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小班的幼兒園教育隨筆15篇

小班的幼兒園教育隨筆15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過不少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隨筆吧?隨筆最重要的是是表達出作者的意圖,傳達心情、感悟、觀點...就像與鄰家談心般輕鬆。爲了幫助大家更多的瞭解隨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的幼兒園教育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的幼兒園教育隨筆15篇

小班的幼兒園教育隨筆1

放寒假了,心裏一下感到好簡便啊,能夠不管班裏孩子的安全了,也不用管他們學不學知識了,不用管他們吃飯多少,可是沒過幾天心裏突然感到很失落,好象少了很多東西,隨着時間的推移,心裏越發想念幼兒園裏的孩子,不明白他們在家裏過的怎樣樣?好不好?是不是聽話?家長會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教育嗎?會有孩子偷偷玩火、跑到水邊嗎?在馬路上安全嗎?心經常會被自我嚇的坐臥不寧,也就越來越盼着快些開學。

開學的第一天,吃過早飯早早來到幼兒園,打掃好衛生站在門口開始接待孩子入園。第一個入園的是最調皮的郭廣吉小朋友,遠遠看到我,臉上頓時露出了天真的微笑,跑到我的跟前大聲地說:“教師我想你了。”說完就撲到我的懷裏,陸續到園的孩子也圍繞在我的身旁唧唧喳喳的告訴我,自我也想教師了。聽了孩子們的話,我的鼻子有些發酸,眼淚差點掉下來,想到自我在假期裏何嘗不是天天想着這些可愛的孩子呢?

以前自我經常想,幹幼兒教師工資少,待遇低,工作累,天天還要爲幼兒園的孩子提心吊膽,有時家長不理解教師,還會來園說一些不負職責的.話,還是轉行算了。可是經過這一個假期,使我改變了自我的想法,不管能拿多少錢,最起碼我贏得了孩子們的心,想到這些自我的心境開朗起來,同時也堅定了我幹好幼教事業這一光輝事業的決心。

小班的幼兒園教育隨筆2

孩子在幼兒階段表達能力還不夠完善,孩子含糊的發音、用詞不規範、語句不完整,往往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然而理解幼兒的思想,知道幼兒的各種需要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需要學會傾聽孩子的聲音。

曾經看見過一句名言:“沒有學會傾聽的教師,就有沒有學會傾聽的學生,哪個教室有不會傾聽的學生,就一定有不懂得傾聽的老師,要想學生學會傾聽,教師首先要學會傾聽學生的聲音,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更好的方法了。”《指南》指出:尊重和接納幼兒的說話方式,無論幼兒的表達水平如何,都應認真地傾聽並給予積極的迴應。如果教師能真誠地傾聽幼兒的意見,理解和尊重他們,接納他們稚嫩的觀點,分擔他們的困惑,共享他們成功的快樂,用溫暖的笑臉去面對他們,就能增強彼此的.溝通和交流,就有益於幼兒的發展。記得有一次,在吃午飯時,老師發現地上有一灘水,問是哪個小朋友尿褲子了,可沒有一個孩子回答,我告訴他們,沒關係的,不小心尿溼褲子,老師幫助你把溼褲子換了,這樣纔不會生病。過了一會,妍妍小朋友走到我身邊,悄悄地告訴我:老師,我實在憋不住了,我就尿在褲子裏了。你不要告訴其他小朋友,好嗎?聽了這些,我急忙給她換了褲子,並告訴她:老師一定給你保密。因此,我們應該在尊重幼兒的基礎上去傾聽他們的聲音。

幼兒的行爲總是刻意或不自覺地模仿成年人,他們內心是希望有人能夠認真傾聽他們的想法,然而成年人卻一直把他們當做小孩子,認爲他們什麼都不懂,從而忽略了他們內心的想法,這種方式可能對幼兒一生造成很大的影響。“三歲看百年”這句俗語在一定程度上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一個人在幼兒時期沒有學會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那麼他們長大後很有可能表現得沉默寡言,這個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有這樣一個故事,在籃球比賽剛剛興起的時候,那時候籃球網還沒有洞,每一次投籃投中時,都要人爬梯子上去取,這樣既拖延了時間,又使比賽很不盡興,維持人們想了很多種辦法,甚至發明了專門又來取球的機器,但是結果仍不盡人意。直到有一天,一個小女孩和她爸爸去看比賽時,看到工作人員費力的一次又一次去取籃球,她疑惑的問道:“爲什麼他們不用剪刀把籃球網剪一個洞?”小女孩的話一語驚醒夢中人一般,人們在籃球網上剪一個洞,問題就解決了。小孩子往往能夠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而成人常常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所以,常常傾聽孩子的聲音是十分有必要的。

