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學習 >

表達愛是需要學習的一件事[優]

表達愛是需要學習的一件事[優]

寶寶心理揭祕:打你也是愛

表達愛是需要學習的一件事[優]

記得有位朋友家的寶寶4歲,老師總是告狀,說他打幼兒園的小朋友。等寶寶回到家,這位朋友決定要管教小傢伙一下。不過,他還算民主,沒有直接上去就呵斥懲罰寶寶,相反,他先花時間去了解了一下情況,問寶寶爲什麼要打人。結果,小傢伙的答案出人意料:“因爲我喜歡他呀!”誠然,寶寶的打人行爲有時候確實包含了某些“暴力”的因素,但是,對於低齡的寶寶來說,“因爲我喜歡他”,纔是他打人行爲背後最真實的內心獨白。

如果我們留心去跟周圍的媽媽交流一下,就會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當媽媽將低齡的寶寶抱在懷裏的時候,很多寶寶都曾經有過打媽媽臉和頭的行爲。並且,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很多寶寶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只打媽媽或者其他跟他特別親近的人,卻不打別人,彷彿只有媽媽比較好欺負似的。爲了制止寶寶這種“暴力行爲”,媽媽們一開始都會耐心地告訴寶寶“不能打人”,如果小傢伙繼續“屢教不改”,媽媽就會很嚴肅地呵斥他,再不改,媽媽就會象徵性地打他的小手,於是這個事情就有了很多種不同的處理方式。

令人遺憾的是,對寶寶來說,媽媽的這些處理方式不僅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相反,它們還在他的心目中變成了非常有趣的遊戲,於是寶寶會樂此不疲,繼續他的打人行爲。對寶寶來說,他愛媽媽,所以纔要“打”媽媽,他打媽媽的行爲,就和他見到喜愛的玩具便喜歡拿手去拍打一個道理。從玩具到媽媽,再到他喜愛的小朋友,他都會通過這種特別的方式來表達他的喜愛之情。

因爲不知道還有更多的其他技巧來表達喜愛之情,“打人”就成了寶寶表達這種感情的最直接方式。當然,除了直接表達愛,寶寶打人還有另外一層原因,這個原因也與愛有關,那就是吸引所愛的人的注意。隨着寶寶一天天長大,很多媽媽在寶寶身上耗費了那麼多時間和精力之後,開始將注意力多多少少轉移到一些別的事情上,於是,她們不再像寶寶小的時候那樣,去驚奇地關注他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可愛的表情。媽媽對寶寶的關注少了,而寶寶對媽媽關注的需求絲毫沒有遞減,於是,媽媽和寶寶之間的關係就會失衡,寶寶難免就會有一種受到冷落的感覺。也許某一次,他無意間有了打人的行爲,媽媽看到了,立刻去管教他,而打人的行爲與媽媽給予關注之間的這種因果關係很快就被寶寶所察覺,小傢伙馬上會十分聰明地意識到,當媽媽關注別的事情的時候,只要他有打人行爲,他立刻就可以成功獲得媽媽的關注,那麼,他就會更加依賴通過這種行爲來吸引媽媽的注意。

除了前面提到的想要吸引所愛的人的注意之外,寶寶的“打人”行爲還有別的原因。對於低幼的寶寶來說,“手快於心”是他們的一大特點。因爲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加上還沒有學會更多別的表達技巧,除了哭鬧和喊叫,他們會更多地依賴快速行動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緒。只要看到喜愛的事物,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用手去接觸這個事物。當然,他的接觸會沒輕沒重,如果不理解寶寶的這種特點,我們成人就很容易將其誤解爲“打”。

在一些在幼兒園、國小等場所進行的調查發現,孩子們普遍不懂什麼是愛,也不清楚如何恰當地表達愛。導致這種情形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在寶寶很小的時候,我們做父母的沒有教會他什麼是愛以及如何表達愛。更糟糕的是,我們甚至還會在無形中扼殺寶寶表達愛的需求、否定寶寶表達愛的行爲,促使他走向不懂愛的邊緣。比如,寶寶因爲喜愛之情“打”了別的小朋友,很多家長都會呵斥、懲罰,但是很少有人想到要教給他正確的表達愛的方式,於是寶寶就會很困惑:“我愛他,爲什麼還要受懲罰呢?”但是,即便捱了父母的打,即便切切實實感受到了疼痛,寶寶也會固執地堅信,父母的這種行爲就是愛,於是他就更加認同這種打人的方式,堅持這樣來對待他喜愛的人,這就致使他在表達愛的方式上出現行爲偏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xuexi/4rrv5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