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學習 >

想讓孩子學習好,這一招很有效

想讓孩子學習好,這一招很有效

每天的午飯,我們四五個同事邊吃飯邊聊天。作爲職場媽媽,他們都是我的前輩。其中一位同事,最近散發出深深的失望和憂傷。

想讓孩子學習好,這一招很有效

這位同事叫小王,他的兒子剛上七年級,英語成績不太好,小王擔心孩子考不上高中。這不,剛上國中就開始下猛藥:花了12800,報了校外的英語輔導班,讓孩子去補課。

每次去上課,小王就在教室外苦等兩個小時。一下課,孩子就歡快地跑出來,叫着:“媽媽,下課了,去吃雞排吧!”“上課學到了什麼?感覺如何?”“不知道,就那樣吧!”

孩子着急去吃雞排,媽媽小王心裏不是滋味。

小王兩口子,不是富貴人家,普通的上班族,工資不高,舍下血本給孩子上輔導班,也是望子成龍心切。省吃儉用省下來的錢,交給校外輔導班,期待孩子能在成績上有點提高。

可是,上了兩次課,小王就決定去退費了。

原因是,除了孩子說不出學了什麼之外,小王憑感覺,覺得學校不靠譜,每天的作業太少,班級人數本來說是2個學生,現在是6個學生,感覺被欺騙了。還沒等到兒子的國中學校考試,小王就斷定校外輔導班沒有效果。去和英語輔導機構,軟磨硬泡,退了費。

一方面是對學校的失望,另一方面是退費時費了好大口舌,小王內心裏的焦躁,不滿,成爲飯桌上沒有盡頭的吐槽。

像這樣孩子成績不好,家長焦心的情況並不是少數。可是焦躁、着急忙慌找輔導班,有什麼用呢?

家長只知道自己孩子成績不好,卻不知道爲什麼成績不好。只覺得只要花大錢報輔導班,就能把孩子成績提上來。把勁兒使在外面,結果可想而知。

全球趨勢專家丹尼爾平克在他的著作《驅動力》裏寫道:

“人有三種驅動力,第一種來自基本生存的需要的生物性驅動;第二種是來自外在的動力,即賞罰並存的蘿蔔加大棒模式;第三種是來自內在的動力,也就是內心把一種事情做好的慾望,是想要主導自己的人生、學習並創造新事物,通過自己把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好的內在需求。“

對於孩子的學習,只有調動起第三種內在驅動力,孩子纔會主動去學習,纔會珍惜學習的機會,父母才能不焦躁。

怎麼纔能有效的激發孩子的內驅力呢?

一個不錯的方法就是幫孩子找一個榜樣,可以找一個真實生活中優秀的、有所成就的人,多給孩子講述這個人的經歷。

還有一個上限更高的方法:讓孩子讀名人、偉人的傳記。

每個孩子,天生就有上進心,有成就心,而榜樣的成就,偉人的人生經歷,可以調動起孩子“見賢思齊”的上進心。

我把這個方法分享給同事小王,小王一口否決:“沒用的,給他買了書,他看幾頁就要睡覺了。”

孩子讀書要靠大人引導入門,家長哪怕沒有讀書的愛好,爲了孩子,至少略微調查一下讀書的方法,也是好的。

1、讀傳記時,家長幫孩子提出問題。

引導孩子讀名人和偉人的傳記,家長可以先瀏覽一遍,看看偉人的主要人生經歷,在孩子看書前,給孩子列出幾個問題,讓孩子帶着問題去讀書。

如果讀《蘇東坡傳》,可以提出問題:

蘇東坡是怎樣走向仕途的?蘇東坡哪個階段是人生低谷?哪個階段是人生的巔峯?從人生低谷到人生巔峯,他是怎樣實現轉換的?讀蘇東坡的傳記,你學到了什麼?

2、家長陪孩子一起製作人物大事記。

回答完這些問題,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陪孩子一起做:根據蘇東坡的經歷,寫出他的人生大事記。不必全部列出來,只要列出幾件重要的、影響蘇東坡人生的大事就可以。

這樣做的目的,是幫助孩子梳理一遍這個人物一生的主要經歷,讓孩子理解的更透徹。

3、啓發孩子思考。

讀完傳記,要有意識的啓發孩子思考:“你覺得蘇東坡是個怎樣的人?你將來長大了,想成爲什麼樣的人?”

通過這樣的方法,孩子會思考自己將來要做的事,心中的目標會慢慢樹立起來,有了目標,內驅力會被激發出來。這樣,孩子就能從外部驅動型學習,轉變爲內在驅動型學習,家長也就不必那麼操心焦慮了。

借用馬雲的話說:“沒有不合格的孩子,是有不合格的老師和父母。”教育孩子,不要把力氣和金錢都用在外面,多從孩子本身入手,激發孩子的內驅力,孩子才能主動學習,受益終生。

有人說,對待孩子的學習,三流家長捨得花錢(買學區房報輔導班),二流家長捨得花時間(陪寫作業),一流家長捨得改變自己(育兒先育己)。

標籤: 學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xuexi/vgvo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