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親子 >新生兒 >

【薦】新生兒硬腫症

【薦】新生兒硬腫症

什麼是新生兒硬腫症

【薦】新生兒硬腫症

新生兒硬腫症(sclerema,neonatorum)係指新生兒期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皮膚和皮下脂肪變硬,伴有水腫、低體溫的臨牀綜合徵。單純由寒冷引起者又稱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症,重症多合併多器官功能損害。

新生兒硬腫症有什麼症狀

它主要發生在冬春寒冷季節和低日齡組的新生兒,特別是早產兒。臨牀表現包括三大主徵,即體溫不升、皮膚硬腫和多系統功能損害。

(一)體溫不升:體溫過低是主要表現,全身或肢端涼、體溫常在攝氏35度以下,嚴重者可在30度以下。體溫過低分產熱良好與產熱衰竭兩種不同的情況,有助於判斷病情。產熱良好者腋溫>肛溫,腋溫減肛溫差爲正值(在0-0.9度之間),大多病程短,硬腫面積小,屬於輕型。產熱衰竭者,腋溫<肛溫,腋溫減肛溫差爲負值,多爲病程長,硬腫面積大,伴有多臟器功能衰竭,屬於重型。

(二)皮膚硬腫:包括皮脂硬化和水腫兩種情況。皮膚變硬,皮膚緊貼皮下組織不能提起。嚴重時肢體僵硬,不能活動,觸之如硬橡皮樣。皮膚呈暗紅色或蒼黃色,可伴水腫,指壓呈凹陷性。硬腫常爲對稱性,累及部位依次爲下肢、臀、面頰、上肢、背、腹、胸等,而眼瞼、手心、足底、陰囊背部等處因皮下脂肪很少或缺乏,故不發硬。

(三)器官功能損害:輕者,器官功能低下。表現爲不吃、不哭、反應低下、心率慢或心電圖及血生化異常;重者多器官功能衰竭,可發生休克、心力衰竭、DIC、腎功衰竭及肺出血等。

1.循環衰竭,重症體溫過低患兒,特別是體溫<,30℃或硬腫加重時,常伴有明顯微循環障礙,如面色蒼白,發紺、四肢涼、皮膚呈花紋狀、毛細血管充盈時間延長、心率先快後慢、心音低鈍及心律不齊。重症出現心衰、心肌損害及心源性休克。

2.急性腎功能衰竭,本症加重時多伴有尿少、甚至無尿等急性腎功能損害表現,嚴重者發生腎功能衰竭。

3.肺出血是重症病例極期表現,⑴呼吸困難和紫紺突然加重、給氧後症狀不緩解;⑵肺內溼羅音迅速增加;⑶泡沫性鮮血由口鼻涌出或氣管插管內吸出血性液體;⑷血氣顯示PaO2下降、PaCO2增加。肺出血是本病最危重臨牀症象和主要死因,如不及時急救可在短時間內死亡。

常見皮膚粘膜自發性出血,或注射針孔滲血不止,可伴休克和溶血表現等。

(四)其它,可致高膽紅素血癥並促成膽紅素腦病;代謝紊亂如低血糖、低血鈣及代謝性酸中毒等。

新生兒硬腫症改如何治療

治療原則應包括正確復溫、合理供應熱卡、早期預防和糾正臟器功能衰竭和積極消除病因。

(一)復溫:

1.復溫方法:

⑴輕-中度患兒,體溫>30℃產熱良好(腋-肛溫差爲正值),立即放入適中環境溫度,減少失熱,升高體溫。可將患兒置入預熱至30℃的暖箱內,箱溫在30-34℃範圍,在6-12小時內恢復正常體溫。農村、機層單位可因地制宜用熱水袋、熱炕、電熱毯包裹或貼身取暖復溫等方法。

⑵重症患兒,體溫<30℃或產熱衰竭(腋-肛溫差爲負值),先以高於患兒體溫1-2℃的暖箱開始復溫,每小時提高箱溫0.5-1℃(不>34℃),於12-24小時內恢復正常體溫。亦可酌情采用遠紅外線輻射臺或恆溫水浴法復溫。

2.復溫時的監護:包括血壓、心率、呼吸等,定時檢測肛溫、腋溫、腹壁皮膚溫度及環境溫度(室溫和暖箱溫度)。以肛溫爲體溫平衡指標;腋-肛溫差爲產熱指標;皮膚-環境溫差爲散熱指標。準確記錄攝入或輸入熱量、液量及尿量。

冬季應防新生兒硬腫症

新生兒硬腫症是由於保暖不良而引起的小兒皮脂硬化症。主要症狀是體溫低和皮膚硬腫。新生兒正常的腋下體溫是36℃至37℃,但該病患兒體溫可低到26℃,用普通體溫計測體溫測不到,要用低溫體溫計測量。病兒皮膚常從腿部變硬,逐漸發展到上身、胳膊、臉等部位,最後全身都變硬,捏其皮膚如泥巴或橡皮,皮膚由紅轉爲蒼白,病兒哭聲微弱,吮奶無力。嚴重的病兒出氣都是涼的,全身硬得像棍子。由於面頰變硬不會吮奶,甚至由於肋間肌無法運動而影響呼吸,很容易併發肺炎及敗血症,有的可能出現肺出血、吐血、便血等症狀而危及生命。

預防該病最重要的措施是保溫。一般產房和嬰兒室的溫度最好在24,℃左右。嚴冬季節胎兒出生後,臍帶處理完畢應立即用溫暖的小被把小兒包好,避免着涼,在家裏可以用50℃的熱水袋爲新生兒取暖,但要用毛巾包好,不要直接接觸小兒皮膚,以免燙傷。同時要合理餵養,以保證小兒營養和熱量的需求。

對新生兒硬腫症應採用綜合療法進行治療。包括保溫、保證進食量和熱量等必要的措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zi/xinshenger/15y9k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