他們的提防心理。

就這樣,趙匡胤“潤物細無聲”地促成了一輪權力的更替,之後的“陳橋兵變”也就是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杯酒釋兵權,趙匡義成“漏網之魚”

陳橋兵變後,趙匡胤搖身一變,成了北宋的開國皇帝。

但在“如何將皇位傳至二世三世至於萬世”之前,他首先要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如何鞏固自己的地位。

要知道,趙匡胤能用“陳橋兵變”脅迫周恭帝禪位、改國號爲“宋”,與唐末後藩鎮跋扈局面長期存在,政權“轉移”成了常態,以及周世宗去世、周恭帝幼年即位、後周政局不穩等離不開關係。

一旦這些“要素”被另一個人所掌握,那麼剛剛登上帝位的趙匡胤,就有可能成爲另一個被奪權的“周恭帝”。

因此,爲鞏固自己的地位、保全宋朝的江山,趙匡胤就必須思考如何集中軍事權力,抑制地方軍閥擡頭,建立和鞏固中央集權封建統治,防止軍人實力派的顛覆活動。

這是趙匡胤建立宋朝後,擺在他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在這個重要課題上,相國趙普給趙匡胤提供了一個思路,那就是對主兵權的“故人”,也就是石守信、王審琦等人“杯酒釋兵權”。

杯酒釋兵權的主人公是誰2

趙匡胤採納了這個建議。

他在建隆二年秋天的一個晚上,預備了一場豐盛的酒會,邀請包括石守信在內幾位故人一起飲宴。

在喝到盡興的時候,趙匡胤屏退左右侍奉的人,對石守信等將領說道:“我如果沒有你們的協助,也沒有辦法到如今這種地步,想到你們的恩德,實在深厚無窮。然而做天子也很艱難,實在不如當初當節度使那麼快樂,我現在早晚都不能安心,也睡不好覺。”

天子趙匡胤把話說到這個地步,在場衆人也只能放下酒杯,來爲天子排憂解難。

石守信等將領紛紛開口詢問天子的憂愁,趙匡胤嘆了一口氣,說道:“這並不難明白,天子的位置,誰不想坐呢?”

話說到這裏,在場衆人都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趙匡胤是忌憚他們,害怕他們有了反心。

當下,石守信等人齊齊跪下叩頭,惶恐着稱自己絕無二心。

跟趙匡胤對這個回覆並不滿意,他接着說道:“你們雖然沒有這個意思,卻並不代表你們的部下沒有這個想法。如果有一天,他們想要富貴,把黃袍強加在你們身上,你們就算不想做,也不行呀。”

聽到這裏,諸位將領只能再次叩頭,哭着表示自己蠢笨,從沒想過這種事情,還望陛下可憐他們,給指一條生路。

石守信等人的“識相”取悅了趙匡胤。

趙匡胤自然也是直接,表示可以放下兵權,購買一些良田美宅,爲子孫立下永久的基業,再多安排些歌舞美女,每天喝酒作樂一直到老,這樣一來,君臣之間就再沒有嫌隙。

杯酒釋兵權的主人公是誰 第2張
  

石守信等人聽完,一再拜謝,次日就紛紛上書,以“病重”爲由,請求皇帝解除他們的兵權。

趙匡胤很快就同意了他們的請求,作爲補償,他又把他們安排到一些散職上,同時在經濟上做出讓步,或者以聯姻的方式表明對他們的看重。

這樣一來,趙匡胤既解決了心頭大患,又不至於使其他朝臣寒了心。

被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武將裏,不乏有爲他建立宋朝立下大功的結拜兄弟。

然而,在權勢、地位面前,任何友誼都像泡沫一樣脆弱。

唯有一個人成了例外,他就是趙匡胤的同胞兄弟趙匡義。

趙匡義與趙匡胤同父同母,是宋宣祖趙弘殷和杜太后所生的第三個兒子。

在他們之前,還有一位名叫“趙匡濟”的長兄,但他早早夭折了,並沒有在歷史上留下什麼痕跡。

趙匡義比二哥趙匡胤年幼12歲。

在趙匡胤於後周擔任都點檢等要職的時候,趙匡義的經歷還很少見於史書。

等到趙匡胤謀權篡位,建立宋朝時,趙匡義也沒有多大建樹,因此,在軍中,他也很難樹立起自己的威信,更不用說要和趙匡胤“較量”了。

儘管趙匡義表現不是很突出,但在趙匡胤建立宋朝的途中,他還是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時,因爲血親的關係,趙匡義天然成了趙匡胤的`同盟,站在了擁護他的一邊。

