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親子 >早教 >

兒童性格形成期爲幾歲?兒童性格特點有哪些

兒童性格形成期爲幾歲?兒童性格特點有哪些

孩子的性格關係着他的一生,那麼,他們的性格是在什麼時候形成的呢?在這一關鍵時期,父母可以怎麼做?

兒童性格形成期爲幾歲?兒童性格特點有哪些

孩子性格實在什麼時期形成的

3-6歲學齡前通常被稱爲“潮溼的水泥”期,這是孩子性格形成最重要的階段,孩子85%-90%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這個階段形成的。父母都希望寶寶成爲一個快樂、自信、受歡迎的人,只不過這些特質不會因爲父母的“希望”就會出現,更多情況下,是需要家長關注和培養的。而7-12歲則是“正在凝固的水泥”。這時,孩子85%-90%的性格都已經形成了。而他仍然需要成人不斷地支持來鞏固已經建立起來的自信心,以應付即將來臨的青春期的衝擊。在這段時間裏,由於學業壓力日益繁重,學習習慣正在養成,孩子又急於嘗試獨立,試圖從思想上逐漸掙脫父母的束縛,也從更大程度上容易受到媒體和同伴的影響。因此,特別需要父母的關注。

孩子的哪些表現提醒着父母們對孩子要積極引導情緒差

7-12歲的孩子,正在嘗試自己的獨立,他們時常會考驗自己的極限,就很容易在家裏或學校發生爭執。在遭遇悲傷和挫敗時,他們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發脾氣。其實孩子需要知道的是:如果不用尖叫等發脾氣的方式表達,還能怎樣來表達自己內心的煩惱與壓抑?我們要大力倡導健康的情緒表達方法,“情緒垃圾箱”、“氣球操”等被廣泛使用。同時,“情緒交通燈”的技巧也被鼓勵使用,孩子還可以學會如何冷靜看待自己頭腦中的不理性想法,並尋求有效的溝通來解決問題。

不自信

很多害羞孩子的父母都有這樣的經歷,在家的時候,孩子聲音洪亮、手舞足蹈、能唱能跳,可一旦來了生人,孩子就好像變了個人。最尷尬的情形莫過於死活不肯跟長輩打招呼,或者如果好心的叔叔阿姨想逗一下,更是立即成爲蜷縮的刺蝟了。事實上,害羞的孩子並不是時時刻刻都害羞,他們的害羞大都只表現在陌生環境中或者陌生人面前。我們現在已經知道,無論什麼氣質的孩子都可以成材。害羞的孩子通常氣質安靜,並遵守規則。但不可否認的是,害羞的孩子對陌生環境和事物感到緊張和恐懼,他們的“安全區域”小,因此適應慢,花費時間長;由於缺乏公衆表現的機會,因此較少得到學校和同伴的關注;由於不愛爭取,常常會失去很多機會;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快速、激烈的競爭年代,害羞的孩子也會產生不可避免的自卑心理,從而對自我形象產生懷疑……這些都是父母需要關注的原因。

害羞的孩子首先要知道自己並不是那麼“與衆不同”,跟那些在公衆面前表現活躍的同伴相比,他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進入狀態。雖然他願意到外面玩,卻很不希望別人“注視”他,被放在“聚光燈”下的感覺,只能讓他更不自在。他要知道在某些情況下,如何爭取並把握住自己的權利;他還需要了解公衆表現的具體方法和技巧,這些方法不能只是空空而談,需要詳細體會到能夠指導他每一個尷尬的困境。

兒童性格形成期爲幾歲?兒童性格特點有哪些 第2張

作業難

這個問題之所以會特別困擾家長[微博],不僅僅是來自於孩子本身,更多的或許是學校給父母不斷施加的壓力。磨蹭、邊寫邊玩孩子耗得精疲力竭,家長也陪得耐心全失。從兒童發展心理學來看,7-12歲,是保護和發展“勤奮感”的關鍵時期。學習管理自己的作業任務,就是國小生培養“勤奮感”最主要的渠道。而如果孩子在完成作業上有困難,除了智力因素、認知、讀寫障礙以外,更普遍的情況是孩子沒有養成好的作業行爲習慣。在齙牙兔情商訓練課中,孩子們會學習到如何劃分作業種類並安排完成優先秩序;如何計劃作業時間,並掌握時間管理的技巧。他們還會在訓練師的幫助下,訂立自己的學業目標,並確保這個目標是短期明確並切實可行的,成功的經歷會帶給孩子自信心,而自信心又會增加孩子學習的動力,良性循環由此形成。

