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生活常識 >

御史大夫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

御史大夫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

御史是從一品官,相當於選擇的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和中央紀檢委書記。

御史大夫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1

一、“未央宮”的政治空間

1,未央宮內的封閉空間

漢朝建立以後。除了高祖劉邦居住在長樂宮之外,漢代的其他皇帝都是居住在未央宮,未央宮的地位遠遠超過了其他的宮殿。

當時的御史大夫的辦公場所就設立的未央宮,在《漢官舊儀》中記載:“御史大夫寺在司馬門內,題曰御史大夫寺。

司馬門內是當時皇宮的大門,御史的辦公室就設立在皇宮之內,從地理位置來看,御史大夫的地位十分了得!

再分析未央宮的建築特徵,武帝時期,國家昌盛,經濟富足的情況下,建築物自然增添不少,未央宮中多了各種宮殿樓閣,由此未央宮逐漸形成一個成熟的系統,在這個面積達到五平方公里,外周長達到八千多的宮殿內,一切活動都被皇帝直接控制。

御史大夫所處位置成爲一個封閉空間,與外界的交流受到嚴格限制,進出未央宮的道路只有司馬門和掖門,並且進出都要接受嚴格審查,乘坐馬車者必須徒步進入,其實不過是審查車輛及隨行物品搜查的一個藉口,雖然目的大家都心照不宣,但沒有人敢違抗這條命令,即使是皇子入內也必須依照制度行事。

即使順從檢查,未央宮也不是一個想進就能進的地方,只有持有門籍者纔可進入,這樣一來,未央宮就成爲一個完全封閉且安全的政治空間,御史的一系列活動都是在這個空間內完成!

2,御史中丞的核心位置

未央宮之大顯而易見,如此大的宮殿內御史大夫並不是隨意走動,而是有限制的一部分區域,未央宮前殿是皇帝與朝臣商議的重要場所,皇帝的居所也是在前殿,所以對前殿的防禦尤爲重要。

從出土的歷史證據可以看出,未央宮的前殿主要由廊房、長廊和殿門組成,加上圍牆的限制,整個前殿由獨立形成一個宮中之宮的存在。

提到前殿就不得不提御史中丞,前殿的廊房兼具辦公和生活的功能,在這一區域歷史考察中發現大量木簡,結合記載確定這一區域是御史中丞的主要工作地點,將這樣緊挨着皇帝的地方辦公,御史中丞的地位遠遠高於御史大夫。

從政治空間來分析,與皇帝的物理空間側面反映了御史大夫與御史中丞的政治地位,御史中丞與皇帝的距離要比御史大夫近很多,這表明御史中丞的地位遠高於御史大夫。

雖然從官階上來看,御史中丞的官階要小於御史大夫,但很多活動或政策是皇帝直接對御史中丞進行領導,御史中丞也可不用聽命於御史大夫,這種距離上的優勢成爲皇帝掣肘御史大夫的一種手段,這也達到預期效果。

御史大夫的權利被大力削弱,與此同時,御史中丞的地位也受到御史大夫的限制,皇帝在對權力的管理上打了一手的好牌!

御史大夫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
  

二、御史大夫的歷史沿革

1、秦朝設立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在政治空間的地位變化是伴隨着官職職能不斷變化的,御史大夫最先設立於秦朝,關於先秦時期御史的主要職能記載模糊。

但從稱謂上也看出,當時的御史都是與統治者關係親近的官吏,主要負責掌管文書記載等事務,因此與統治者的專制發展進程是相輔相成的。

秦朝統一全國之後,對朝廷官職進行更加規範的管制,御史大夫一職正式成立,“即爲尊官,與丞相併,復改稱御史大夫”,御史大夫的地位可與丞相比肩。

後來的御史大夫職能更加廣泛,掌管監察、律令、文書、司法監督等多項職能,甚至在國家政策的商定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當時的御史大夫是類似丞相助理的存在。

2、承襲秦制的漢初時期

漢承秦制,所以漢初御史大夫的職位職能多是延續秦朝舊制,擔任御史大夫職位的官員與皇室都有着密切的關係,這種類似家族企業的經營模式較於秦朝更加明顯。

漢朝時期,君王位於未央宮前殿,御史大夫亦位於未央宮內,丞相府卻在宮外,這樣一來,皇帝的詔令傳達順序就是先到御史大夫再由御史大夫下發給丞相即使是皇帝直接下詔給丞相,也是御史大夫與丞相一同接旨。

