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國小教育隨筆精選15篇

國小教育隨筆精選1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應該很少人不知道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形式靈活自由。那麼,什麼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國小教育隨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國小教育隨筆精選15篇

國小教育隨筆1

班會是班主任運用班集體對學生進行教育和開展工作的有效形式,也是學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由於其倡導的以學生爲中心,以情景爲中心,以活動爲中心的活動理念,無形中使其成爲一種十分重要的道德教育載體。

主題班會既可以達到使學生明確、統一和強化對某問題的認識,發展個性,愉悅生活的目的,又可以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鍛鍊自理自治能力,從而達到鞏固班級體和良好班風的目的。

一次生動活潑、富有教育性的班會課往往會給孩子們稚嫩的心靈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終生美好的回憶,起到課堂教學中難以起到的作用。還能產生凝聚力,起到促進班級學生團結的.作用,同時由於師生共同參與,它能加深師生彼此瞭解,成爲密切師生關係的紐帶。

本學期,我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及時開展了主題班會。開學不久,學生常常爲了撿到的小物件,如鉛筆、橡皮、尺子,就佔爲己有,與失主發生口角紛爭。有時,同桌之間爲了越界問題,推推拉拉。有時,學生之間爲了無意的碰撞而抓住把柄不放。三年級學生一方面重視友情,喜歡與朋友一起玩,但一方面又比較自私,不夠包容,無法賞識他人的優點。於是我開展了“拒絕自私,健康成長”爲主題的班會課,通過“自私”概念的定義,自私自測表,自私行爲的判斷、自私的危害等環節,使學生在聽、說、讀、看中明白了自私的界定與危害,從而樹立起包容意識。第二天,有一個值日生在完成值日工作後,依舊逗留教室,任由其家長在邊上等候。於是,我提醒他這也是自私的行爲,該生立刻不好意思地收拾起書包跟家長回去了。我想,主題班會教育正在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學期中,我又開展了“講文明”“防溺水”“紀律——學習的第一條件”主題班會,強化了學生的禮貌意識、安全意識與守紀意識。其中,尤其是禮貌意識與守紀意識,我常利用自己值周當天看到的三(1)班與三(2)班學生的禮儀情況,進行對比,表揚,使學生逐步學會見到長輩應做到有禮貌地打招呼。在守紀方面,我抓住班裏的調皮學生或犯錯學生,讓學生開展課堂表現互相比賽活動,從而幫助其改正課堂紀律行爲不良習慣。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經過一整個學期的學習,學生能夠牢牢記住的往往是他們感興趣的或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或某一場活動。鑑於此,我想:主課少上一節又有何妨?如果能通過主題班會,在學生的心靈深處受到一陣觸動,並將這種意識牢牢記住、化爲自覺並指導自己的行爲,這不是最值得欣慰的嗎?至少,作爲班主任,我將爲學生學會這樣的文明生活而倍感幸福!

國小教育隨筆2

記得上學期開學時講的第一節語文課《我們的民族國小》。課堂上,同學們各個精神飽滿,學得很投入。在學習第一自然段中“走來了許多國小生,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還有漢族的。”的時候,我說:“這是一所民族國小,所以有很多不同民族的學生。”話音剛落,一個稚嫩的聲音響起:“老師,我們是什麼民族的?”這句話引起了其它同學的笑聲,我也有些生氣:這還不知道,在二年級的時候我就講過,連這點最基本的常識都不知道,我得好好批評你。我循聲望去,提問的是劉文奇。當看到他那渴望的眼神時,我的怒火煙消雲散了。要知道他患有嚴重的抽動症,疾病使得他經常不自主地晃動自己的手指頭和脖子,而這些舉動更使得他不能專心地聽講。看他的表情確實是不知而問,很想知道。於是,我請大家一起告訴他,同學們響亮地回答:“漢族。”他聽了,高興地笑了。從這以後在我的課堂上他經常會提出幾個不懂的'問題,我都認真作答。我方發覺他聽課的效果比以前認真多了,學習成績也有了進步。

事後我想:如果當時我認爲他提出的問題幼稚可笑,採用不理睬或者狠狠批評的方法來處理,我當時的心情會不好,同時也會影響這堂課後面的教學,勢必教學效果會打折扣。更嚴重的是,小文奇會因爲我的不理睬或批評而感到難堪,剛剛萌發的學習熱情也會撲滅,甚至導致他以後再也不敢提問題了,那可就得不償失了呀!任何一個孩子提出問題都希望得到答案,而不是一盆冷水迎面潑來。耐心的解答就像一縷春風,能讓學生感到老師對他的那一份關心和呵護,喚醒心中沉睡的求知慾望。孩子有差異,我們對每個孩子都要尊重,耐心幫助。此後,我會時時提醒自己“教育無小事,在這不起眼的細節當中蘊含了對每個孩子的培養。

國小教育隨筆3

走進三年級的教室,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張張充滿稚氣、充滿純真的笑臉。孩子們都睜大雙眼,好奇地打量着我這個陌生人。當明白我是新來的班主任老師時,學生們都興奮異常。“那麼,誰想來介紹一下自己呢?”“我,我……”“老師,我……”教室裏一下子“刷刷”的舉起了幾十只小手。看着他們因興奮漲紅的小臉,我頓時也被感染起來,真是一羣可愛的孩子!接下來我請每一個孩子都到講臺前來介紹自己,介紹完後我再和他握握手,這樣我們就是朋友了。孩子們大概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形,都爭先恐後地跑到前面來,想和我來次“親密接觸”。頓時,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正當我沉醉於這種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時,一個學生大聲叫到:“老師,他還沒有自我介紹呢!”順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我看見角落裏坐着一個男孩。這是個不引人注目的學生,平凡的長相,樸素的裝扮,一臉的木然。可能發現我在注意他,他的臉立刻紅了,頭埋得低低的,人也立刻變的侷促不安起來。同周圍這些活潑開朗、朝氣蓬勃的孩子相比,他真的有些另類呢!課後,從其他任課教師和學生口中得知:他叫張某,學習基礎較差,性格內向,說話有些口齒不請,所以上課很少舉手發言。越是發言少,他的膽量和表達能力越是得不到鍛鍊,於是越沉默寡言。不過學生也反映張某平時與同學相處的還不錯,有時還能主動幫助別人。

班裏有這樣的一個學生,我很着急,滿腦子想的都是怎樣才能使他的成績提高。於是課堂上我加大了對他的提問密度,課後一有時間就把他“請”到辦公室補課。憑心而論,我在他身上下的功夫不少,這樣大概過了兩個星期,張某的成績不但絲毫沒有起色,而且我感到他在我面前更加忐忑不安,手足無措。課堂提問,只要我的眼睛稍微瞄他一下,他就會緊張起來。難道我錯了嗎?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我的想法沒錯,我的方式對嗎?誠然,我的出發點是好的,是爲了提高張某的'成績,但我考慮到張某的感受了嗎?我知道他心裏的想法嗎?我只是過多的關注了他的學習,卻忽視了他的心理需求,淡漠了對學生的情感。我的急功近利嚇壞了他。愛,也需要慢慢來呀!