不合羣

7-12歲的孩子開始渴望友誼了,學校和同學對他們的影響越來越大。他們強化自己自信心所需要得到的認可,更多是來自同學。如果一個孩子只是因爲成績,他還不至於討厭學校。但是如果這個孩子在校園裏沒有朋友,或者衝突不斷,受人排擠,就很可能導致厭學情緒的產生了。“不合羣”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家長特別需要警惕的信號。

專家們深信,良好的人際關係和社會交往技巧一定是可以通過學習而得到的。在齙牙兔兒童情商訓練中,這部分所涉及的方法相當具體:如何進行有效溝通、面對拒絕時的選擇、分享的意義、如何做到雙贏、如何應對嘲笑、如何堅持我的立場等等。

家庭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1、教養方式:

(1)父母教養比較民主,則孩子獨立、大膽、機靈、善於與別人交往協作,有分析思考能力;

(2)父母過於嚴厲,經常打罵,孩子則頑固、冷酷無情、倔犟或缺乏自信心及自尊心;

(3)父母過於溺愛,孩子就任性、缺乏獨立性,情緒不穩定、驕傲;

(4)父母過於保護孩子,則孩子被動、依賴、沉默、缺乏社交能力;

(5)父母教養意見有分歧,孩子就警惕性高,兩面討好,易說謊,投機取巧;

(6)父母支配型教養孩子,孩子就順從、依賴、缺乏獨立性。

2、家庭氣氛:一般和睦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在事業和生活上互相支持的家庭氣氛,對孩子的性格有積極的影響。相反,父母間的爭吵、隔閡、猜疑甚至關係破裂(父母離異或父母病故)青少年犯罪率高。

3、家庭結構:有研究表明,來自兩代人家庭的兒童在好奇心、堅持性、夥伴威望、與人關係及對勞動態度上均優於來自三代人家庭的兒童。這主要與三代人家庭中祖(外祖)父母對孩子的溺愛等因素有關。

4、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在目前我國獨生子女普遍的社會,如果不注重對獨生子女進行有意識的培養、教育,很容易使他們形成任性、不關心別人、自私等不良性格。

兒童性格形成期爲幾歲?兒童性格特點有哪些 第3張

孩子性格形成期家長該做什麼

第一、對待哭,不能簡單滿足要求或粗暴的制止。喜、怒、哀、樂、恐懼等都是老天賦於人類的正常的情緒表現。孩子的哭泣需要我們耐心去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對孩子說 “不要哭,不要哭”,這是非常大的錯誤。哭是他內心矛盾和衝突的釋放,不是壞事,成人只要輕輕地擁抱他,撫摸着他的後背。幾個月的嬰兒一旦啼哭我們常常口中應叨着“來啦來啦”就十萬火急地衝過去,這樣不好,孩子會養成控制大人的心理。應該用輕鬆而平緩的語調說:“餓了是嗎?媽媽來了”;一旦孩子掙扎哭鬧拒絕某件事就用妥協的聲音“哦哦哦,不要不要就不要”,其實應該用平緩的口氣說:“好,現在不要,我們等會兒再......(做某件事)”。不要讓孩子覺得他可以用哭鬧控制大人,可以隨心所欲。許多時候教育方法的實施要善於觀察總結,而不是一以概之。

第二、攻擊行爲是大部分孩子必經的成長過程。兩歲多至三週歲時的大部分孩子常常出現打人的現象,成人千萬不要說“不要打人”“你怎麼又打人了?”這是沒有任何作用的。這使得孩子認爲這個動作可以引起成人的注意,越發反覆出現打人動作。大多時候是因爲孩子處於口、手和腳的敏感期,他熱衷於用口、手、腳探索世界,認識事物,探索的範圍當然會包括他人的身體,於是出現了“咬人”、 “打人”、“踢人”等攻擊行爲。

還有一個原因是他還沒有掌握人際互動的方法。當他的語言還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思維的時候,情急之下常常出現用有衝擊力的身體動作替代。他可能只是表達“你讓開別擋着我”“你不要弄我的東西”,但是話未出口已伸手推搡或搶奪過來了。