後來,藉助輿論,爲趙匡胤披上黃袍的人也是他。

除此之外,趙匡義還有一大貢獻,那就是間接地幫助趙匡胤排除敵對力量,爲更好發動“陳橋兵變”做準備。

這是趙匡義另一個身份給予的“底氣”。

在後周顯德年間,趙匡義就迎娶了魏王符彥卿的第六女符氏爲自己的繼室。

這使他擁有了一個厲害的岳父和一個有倚仗的妻子。

比如,後者的兩個姐姐就先後成了周世宗的元后和繼後,也就是歷史上記載的大小符皇后。

其中,大符皇后生下的兒子,在周世宗去世後登上帝位,成了周恭帝,而小符皇后則以姨母的身份接過撫養周恭帝的重任,成了朝臣口中的“符太后”。

只是,臨朝聽政的符太后既無呂后的強勢,也無呂后的手腕,在幼帝長成、能夠親政之前,她很難守住柴家的天下。

在羣狼環伺的情況下,與其將江山拱手讓與其他沒有關係的人,不如如了有姻親關係的趙家的心願,在這點上,符彥卿和符太后父女隱諱地達成了共識。

這才使得趙匡胤能夠通過符太后,對侍衛親軍司內部勢力做新一輪洗牌,達到排除異己、安插親信的目的,更好地發動了“陳橋兵變”。

因此,後來新朝建立,符彥卿不僅重新得到重用,還能悠遊終老、全身而退。

而讓出權力的符太后則避世出家,在61歲去世時,被宋氏朝廷補以皇后之禮,葬於懿陵,和親姐大符皇后一起長眠在了西北。

符彥卿、符太后之所以願意幫助趙匡胤奪權,一是因爲他們很難替周恭帝守住江山,二是因爲六女符氏嫁給了趙匡義,他們和趙家建立起了姻親關係,趙匡胤登上帝位,符合他們的利益。

因此,可以說,趙匡義用婚事“加速”了趙匡胤的稱帝。

基於這些原因,也基於他們之間的血脈親情,相比其他武將,趙匡胤對趙匡義要更信任、更耐心,也更包容。

因此,在其他有擁戴之功的武將被解除兵權的時候,趙匡義幸運地成了“漏網之魚”。

這個時候,趙匡胤不能想到的是,漏掉趙匡義,將給他帶來沉重的打擊。

杯酒釋兵權的主人公是誰3

趙匡義奪走宋朝江山

趙匡胤登上帝位後,爲避諱,趙匡義和四弟趙匡美紛紛更名爲“趙光義”和“趙光美”。

歷史上,親王爲保全身家性命,往往在政治上“避之不及”,然而,這樣的“慣例”放在趙光義身上卻不起效。

趙光義不是一個淡泊名利之人,相反,他對政治事務極有熱情,不僅敢向趙匡胤拼死進諫,私下裏也不斷培植自己的親信,爭取和趙普等官員交好。

他的野心可見一斑。

趙匡胤並非不清楚趙匡義的野心,但比起提防自己的兄弟,他更願意花心思在保全宋朝江山上。

趙匡胤經歷過漫長的亂世,也見慣了王朝的更迭。

宋朝建立時,趙家宗室的力量還十分薄弱,除他和趙太后之外,就只剩下21歲的`三弟趙光義、還沒成年的四弟趙光美,9歲的長子趙德昭,剛滿週歲的次子趙德芳。

在這種情況下,一旦趙匡胤出現人身意外,唯一能勉強頂上的就只有趙光義。

因此,趙匡胤認爲,與其和兄弟內耗,不如爲保全趙家江山,把趙光義拉到和自己同一條戰線上。

這樣一來,趙匡胤勢必也要表現出一些誠意。

因此,趙匡胤對趙光義作出承諾,那就是他會把趙匡義當成繼承人培養,日後等他退位,坐上皇位的人也不會是他的兒子,而會是趙光義。

杯酒釋兵權的主人公是誰 第3張
  

這個承諾一出,本就野心勃勃的趙光義就更將皇位當成自己的囊中之物。

早先,爲消除趙光義的顧忌,保護宋朝社稷,也保護自己的兒子,趙匡胤始終有意壓制自己兒子的地位。

但等到趙德昭、趙德芳漸漸長成後,趙匡胤卻開始安排他們參加一些重大場合的政治活動,並且有意撇開趙光義而拉近與四弟趙光美的關係,顯然,趙匡胤有意打破原有的“兄終弟及”的承諾,而更傾向於將皇位傳承給自己的兒子。

這讓趙光義變得氣急敗壞,兄弟倆爆發了激烈的爭吵。

事實上,這個時候,因爲多年的“儲君”身份,晉王趙光義在朝中的勢力已經是根深蒂固,趙匡胤的兒子即便已經成年,卻也很難與之抗衡。

在察覺到趙匡胤有改換儲君的心思後,趙光義提前行動了。

公元976年,10月19日當晚,趙光義被趙匡胤留宿宮中,次日清晨,趙匡胤病逝。

隨後,趙光義提出世所未見的“金匱之盟”一說,以“趙匡胤生前曾向杜太后承諾日後會將帝位傳給趙光義”爲由,即位爲宋太宗。

在這之後,趙光義更名爲趙炅,趙光美爲避諱,更名爲趙廷美。

宋朝江山就這樣脫離了趙匡胤一脈,被趙炅所奪走。

剛剛即位時,趙炅還有不少顧忌,因此,他特意下詔,把“皇侄”趙德昭封爲武功郡王、趙德芳封爲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

而“皇侄”二字一出,趙德昭、趙德芳也就被斷了繼位的可能。

等到趙炅坐穩帝位之後,趙德昭、趙德芳相繼殞命,趙炅就更加理所當然地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子孫。

此後,宋朝的江山一直在趙炅一脈中流轉,直到北宋滅亡,康王趙構因沒有子嗣而收養趙匡胤七世孫趙昚爲養子,趙匡胤一脈才終於在趙昚登上帝位後,重新恢復了“正統”的身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xuexi/lrmx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