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養生 >心理養生 >

單親學生增至三成離異父母應多關注孩子

單親學生增至三成離異父母應多關注孩子

中學心理教師統計:十年來單親學生比例由20%增至30%

單親學生增至三成離異父母應多關注孩子

某省級中學老師發現:高一320名新生中有80多名來自單親家庭。廣州市某心理教師連續10年的調查顯示,單親學生的比例從20%增至30%。

班主任和心理教師都爲這一特殊羣體傾注了更多的心血,但調查證實,離異家長如何對待孩子更重要。專家支招,最重要的是充分溝通,將“父母離婚,對你的愛不會變”的信息傳達給孩子。

單親比例10年增10%

廣州市屬某重點中學高三級班主任翻着一沓學生註冊表,這個新接手的班,40多人裏有12個是單親家庭學生,“這名學生跟媽媽生活的,空着家庭成員欄的第一行,他說那原本是爸爸的位置”。而王洋剛送走的那個班,50多學生裏就有17名是單親孩子。

廣州市越秀區某省一級中學高中部的高一級級長髮現,該年級320多名新生有約80人來自單親家庭,“有的還在登記時隱瞞了父母離異的情況。”

廣州市某專職心理教師告訴記者,目前廣州甚至廣東都沒有專門統計過單親學生的數量及相關比例,但出於心理教學的需要,她連續10年關注單親學生情況發展,發現十年前還只是50人一班裏有10個左右的單親學生,目前已經增加至15個左右,比例從20%增加至30%。

單親學生更敏感脆弱

王洋做了7年的班主任,對於單親學生越來越多的情況,“感覺沉重”。

在他眼中,單親學生與在完整家庭中成長的學生相比,對身邊事物分外敏感,無論對於學習、玩樂、情緒、心態等缺少自制力。絕大部分單親孩子不願公開家庭情況。

在學期間父母離異,學生的情緒變化相當大,憂鬱、喜怒無常、沮喪、恍惚,直接反映在學習上爲明顯的學習效率變差,成績下降,重者無心向學。

資深學生心理教師表示,父母離異對於學生的心理傷害很大,家庭的破裂讓他們沒有了安全感,變得不信任人,心理脆弱。小部分學生甚至變得怨恨情緒濃重,感覺自己被遺棄了,“個別學生目睹了父母爭吵、互相說壞話甚至打架,漸漸地產生仇恨心理,將仇恨延伸到各方面的人或事”。

爲何越來越多單親學生?心理教師或專家都表示,這正是離婚率越來越高的社會現象投射到校園的表現。

單親孩子普遍感到“被遺棄”

廣州市某心理教師的研究發現,面對這一家庭變故,除了個別單親學生能直接說出來,表現出無所謂,甚至有的敢於稱“我就是單親,是媽媽一人帶我”之外,部分孩子失去了原有的開朗或平靜,“被遺棄”和“都是我的錯,是我不好才造成父母離婚”是最普遍的心理感受。

心裏教師指出,單親學生在校園裏最容易出現的是主動犯錯違規,以圖引起父母注意,她常瞭解到的學生心態就是“只有這樣,學校纔會請家長,他們纔會聚首,我在給他們創造碰面的機會,說不定真能撮合他們重新在一起”。

班主任們表示,教育單親學生的最大原則就是適度關注而不能流露任何“可憐他”的心態。事實上,由於失去了一方關愛,有不少孩子變得更成熟,也更努力學習,讓留守着自己的媽媽或爸爸從自己的成長中獲得快樂。

告訴孩子對他的愛不變

對於很多離婚夫妻因爲不知如何對待孩子的頭痛問題,老師和專家支招,首先最重要的是充分溝通,將“離婚是大人的事情,我們是因爲不合適在一起才分開,不是因爲你才離婚,對你而言,我們的愛護是不會變的”這樣的信息準確傳達給孩子。

其次,最忌諱的是在離婚大戰中當着孩子的面詆譭另一方,尤其惡劣的是出現家庭暴力,因爲會將仇恨的情緒帶給孩子,仇恨的種子也會延伸,甚至影響孩子人格個性的發展。

最後,經歷家庭變故的孩子會變得更敏感,因此,多回憶夫妻共同撫養他成長的事件,淡化不滿和自責或指責另一方的感覺,比隱瞞或迴避更有助於孩子從變故中恢復。

個案:離異後父親溺愛令其沉淪“電玩”世界

2009屆高三男生小張的媽媽第一次開家長會,就拉着班主任王老師哭個不住。原來,小張是個遊戲迷,高二時甚至連晚自修都不上,夜夜玩遊戲到凌晨三四點,結果高三摸底試一考,七門課總分還不到500分。小張媽媽只好把他送到學校住宿,可小張帶着上網手機照樣玩。

王老師一問情況,才知道小張父母在他高一下學期離婚了,媽媽忙裏忙外根本沒時間管他。小張的爸爸出於歉疚心理,對小張有求必應,電腦是最利玩遊戲的最高配置,手機、遊戲機、mp4。

數次談心後,小張承認,自己接受不了父母離婚的事實,覺得一切都變得沒有意義,乾脆躲到遊戲世界裏沉淪算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yangsheng/xinli/6gg4p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