我開始試着走近他,課堂上不再是簡單地向他發問,“你看,張某同學聽的多認真!”“張某同學作業做得真工整!”……一些看似雖小,但卻發自我內心的表揚毫不吝嗇的飛向了他;每天放學時,我也有意無意地對他說:“張某,路上小心呀,明天見。”我把這些都做的極爲自然,就像對待其他同學一樣。剛開始,張某還有些不適應,如小鹿般不安,後來我發現他慢慢的放鬆了,課堂上也不再躲避老師的目光了,有一次放學竟主動給我說了聲“再見”。雖然聲音很輕,但畢竟是他第一次主動和老師交流,讓我欣喜不已。甚至有次班級衛生大掃除,我正在擦玻璃,他竟然拿着抹布跟着我賣力的幹起來。雖然他沒說什麼,但我知道他和老師之間的距離正一點點的拉近。再後來,爲了提高他的自信心,我搞了一次“尋找閃光點”的主題班會,讓每個學生都說說自己和別人身上的閃光點。輪到他了,他站起來紅着臉說:“我沒什麼優點……”他的同桌馬上站起來說:“不,他有。他喜歡幫助別人,他幫助我打掃過衛生。”我也立刻補充到:“他還幫老師擦過玻璃,老師要謝謝他!”同學們都向他投去了讚賞的目光。他的眼中,流露出一種少見的光亮。

我知道,我已經獲得了一把打開這個孤僻孩子心靈的鑰匙。一切又是那麼的順理成章,我開始用欣賞的眼光來看他,同學們也因我的關係關注起這個原本不起眼的男孩。我可以用更多明顯的方式來關心他,隨意聊聊他家裏的情況,在談談他的學習。以前,他在老師面前會很不安,聲音小的像蚊子叫,現在,他會露出羞澀的笑容,說話的音量也提高了許多。課堂上,他也總是很認真的聽我的課,儘管有時他並不能完全聽懂,但我知道他在努力,多好的學生啊!在課上,估計他能回答的問題就讓他回答,不管回答如何,我都給予適當的鼓勵。慢慢地,他舉手的次數多了起來,他的自信心越來越強了。幾個月後,他的成績有所進步,人也開朗了許多。

課堂上往往是一些優秀生唱主角,而學困生只能默默無聞。其實每個孩子都渴望自己被關注,被欣賞。就像一首歌中唱到的“山谷裏的野百合也有春天”,如果每一個學生都能沐浴在老師愛的陽光下,每個老師都能耐心的等待,再等待,那麼我相信每一朵花都能迎來屬於自己的一個春天。

國小教育隨筆4

上午第二節課下課以後,是足有二十分鐘的大課間,本該是孩子盡情活動玩耍的時間,但如今機械的操作已讓孩子逐漸失掉了最初的熱情。你看,笑顏已難得一見,掛在臉上的是一致的漠然。大課間的歡笑聲都去哪了?看似有序的活動孩子們真的喜歡嗎?那一聲聲加油的`號子真的是孩子內心的真實呼喊嗎?

廣播操,名爲希望的風帆,海浪的低吟,鷗羣的淺唱,韻律的號角,音符的迴旋似希望就在遠方。啦啦操,名爲快樂的歌,快樂的感覺無法想象,如同星星般的閃亮,美好的感覺無法想象,如同陽光鋪滿心房,暖心的歌詞,讓人不由憧憬留戀這青蔥的校園。但看看孩子們呢?重複的操練裹挾着孩子們的歡笑,直至不剩絲毫。

大課間的評比意義又何在,遵循的陽光體育理念,但真正的陽光又在何處?設想,拋開比賽不說,平日裏老師帶領孩子大課間,有序開展,也確實不符合實際,備課批改作業,一丁點時間都是分外寶貴。記得小時候,大課間的我們想怎麼玩就怎麼玩:皮筋跳的汗流浹背,沙包扔的趣味盎然,等等有趣的遊戲,現在的孩子卻極少的去把玩。一方面課間老師的拖堂,估計學生最爲厭煩,另一方面便是繁瑣的束縛,這個不能玩,那個不能玩,生怕造成危險。安全意識必不可少,可,我們是否將孩子的天性禁錮的太小心翼翼,如此保護,歡笑自然不見。大課間,更多的還是想看到他們快樂的玩,聽到他們銀鈴般的笑……

國小教育隨筆5

那是20xx年的9月,陽光格外燦爛,我的心也充滿了愉悅。因爲我將擔任一年級的班主任,又是一個全新的班級……可是在愉悅中我又有些不安:剛進校門的孩子,活潑好動的他們能很快適應國小生活嗎? 雖說踏上教師崗位已有十餘年,但卻是第一次擔任一年級的班主任,我對自己也沒有十足的信心。

果然,幾節課下來,孩子們的鬆散、調皮就慢慢體現出來了:鈴聲響過,大部分學生能知道趕緊回座位,可是還有少數學生則一路追跑着進入教室。班長在講臺前帶頭說:“鈴聲響……”迴應她: “坐端正,靜等老師來上課。”的人寥寥可數。有的學生和同桌還在竊竊私語,有的則用鉛筆敲打課桌,有的站着衝其他同學做鬼臉……一片亂糟糟,雖然每天都有點改觀,可是一節課下來,我還是累得夠嗆。

記得那天早上第二節課是語文課。鈴聲響了,我進入教室。絕大部分學生已端坐好,可就是有那麼幾個學生還在交頭接耳,甚至有一名學生正站着,手裏拿了語文書衝後面的同學說着什麼。我的頭開始發脹,一股怒氣在胸中升騰……我真想大吼一聲:“安靜!”,用最高的聲音徹底征服他們,讓他們爲之震動而乖乖地安靜下來。可是忽然我又轉念一想,何不如此呢?

