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生活常識 >

戰國青銅劍介紹

戰國青銅劍介紹

戰國青銅劍介紹,青銅劍該劍保存完好,鑄造精良,至今無鏽,光可鑑人,爲戰國青銅劍中的珍品,是龍大街施工過程中發現的戰國墓葬中出土,以下分享戰國青銅劍介紹。

戰國青銅劍介紹1

館藏精品——戰國青銅劍

1982年春在武平偏遠山村出土了極爲罕見的文物,一時間引起了軒然大波, 你想知道這件文物嗎?今天就讓我們揭開武平縣博物館珍藏的這件極品文物—青銅劍的神祕面紗。

戰國青銅劍介紹
  

青銅劍始於商代。那個時候,它的劍身一般較短,形狀就像柳樹的葉子,製作也比較粗糙。春秋晚期以後,青銅劍的製作達到成熟,“越王勾踐”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時期。此時的青銅劍,劍身普遍被加長到五六十釐米。一把青銅劍主要由劍身和劍莖兩部分組成,所謂劍“莖”就是劍的把手。

在劍莖和劍身之間還有一塊凸起來的隔板,叫做“格”。比較講究的青銅劍,“格”的上面都有一些裝飾物,以此顯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西漢以後,鐵製兵器完全取代了青銅兵器,青銅劍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雄劍掛壁,時時龍鳴”,古代把劍做爲短兵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劍,能自衛以圖安身立命、能征戰以獲權力榮譽。武平縣博物館珍藏的青銅劍長49.6cm 、寬4.5cm、重700克,銅質,長臘,斜寬從,脊呈直線,前鍔收狹,鋒利如初,薄格,圓莖,柄部有圓箍兩道,劍柄末端刻有花紋,屬於戰國時期的.一種青銅劍類型,距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

戰國青銅劍介紹 第2張
  

1982年4月武平縣十方鎮集賢村村民劉家信在本村社墩上挖地基是挖出兩把青銅古劍,劉家信見其中一把保存完好且兩刃鋒利,於是用它來宰豬。同年7月2日劉家信同時把兩把青銅古劍捐贈給國家(現爲武平縣博物館收藏),當時給與捐贈人劉家信獎勵座鐘一臺(約50元)、並在龍巖地區召開的有關表彰會上給於表彰。

1989年省文管會文物鑑定組認爲該件文物(其中較鋒利的)是我省目前出土的春秋戰國青銅劍中較精美、且保存較爲完好的一件,當屬珍品珍藏,1990年12月18日鑑定爲國家一級文物。

戰國青銅劍介紹2

戰國重圈紋寬格銅短劍

四方城這一地名在文獻和當地的百姓稱謂中由來已久,據《漢書·地理志》裏的記載,保靖建縣始於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時稱遷陵縣,縣址設在四方城。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縣

1976年,因209國道改線和農田水利建設,文物部門先後在要壩村出土戰國銅短劍、青銅戈、銅鏡等器物9件。

其中,這把戰國重圈紋寬格銅劍被鑑定爲國家一級文物,十分珍貴。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館信息部 主任 朱堃:

這柄青銅劍是戰國時期的.一件文物,然後,我們看這個文物它的特性,有兩個很大的特徵,一個,是從它的劍身是呈柳葉形的,總體長度是29.2釐米,格寬5.5釐米,重200克。

戰國重圈紋寬格銅短劍

戰國青銅劍介紹 第3張
  

由青銅澆鑄而成,全身爲銅綠色,光澤暗淡,劍脊爲直線式,兩從凹陷血槽 至鋒處尖削,非常鋒利,屬於實用型的戰爭武器。

戰國重圈紋寬格銅短劍

戰國青銅劍介紹 第4張
  

然後,我們再看它的劍格,劍格它是寬5.5釐米,上面是有四個很明顯的重圈紋的符號,(這是)巴文化一個很顯著的符號。這兩個元素加起來,我們給它命名爲,戰國重圈紋寬格銅短劍。

戰國重圈紋寬格銅短劍

戰國青銅劍介紹 第5張
  

戰國重圈紋寬格銅短劍,是出土青銅劍中較有代表性的器物,具有湘西、湘北寬格劍的典型地方特點。

戰國重圈紋寬格銅短劍於1976年在保靖縣四方城出土,發掘人是劉長治。此劍原藏於保靖縣文化館,1979年4月上調至州博物館,由宋謀年通知經手接收入庫。

標籤: 青銅劍 戰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shenghuochangshi/k1qj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