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兒子嗎

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兒子嗎

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兒子。

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兒子嗎1

秦二世本名胡亥,是秦始皇的兒子。他是秦朝的第二位皇帝,也因此被稱作是秦二世。

秦二世並沒有繼承父親始皇帝的雄心壯志,只顧自己貪圖享受,親近奸臣趙高,統治手段極其殘忍,最終被趙高及其親近逼迫,自盡而亡。

秦朝的滅亡早有先兆,從陳勝吳廣起義就已經預示了一切。然而身爲皇帝的秦二世卻一直堅信“天下太平,無人造反”。

直到兵臨城下,奸臣的劍已經指到胸前,秦二世才大夢初醒,意識到秦朝要亡了。

人生苦短,只想及時行樂

做了皇帝的秦二世可以說是一無是處。他曾對奸臣趙高說:人的一生很短暫,如今我做了帝王便只想貪圖享樂。趙高聽了此言,表面裝作無事,心裏面早已笑開了花。

既然秦二世對政事完全不關心,趙高便可以盡情地把控朝政,他悄悄地將自己的親信打入朝堂各個重要的職位,幾乎掌握了大半權利。

始皇帝常常會到民間巡遊,胡亥也效仿自己的父親到處巡遊。始皇帝巡遊是爲了感受民間疾苦,胡亥巡遊卻反倒成就了趙高的野心。

趙高一直在向秦二世輸入殘暴的統治思想。秦二世問趙高,大臣們、地方官員或者是諸位公子們常常有不服從於我的,我該怎麼辦呢?

高曰:今上出,不因此時案郡縣守尉有罪者誅之,上以振威天下,下以除去上生平所不可者

趙高建議,如果有人違抗命令就直接誅殺他。秦二世受到了這種言論的影響,開始了殘暴的統治階段。每巡遊到一個地區,不管官員有罪無罪都將他們殘忍的殺害。

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兒子嗎
  

趙高就輕輕鬆鬆地借皇帝之手,實現了自己的專權統治。而秦二世身邊再也沒有敢於進言的忠臣,只有貪生怕死的奸臣。

續建阿旁宮殿,陳勝吳廣起義

秦二世決定完成始皇帝的心願,繼續修建阿旁宮殿。阿旁宮窮極奢華,耗費巨大的物資和人力。最受苦的`還是無辜百姓們。

百姓們爲了滿足秦二世的貪圖享樂,不僅要給帝王做“免費勞動力”,還得繳納高額的國家稅賦。

秦二世此舉無疑是加劇了秦朝的滅亡,也終於引發了民間起義。

《阿房宮賦》:戍(shù)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秦二世元年,陳廣吳勝起義爆發。有人將此事稟報給秦二世,希望他立刻發兵鎮壓。

然而秦二世根本不相信會有人造反,還禁止大臣說有關造反的任何言論,否則就會被殺死。。

臣子們當然不敢再說二話,只順着秦二世的意思進言。就這樣讓秦二世一直活在他所認爲的“太平天下”中。

兵臨城下,大夢初醒

趙高爲了進一步專權,策劃了一場“指鹿爲馬”的醜陋事件。他爲了測試朝中大臣對自己的態度,在朝堂之上拉來了一匹鹿,並讓羣臣們辨認這是鹿還是馬。

朝中大臣有說是鹿的也有說是馬的,但凡是說鹿的都被秦二世下令誅殺了。

最奇葩的是,在這件事之後秦二世對自己也產生了懷疑,他一度覺得自己是患了迷惑病病,分不清鹿和馬。

由於秦二世的放縱,趙高達到了權力的巔峯。趙高則趁此時機,進一步架空了秦二世所有的權利,只讓他在宮中安心享樂。

直到陳勝的起義軍隊來到咸陽城,秦二世才大夢初醒,知道真的有人造反了,天下哪裏還太平呢?