怎樣才能成爲一個合格的傾聽者,首先我認爲要有耐心,認真觀察幼兒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努力從幼兒含糊不清的發音中理解幼兒的意思,然後做出回答,不能敷衍,這樣只會讓幼兒因爲表達不清楚他的意思而着急,甚至有可能大哭大鬧,我們自己卻不知他們爲何而哭鬧。如小班新入園的幼兒,常常以哭來表達自己對新環境的不適應,對父母的依戀,面對這種情形,作爲老師就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傾聽幼兒的聲音,用敏銳的觀察力去分析他們哭的原因,是生病了?是褲子尿溼了?是想媽媽了?還是……在新小班常常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有的孩子因怕老師而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午睡時有的孩子想解便又不敢說,導致把尿弄在褲子上,尿在牀上。就因爲這樣,有的家長就說,我家寶寶回來說老師在午睡時不讓孩子解便。還有的孩子想喝水,他們也不願表達,一出幼兒園,就吵着家長要喝水。針對這些現象,作爲老師,我們應該反思一下,是否該聽聽孩子們的聲音,不要跟孩子們規定:不準午睡時上了牀以後隨便上廁所,不準上課時隨便下座位去喝水入廁等。孩子畢竟還小,他和成人的自控力怎能相比?我想,有的老師可能害怕有的孩子是故意想借上廁所玩,有的孩子午睡時大聲叫老師又會影響其他幼兒睡覺,所以在午睡時便有了這樣的規定。要改變這樣的情形,老師可以多聽聽孩子的聲音,可以告訴他們別人在午睡時,你如果要上廁所,可以小聲點告訴老師,這樣就不會影響別人。

小班的幼兒園教育隨筆3

每次畫畫的時候,總有幾個孩子不喜歡畫畫。有一次,我剛一走進活動室,就聽到一羣孩子圍在一齊大聲地說:“哇塞!好漂亮呀!”“對呀,真好看!”。何事讓他們如此興奮,我有些納悶。走到跟前一看,原先他們正忙着往小桌子上貼圖呢!

我蹲下來,仔細瞧,小桌子上花花綠綠的,到底貼上了什麼?我還沒來得及問孩子,幾個孩子就爭先恐後地告訴我:“教師,這是用紙剪的花,它可漂亮了,這是我畫的小兔子……。”他們的知識還真豐富。

孩子就是孩子,對一切事物都感興趣。沒想到孩子們如此喜歡貼圖,看來,孩子們所喜歡玩的東西,必須有它的理由和道理。今節活動正好是美術課,隨機教育就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何不抓住孩子們感興趣的事物,讓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呢!

於是我大膽設想,對孩子們說:“你們覺得貼圖這麼好玩,都很喜歡它,那我們來比賽好嗎?看誰想出的花樣最多,就獎勵他小紅花,教師期待你們更好的表現。”孩子們一聽,更來勁了。

我發現最不愛畫畫的玲玲也快速的粘貼起來。我不僅僅讓孩子們把紙粘貼在紙上,並且我還準備了雞蛋皮、飲料瓶、糖紙等廢舊材料。讓孩子們自由選擇纔料,來用塗好的紙片在上頭粘。不一會粘完畫的幼兒快速的來到我的身邊讓我欣賞他的作品。輕輕高興地說:“教師,快看我的`蘋果花”,真的,我仔細一看,還真像。我趕緊表揚他:“輕輕,你真棒!”這時玲玲跑來說:“快看我用雞蛋皮做的小孩臉”,小靜嚷嚷着看他用飲料瓶做的大樹,婷婷讓我看他的蝴蝶花,並且孩子們一個個的比着,孩子們看到自我獨出心裁的作品,心裏那股自豪勁甭提了。

與此同時,我沒忘記提醒他們:小椅子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愛惜它、保護它,要堅持它的乾淨、整潔,此刻活動室裏成了美的樂園、想象的海洋。

