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王維寫送元二使安西的寫作背景

王維寫送元二使安西的寫作背景

此詩是王維送朋友去西北邊疆時作的詩,大約作於安史之亂前。

王維寫送元二使安西的寫作背景1

《送元二使安西》的寫作背景和賞析

盛唐時期著名詩人王維曾寫過一首送別即將前往西域履職的好友元二的七言絕句——《送元二使安西》。

後世對這首詩評價很高,清初詩人、文學家、詩詞理論家王士禎把《送元二使安西》列爲“唐朝四大絕句”。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的寫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寫於開元二十三年(735)到安史之亂(755)爆發之前的這段時間,具體寫作時間不詳。在這段時間裏,王維曾在長安爲官,出使過邊塞,還南下選拔過官員。

開元二十三年(735),王維經賢相張九齡推薦再度入朝,出任右拾遺。左右拾遺在唐代主要負責向皇帝奏論政事、稱述得失等,相當於現在監察部門的官員。

可惜不久之後,張九齡罷相,口蜜腹劍的奸相李林甫獨攬大權。王維因是被張九齡提拔的得力助手,也受到李林甫的排擠,將他派往邊塞涼州。

自從張九齡離開朝廷,王維爲官的熱情就受到嚴重的打擊,他再也看不到清明的政治環境,過起半官半隱的生活,“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從王維這個時期的經歷來看,他大多數時候對朝廷都是比較消極的。

好友元二(古人常以家中排行來稱呼對方,元二指元姓朋友在家中排行第二)奉旨出京即將遠赴遙遠的塞外邊關,王維心中充滿不捨,於是寫下這首充滿真摯情感的送別詩。

《送元二使安西》賞析

安西,在今新疆庫車附近,是唐代安西都護府的治所。都護府是漢、唐等時代中原王朝爲監護邊境各民族而設置的'軍事機關。

安西都護府是當時的六大都護府之一,安西都護府主要防禦的是吐蕃。天寶十四載(755)安史之亂爆發,安西都護府的軍隊被抽調到內地平亂,致使守護空虛,被吐蕃佔領。

王維寫送元二使安西的寫作背景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詩的前兩句明確交代了送別的時間、地點、氣候和環境。

渭城,是咸陽故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唐代從長安送西行的旅人,多在渭城餞行。春季裏一個小雨過後的清晨,詩人在酒店裏送別朋友。

“浥”是指溼潤,浸溼的意思,春季的小雨雨量不大,剛好壓住了路上的塵土。春雨過後,旅館周圍的柳樹也被小洗刷得乾淨清新。

古代在送別時,常常折柳表示對對方的依依惜別之情。在這首詩裏,詩人把目光聚集在旅館外面的柳樹,一是對“朝雨”的一種呼應,二是表達詩人對友人的留戀之情。

詩人對元二的不捨從第一句中也能看出端倪,詩的第一句說春天早上小雨溼潤了路上的塵土,可見詩人是從長安一直送朋友送到了渭城。

渭城是一個常常上演分別的地方,詩人送別朋友的腳步到這裏就要停下來,剩下的漫漫長路就不能再陪伴朋友了。

渭城的春天小雨淅瀝,長安的春天大約是一派繁華吧。

那友人即將前往的安西的春天呢,不知道是什麼樣子,大約安西是沒有春天的吧,因爲“春風不度玉門關”,安西在玉門關以西,春風怕是更難以到達。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詩人爲朋友在旅館裏擺酒餞行,頻頻舉杯。人在心中充滿愁苦時,往往願意用酒來麻痹自己的情感。

“勸君更盡”,這顯然已經不是剛剛纔喝了一杯酒而已,詩人總想勸朋友再喝一杯,酒裏蘊含着對朋友的牽掛,西出陽關之後就再也沒有熟悉的朋友了。

陽關舊址在甘肅敦煌縣西南,玉門關以南,所以稱爲陽關。這首《送元二使安西》又被叫做《陽關三疊》,因爲當時伶人在演唱《送元二使安西》反覆演唱三遍,故稱《陽關三疊》。

對於生活在中原地區的人來說,玉門關已經是塞外邊關,朋友元二要去的地方卻在更遙遠荒蕪的安西。

開元二十五年(737)王維曾經被派往涼州,雖然他在少年時曾經寫過邊塞詩,但都是他想象中的,直到他真正到達邊關時,他才瞭解了戍守邊關是何等艱難。

如果朋友元二此行在王維到過涼州之後,詩人這一杯又一杯的敬酒,更能顯示出他對朋友此行的擔憂與牽掛。

朋友元二這一次出使西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到長安,朝廷裏烏煙瘴氣,朋友回到長安時,自己又會在哪裏,連詩人自己都不知道,他們何日才能重逢不得而知。

