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學習 >

傳唱千百年的詩經究竟爲什麼偉大

傳唱千百年的詩經究竟爲什麼偉大

傳唱千百年的詩經究竟爲什麼偉大,《詩經》是周王朝由盛變衰這幾百年社會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形象反映。有先祖創業的頌歌;有祭祀鬼神的樂章;有貴族的奢靡生活,下面介紹傳唱千百年的詩經究竟爲什麼偉大。

傳唱千百年的詩經究竟爲什麼偉大1

一、貼近現實的豐富內容

《詩經》分爲風、雅、頌三部分。不同於一些爲了博眼球而故意矯揉造作、無病呻吟的文字,《詩經》中的詩歌來自於人民的日常生活,與現實密切相關。

“勞者歌其事”,許多原始歌謠產生於勞動之時。《詩經》中大量詩篇反映了百姓的勞動生活。如《魏風·採桑女》描寫了採桑女勞動後的場景,她們呼朋引伴,走出桑林。

勞動題材的詩歌中,更有深刻意義的是反映勞動人民自我意識覺醒,控訴統治者剝削的作品。

《豳風·七月》最早反映百姓勞苦生活,它通過自然景物表現時節的更替,無論哪個季節,百姓都過着水深火熱的日子:寒風刺骨的冬季,他們連粗布衣裳都沒有。

他們住處簡陋,要薰老鼠堵老鼠洞,用泥巴塗抹窗戶。與這樣的生活形成對比的,是統治者的奢靡和剝削:勞動人民要把華美的絲綢、獸皮獻給“公子”做衣服,婦女要擔憂“與公子同歸”。

辛苦獵來的野獸,是統治階層的盤中餐。對於壓迫,百姓們只能接受,還要祝剝削者“萬壽無疆”。

除去日常勞動,百姓們還要在戰時充軍,苦不堪言。

《唐風·鴇羽》寫一位農夫從徵多年,家中父母勞動力低下,沒有糧食吃,他無比擔憂,卻不能回家,只能問無奈地向“悠悠蒼天”一次次發問,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到頭。

征服的家人苦守空房,也是苦不堪言。《衛風·伯兮》寫一位婦人對遠在戰場丈夫的思念,以至於“首如飛蓬”都無心打扮,最後痛苦地尋求忘憂草,希望能夠緩解痛苦。

《詩經》中最多的是愛情婚戀詩。其中不乏幸福的戀愛,例如《衛風·木瓜》投桃報李的純真愛情,《鄭風·出其東門》寫男人對心上人的專情,《女曰雞鳴》通過對話勾勒出一對小夫妻的和諧生活。

另外一些作品則通過婚戀的不幸反映出了人民的先進意識,《衛風·氓》是優秀的代表。

《氓》寫一對男女在經過求親、占卜等環節後終於結爲夫妻,可是婚後丈夫卻變了心,家中事務全靠妻子操勞,丈夫不滿意時還要拳腳相向。妻子家人不但不寬慰,還對她百般嘲笑。

妻子通過自己的不幸婚姻,意識到在封建社會,男子受到愛情傷害,尚且可以脫身,但“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她警示天下女子,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矇騙。如果被侵犯,就要勇於反抗。

《詩經》中還不乏對黑暗社會的辛辣諷刺,如《鄘風·相鼠》直接嘲諷統治者沒有臉皮,尚且比不上老鼠,還質問他們“人而無儀,不死何爲?”

《詩經》如實反映百姓生活,不畏強權,這種現實主義精神深深影響着後世創作者。屈原、杜甫、陸游等偉大作家,都從中汲取着養分。

傳唱千百年的詩經究竟爲什麼偉大
  

二、卓越的藝術手法

《詩經》中主要的'藝術手法可歸納爲“賦”“比”“興”三種。

“賦”大意是平鋪直敘,可以清晰明快地敘事、描寫。比如《豳風·七月》就是用賦的手法,講述農民一年四季的勞動生活,以及統治者對他們的剝削行爲。

讀起來朗朗上口,也讓我們深刻了解了當時勞苦大衆的生活狀況。《小雅·無羊》通過鋪敘牧人放羊的場面,呈現出天高雲淡的開闊場景,譜寫了生動的牧歌。

“比”的意思是打比方。形象生動的比喻能夠突出詩歌的情感主旨,如《碩鼠》將貴族階層比作大田鼠,全篇通過對碩鼠的厭惡,表現對尸位素餐的統治者的諷刺。

《邶風·柏舟》中女子的自我剖白:“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通過比喻表現自己的忠貞。