小班的幼兒園教育隨筆4

我班來了一個新生叫-,她剛剛來到新環境,性格尤其內向,上活動時,她更表現的十分緊張,不能大膽唱歌,時常顯得膽怯,害羞。可當每次下課,別的小朋友都在玩的時候,僅有她坐在位上邊看書邊嘰裏咕嚕的在說着什麼。

我看出了她的心思,趁一次機會,我把她叫到了我的面前,和她說:“-,你唱歌的聲音最好聽,你信不信?”她害羞的告訴我:“教師,我唱歌真的很好聽嗎?”我說:“你不信的話,教師把你的歌聲錄在手機上,你自我來聽聽好嗎?”說完,她立刻用她的`小手捂住了她的小臉,我把她的小手輕輕的拿開,對她說:“-,你必須能行。”到了上課時間了,我把-唱的歌放給全體小朋友聽,並且,說:“這是-唱歌的聲音,你們覺得她唱的好聽嗎?”大家異口同聲說:“好聽”我請小朋友爲她鼓掌,我讓孩子們熱情的圍着、拉着她和她一齊玩遊戲,使她感受到團體玩的樂趣,她最終理解了新的家園!

小班的幼兒園教育隨筆5

帶了大半年小班,我深深地體會到小班的孩子對老師的依賴性是那麼的強,比如:穿衣服、繫鞋帶、拉拉鍊、疊被子等這些小事對他們來是非常難,必須在老師的幫助下才能完成。特別是下午離園的時候,總有一大羣孩子爲在我身邊,“老師,幫我穿上衣服吧”,“老師,幫我係上釦子吧”,老師……;說實話有時候真的感覺有點,但是我看到孩子們那一張張充滿懇求的小臉聽帶孩子們稚氣十足的話語,我還不忍心去幫忙。但是往深處一想,孩子身活自理能力本來就很差,如果這樣一直幫助下去,孩子的自理能力怎麼能提高呢?

又到放學的時間了,孩子們像往常一樣圍在我的身邊,我靈機一動,哎喲……我的胳膊好疼啊,頓時有幾個孩子問小新老師你怎麼了,我的`胳膊一不小心扭着了,接着好幾個懂事的孩子就自己學着穿起了衣服,幾個平時要求讓我穿衣服的孩子,竟然“自己也穿上了”,雖然他們有扣錯釦子的、又把帽子戴反的,但畢竟是他們自己穿的,看着一張張紅彤彤的小臉,我感到一陣欣慰。

第二天一早,棟棟的媽媽見到我高興的說:“棟棟是怎麼了,他說媽媽讓我自己來穿衣服吧,我能行,說着自己拿着笤帚幫我掃地,還把自己的小被子疊了起來,看,我還拍來的照片呢。

我能行

我猛然發現,這些事情不是孩子們不會,是他們不想做。

小班的幼兒園教育隨筆6

幼兒在日常活動中,常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小事,如果能適時幫助孩子,正確指導孩子,那麼孩子將會在這無數的小事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一次戶外活動時,樂樂和洋洋(化名)同時拿着一個球,誰也不肯讓,我說:“是誰先拿的誰先玩。”可他們兩都說是自己先拿到的。我猜想,他們兩個一定都很想玩這個球,便啓發他們說:“你們看,姍姍和奇奇(化名)兩個人玩一個球多開心呀,你們兩個也可以一起玩球呀!”兩個孩子愉快的答應了。可在玩的過程中,卻始終看見他們倆一個人抱着球跑,另一個人追。這樣的遊戲算兩個人一起玩球嗎?他們兩個雖然愉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議,可實際行動卻告訴我,他們倆不想一起玩一個球。

我的腦海中浮現出這樣兩則小故事:一位母親拿來兩個大小不一的蘋果請自己的兩個孩子吃,弟弟搶先說:“要最大,最紅的”母親瞪了一眼,責備說:“要把好東西讓給別人,別隻想着自己。”哥哥靈機一動說:“我要最小的,把大的給弟弟。”母親表揚了哥哥,並將大的蘋果獎給了哥哥。從此,哥哥學會了說謊,爲達目的不擇手段,最終走進了監獄。