從信息的傳遞來看,御史大夫是除了皇帝之外的首個知情者,御史大夫職位的重要性一目瞭然。

歷史上,平陽侯憑藉自己御史大夫的身份,將諸呂祕密謀劃的事情告知丞相與太尉,內部消息瞬間進入朝臣的耳朵,剿除諸呂的事件得以成功,雖不能反映御史大夫的政治常態,但足以看出御史大夫的權力之大。

皇帝詔令經過御史大夫傳到丞相,丞相對皇帝的進言也要通過御史大夫呈到皇帝的案桌,因此作爲一個橋樑的角色,御史掌握了君臣兩方面的主要信息,如此機關單位,皇帝怎能輕信旁人。

因此歷代的御史大夫多是與皇室有着過密的`私交或者血緣關係,御史大夫的優先知情權對皇帝的決策發揮重要作用,這是對丞相權力變相的挑釁,卻有力地制衡了丞相的權力,達到皇帝的目的!

御史大夫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 第2張
  

三、皇帝、丞相與御史大夫之間的微妙關係

對比御史大夫與丞相的職權不難看出,漢朝的政治重心是在皇帝身邊的近臣而不是丞相,國家政策由皇帝與近臣一同謀劃,商議結果擬成政策交由丞相去執行,這便是內朝的前身,在武帝時期,漢朝的內朝正式形成。

皇帝對丞相等官僚一直持懷疑態度,即使是隨劉邦打天下的蕭何,在蕭何擔任丞相期間也受到皇帝的多次猜疑,漢朝幾代君王與丞相之間的關係都十分微妙,雖然在不斷地削弱丞相的地位,卻又一直讓這一個並無實權的職位存在。

呂后之時,陳平爲相,整日飲酒作樂不作爲,文帝時由軍功集團擁立而成,丞相周勃更是手無寸鐵,皇帝爲了建立自己的權威,企圖反抗軍團的壓制。

拿丞相爲切入點,最後丞相被迫辭去相位,景帝時,新勢力出現,並得到皇帝背後支持,這是明顯與丞相作對,敢公然挑釁丞相的權威,這背後肯定少不了御史大夫的出謀劃策。

在內鬥中,御史大夫可以說是大獲全勝,漢初的丞相多是無所作爲,但隨着邊境動盪,協調與周邊各國的關係以及平衡於各個諸侯王的權勢迫在眉睫,這樣的社會局勢下,繼續無爲而治顯然已經不能應對了。

丞相在漢朝的地位如日落西山,是肉眼可見地被削弱,各個皇帝任職期間都有丞相不得善終,這種現象的幕後黑手一目瞭然,因爲隨着丞相地位的沒落,御史大夫的地位平地而起,吳楚七國俱反,面對此情形,景帝竟選擇與御史大夫商議軍情。

武帝在應對匈奴問題時終於扭轉被壓制的局面,在主動進攻之際,皇帝竟將此次軍事行動交由御史大夫韓安國來處理,而韓安國就是對進攻策略持反對態度的主要代表。

從種種事蹟也可以看出,漢初皇帝對御史大夫持一種過度依賴的態度,而對丞相則是過度猜疑的眼光,這種偏見讓匈奴人都不禁對漢朝統治者加以嘲諷。

御史大夫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2

以漢朝爲例子,西漢時期,最大監察機關叫御使府。御使府也就是御史大夫辦公室的地區。因此,御史大夫便是那時的'最大檢察官,等同於當今的最高檢察官。

古代中國御使規章制度,萌芽期於秦代,在春秋時期已日趨完善,到唐朝則早已非常完善、完善和定形。自此,宋、元、明、清各朝又融入自身的時代歷史時間標準完成了增改,一直持續了幾千年,也是今日在我國監察制度的歷史背景。

春秋時期,御史大夫之職宣佈開設。“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銀印青綬,掌副宰相”,御史大夫與宰相、縣尉合稱“三公”。

御史大夫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 第3張
  

御史大夫的崗位職責是啥?

到明清兩代時,最大監察機關叫都察院,首長叫都御史,次官叫副都御史。都御史承擔糾察、罷免曹娥,辯明誣陷,提督各道,是帝王的特情人員風紀的單位。

御使是否聽起來很厲害?可是操作過程不絕這般,御使能最高的充分發揮,讓朝中光風霽月氣朗,前提條件得是皇上是個好皇上,假如皇上軟弱無能,朝中被佞臣掌握,御使罷免了也不起作用,更不要說有的御史還害怕罷免,爲了更好地性命重要啊。

標籤: 御史大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shenghuochangshi/51ly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