我拍了三下手掌,笑着說:“同學們,現在老師想做個動作請你們猜。猜對的小朋友可以得顆星。”教室裏頓時鴉雀無聲,孩子們一個個坐得筆直。我說:“開始!”隨即把右手食指放在脣邊。頓時一隻只小手高高地舉起,尤其是一隻小手舉得最高。我一看,正是那名站着說話的學生。我叫他回答。他站了起來,響亮地回答道:“這是噓!叫我們不要吵,不要說話!”我笑眯眯地翹了一下大拇指,說:“你真棒!一下子就猜出了老師的動作所表示的意思。”我給他額上貼了一顆紅五星。他的眼睛頓時發亮了,臉上充滿了笑意,腰桿挺得比誰都直。我說:“現在老師想教小朋友一個生字。這個字你們的爸爸媽媽可能也不認得。但是如果你認得的話,老師就請你回去教爸爸媽媽認這個字,做爸爸媽媽的小老師,好嗎?”我在黑板上寫了個大大的“噓”。可是沒有一個人舉手。他們紛紛搖頭,原來都不認得。我笑着說:“沒關係,現在老師給這個字加上拼音,如果你會拼讀,就可以做爸爸媽媽的老師了。”我用紅色粉筆給“噓”加上拼音。環顧教室,只有一隻小手高高舉着,我一看,還是剛纔那名學生。他自信而大聲地說道:“我會拼!x--ǖ→xū,這是‘噓’!”我翹起了兩個大拇指。由衷地讚道:“真了不起!老師看你不僅可以當你爸爸媽媽的小老師,還可以做我們班上所有小朋友的小老師呢!領着小朋友讀兩遍,好嗎?”他的臉發紅了,但還是大聲地領着小朋友讀了起來。接下去我的教學非常順利,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舉手發言,教室裏的氣氛是那麼地活躍。

課後,我回到辦公室,靜下心來一想,有時課堂上出現鬧哄哄、亂的情況時,教師往往是拉開嗓門大吼叫學生安靜下來,其實效果並不常常盡如人意。低年級學生的是非觀念不甚明瞭,講大道理吧,其年齡特徵決定了他們不能很好地理解。如果要學生安靜,他們往往認識不到安靜下來的.必要,而當有了這個意識他們就會“不令而行”,自覺安靜下來。在這時教師如果用權威或以“高”制“高”——用教鞭猛敲桌子,用高的聲音壓制學生迫使其安靜,那麼我想學生雖然因教師的威嚴而被迫靜下來,可是長此以往,學生對老師的印象是怎樣的呢?是一個手持教鞭敲打桌子的形象?是一個高高在上,讓學生仰視而不敢親近的權威?

所以一個小小的遊戲,一句讚美的話語比簡單的批評都有效,都會滋潤着學生的心。讓學生喜歡你,重塑你的形象——“聲”不在高!

國小教育隨筆6

作爲一名語文老師,於老師在校園讀書活動月期間,爲了配合合唱比賽,可謂想盡辦法,使出渾身解數。結果是表演形式優美,演唱水平一般。原因是24個班主任沒有一個懂音樂,組織學生練合唱,真是費勁。從國小一年級就開始學音樂的孩子們,爲什麼到了國中,竟然連基本的發聲都沒學會,可見他們的音樂課形同虛設。也許我們一直努力踐行的素質教育並沒有落到實處。

如果音樂課是這樣,那麼我們的語文課又是一種何樣的風景呢?於老師舉例說,有一次學校舉行朗誦比賽,參加合誦的孩子們沒有感情,讀錯字音,表情匱乏,沒有一點中學生的蓬勃朝氣。老師們說是該讓學生們多練練朗讀了,可惜課太少,沒時間。語文課連學生鍛鍊朗讀的時間都沒有,更別提讓他們讀讀課外書,練練鋼筆字了。這些最基本的語文能力都沒時間訓練,我和於老師有相同的`感受:我們日復一日,到底在忙些什麼?

也許是爲了應試教育的升學率,所以我們整天上課啊,趕課啊,一節一節地趕,恨不得早讀,晚自習都用上。結果是孩子們被趕得不會了朗讀,除了課本,沒讀過一本名著。趕得孩子們失去了思想,陷入了絕望的思維定式裏去了,甚至連語文課都厭倦了。這樣去上語文課簡直是最大的失敗。我們真的應該停一下,選擇慢節奏的教學方法,讓孩子們喜歡起語文。

臺灣作家林清玄有一篇散文《陽光的味道》,文中記敘了作者到鄉下去探訪朋友,在打穀場聞到了清香的氣息,於是問朋友這是什麼味道?朋友說這是稻穀被陽光曬出來的香氣,稻穀收割脫粒之後需要晾曬一週,否則入倉庫不但沒有香味,甚至因爲潮溼而黴變腐爛。林清玄感嘆,如果爲了快,就去省略幾天的陽光,豈不是得不償失。

國小教育隨筆7

在教育孩子、培養孩子良好行爲習慣上,我們一直倡導的是賞識教育,孩子的年齡小、自我約束的能力差,所以需要我們不斷地賞識,肯定和指出正確的目標。

星期三下午,我和陳老師嘗試用一唱一和的`方式不斷賞識幼兒,效果很是不錯。上課前,我微笑地對陳老師說:“老師,我要和你說一個小祕密。”

“什麼祕密?”

“你知道嗎?我們班的小朋友都長大一歲了,你看,他們現在都能自己管自己啦,上課時,不用老師看就會大眼睛看老師;就會大聲唱歌,還會舉手不插話呢!”

“真的?”

“不信你看吧!”

“好!”上課時,我時不時地說一句:“看某某會自己管自己了,大眼睛一直看着老師,某某聲音真好聽,陳老師,你看他們長大了吧?”

“真的呢!”——這樣一節課下來,老師輕鬆地教,孩子輕鬆地學,而且是主動的。

大班的孩子榮譽感、自豪感,適當地給他們帶上個“高帽子”,就會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即使是沒有做到的幼兒,聽到你的“高帽”,也會馬上照辦,長此以往地堅持下去,對孩子的行爲習慣有很大幫助,賞識孩子遠比批評孩子的效力大。

國小教育隨筆8

作爲一名國小班主任,面對幾十個天真可愛的孩子,除了要教好自己的課,還要處理班級的一些瑣事,工作雖然算不上千頭萬緒,可也是整天忙得不亦樂乎。做好班主任工作,不僅是管理班級事務,更要面對孩子們複雜多變的內心世界。我們要有針對性的瞭解學生,及時掌握學生思想和生活的情況。同時,也要注意調整自己的角色,隨機應變,針對國小生的心理特徵,有的放矢,對症下藥。

要像慈母嚴父那樣關愛孩子。一個班級,就是一個集體,也是一個大家庭。作爲一名班主任,無論孩子們的家庭環境、先天素質和自身努力如何,一定要做到一視同仁,尊重、信任、理解、熱愛每一個學生。教師的愛應該是一種博愛,愛自己的每一位學生。我們都知道,有時候,班主任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比擬的,一句鼓勵,可以讓學生感到無比的激動和自豪,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和激情。班主任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和班級的溫暖。作爲班主任老師,要像母親一樣善於發現孩子們的長處,充分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對他們的長處要“小題大做”,永遠不說“你不行”,而是毫不吝嗇地說:“嗨,你真棒”。當然,教師愛學生,不是姑息遷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與嚴格要求相結合的愛。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應該是溺愛,在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感情,關心學生進步與成長,也要嚴格要求他們。學生犯了錯誤時,該批評的就要批評,該處理的也一定要處理,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只有獎懲得當,才能在班級中形成一個良好的,積極向上的生活、學習氛圍。