同樣的情景,母親說:“誰都想得到大的蘋果,現在讓我們來做一個比賽,我把門前的草坪分成兩快,每人負責一塊,誰幹得又快又好,誰就吃又大又紅的蘋果。”最後,孩子通過努力得到了最大最紅的蘋果,也懂得了一個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要努力。兩則小故事的情景相同,由於母親的教育方式不一樣,結果也完全不一樣。

從分蘋果的小故事中,讓我領悟到一個道理,那就是教育,不僅僅是在傳授一個道理,而是讓受教育者在你傳授的`道理中學會辨別是非,學會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我想,他們一直不能共同玩一個球,是因爲他們始終還是認爲球是自己先拿到的,應該歸自己玩。要想讓他們共同玩一個球,必須解開這個心結。

我走到他們旁邊問到:“你們倆願意一起玩球嗎?”

“我想投球,可揚揚非要拍球。”樂樂說,

“那怎麼辦呢?”我問,

“我先拍,拍一會兒再把球給他投。”揚揚說,

“不,我先投。”樂樂也不甘示弱。

問題又回到了這裏:誰先玩球?

“你們倆都想先玩,我們用比賽的方式來決定,誰贏了,誰先玩,行嗎?”

“好!”

和他們商量後決定,把球放到一個指定的地點,誰先跑到指定地點拿到球誰就先玩,玩一會讓給另一個人玩。就這樣,兩個孩子也欣然接受了結果。再玩球時,揚揚拍球,樂樂在一旁幫他數數,當揚揚連着拍了很多次時,樂樂開心的在一旁鼓掌。揚揚投球時,樂樂站在一旁……

當然,玩球的事只是一件小事,但孩子的成長,正是由生活中這一件件小事的積累,形成了他們的人生觀和對生活的態度,可見正確的引導和適時地教育在孩子們的成長中起着相當大的作用,真可謂是生活無小事,教育無小事。

小班的幼兒園教育隨筆7

雖然是大班的孩子,但他們的語言表達本事很差。所以我會經常和他們聊天,在聊天的時候我發現了孩子們不少的興趣及他們心裏的想法。原本以爲他們是歡樂沒有煩惱的,聊天后卻發現他們幼小的心裏也有許多煩心事。

和孩子們聊天讓他們的普通話也有了提高,孩子們逐漸也喜歡和我聊天。經過聊天我明白了他們喜歡動畫片,明白他們喜歡聽故事,也明白了他們喜歡和班裏的誰是好朋友,及對父母的評論等。孩子們很能說,也很想說。但有時候是活動限制了他們,使他們沒有機會表達自我的'想法,所以在活動課中,孩子們自然也就說的少了。

小班的幼兒園教育隨筆8

在一次即將吃中午飯前的半個小時,當幼兒把小手洗乾淨後,我便利用剩餘的時間給孩子們講故事,過後一提問,竟然能回答的孩子少之又少,我又將這個故事重複講了一遍,並要求過後誰也來噹噹小老師,在把聽到的講給同伴們聽。結果,卻令我很意外,請了兩個聽得專心的'小朋友,講得都吞吞吐吐,斷斷續續的。但我還是給予肯定評價,以一些傾向性語言暗示引導幼兒。例如:”楊x x因爲聽得認真,一下子就能聽出故事講的主要內容,””你們看,王x x講得多好啊,是因爲他聽得認真,”等等。這樣既表揚了認真聽講的孩子,又給其他孩子指明瞭努力的方向。

在我再次講故事時,又給孩子們提出要求,孩子們聽得比以前好多了。我相信教師要有耐心地慢慢培養,對有進步的幼兒,教師要及時表揚,肯定,獎勵,慢慢會培養起孩子們的良好傾聽習慣。

小班的幼兒園教育隨筆9

在進餐前,我組織幼兒聽錄音故事。沒過多久,後面的孩子就坐不住了。有的嘻嘻哈哈,有的竊竊私語。我連喊了幾遍“請安靜”後,情況有所改變,但過不了兩分鐘.他們又開始鬧騰起來了。這時,我特別惱火,不明白爲什麼這麼好聽的配樂故事孩子們卻不喜歡聽,不明白爲什麼孩子們坐在一塊兒總有說不完的話。爲了讓孩子們安靜下來聽故事,我決定叫一下幾個比較“鬧”的孩子,以起警示作用。我環視了一下,看見較遠的那組孩子居然手拉手說說笑笑的,我便徑直朝他們走了過去。當我走近時,孩子們的笑臉凝固了,呈現在我面前的是一張張惶恐、膽怯的臉.一副準備受罰的表情。突然,我很想知道孩子們究竟在玩什麼玩得那麼開心,便什麼話都沒說,在那組找了個空位子坐下來。一坐下來.我就明白了其中的緣由,原來我班的錄音機有點小問題,播放時聲音很輕,以至於坐在後面的孩子根本聽不清楚錄音機裏講的是什麼,於是他們乾脆自發玩起了“切西瓜”的遊戲。

