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騷體賦的特點

騷體賦的特點

句型上有重大突破、章法有重大創新、體制擴展等。

騷體賦的特點1

1、句型上有重大突破。

屈原創造了一種長句句型,以六言爲主,混合五言七言。

2、章法有重大創新。

騷體賦不再侷限於古詩的章法。

3、體制擴展。

詩篇大幅增長,如《離騷》372句、2469字。漢代騷體賦一般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個倡導者是西漢初年的賈毅。他是第一個取得巨大成就的人。他的代表作有《屈原賦》和《賦鳥賦》。

他的作品善於運用,情感節奏和語言節奏相互抑制,楚辭有明顯的痕跡;抒情、情感是賈毅辭職的主要特點,與楚辭有明顯的繼承關係,不同於漢大賦。武帝時代,騷體賦揉進了三四句話,淮南小山招隱士句式參差不齊,形象奇特,場景奇特,是其代表。西漢中期以後,騷體賦逐漸定型,嚴忌的《哀時命》、東方朔的.《七誡》、王褒的《九懷》等都是典範作品。

騷體賦的特點
  

騷體賦,簡稱“騷賦”。

賦“拓宇於楚辭”,前人已有確論。或曰騷體賦是迴歸於楚辭。後世論者,以體式近乎楚騷之賦,謂之“騷體賦”。

明王世貞《藝苑卮言》曰:“騷賦雖有韻之言,其於詩文,自是竹之於草木,魚之於鳥獸,別爲一類,不可偏屬。”意即賦中獨具一體。

騷體主要的語言特徵是多用楚地方言“兮”字,騷賦仿之,但騷與賦語言特點雖同,而體式仍有所別。胡應麟曰:“騷與賦,句語無甚相遠,體裁則大不同。騷複雜無倫,賦整蔚有序。騷以含蓄深婉爲尚,賦以誇張宏鉅爲工。”

例見漢班昭《東征賦》。(文略)

騷賦以“亂曰”結尾,也是騷體特徵之一。亦有以“訊曰”、“歌曰”、“詩曰”、“贊曰”結尾者。

騷體賦的特點2

騷體賦是什麼

騷體賦是明朝詩詞文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創作中以楚騷爲模板,不僅繼承了楚騷抒情的句式,還延續了楚騷詩詞中的意境,它在楚騷本身之上還增加了一些新的變化,以動物植物還有室宇書畫等事物豐富了騷體賦的題材,以溫柔平凡的情感來表達騷體賦詩詞中要表達的意思。

因爲這些新奇的變化,給騷體賦的發展空間帶來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後期直接導致騷體賦的抒情性被消解後成爲了一片空白文。這樣的結果,最終使騷體賦在永樂年間一步步走向了敗落。

一、對我國古代騷體賦起源與發展的簡要探究

文學界把弘治正德年爲界限將明代騷體賦分爲前後兩期,明前期在洪武到成化年間,根據《歷代辭賦怪匯》中記載,同一時期的辭賦創作量大概在四百七十九篇,寫騷體賦的作者在一百三十五人,其中描寫兵家騷體賦一共一百五十七篇,佔騷體賦總數的百分之三十二,寫兵家騷體賦的作家在七十五人,佔騷體賦作家數百分之五十五。

而在洪武年間,是騷體賦最繁盛的時期,其中出現了許多重要的作家。其中有劉基、高啓、以及危素、唐桂芳、童翼、方孝儒等五十餘人。同時值的讚歎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也參與了創作騷體賦。其中著有《秋水賦》留於世間。兵中人劉基的《述志賦》和《吊祖豫州賦》,還有危素的《別友賦》等都是明代最佳的騷體賦。

在永樂至成化年期間,是騷體賦發展的敗落期,在這期間也只有騷體賦六十七篇,其中包含了一些內容絕美的作品,其中的作家就有姚廣孝、李時勉、賙濟八十餘人。騷體賦在明代是詩詞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又包含有宋代的演變過程。還有寺廟的藝術特色和發展形態。騷體賦是一種表達昂揚激憤的情感的詩詞,就像劉基的《吊檯布哈元帥賦》是最有名的雜亂詩賦。