要和國小生成爲好朋友。有一句名言叫“蹲下來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來和孩子保持一樣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問題、看世界,這樣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教育的平等不只是孩子之間的平等,更應是老師和學生間的平等。在教育學生時,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在融洽的師生情感中,學生纔會把班主任的批評看作是對自己的愛護,把班主任的表揚看作是對自己的鼓勵,從而引起情感的共鳴。教師不要總是一副非常嚴肅的面孔來管理學生,教師要用真誠的情感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從而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信任的橋樑。

國小教育隨筆9

有一所位於黃海邊上的國小,那是全市都有名的寫字特色學校。今天我們一行六人來到這所學校聽課。

但是有一件事情讓我難忘,就是坐在會議廳裏最後一排的六年級學生的表現。剛開始,我就看見這羣孩子很特別,在一間似乎很嚴肅的會議廳裏,這裏是上課、講座、開會的地方,可是這幾個孩子卻在哪裏悠閒自在的吃喝玩樂,喝的是茶水,吃的買來的零食,幾個人在一起玩鬧。我一看,就感覺特別,輕鬆,我好奇的看着這個我從來都沒有看過的景象,心中不禁輕鬆起來。他們也看我,絲毫沒有羞澀、不安的感受。

後來,我漸漸的對他們產生了好感,我還拿出五塊錢讓他們爲我買零食,其實我不喜歡吃,就是能跟他們在一起快樂。沒有想到,不到幾分種,其中的一個孩子就飛快的來了,買了一大包的東西。還有一瓶礦泉水。我吃不了,然後用手一擺,示意其他學生過來,他們飛快的跑到我這邊來,我把那些零食一包包的分給他們。然後他們也把零食分給我吃。

我端起水杯,愉快的跟他們碰杯,他們也跟我碰杯。這羣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很聰明。我就想了,爲什麼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環境裏出現這樣的一羣少年呢!其實他們是幹活的,就是替上課的老師搬桌子、擡桌子。

不用很長時間,他們就跟我熟悉了,好個學生問我,老師你是哪裏的,你的家在哪裏?我都一一的回答了他們。

但是後來,我似乎感覺這是一羣“問題”少年,他們似乎習慣了嬉笑打鬧,即使是在這樣聽課的環境裏,他們也可以玩耍,而且就在我的身邊,他們似乎沒有耐心坐上一陣子。到處亂動,亂走。他們的老師來,我對這位老師說,這些孩子很可愛,老師說,這些都是在班級裏很差的學生,都是一個個大蝦,聽到“大俠“這個詞,此時一個學生馬上說出了一句:”不是大俠,是大神!

我就坐在他們旁邊,他們都圍在一起,看我,問這問那,我麼有拒絕,而是很自然、禮貌的回答他們提出的一個個問題。我想,這些被老師們看作無可救藥的孩子,其實內心很脆弱、敏感。他們圍在一起打鬧玩耍,其實是一種逃避,是在逃避中來忘記與正常孩子的不入調的滋味。我很理解孩子的'心情,從心中沒有厭惡他們,只是他們過於頻繁、過於不安分的表現,讓我不斷的小聲提醒他們:這是上課,聲音小一點。老師必須告訴他們,讓孩子們懂得:不管你多麼調皮,人必須有一些堅持,有一些約束,有一些紀律!我是這麼想的,也是那樣做的,在這樣做時,心中就充滿了信任。

下午的會議,我可能來的晚了一些,孩子們對我說:,老師,你怎麼纔來的?我說,有一點事情。

老師,你就做這個位置,這個位置很好,空調就在後面涼快,這是最好的一個位置。我心中感到絲絲幸福,能得到這些頑皮學生的“厚待”,也算是一種真誠。

通過這個案例,我想到了以下幾點:

1、其實被認定”wenti“的少年,他們有着其他孩子所不具有的特徵,寬容、引導、樹立文化信仰、懂得關心,他們也能在老師的用心良苦之下漸漸發生好轉。

2、其次,你是一個出色的老師,雖然這麼多年,沒有上過縣級公開課,沒有拿過一等獎的基本功證書,但是你卻具備一些優秀的教育因子:反思、寬容、憐憫……

3、寬容是有限度的,無原則的寬容那是放縱,那是不能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科學的價值觀、人生觀的。引導、喚醒、理解、嚴格要求孩子們!

國小教育隨筆10

今天和孩子們一起拼讀bpmf中的音節拼讀,開始孩子們沒有什麼興趣,一個個有氣無力的,這還得了,今天的教學任務比昨天還要多一些呢,這樣下去一定會白忙活啊。得想辦法讓他們跟上我呀!

於是先提起自己的信心,說:“昨天我們拼讀了前面一點點,現在老師好想聽聽你們昨天回家讀的情況啊,願意嗎?”“願意!”一張張小嘴張開來,嘿,小眼睛裏開始閃光了,孩子們的興趣上來了。於是趕緊讓他們讀啊,讀得不錯,不僅聲音響亮,而且基本正確。趕緊表揚:“嗯,讀得真不錯,有幾個讀音再跟老師讀讀……現在我們來學習下面的音節拼讀,我們先一個個來好不好?”“好!”

“嗯,小手先放好,小眼睛先看我,跟我來讀,哈我看到所有的小眼睛都看我了,老師真高興啊!”“讀得真好,比剛纔有進步,這一個還不太準,再跟我讀一讀。”“現在我們把前面的一起來讀讀,有信心讀好嗎?”如此激勵一番,呀孩子們的興趣全來了。很快就讀完了下面四幅圖上的音節。

整節課孩子們都處在興奮狀態,一直沒有要我進行組織教學,這真是開學到今天的.奇蹟啊!後來跟孩子們做了一個小遊戲,小傢伙們更高興了。

在他們基本會了以後,我又讓他們閉上眼睛,聽聽錄音,體會拼讀的感覺。他們就更來勁了,片刻間,一個個小腦袋都趴到了桌子上,行間巡視時,看到不少張小嘴跟着錄音動呢,不過沒有一點聲音,哈他們都非常遵守遊戲規則呢!

看來以後一定要想辦法哄哄他們,同時學習的形式也要多一些,這樣不僅他們學得有興趣,我自己上課也很輕鬆,如此一舉兩得的事,我得多做做!