儘管他已經做了亡國前的反抗,但秦朝已經是強弩之末,沒有軍隊真心爲秦朝效力,大都轉爲投靠其他勢力去了。

還沒等到陳勝攻入咸陽,趙高卻已先一步動手。他列舉了秦二世的種種罪狀,以“爲天下人做主”的名義,誅殺秦二世。

趙高令自己的女婿閻樂直逼進秦二世賬中。儘管秦二世爲了活命苦苦哀求,甚至甘願做一平民百姓。但都沒有得到准許,最終被逼自殺。

二世曰:“丞相可得見否?”樂曰:“不可。”

二世曰:“吾願得一郡爲王。”弗許。

又曰:“願爲萬戶侯。”弗許。

曰:“願與妻子爲黔首,比諸公子。”

真是讓人唏噓不已,做皇帝做到這種地步的在歷史上也是很少見了。

秦始皇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到了秦二世手中不過三年就衰敗了。

更諷刺的是,秦二世作爲皇帝卻寧可聽信奸臣的讒言,活在自己的太平天下之中,也不肯去面對外面的血雨腥風,擔起一個身爲皇帝的責任。

一直在想,如果秦二世沒有做皇帝, 而是換作民心所向的扶蘇做皇帝,那麼秦朝還會滅亡嗎?

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兒子嗎2

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秦帝國,在歷經數百年的紛爭之世後終於一統天下,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合”,沒想到卻二世而亡,如此迅速,蔚爲奇觀。

豈不知,即使從秦穆公算起到始皇即位,大秦帝國的“老秦人”祖宗們也花了近四百年的時間,才完成了從霸主到衰弱、再到強大、到爭霸、到統一的過程。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血不流乾,誓不休戰”,何其雄壯哉?橫掃天下的大秦鐵騎,何其無敵乎?

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蘇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在位3年,卒年24歲。

那胡亥究竟做了什麼?致令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國在他手上三年而亡。

一、竊取皇位,卻被指鹿爲馬

竊取皇位,主要在於即位過程上,卻至今難有定論。據說秦始皇49歲最後一次巡遊,胡亥主動請求陪同,在始皇帝明知病體難以長久之時,依然同意了胡亥的請求。

可能始皇帝的內心其實也是認同他的。但比較統一的說法是,胡亥夥同宦官趙高、丞相李斯改了原本立公子扶蘇爲即位人的遺詔,改立胡亥,完成了皇位的竊取。

沒想到,登上帝位後,迎來的卻不是君臨天下,而是被掌控於鼓掌之中。“指鹿爲馬”的故事幾乎早已街知巷聞。雖爲皇者,卻無大權,想來也是無奈。

宦官弄權,自古便是取禍之道、亂國之道。(明朝例外,明朝的是文人——東林黨人亂國,一定程度上宦官反而是好的,奈何崇禎皇帝吊死煤山時說:文臣個個可殺)。

二、貪恣暴虐,殺親斬將

胡亥甫一上位,即下詔命大哥公子扶蘇自刎;之後,在首都咸陽鬧市區將十二個兄弟處死。又在咸陽東將六個兄弟和十個姐妹碾死,極其慘烈,毫不念及骨肉之情,比他爹還狠!

同時,處死名將蒙恬兩兄弟,自毀長城。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爲他扶君正國之臣的李斯,也被他腰斬於市。值得一提的是,李斯的牽犬出東門、復逐於壩上之理想,流傳至今,影響了一大批人。

爲人學得烏龜法,得縮頭時且縮頭,的確不假,何必戀棧。戀棧的下場,他從未想到會如此之慘。

綜上,胡亥的刻薄寡恩之極,誰願意與他同心同德?誰會真心輔佐他?名將章邯率二十萬之衆投降項羽,大概就是這個原因吧?

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兒子嗎 第2張
  

三、坑爹,又被爹坑

所謂坑爹,即他把始皇子女屠戮殆盡,把始皇留下的賢臣名將斬殺一空;始皇在天得知,安能不寒心,估計都想從驪山墓中爬出來!

被爹坑,就是上一篇講到的始皇帝推行的暴政,從根本上毀壞了秦帝國統治根基。壓迫越重,反抗就會更強烈,自古皆然。

作爲一個二十多歲的繼位之君,胡亥也無能爲力,既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秦帝國的`施ZC略,也根本沒有這個想法去改變。或許,如果公子扶蘇上位,會有所作爲和調整。但,歷史沒有如果。

執政根基爲法家獨尊,以萬民爲豬狗,豈能長久?