二、騷體賦的總體特徵與明朝騷體賦的主要特點

騷體賦的詩詞一般都是以楚辭內容爲大致思路往下研究續寫。而且以楚辭爲結尾。並且創造性地在篇章和中央使用序言。亂辭在結構上很好的充當了全文的結尾,在功能上也有概括篇旨和畫龍點睛,提升意境的作用。

騷體賦的篇幅可長可短,短篇文章可能只有寥寥數語,長篇可就不只是一些正文了,它其中可能還夾雜着一點別的故事。亂辭的使用方法剛開始源於屈原的《離騷》、《哀郢》、《涉江》、《懷沙》和“亂曰”起結尾,就像《離騷》的結尾:“亂曰:已矣哉,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既莫足不威美政兮,吾將仍彭咸之所居。”

明朝前期騷體賦的亂辭又是把“歌曰”或者“辭曰”、“頌曰”、“重曰”還有“系曰”加在裏面的。其實和“亂曰”並無差別。就像如朱史的《豫齋賦》“誶曰:鼂釣於湖兮,維鬵有魚”。還有王行的《別知賦》,“歌曰:山川莽蒼兮長路漫漫,悽兵風雨兮凝陰沍寒”。

騷體賦的特點 第2張
  

開頭的序文也是明朝騷體賦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能是交作背景也可能是呈起下文的作用。像徐尊生《祥雞賦》“歙縣隱君子美,讀乢師 山窗下,雞傷於狐,逸道旁,爲途中攫去。數日,復脫歸,鳴於棲上,諸生目曰祥雞。餘爲之賦。”一開始序文就解釋了雞的由來,用來表明作者的創作重心。

像王佑《傷石皷賦》,序曰:“太文廟戟門下列岐陽之石皷十,兵中一皷,昔人用爲臵焉,賦以傷之”,石皷本爲歷史文物,所以被人用來當做臵來使用,這令創作作者心疼不已。剛開始的序文不僅說明了寫作背景,還爲下文引出了十分悲痛的情感。

楚騷略微傷感的文化寫作手法,讓它成爲了適合抒發情感的好幫手。楚騷尤其擅寫個體生命,還有內心深處的哀怨悲楚的感覺。騷體賦不僅完美的繼承了楚辭的寫作方法,還汲取了楚辭其中的藝術營養。而且騷體賦還擅長找題材靈感,並且不斷加以提煉不斷強化成爲自己的東西。這就讓騷體賦逐漸形成了題材範圍內引起審美追求的一種文化。

三、元明時期著名的'騷體賦詞人及其著作賞析

而且明前期的騷體賦題材十分廣泛,它不拘於陽春白雪,反而表現出了一種雅俗共賞的審美觀念。首先,騷體賦的題材就接近於日常生活,比如如貝瓊的《鶴賦》,《白鳩賦》。還有塗幾的《雞子賦》,鄭真的《雙芋圖賦》。徐尊生額《祥雞賦》等作品。從題目就可以看出來題材十分接近於生活。

明前期的騷體賦作家們都很重視日常的生活體驗。他們會把他們的所遇所感,所思所想,還有各種人生經驗都能加到騷體賦中。就像貝瓊在《白鳩賦並序》中道:“成均教樂所,大椿一枝,有二白鳩集兵上。春來冬去,亦物之建乎類 者。餘愛而賦之”。

寫的內容非常感染讀者。這就是所謂的生活微小的事物都能被作家收入眼底。還有塗幾的《雞子賦》中有記載:“有物於此兮,不方而囿。

包括二質兮,陰陽其全。釐玉發耀兮,虧相裹纏。外固內藏兮,未判兮,渾渾兵天,無首無趾兮,突然而然。元氣密叐兮,母以子傳。野人 剛柔以宣。清濁不識兮,請佔筳篿”。雞本就是是尋常家禽,但是它也能被作者收入筆下,而且還用“天地混沌如雞子”來說雞蛋的整體形態。又有一絲頑皮又不失理趣。還有雅俗共賞的審美意識。