瞭解了孩子行爲背後的原因,我釋然了。我對孩子們說:“今天我們班的錄音機有點問題,很多小朋友聽不清故事.我們就改成手指遊戲吧。”我關掉錄音機,和孩子們一起玩起了《頭髮、肩膀、膝蓋、腳》的手指遊戲。

這一事件給了我很多啓發。一方面,孩子的“出格”行爲是有原因的`,如果教師僅憑主觀判斷,往往會誤解孩子。當我們組織了自認爲很有意思的活動而孩子參與率不高時,我們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走到孩子的位子上去耐心地觀察和了解,並及時引導和調整;另一方面,教師平時應該鼓勵和引導孩子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感受.以便儘早發現並解決問題。

小班的幼兒園教育隨筆10

教師總是有着很強的使命感,即便是幼兒園老師也是。Nauqiqgnaz聽說在校的時候接受到的教育就是等到將來真正進入幼兒園,那一定要秉承着“走進童心世界”的信念去教育孩子,應該認真的執行因材施教的思想。

二姐大學畢業後,如願以償了進入了幼兒園,二姐希望她帶的這些孩子們能夠有個非常美好的童年。進園不久,二姐就發現對於孩子益智的玩具少得可憐,儘管是新進的老師,但還是抓到機會就跟園長反映了這個情況。並提議說到一號店網上超市上購買。園長考慮了下,覺得確實是蠻有需要添置一些玩具的,於是便把這個任務交給二姐了。

二姐覺得購買玩具,當然要先觀察下孩子們每個人的個性,興趣和需求了。一直覺得只有充分的瞭解了他們,才能做出對他們有幫助的事情。也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的玩具。那時候成天就玩跳繩,跳皮筋的,想想現在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一邊想着,一邊就上1號店網上超市了看到琳琅滿目的玩具,有些不知從何開始看起了。不過看到例如貼帖子和拼圖的都還是不錯的。而且看到一本《學前500左右腦開發題》便買下了。想着在上課的時候可用來開發下孩子們。

二姐總是覺得能夠到幼兒園教書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儘管自己的童年已經過去了,但是跟着一羣小朋友在一起,彷彿返老還童了。又能重新溫習那美好的童年,儘管是用一顆童心來對待着羣小朋友,來靠近他們。但是二姐也不會忘記自己的'職責,就是教育好孩子,讓他們有個非常美好的童年,並且能真正在玩中開發智力,在玩中學到一些些的禮儀與道德。

我一直覺得能來當幼教的人都是一個童心未泯的人,是一個能放下身段跟孩子盡情玩耍的人,能夠帶給孩子微笑的人。顯然二姐就是這樣一個人。

不多時日,一號店團購的玩具寄到園裏了。聽二姐說當孩子們看到玩具的時候的神情,真像個快樂的天使。一張張笑臉,讓人忍不住想要參與到他們中間去。

小班的幼兒園教育隨筆11

我班幼兒尹中玉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對於教師提出的問題她心裏都明白,可是幾乎從來不主動舉手發言,即使教師請她,她也不願意把自我明白的告訴大家,可是與小朋友在一齊時,又說又笑,由此看來其實她不內向。在活動中我有意的經常提問她,以爲多提問多鼓勵她就會回答的,可是恰恰相反,還是不起作用。

遇到這樣的幼兒,經過仔細分析,我實施瞭如下方法:首先搞好師幼關係,僅有建立良好的師幼關係,使幼兒心目中產生對教師的信任感,做幼兒的知心朋友,構成良好的教育基礎,幼兒就會喜歡教師,並願意與教師溝通。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在學習、生活中多關心、體貼孩子,孩子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那份愛、那份關懷,自然也會和教師溝通。