國小教育隨筆11

我校自進行小小組合作學習研究以來,從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模式、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等方面逐步探索與實踐。得益於我校英語組一直進行的“英語形成性評價”實驗,我們將形成性評價的成功做法應用到小組評價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一、課堂激勵評

1、課前比賽評

上課前三分鐘,採用兩人小組對話交流,四人或五人小組課本劇表演等形式,讓學生根據對話複述、採用遊戲等方式複習單詞與句子,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並及時記錄在課堂評價表《課後合作》一欄中。

2、課中帶動評

教學過程中,我採用聽、說、做、唱、玩、演等活動來培養學生的聽說讀演能力,並在每一節課中通過唱英文歌、自由交談、表演對話、改編chant、日常對話、調查報告等檢測和評價學生,學生的個人表現好,小組也會得到評價獎章,讓優秀生起到榜樣作用。

3、合作激勵評

評價時注意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體作用,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全班十幾個小組都在小組長的帶領下,積極參與語言實踐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各個小組的成員之間形成互幫互學的小團體,大家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成了小老師,責任心強的學生主動督促潛能生的學習。這樣每位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學習真正成了學生的事,教師的科學評價起了主導作用。對學生的`評價是以四人小組作爲一個整體來進行評價的,各小組的成績是團隊協作的結果。每堂課臨結束兩分鐘內,將小組學習紀律、合作學習情況、小組學習效果等在評價中統計記錄。

二、作業達標評

讓小組長當助手,實行達標性作業評價。由於英語老師所教的班級多、學生人數多,作業檢查、反饋很不及時。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後,我要求學生的作業先讓組長過關。小組成員全都完成作業,組長給每個組員蓋上“Good”月亮章,累計三次我給學生蓋上“Excellent”太陽章,一旦有一個學生沒有完成一次家庭作業,該組成員都不得章,這樣其他組員都會督促該生完成作業,爲了不讓完成作業的同學“吃虧”,我一般都給學生二次補作業的機會,這樣長期實行,學生不完成作業的數量逐步減少,作業實效大大增強。

三、平時考查評

國小英語教學不僅要學生獲得知識、提高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良好習慣,進而提高學習效率。除了以上考評方法外,我還通過學生自己、小組或家長的共同參與來對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和學習品質進行考查。評價內容包括模塊單詞、語音單詞、課文朗讀、交際對話、話題說話等,評價程序是:1.簡要複習,明確學習目標;2.學習口語評價標準,抽取測試內容;3.分組評價;4.反饋評價結果、交流學習經驗。評價結果記錄在評價表《合作情況與效果》一欄中。

四、優秀獎勵評

學生經過課堂、作業、平時的合作學習,小組評價的結果不斷變化,爲了均衡小組的學習發展情況,我會每個月都對各小組進行表揚鼓勵,通常會貼最美小組照片、多加蓋圖章、作業打折優惠(通常是優秀的小組作業量偶爾少一點)、優先讀課外書等,學生非常在意老師的表揚,所以我也常將表彰活動搞得氣氛濃厚、反響熱烈。

通過實驗,我深深感到:圖章雖小,作用巨大,評價雖繁瑣,但它反映了學生的進步,記錄了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學生通過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學會對自己和別人負責,在自我反思中不斷進步。每得一個圖章,學生都如獲至寶,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同時小組成員之間的互評可以起到相互督促,相互學習的作用,激發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培養了學生互幫互助,團結協作的精神。在小組學習中,學生不再是單一的個體,小組成員一榮俱榮,每個人都有責任爲小組爭光,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不再自暴自棄,不甘心拖小組的後腿了。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會一帆風順,我們在小組合作學習研究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如:學生座位的編排,如何科學地使用好評價表格,減輕學生與教師的負擔,讓學生學會怎樣正確評價自己與他人等。

小組合作學習要讓學生多看到別人的優點,寬容別人的缺點,在小組評議中,讓學生體會真誠的含義,懂得寬容,讚美與欣賞別人。小組合作學習評價,不僅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更是學生自身的一次次學習和實踐的機會,也是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合作精神的過程。這種新型的評價方式必將隨着我們實驗教師的探索實踐而不斷完善和推廣。

國小教育隨筆12

教國小二年級,我就已經深刻感受到了當一名國小教師的不易。以往看新聞報道說教師又打了某某學生時,輿論基本會站在學生的一面,而大力譴責該教師職業道德的缺失。我不認爲教師打了學生就是職業道德的缺失,遇到真正調皮鬧心的學生,我敢斷言,很多站着說話不腰疼的局外人或許也免不了對學生大打出手。

調皮搗蛋是國小生的天性,也是他們心裏發展必經的階段。對新教師來說,由於尚缺少經驗,教學中遇到孩子們的不停吵鬧時,再怎樣心軟的教師也會變得“兇狠”,輕者扯大嗓門高喊“安靜!”,重者則直接動手打罵學生了。這兩者都不是最佳的處理方式,因爲吶喊或者打罵之後,學生們調皮搗蛋的.性子並不會立刻改正,它們依然會在下一節課上繼續自我的行爲,並且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完全不會記得之前因爲調皮而捱打過。這時候,很多教師選擇了一種方式,那就是讓自我變得兇狠一些,動不動便出手打學生,明白學生學乖了,害怕自我了,每一節課的表現也就自然好些了。

這種方法估計不少新教師會用到,對於一些富有幾十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來講,想要有效組織好課堂教學,這一招依然很有效。因而我看到的實際情景是,很多教學經驗相對較舊的老教師對學生的打罵甚至能夠用“無以復加”來形容,只要學生稍微懂一下教師就立刻面露兇相,直到嚇得學生再也不敢搗亂了爲止。經過這種方式,教師是將課上下去了,但我不明白學生在心裏會怎樣評價這位教師。換做是我,我也許會一輩子都記得該教師,但這種銘記只會是恨。

做教師如果做到這一步真能夠說是失敗的,懂得教育規律的人都明白愛動愛鬧是孩子成長必不可少的階段,即便是那些常常動手打學生的教師,他們小的時候多半也和此刻這些孩子們一樣愛動愛鬧。如此對學生下“狠手”或許是爲了報復當初自我的教師對自身的兇狠吧?