就比如鄭真的《雙芋圖賦》:“夫君子之於物,取兵意之適焉爾,刜不計兵粗貴賤高下厚薄也”。物不分貴賤。而且這篇文章的語言也十分流暢平常。還有如徐尊生的《祥雞賦》“迸光聲之喔喔 兮,倒衣裳於簡編”。

王達的《分攜賦》中:“佳人去兮我心悲,發蕭蕭兮明如思。亂春愁兮似織,有心事兮誰知”。娓娓道來的語句讓人讀着就會帶入進去。

從句子的變化上來看,洪武期間騷體賦的句子變化較多,而且騷體賦的四種基本句式都有單獨使用或者交叉使用,比如貝瓊的《鶴賦》爲離騷式,王行的《墨芙蓉賦》爲九歌式,唐桂芳的《古劍賦》就爲橘頌式。以永樂年爲例子,這個時期的句子普遍都十分嚴謹,缺少變化,而且大部分都是以離騷式句型爲主。

明前期的騷體賦並不執着於悲傷情感的情感的發泄。更多的是凸顯一種平淡內斂的情感體悟。騷體賦淡化了一部分悲怨色彩,稀釋了許多的怨懟之氣。但是有些騷體賦就能悲傷中也有慷慨之氣。如塗幾的《勵志賦》。童冀的《述志賦》。讀的時候感覺悲傷,但其中也有欣然快樂的感覺。

塗幾的另外幾篇也有此功效,比如《嘉陽春賦》,童冀的《閔春雪賦》。這兩篇文中都有很濃的離別情感,但是也有並豁達開朗的之意,如吳沉《述別賦》。

拿出元明易鼎時期的朝氣蓬勃的的精神勱態,這就間接地反映了明前期讀書人心態的發化。還突顯了楚騷的藝術頑強生命力。明代人雖然認識到唐律騷體賦文賦缺陷,卻還是高舉明代的旗幟。這是一種強於理論,始於創作的舉動。明前的騷體賦創作踐行了漢語言的統一理論要求,後期又以騷體文章的華麗色彩給平淡保守的明前期賦壇帶來了一線生機。

騷體賦的特點3

騷體賦是什麼

有人說過騷體賦實質上也是一個文章革新的口號。它是一個時代的潮流,並不是 某一個理論家個人的聲音。明代的辭賦作家對騷體賦的創作積極性也非常高,而且明代也是一個全方位發展騷體賦的時代。

一方面它承接了元賦的特點,又有明代末的萎靡文風。元人祝堯提出騷體賦,它是以楚辭爲核心的來源,而詩詞則是用楚辭的起源,“故能賦者,要當復熟於此,以求古詩所賦之本 義”後來又有吳萊的`《楚漢正聲》。

辭賦主張也是推崇楚漢的文案。明代騷體賦也繼承了當時的理論,劉基在《蘇平仲文集序》中讚賞漢代文學“一掃衰周之文敝,而迒諸樸豐沛之歌”, 他認爲“下逮魏晉,降及於隋,駁雜不一,而兵大概,惟日趨於綺靡而已”。

騷體賦的特點 第3張
  

結合兵書辭賦創作實踐過程,劉基對騷體賦特別情有獨鍾,因爲騷體賦能更有利於他抒發他內心沉鬱激憤的感情。由此可見,明代騷體賦更崇尚楚騷風格,偏好以楚辭爲抒發情感的對象,基本上是延續了楚辭的發展。

當時的騷體賦不僅僅有抒情的還有植物賦,其中所寫的對象主要有梅、菊、竹等擁有美好寓意的植物。一般通過對這類植物的細緻摹寫,來寄寓作者的胸臆和思想情感。雖然植物賦的題材有些略顯單調。

創作數量也不多。但是文辭卻十分情韻兼美。礙於城市經濟與商業的大規模發展。明清兩代也十分繁盛的國家,根據《歷代辭賦怪匯》的統計,明朝前期的騷體賦中關於房屋植物

標籤: 騷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vddr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