孩子天生愛嘗試並重復那些能產生有趣、刺激後果、引起成人注意的行爲。正確的做法就是讓行爲後果變得毫無意義,他自然就放棄了。

第三、攻擊行爲是大部分孩子必經的成長過程。兩歲多至三週歲時的大部分孩子常常出現打人的現象,成人千萬不要說“不要打人”“你怎麼又打人了?”這是沒有任何作用的。這使得孩子認爲這個動作可以引起成人的注意,越發反覆出現打人動作。大多時候是因爲孩子處於口、手和腳的敏感期,他熱衷於用口、手、腳探索世界,認識事物,探索的範圍當然會包括他人的身體,於是出現了“咬人”、 “打人”、“踢人”等攻擊行爲。還有一個原因是他還沒有掌握人際互動的方法。當他的語言還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思維的時候,情急之下常常出現用有衝擊力的身體動作替代。他可能只是表達“你讓開別擋着我”“你不要弄我的東西”,但是話未出口已伸手推搡或搶奪過來了。孩子天生愛嘗試並重復那些能產生有趣、刺激後果、引起成人注意的行爲。正確的做法就是讓行爲後果變得毫無意義,他自然就放棄了。

兒童性格形成期爲幾歲?兒童性格特點有哪些 第4張

第四、不要把孩子當成馬戲團演員、許多家庭家裏來客人時,就招呼孩子:來來來,唱首歌,跳個舞。這是極不尊重孩子的行爲。不要讓孩子在客人面前表演節目,這會使得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將所有的注意力用於取悅別人。、

如果一個孩子經常被父母置於這樣不開心的境地,你要讓他外向活潑是很難的。所以經常有家長反應說,我的孩子在家是小霸王,到了外面就是小兔子。孩子受到足夠的尊重,他的表現纔會內外如一。不要隨便戲弄孩子,面對別人對我的孩子的戲弄,我常常毫不客氣地予以拒絕:對不起,我的孩子不喜歡開這種玩笑。在孩子和麪子之間,我們理應選擇孩子。

第五、不要給孩子傳遞負面的、消極的信息不要當着孩子的面向別人訴說孩子的種種“劣跡”。比如很多媽媽常常在客人面前說,“他就是這樣膽小!”“他就是不愛吃飯!”這樣你在暗示你的孩子:你期望他成爲這樣的人。他會朝着你期望的方向達成結果:他一定越來越膽小,越來越不愛吃飯。特別強調:堅決杜絕說以下的這些話:“不要吵,再吵警察來了。”“再鬧,醫生來打針了。”“快睡,大灰狼來了。”如果你不這樣威脅你的孩子,他外出時就會落落大方、活潑開朗、健康自信。注意:千萬不要和孩子開惡意的玩笑“你媽媽不要你了,她不來接你了”。對孩子說這樣話的人,你一定要讓孩子遠離他,這種玩笑話十分惡劣,對孩子的安全感的構建極爲不利。

第六、不說奶話。不說奶話,例如“腳腳”“鞋鞋”“吃飯飯”,甚至自編些別人聽不懂的嗲語。自出生起,對孩子說的每一句話,都應該是語法正確,發音標準的母語。主要撫養者與嬰兒對話時要用誇張的口形、清晰的聲音、緩慢的速度。

許多孩子到了兩歲多還分不清你我他,這也是成人不注意的結果。爲了讓孩子儘快掌握第一、二、三人稱代詞,一週歲之後媽媽和寶寶交流時就應該採用人稱代詞,以便孩子模仿。應該多說:“我倒水給你喝,”而少說“媽媽倒水給寶寶喝。”孩子說:“寶寶的”成人應該跟着說“是的,是你的。”當孩子說錯時,千萬不要鬨堂大笑,那當下孩子會被笑懵的,失去了學習的機會。

第七、不要對孩子說“聽話”讓孩子愉快地遵守規則,將規則內化到心中,成爲他一生遵守的信念。中國的家庭教育、社會秩序中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行爲規範,但遵守者廖廖無幾,這是爲什麼?只要沒人監督,我們就犯規,還心存僥倖“應該沒有人看到吧?”這到底是爲什麼?衝擊規則是孩子在試探我們的底線,其實就是遵守規則的開始,我們要寬容地對待,提醒他“你忘了什麼?”,而不是批評他,給他壓力。(“你怎麼忘了”也不能說,“怎麼”這兩個字會對孩子形成壓力,有責備的意思。)同時,我們應當充分地尊重孩子自發的探索行爲。當孩子自發的探索行爲得到我們的尊重時,他就會開始遵守我們給他設定的規矩,內化的規則將伴隨孩子終生,而且非常愉快非常容易地遵守這個內化的規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zi/zaojiao/l2d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