四、諸侯後裔玩潛伏,總有刁民想害朕

雖然秦帝國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一統,但戰國七雄的王室後裔卻始終存留,比較著名的就是“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陳勝吳廣大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在大澤鄉揭竿而起之時,用欺神騙鬼之道弄出的石碑上也寫的是“大楚興、陳勝王”;項羽起兵伐秦,也以復楚爲名,迎楚懷王以正名。

諸如此類,各國後裔始終在民間串聯,推翻暴秦的呼聲和動作始終不絕於耳、不絕於行,一點一滴的侵蝕着帝國大廈根基。

五、社會結構本脆弱,一點火,即燎原。

大爭之世,凡有血性皆有爭心,戰國七雄連年征戰,草木不敵三秋,生靈塗炭,好不容易完成了大一統,人民早已達到所能承載的極限,整個社會結構都非常脆弱,稍有不慎就會土崩瓦解,。

一旦有丁點火星,勢必迅速成燎原之勢。

胡亥是無辜的,宦官弄權、始皇帝暴政、社會結構的脆弱性都決定了秦帝國的危若累卵。

後來,趙高爲了和起義大軍講和,先拿秦二世開刀,就這麼結束了24年的年輕生命、3年的皇帝生涯,確實無奈、無辜。

但他也是可恨的,刻薄寡恩、殺親斬將,妄想學他父親一樣靠血鋪成的路奠定自己的執政根基,卻沒有遠見與戰略,獨剩殘忍和無情。

綜上,秦帝國僅僅存在14年。始皇死後胡亥即位方3年,大秦帝國的大廈即宣告土崩瓦解。

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兒子嗎3

爲什麼說秦始皇斷子絕孫了呢?其實這件事情怪不得別人,還是他自己的兒子做的孽,昏君胡亥爲了鞏固自己皇帝的地位,將其餘的兄弟姐妹全部處死了。

秦始皇有可能斷子絕孫了。因爲他的子女全都被胡亥給殺死了。

根據歷史記載,秦始皇一共有33個子女,秦始皇在沙丘(今河北省廣宗縣)病逝,長子扶蘇在秦始皇死後即因趙高、李斯與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僞造的詔書而自殺。

隨後,胡亥後爲了穩住自己的'皇位而於公元前210年9月29日將其21個兄弟、10個姐妹全部逮捕並殘忍處死。胡亥自己也於公元前207年被趙高逼得拔刀自刎,至此秦始皇的直系親屬全都被殺光。

迄今人們沒有在中國發現秦始皇留下的後代,斷子絕孫是秦始皇(本名趙政)家族最後的結局。

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兒子嗎 第3張
  

不過有歷史稱,嬴姓秦氏還有一族沒有被殺,就是公子高。他是嬴政的兒子,原本公子高想出逃,又怕逃亡後,趙高將他一族全部處死。公子高於是犧牲自己,請命爲始皇殉葬,埋葬在驪山之麓,秦二世和趙高非常高興,賜十萬錢厚葬。公子高一族因而倖免,但這一族人去了哪,到現在也未可知。

秦始皇是中國最偉大的皇帝,沒有之一,他首次統一中國,是中國封建制度的開端,秦國統一全國後,讓全國的政治、文化、經濟交流有了更好的發展,秦始皇功不可沒。很可惜秦朝是個短命王朝,最終落得悽慘的結局。秦國最後一位皇帝子嬰,也不過纔在位46天,最後還被項羽給殺了。

子嬰死後,很多秦始皇后代再次遭到屠殺,最後所剩無幾也被迫改姓,轉入民間。由於六國遺民痛恨秦國,所以,這些所剩無幾贏氏後人只能四散逃亡。爲了躲避追殺,秦始皇后裔多以國(秦)爲姓,或以“銀”、“寅”爲姓。

這個說法有很多專家認同,但是他們也沒有拿出能讓人信服的證據,這個說法還有待驗證。畢竟時間已經過去這麼久了,很多資料也都已經失傳了,是不是真的留有後代,還需要進一步考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3j25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