再是家園合作共同培養,家長應當積極配合教師,進一步訓練幼兒的'說話本事,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壓抑孩子天真的本性,給孩子創造表達表現的機會,提高幼兒主動表達的興趣。讓幼兒享受成功的歡樂,塑造自信。既使有一點點提高,也要給予鼓勵。

其次,正面引導幼兒,讓幼兒獲得自信心,讓幼兒在支持、鼓勵中去創造表現,相信更適宜。用自我的一顆愛心,一雙慧眼,及時發現像尹中玉這樣帶有某種自我抑制孩子的表現欲。幫忙他們樹立自信心,克服膽怯心理。例如教師說:“沒什麼,試一試,錯了也沒關係。”如對幼兒說:“你真棒,回答的真好。”“你是這樣認爲的。”孩子會有“教師支持我”、“我能行”的喜悅與自豪感,最終會主動的表達。還能夠用獎勵小紅花等方法激發孩子去表現,再者孩子需要時也能夠給他一點提示。

小班的幼兒園教育隨筆12

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特別注重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能積極主動的參與、主動舉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讓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體現孩子們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主體性教學所倡導的是面向全體幼兒,尊重幼兒主體,使每個孩子都能成爲各種教育活動的“主角”。但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我經常會發現:當我們有問題要問孩子的時候,能夠積極舉手發言並且思維活躍的就那麼幾個孩子,而另外一些孩子卻很少發言,來來去去都是讓那幾位“好孩子”唱“主角”,其他幼兒只能做“局外人”,有些孩子爲什麼不愛舉手發言呢?是因爲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回答不出來,還是本身上課不夠專注,或者是即使知道答案,卻因生性膽小而不敢回答。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逐漸發現了這些孩子不愛舉手發言的.原因所在,並隨後採取了相應的教育措施。像一些因爲膽小而不敢回答問題的孩子,我就鼓勵他們大膽舉手,並及時對他們的回答予以肯定和表揚,使他們能夠逐步養成大膽發言的好習慣。對一些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孩子,我就有意識地對他們進行提醒、引導,幫助他們集中注意力。對於年齡偏小的孩子,我提問題時儘可能提得簡單些,從而幫助他們獲得更多自信。與此同時,我還對積極舉手發言的孩子予以小獎勵,如五角星等,以激發孩子們通過舉手回答問題來獲得禮物的願望。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培養,孩子們在大膽回答問題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班級裏積極舉手發言的孩子越來越多,孩子回答問題時的聲音也日益響亮起來。看到那一隻只高高舉起的小手,我的心中充滿了希望和感動。

小班的幼兒園教育隨筆13

看着已經入園一個月的豆豆班小朋友見全神貫注的在聽明老師講故事,此刻豆豆班的小朋友可能幹了。我想到習慣的'重要性。

他們剛來那會兒,對一切都很陌生。老師不認識、小朋友不熟悉,每一天嘴裏念着要媽媽,眼淚在臉上掛着。我們班的君雅小朋友,剛來的前兩天只有她一個女孩子,她媽媽說女孩子是嬌氣一些,她每一天基本上都把嗓子哭啞,轉眼一個月過去了,此刻從門口走再也聽不到前段時間的哭喊聲了,讓我感覺到突然他們都長大了,但是時間來過了一個月,一個月的適應期他們都習慣了。

他們習慣了每一天的各個環節,早上一到九點多的時候尤仁航就會走過來問老師:“老師,喝牛奶了!”逗得我們哈哈大笑。孩子們都是聰明的孩子,此刻不知不覺小朋友都能夠自己提褲子了,睡午覺的時候他們也會告訴我們我自己睡,我不自己拍。

如果孩子做事總是依靠大人,那麼,他們會缺乏獨立性,進而影響孩子良好習慣的構成。所以我們就應讓孩子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吃飯的問題上,是家長們關心的話題,都紛紛告訴老師:“他不喜歡吃飯!”“他不吃飯吃零食,他要人喂。”但是在幼兒園,我們讓幼兒自己吃,學會自己吃飯了,我們只在旁邊幫忙他們,我們班的“蹦蹦”到吃飯的時候喜歡下位亂蹦,之後一到吃飯的時候我們就有一個老師陪着他吃,坐在他旁邊,他就習慣了自己坐在位子上吃,教他們脫鞋子、等技能,暫時不會能夠慢慢練。

天天學,天天練,老師務必有耐心,孩子也要有耐心。

小班的幼兒園教育隨筆14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們總會發現有幾個孩子會走神,或者做出令人煩惱的事。此時,老師如果停下教學來進行教育,這不僅打斷了孩子們的思路,而且效果不一定很理想。但如果老師能在不影響正常教學進程的情況下,用表情、體態語等非言語手段給予積極的提示,則效果會事半功倍。這時的你,該如何選擇呢?