在我看來,完全不打罵學生幾乎不可能,但經過讓學生害怕自我來樹立教師的權威則是徹頭徹尾的失敗。每一位有經驗的教師總是能夠很好地處理孩子的天性和有效組織課堂教學之間的矛盾,經過提升自我課堂的趣味性和講授的方式,來贏取學生們的欣賞和喜愛。喜歡一個人或許很難,但厭惡一個人卻很容易,對學生來講,一旦他真正的喜歡上了你,那課堂上他的表現可就同日而語了。

不要讓學生怕你,而要讓學生喜歡你。

國小教育隨筆13

很多家長認爲,孩子只要有健康的體魄就可以了,其實並不是這樣,在現在的社會背景條件下,我們不僅要有健康的身體,還要有健康的心理,兩者都是不可或缺的。

現在學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有:師生關係、家長關係和夥伴關係不協調,在這三種關係中,師生關係是比較重要的因素,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很多,究其根源,應試教育不可忽視。要克服這種困境,調整好師生關係,主要就是調整好人際關係,我們可以才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

1、孩子普遍喜歡正性刺激,簡單的說就是都喜歡聽好聽的話,喜歡被肯定、讚揚,即使心裏明白是虛假的也願意去相信。

作爲我們教師就要抓住這一特點,在平時的教學中、班級管理中等,做好相應的工作,如:讚賞、表揚、認同等,因爲讚賞可以改善學生的機體氣氛,可以促進心理健康成長,同時我們的讚賞認同必須是真誠的,只要這樣才能起到相應的功效。

2、注意自我性。

一般情況下,人都會爲自己多考慮一點,其實這是人的'正常的心理現象,但有時就會出現偏差,比如過於自私自利、出現嫉妒心等。我們在平時的日常管理過程中,就要及時的瞭解、觀察學生,儘量在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

3、培養心理歸屬感。

無論是什麼樣的人都會害怕、孤獨,尤其是國小生,作爲教師就應該時時關係他們,讓他們感受到來自外界的關懷和溫暖,讓他們認爲他們也是整個班級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平時要注意發掘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幫助他們逐步建立自信心,讓他們不再感到孤立無助,每個學生都希望被老師、同學、家長去認同,也希望自己在遇到困境時能有人幫助和支持。

4、心理調適。

學生自我心理調適能力需要我們慢慢去培養,我們教師要成爲學生的心理諮詢師,引導學生應學會正視學習或生活中出現的各種現象,教會他們如何面暫時的挫折和失敗,讓他們在精神上不氣餒,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學生在學習中覺得厭倦是,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講注意力轉移至新的內容或思維模式中去,讓他們覺得學習很新鮮,心情上很暢快,我們教師還應當結合學生遇到的具體問題,有針對性的解釋和訓練,同時鼓勵學生和他人溝通,共同創建輕鬆愉快、團結協作的學習氛圍。

現在不時有媒體報道出現自殺啦、離家出走啦、誤入歧途等一些社會悲劇,我們不妨去想一想,如果作爲教師的我們能夠真正做到去關心他們、教育他們、幫助他們,這些悲劇也許就不會發生。學生中出現了很多問題,究其原因,會有很多種,這些出現問題的學生,正需要我們的幫助和包容,我們要真誠的去幫助他們,也不應該嫌棄他們,當我們真正做到這一點的時候,這些經受過挫折的孩子就會想經歷過風雨之後的彩虹一樣,綻放出不同尋常的光彩。

國小教育隨筆14

工作以來,因爲離家太遠。生日的事就漸漸淡忘了,再加上工作的繁忙,也就沒有了過生日的感覺。但是,在我生日的那天,孩子們卻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驚喜和感動,讓我終身難忘。

那一天,因爲臨近期末考試了,孩子們進入緊張的複習階段,照例,我拿起書急匆匆的走向三(2)班教室,剛走到門口,一個平日裏調皮的讓我頭疼的叫張旭小男孩攔住了我:“老師,你能閉上眼睛進去嗎?”我好奇的想:“這是爲什麼呢?難道他們有什麼鬼花樣?或者,他們知道了我的生日?不可能,我從未說過。”看着他急切的眼神,我還是照做了。睜開眼的一剎那,我熱淚盈眶,孩子們滿臉燦爛的`微笑唱着“祝您生日快樂…”。並把一個貼滿照片的相冊送給了我,我滿心歡喜,謝謝同學們的祝福。開始上課了,我們又投入到緊張的複習中,但我的心裏甜蜜蜜的。當我轉身想在黑板上寫習題的剎那,又一個驚喜而至。只見黑板上寫着大大的“曹老師生日快樂”旁邊寫滿了同學們的祝福語。看到我感動的笑了,同學們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孩子們,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我如何對得起你們燦爛無瑕的笑臉?我如何對得起你們熱情如雷的掌聲?我的付出實在是太少太少了。

下午放學時,三(2)班的學生來辦公室叫我“曹老師,來一下我們班裏吧。我們有些事想要麻煩你”。“好啊”。我立刻答應了,也許他們有難題要問吧。走進教室的瞬間,我再一次被同學們的熱情征服了。只見教室裏的桌子被擺放在中間,上面擺滿了水果,飲料。在同學們的生日歌中一位同學將點燃蠟燭的生日蛋糕端到了我面前,我欣喜的不知道說些什麼,眼淚緩緩流下眼角。孩子們,曹老師僅僅教了你們兩年的語文,我怎能對得起你們如此深沉的愛?“老師,許願啊。”現在,我能做什麼呢?唯有祝願同學們在以後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那一天,我和同學們聊了很多。也終於明白了,爲什麼在語文課快要下課時,課堂氣氛變得那麼凝重。原來,那是同學們感受最深一堂語文課。細心地他們正是從學校牆上的“教師登記表”上看到了我的生日。他們的小腦袋瓜裏,原來裝着這麼多豐富的感情,而我,是多麼的幸運,能夠擁有你們的愛。

回想起,我們相處的日子。我剛踏入馬莊國小,便成了他們的語文老師。我們一起幸福的笑過,遺憾過,也流過淚。而今天,他們就要遠走,將要奔赴新的旅程,我有萬般的祝福與不捨。

國小教育隨筆15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務必注意從學生身邊的生活情景和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爲他們帶給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因此在數學教學教師應從生活實際出發,把數學資料與“數學現實”活動聯繫起來,讓學生親自體驗生活情境裏的數學問題,感受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從而激發學生不斷尋找數學問題,不斷求異創新,不斷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那麼如何讓生活與數學“親密接觸”呢,我有以下看法:

一、在生活中尋找數學。

一提“數學”二字,人們總是認爲數學最貼近我們的就是計算,卻忽略了數學起始於我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因此,作爲一名21世紀的數學教師,要自覺地關注學生的生活,密切知識與學生生活的聯繫,幫忙他們接觸實際,瞭解生活,明白生活中充滿了數學,數學就在身邊。

例如,在開學的第一節數學課上,我向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你們都會哪些數學知識?”學生們有的說:“我會從1數到100。”有的說:“我會做一些加減法2+5=730+10=409—3=615—5=10等。”“我還明白3—4=—14—7=—3。”……之後我又提出:“你一天的生活能不能離開數學?”老師的發問引起學生們的爭議。有的學生提出:“你做電梯不按數字能上、下樓嗎?”“買東西花錢時,不用數學能行嗎?”“你上學不看錶能明白幾點嗎?”“媽媽給你買了5個蘋果,吃了2個,還剩幾個,你不用數學知識去算一算,怎能明白還剩幾個?”……同學們,你一句我一句議論了起來。透過議論,從中發現到我們的生活中隨時都在用數學,真切的感受到了周圍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我們中間,體會到數學源於生活,學數學就是爲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樣不僅僅激起了學生從小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情感,而且使低年級的孩子們養成了自覺把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生活的意識。