大漠孤煙,朋友要去的荒蕪之地,黃沙漫漫,想來都是爲朋友的擔心。

愁苦滋味只能藉由一杯酒將它們都壓在心裏,分別的話不必再多說,自己的心情朋友元二亦十分清楚,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吧。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氣象裏滲透着悲傷的詩歌,是遊宦仕人茫茫未知的心聲,是朋友之間誠摯情感低沉的抒發。

送君千里總須一別,王維揮手告別遠行的朋友元二,等待他的同樣也是一場未知的旅程。

唐玄宗天寶年間,李林甫、楊國忠讓大唐的船舶偏離了正確的航線,使李唐王朝一步一步走向衰落和危亡。

王維寫送元二使安西的寫作背景2

寫作背景:

此詩是王維送朋友去西北邊疆時作的詩,後有樂人譜曲,名爲“陽關三疊”。詩題又名“送元二使安西”。安西,是唐中央政府爲統轄西域地區而設的。元二奉朝廷之命出使安西都護府,王維到渭城爲之餞行,因作這首七絕。

原文: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出自:唐代·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

釋義:渭城早晨一場春雨沾溼了輕塵,客舍周圍柳樹的枝葉翠嫩一新。老朋友請你再乾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陽關就難以遇到故舊親人。

王維寫送元二使安西的寫作背景 第2張
  

擴展資料

詩人剪裁下這臨行送別時的一瞬,使其成爲了永恆。老友即將遠行,將赴滿地黃沙的邊疆絕域。此時一別,不知何日才能再見,千言萬語無從說起,能說出口的只有一句:喝下這杯離別的酒吧!依依惜別之情、所有的關懷與祝福早已融進了這一杯酒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色青青柳色新。”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詩人對將要去荒涼之地的友人元二的'深深依戀和牽掛。詩的前兩句明寫春景,暗寓離別。其中不僅“柳”與“留”諧音,是離別的象徵,“輕塵”“客舍”也都暗示了旅行的目的,巧妙地點出了送別的時間、地點和環境。

後兩句點明瞭主題是以酒餞別,詩人借分手時的勸酒,表達對友人深厚的情意。友人此行要去的安西,在今天的新疆庫車縣境,同時代的王之渙有“春風不度玉門關”的形容,何況安西更在玉門之外,其荒涼遙遠可想而知。

王維寫送元二使安西的寫作背景3

送元二使安西的寫作背景

此詩是王維送朋友去西北邊疆時作的詩,詩題又名“贈別”,後有樂人譜曲,名爲“陽關三疊”,又名“渭城曲”。它大約作於安史之亂前。安西,是唐中央政府爲統轄西域地區而設的安西都護府的簡稱,治所在龜茲城(今新疆庫車)。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從長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別。渭城即秦都咸陽故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

王維寫送元二使安西的寫作背景 第3張
  

送元二使安西

清晨,剛下過一陣細雨,路邊的塵土被雨水洗淡 了,柳樹好像跟新長出來的.一樣,顯得十分鮮豔。宿舍裏,王維焦急地等待着元二的到來,突然,門 開了,元二進來了, 王維連忙起身,說道;元兄,快請坐。元二回應道:“王兄,朋友之間何必如此客氣!”王維又 道:“元兄,這可能是我們最後一次相聚了。”元二笑道:“俗話說得好,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兄何必那麼認真俗話說得好,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兄何必那麼認真,於是他們又開始又開始敘舊了。

時間不等人,一轉眼就過了。元二要西行了,王維趕 緊遞上酒杯,勸元二再喝一杯酒,元二接了酒杯,一飲而盡,依依不捨的走了。元二走了不久,

王維揮筆寫道;《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清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以此表達自己與元二的深厚友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9oj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