在一次語言教學活動中,本來教室裏只聽到我講故事聲音,突然有一位小朋友“啊—嚏!”重重地打了一聲噴嚏,這時全班孩子開始不約而同地大笑起來。於是我拍了幾下手示意讓孩子們安靜下來,但孩子們似乎沒有停止笑聲的`意思,聲音非常得吵,甚至有兩位孩子已經趴到了地上。我下意識地將一隻手蓋在了自己的耳朵上,頓時孩子們也開始模仿起我的動作,我立刻伸出食指放在嘴邊,衝他們眨眨眼。啊呀,教室裏一下子靜悄悄的。我拍拍手,然後又拍拍腿,大家個個坐得端端正正。於是我伸出大拇指表揚他們,最後在歡樂的氣氛中順利地開展完我的教學活動。

由於每位孩子的個性、興趣愛好都不同,對於小班孩子來講,他們處於好奇心萌發階段,喜歡模仿成人的動作與神態。在平時生活中,教師的一言一行孩子們都是看在眼裏,記在心上。在教學活動中,我們要針對不同現象隨即做出各種反應。

在這件事件中,我巧妙利用非言語交際手段,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情緒。對於這種方法,我們還可以將其運用到平時生活教育中。例如:在教學活動中,如果發現極個別孩子不認真聽講,可以走過去輕輕地摸摸他的頭;當孩子們在玩玩具時,發生爭執或者亂扔玩具,可以皺皺眉頭表示不滿或者搖搖手阻止他們;當發現孩子們大吵大鬧時,可以帶領他們學習小貓等動作,學會輕輕說話。久而久之,孩子們習慣並能正確地領會其中的暗示,自覺、愉快地調整自己的行爲。

孩子們還很小,爲了讓他們愉快地接受老師的教育,同時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我們要做的還有許多……

小班的幼兒園教育隨筆15

前天午餐前,孩子們正在聚精會神地聽我講故事,只有肖宇在不時扭動身體,轉動着小椅子發出吱吱嘎嘎的聲音。於是我邊講故事,邊用眼神暗示他坐好,但三四次之後仍無濟於事。我有點生氣了,便走過去輕聲但嚴肅地提醒他說:“坐好了,不然楊老師和小椅子都要生氣了。”雖然我的聲音很小,但還是被坐在肖宇左邊的袁司彥聽見了,只聽她小聲嘀咕着:“老師又生氣了。”

袁司彥的話讓我的心絃猛然一顫。是啊,想想最近一段時間,我的確把“老師要生氣了”當作了自己的口頭禪,時不時地就要說一次。袁司彥的話使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從什麼時候開始,在孩子犯錯時我不再耐心地和他們講道理,而是簡單地用“老師要生氣了”這句話來製作孩子的行爲?也許是因爲我表露出“生氣”這種不良情緒時,孩子總是會立刻安靜下來吧,我居然下意識地把“生氣”當成了維持教室次序的法寶!現在想來,這種方法雖然能立收實效,但是對良好師生關係的形成與幼兒認知、社會性的發展都存在着不良的“後遺症”。

孩子不是因爲覺得我有道理,而是懾於我作爲教師的威嚴與氣勢。且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認爲我是一個“無能”的.教師,因爲我只會“生氣”。我爲什麼不能耐心一點觀察瞭解幼兒行爲背後的原因?爲什麼不能以理服人?爲什麼不能做好情緒的自我調控,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幼兒呢?我試想換一種方式,如對孩子說:“肖宇快坐好吧,藍貓不是說小朋友要坐直,不然脊椎就要變彎了麼?”也許這樣一樣會達到預期的目的。

昨天開始教育活動前,我拉過肖宇和袁司彥,誠懇地對他們說:“謝謝你們的提醒,老師下次再也不會‘生氣’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eeyv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