二、創設生活情境來學習數學

既然數學源於生活,那麼我們的數學教學就應聯繫生活、貼近生活。這樣才能拉進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使之產生親切感,誘發學生的內在知識潛能。作爲教師要設計更多的情境,爲學生帶給觀察、操作、實踐及小組合作、交流的機會,使他們增強學習數學的主動性,發展求異思維,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勇於探索、創新的精神

1、透過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教學

心理學研究證明,當學習資料和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來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越高。根據這一點,教師在教學中採用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課的方法。

例如,在講“前後”這一新課時,教師提問:“你們大家還記得前幾天學校舉行的運動會嗎?我們班的同學參加了低年級組的跑步比賽,下面讓我們重溫一下當時緊張又激烈的場面。”這時教師出示本班學生參加學校運動會跑步比賽的一段錄像,讓學生認真觀看,然後教師把畫面定格在比賽開始不久,之後向學生提出問:“你透過觀看,明白當時誰跑在最前面嗎?誰跑在最後面嗎?”從而引出這天這節課所要研究的有關問題“前後”。這樣引入,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再比如“認識物體”,先讓學生看一段錄像(家裏的各種傢俱、擺設),使學生初步感知各種幾何物體的樣貌,然後再觀察、觸摸自己桌子上擺放的各種形體的學具,這樣從視覺到觸覺,從大物到小物,充分發揮各種感官的作用,在學生已經構建了必須的表象的基礎上,再引入新課。這些都是從學生生活實際入手導入新課,不僅僅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而且也增強了學生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同時又強有力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其學習的用心性。

2、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活是思維的源泉,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如果聯繫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從學生熟悉的景與物、人與事、學習與生活中帶給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樂趣與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我在教學中,注意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一些情境。

例如,在教學“20以內的加減法(二)”這一課時,我設計了一個“我是一名小小郵遞員”的遊戲,將口算卡片製成信件,請“郵遞員”將信件投到與口算卡片得數相同的信箱裏,再羣衆檢驗“小小郵遞員”送信的結果是否正確。在優美的音樂聲中,孩子們的一張張天真活潑的笑臉,一副郵遞員的姿態,把自己做的口算卡片愉快的投到自己認爲該投的“信箱”裏。教師根據孩子們好動、好說、爭強好勝的特點,將枯燥的計算寓於教學遊戲中,使學生既鞏固了知識又突出了數學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價值。又例如,在教學“分類”這一課時,教師提問:“同學們,在休息日裏,你們喜不喜歡跟父母一齊逛商場選東西呢?”“下面老師請同學門看一組照片,你們看一看這是什麼地方?照片上的物品是怎樣擺放的呢?”教師出示照片(大商場各種物品擺放的幾組照片)讓學生觀察並讓學生說一說觀察的結果。教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只是商店裏的物品是分類擺放的許多事情都需要我們分類整理,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分類。”商場是學生比較熟悉的購物環境,透過多媒體再現了商場物品分類擺放的優越性,使學生直觀的感受到分類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不斷向學生滲透應用數學的意識

向學生滲透應用數學的意識要從小做起。如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材“位置”一課,除了教室中的“位置”外,還能夠想到什麼地方有“位置”題,這樣能夠使學生聯想到影院、列車、書架等生活中與“位置”有關的問題。這些看來不算難的資料,如果不多加那麼一兩句話,學生就可能不會聯想到生活中還有那麼多的數學資料,也可能當拿到一張火車票時,不會有數學應用的意識,當然就不明白利用火車票去尋找自己的“位置”。相反,如果一個國小生(7歲左右)有了這種意識,當和父母一齊乘車時,就會高高興興地手拿車票幫忙父母找“位置”。能夠看出,使學生從小就學會用數學的眼光來看待周圍的事物,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是多麼的必要。

三、指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來理解生活世界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將數學問題生活化,有利於縮短數學與生活的距離,既滿足了學生學習和理解數學知識的需要,又讓學生體會數學的價值,培養數學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儘可能地讓學生帶着數學問題接觸生活實際,指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問題,用數學的頭腦想問題,加深學生對生活中數學問題的理解。

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一課中,我曾向學生提出一個生活問題:“你能說出爲什麼下水道的蓋子是圓形的,而不是方形的?”有的學生很快說出:因爲圓形的蓋子美觀。我適時引導他們:“能否用我們學過的知識去解釋這個問題呢?”學生及時地聯繫所學過的知識去思考、交流。最後得出:因爲圓的直徑相等,圓形的蓋子翻起時,不怕掉下去這一結論。經常這樣指導,讓學生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繫起來,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生活問題,用數學的知識和頭腦去想生活中的現象。不但使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而且能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四、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數學源於現實並用於現實,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是學習數學的歸宿。人人要學習有用的數學,教學中務必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重視挖掘教材與生活實際有聯繫的因素。教師要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的實際中去,從而體驗到所學知識的好處和作用。如學習了“分類”後,能夠讓學生自己動手來整理自己的書包和書桌,讓整理好的學生來說一說他是按什麼進行分類整理的;學習了“生活空間”的前、後、左、右後,能夠讓學生說出自己座位的前、後、左、右分別是誰,學校的前、後、左、右分別是什麼地方;學習了“統計”,讓學生統計教室內各種清潔用具的數量、統計一年級各班學生人數及男女生人數,統計班裏學生是在那個季節出生的;在學完“20以內的加減法”後,有意識的帶領學生搞一次社會實踐活動,讓每個孩子拿20角錢去菜市場買菜。在這次活動中,就有許多學生出現了不會算賬的想象,有的是口算但是關,有的是弄不清元、角的關係……無論是哪一種原因,都使學生深刻的認識到數學對於我們的生活有多麼重要,學數學的價值有多麼大,從而激發了他們學好數學的強烈慾望。

學生從活動中不僅僅理解、掌握了數學知識,而且能觀察生活中存在的數學問題,並加以解決。在解決中又會出現一些小問題,再開動腦筋加以完善解決,從而獲得應用的技能。

總之,要讓數學與生活“親密接觸”,我們的數學教學務必由書本數學走向生活數學,生活與數學密切聯繫起來,只有加強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之間的聯繫,促使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體驗到生活中到處都是數學,運用數學知識能較好地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從而增強學習的動力,產生用心的數學情感,使運用數學知識成爲每個學生的本領。

(三)如何學好數學

數學呢數學的根是什麼數學課堂我們究竟要關注的是什麼

想到了姜昆在一個相聲中抨擊進水管、出水管的`題目:同時開着進水管和出水管,問何時能把水池裝滿?