“興”指詩人即景生情,先描寫四周景物,再進入主要內容。生動的景物描寫能夠讓讀者如臨其境,進入自由的聯想,獲得美妙的閱讀體驗。

如《周南·桃夭》以夭夭灼灼的桃林起興,後面寫女子出嫁的場景,烘托出婚慶的熱鬧喜慶,也讓我們腦補出新娘豔若桃李的美貌。

此外,《詩經》的節奏韻律富有特色。“萋萋”“蓁蓁”“悄悄”等疊詞、“參差”“踟躕”“崔巍”“逍遙”等雙聲疊韻詞,使詩歌讀來朗朗上口。

《詩經》喜用重章疊句,如《周南·芣苢》每章只有幾個動詞不同,渲染了勞動婦女在田地中的歡快氣氛,一氣呵成,氣勢如虹。

《詩經》憑藉着關心民生、直言不諱的現實主義精神,以及豐富多彩的藝術手段,保持着鮮活的生命力,千百年來傳唱不衰。

傳唱千百年的詩經究竟爲什麼偉大2

《詩經》是寫什麼的?

第一部分,概述一下《詩經》的內容,看它內容上是如何的深廣。《詩經》是如何誕生的?周王朝設置有采詩官,他們巡遊各地,深入民間,採集民謠,來體察風俗民情,考察政治得失。這些採集來的歌謠叫詩。

後來經過聖賢的精選、編排,最後刪定爲一集,共收錄311篇,其中6篇有題無句,我們可以誦讀的有305篇,舉其成數,所以又稱《詩三百》或者《三百篇》,到明清時期仍有很多人這樣稱呼它。《詩三百》曾經被孔子高度讚美,而且許多人認爲它是孔子所編,到了漢代,當儒家地位上升時,《詩三百》被尊奉爲經典,始稱《詩經》。

它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詩歌總集,深刻地影響了後代的詩歌創作,更深刻地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詩經》分爲《風》《雅》《頌》。《風》收錄風土之音,爲各諸侯國所管轄的各個地區的地方性樂曲。《雅》收錄朝廷之音,爲周王都及其附近地區的樂曲。《頌》收錄宗廟之音,爲祭祀神人祖先的歌舞曲。

傳唱千百年的詩經究竟爲什麼偉大 第2張
  

也就是說,《詩經》所收的詩在當時是配有音樂來歌唱的,而且有的詩還伴有舞蹈。《風》《雅》《頌》這三部分相當於三個臺階,由《風》入《雅》入《頌》,步步升高,登堂入室,循序漸進,這是聖賢的苦心。《詩經》的偉大之處,偉大的靈魂滲透在這樣一個編排的過程當中,這需要我們仔細體味。在內容上,《詩經》包含了愛情、婚姻、民俗、歌舞、農事、行役、宴飲、祭祀、戰爭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可以說它形象生動地呈現了上古幾百年間整個社會豐富的生活畫卷。

讀着一首首詩篇,一位位歌者相繼大膽地吐露自己的心聲,這305篇激盪彙集爲波瀾壯闊的情感的海洋。詩人詠歎自己的生活,同時把視野放眼到廣闊的社會,放眼到無垠的自然界。自然界的萬物,鳥獸蟲魚、花草樹木、山川河流,都得到了古人一一親切地命名,他們對萬物時時關心,在萬物身上他們想到自己,有時他們似乎只是在詠唱萬物,其實他們也在詠唱自己。

在這種比興之中,人和物融爲一體。天人合一在《詩經》中得到了酣暢淋漓的反映。詩人深情地詠唱親情、愛情,悲情地詠歎苦難、艱辛;他們讚美君子仁政、賢良之士、英武之士,對昏君佞臣、社會不公予以無情地揭露和諷刺。《詩經》具有了反映生活真實的廣度;它發自肺腑、直抒胸臆,它又具有了反映心靈世界的深度。

《詩經》不僅呈現人們生活的美和人們的喜悅,同時也反映生活的苦難和人民的'批判。美與醜都不迴避,都不隱瞞,采詩制度的設置、聖賢編排的苦心,始終胸懷廣大的人民,爲人民的喜悅而喜悅,爲人民的憂傷而憂傷,忠實地保留了人民的肺腑之言,讓人民發出自己的心聲。

在“心之憂矣,我歌且”的衆聲交響當中,我們強烈體會到聖人寬厚的仁慈、悲憫的智慧。因此我們肯定地說,《詩經》是一部君子之書,是一部大愛之書,它會永遠燭照人類生活前行,帶着智慧的光芒。當今天我們再讀《詩經》的時候,讓我們體會其中的喜怒哀樂,體會生活的歷練和生命的洗禮,對苦難有所認識,培養剛毅不屈的品格,無疑意義非常重大。

標籤: 千百年 傳唱 詩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xuexi/q1ed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