想到了王小丫說她小時候數學課的任務就是把數學題目讀完,然後一節課就沒有事了,由此她認爲自己笨極了。

想到了自己對國小階段的數學現象做過的不完全的調查:剛入學的孩子孩子十分喜歡數學,原因是他們認爲數學能夠使他們變聰明。一二年級開辦的奧數班深受歡迎,往往是報名超出班級規定人數,而到了高年級,報名參加學習的人數逐漸減少。在五年級的學生問卷調查中,更使我們數學老師尷尬的是喜歡數學課的不超過百分之四十。對不喜歡數學的同學談話調查,原因是數學太難,沒意思,總是做題而且永遠做不完的題。

想到了如果在學生走出課堂、離開(甚至有的還沒離開)學校時,就開始厭惡數學的話,那麼說明我們的教育是失敗的。

想到了在我們教師的心目中數學是什麼形象?數學以什麼樣的方式呈現能夠讓人感覺多姿多彩?怎樣樣能夠促進學生取得最佳學習效果?

數學到底是什麼呢?

數學是人類生活使用的工具。

早上睜開眼一縷陽光灑在身上,太陽從東方升起,看看手機或鐘錶幾時幾分了,起牀做早餐要注意營養的合理搭配,上班或上學要明白路程的遠近計算時間的長短,孩子玩耍遊戲需要數數,會計做賬需要計算,工程師設計圖紙離不開測量,科學家制造火箭衛星離不開精密的計算……。數學就在我們周圍,無論何人何時生活工作都需要用到數學。

歐拉以深邃的洞察力運用數學方法解決了哥尼斯堡七橋問題。

華羅庚把數學方法創造性地應用於國民經濟領域,篩選出了以改善生產工藝和提高質量爲資料的“優選法”和處理生產組織與管理問題爲資料的“統籌法”(簡稱“雙法”),不僅僅爲節約能源,增加產量,降低消耗,縮短工期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而且培養了一支爲國民經濟服務的科技隊伍。

類似的例子數不勝數,足以說明數學這一工具最大程度地支撐着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

數學是一種人類文化。

數學的十分豐富。而在大多數人的腦中,常常有“數學=邏輯”的觀念,猶如一個充滿活力的數學美女,只剩下一副X光照片上的骨架了!不會全面的欣賞它,它就會枯萎。

“從結繩記數到計算器”的歷史、一些重要符號的起源和演變,比如加減乘除符號的來歷、各個國家分數的構成、七巧板九連環和華容道(中國古典智力遊戲三絕)等還有數學家高斯小時候解決從1加到100的故事,陳景潤、希爾波特的23個問題等透過多種途徑帶領學生一齊去欣賞古今中外的數學史料,我們能夠讓學生了解數學原先是如此的豐富和神奇,能夠很好地增進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

做體操是爲了鍛鍊身體使身體更加強壯,而數學能夠鍛鍊大腦,使人變的更聰明,因此說數學是思維的體操。也就是說我們學習數學更主要的還是培養自己的思維潛力。很多人在學生時代在數學上獲得了不少的獎項,但當他們不從事與數學有關的工作後,他們憑着活躍的思維和紮實的數學基礎,在其他領域也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數學是喚醒人類素質的手段。

一談到素質教育似乎就想到了體音美,而與數學無緣。其實數學學科有它獨特的育人功能。比如在解決數學問題中要想成功,孩子要構成一絲不苟嚴謹求實的作風,要有用心向上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精神。

據說英國律師至今要在大學裏學習許多數學知識,這也不是因爲英國律師學習的課程與數學工具有何直接聯繫,而只是出於這樣的一種思考:那就是透過嚴格的數學訓練,使之養成一種堅定不移而又客觀公正的品格,使之構成一種嚴格而精確的思維習慣,從而對他們的事業取得成功大有益助。

數學是魔術師,變幻莫測。

數學是美的殿堂。

數學是無限,博大精深,無限永遠……。

數學家華羅庚說: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等各個方面,無處不有數學。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就應多方面的瞭解數學、認識數學才能引領孩子們親近數學

1、要有學習數學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量好的老師;要有學好數學的信心,當你遇到困難時不要輕信放下,要反覆告誡自己;我能克服困難,我要學好數學;學好數學還需要堅強的毅力、好的學習方法及學習態度。

2、要相信自己,信任老師。和老師介質良好的師生關係,會讓你對這門學科產生興趣,並能挖掘自己的潛能。

3、抓好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認真聽老師講解、分析。領悟教材中包含的知識與方法,去體驗、去受教材的應用性和文化性,能迅速又正確地解決教材中的每一個問題,不要小題大做或者會而不對。重視知識的拓展與延伸,重視個人潛力的培養。

4、要做必須量的試題,但不要陷入題海中。精做題,常反思,多總結。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研究,重視創新意識的培養。提升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潛力。切記學習數學,不能像蝴蝶在百花叢中翩翩起舞去賞花,而應像蜜蜂一樣去採蜜。

5、學好數學,務必深入進去。謹記:懂了不等於會了,會了不等於對了,對了不等於快了。懂了只是較低層次,對了又快了纔是高層次。

6、重視自己學習,課堂上老師要應對全體學生,既要重視基礎好的同學,又要兼顧中等中學在把握好課堂的同時,又要根據自身的實際學會自我發展。

學生能否學好數學,教師起着關鍵的作用。

一、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

教師對學生尊重、理解、關懷、幫忙,就能給學生以鼓舞和啓迪,學生就會喜歡上教師所教的學科。在這種融洽的感情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師生關係就能極大地提高教與學之間的信息交流,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進行啓發式教學

啓發式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教師要抓住教材的中心,提出相關的問題,啓發學生獨立思考,進行啓發式授課;或組織課堂討論,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激發他們的求知慾。

三、幫忙學生獲得成功

教師應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提出難度不同的問題,佈置不同的要求的作業。在課堂提問中,應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表現的機會,獲得心理上的平衡。那麼學生在教師的幫忙下享受被賞識的快樂,得到了教師的認可,他們的學習信心就會被激發,學習的興趣就會越來越濃。

四、客觀評價學生的學習興趣

利用學生重視分數的心理激發學習的興趣。有些學生及部分家長把分數看成評估教學質量的唯一標準,以考分論成敗;很少思考學生是否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進步。所以,教師應對學生的作業、考卷及時做出評價,並且這種評價必須要客觀、公正、全面,既要讓學生明白錯在哪裏,又要讓學生明確努力的方向。只要客觀實際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就必須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當學生對某一學科知識發生興趣的時候,他就會用心主動、情緒愉快地去學習。這樣學生的理解深刻,才能記得更牢。學習就會更靈活,教師的教學工作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8e8o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