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學習 >

爲何主動的學習意願和能力如此重要?

爲何主動的學習意願和能力如此重要?

01、人生是一場馬拉松

爲何主動的學習意願和能力如此重要?

輸贏不由起跑線決定

吳軍的弟弟吳子寧也是清華畢業,在斯坦福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並獲得了140多項美國發明專利,目前是國際上一家大型半導體公司的CTO(技術總監)。

經常有人向吳軍的父母求教育兒經,但吳軍的爸媽並沒有什麼“祕笈”,給出的答案是中國家長早就知道、已經在做的那套——比如,教孩子好好讀書。

但多年之後,吳軍和弟弟終於想明白了爸媽的“教育祕方”。

吳軍的父親因爲家境問題,沒能上一個全日制的正式大學,只能利用在大學工作之便,一門一門地補習大學課程。

在吳軍的印象裏,父母晚上從不應酬,也不看什麼電視,總是非常有規律地學習。現在,吳軍的媽媽快80歲了,依然每天堅持學習。

吳軍兄弟認爲,父母的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他們,讓他們養成了終身學習的習慣。而這一點,至關重要。

在吳軍看來: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起跑的那一瞬間道路是非常擁擠的,但跑完1/4以後,選手們的距離就拉開了,起跑時佔得的一點點先機此時已蕩然無存了。

很多中國的家長都在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此他們會讓孩子在起跑線上儘可能地搶位子。

但其實,成功的道路並不像想象得那麼擁擠,因爲在人生的馬拉松長路上,絕大部分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動退下來了。

到後來,剩下的少數人不是嫌競爭對手太多,而是發愁怎樣找一個同伴陪自己一同跑下去。

因此,教育是一輩子的事情,笑到最後的人是一輩子接受教育的人。

吳軍和弟弟都把他們今日的成就歸功於不斷學習。

回顧過去,他們發現中學、大學時期,有很多很有競爭力的同學,但到了博士畢業以後,還能堅持學新東西的人就不多了。

一些過去比我們讀書更優秀,在起跑線上搶到了更好位置的人,早已放棄了人生的馬拉松。我們能夠跑得更遠,僅僅是因爲我們還在跑,如此而已。

02、通識教育

讓你有能量一直跑下去

吳軍提到,美國名校普遍認爲大學教育分兩個階段

以通識教育爲主的本科階段,和以專業教育爲主的研究生階段。而本科階段,學生們應該學“大行之道(Universal Knowledge)”,而不是“雕蟲小技(Skills)”。

在很多英美名校,本科生所學的專業知識要比中國學生少,但知識面卻要廣得多,社會經驗也更豐富,綜合能力(寫作及表達能力、科學素養)更強,這正是通識教育的目的和好處。

讓學生了解世界、擁有應付複雜生活的本領和實現自我價值的信心,而這,會給學生的人生長跑帶來持久的後勁。

美國曾統計過各大學畢業生的入職年薪,排名前十的,除了工科較強的斯坦福和以商科見長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是綜合性大學之外,其餘清一色是理工大學,而像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等常春藤名校都不在其列。

但對比畢業15年後的薪資情況時,那些以通識教育見長的大學,如:哈佛、普林斯頓就擠進了前10,超越了以工科、商科爲主的大學。

收入雖然並不是衡量畢業生價值及大學好壞的唯一標準,但至少可以說明通識教育的重要性。

在哈佛、耶魯、普林斯頓三座“大藤”(最著名的常春藤)裏,耶魯尤其強調文科和藝術對學生一生的影響。

在耶魯,本科生三年級以後才選專業,而且只要選夠36門課就可以畢業,不做畢業論文——學校不想讓學生用全部時間來準備考試,以至於耽誤了他們的全面發展。

事實上,耶魯學生一半的時間都花在了課外活動中,因爲這些看似和考試無關的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各種優秀品質,比如拼搏精神、團隊精神、領導能力、社交能力、表達能力、全球視野和社會責任感,等等。

如果在耶魯上學,卻沒學到這些,就失去了在那裏讀書的意義。

哈佛強調其本科教育是“非職業專科”,也就是說,一名本科生可以對商業和金融感興趣並修很多這方面的課,但哈佛並沒有一個所謂對應的本科學位授予他/她。

和耶魯一樣,哈佛也不強調考試成績,會給大部分學生A,學校希望藉此向學生們透露一個信息——你們的學業已經足夠優秀了,你們應該關注課程以外的東西。

普林斯頓的學生無論最後獲得哪一種學位,都需要修足夠多的人文和社會科學課程,以及基本的理科課程。

即使在盛產科技新秀的斯坦福,本科實行的也是通識教育,學生必須在9個領域完成必修課,包括文化與思想、自然科學、科技與實用科學、文學與藝術、哲學、社會學科與宗教思想。

所以,很多美國名校的畢業生,雖然本科畢業時只拿了一個或兩個學位,卻因爲通識教育,擅長很多領域。

哈佛大學校門上的校徽——“真理”的拉丁文

03、教育就是“引出”

讓熱忱與興趣同在

吳軍還發現,美國的亞裔高中生以及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的高中生,申請美國最優秀的大學正變得越來越難。

吳軍認爲,最根本的原因是,教育理念不同,或者說對教育的意義認知不同。

書中,吳軍舉了一個例子:

1998年,著名花樣滑冰選手關穎珊和美國一名新秀——15歲的高一學生塔拉·李賓斯基爭奪奧運會女子單人滑冠軍。

決賽中,經驗豐富的關穎珊因爲緊張而失誤,最後屈居亞軍,李賓斯基毫無壓力、正常發揮,獲得了冠軍。

賽後,兩人都接受了採訪。

李賓斯基說:我當時就想着轉呀轉呀,結果完全發揮了水平;

關穎珊說:我想到了父母、奶奶,爲了報答他們,我要好好發揮。

吳軍認爲,這兩段話就折射出了中美教育的差異:

許多家長給了孩子太多壓力,很多孩子並非出於興趣,而是因爲現實的利益而學習。

不少人上大學是爲了拿文憑,拿到畢業證就意味着考試生涯結束了,接下來一輩子再也不用學習了。

但事實上,想進入哈佛這樣的學校,最重要的是愛學習,有非常強的學習動力和自覺性,同時有志於成爲各學科最優秀的人士。

“爲了進哈佛而進哈佛”和“因爲對知識的渴望進哈佛”是兩回事,前者的人生高峯在離開哈佛的一瞬間就結束了,而後者的人生在離開哈佛後纔剛剛開始。

吳軍說,有了通識教育的基礎,一個人能走多遠,取決於兩點:

1服務社會的意願;2對所從事的事業的喜愛程度。

這兩點其實都提供了一種東西:熱忱。

還記得《虎媽戰歌》中的“虎媽”蔡美兒嗎?

她成功地將女兒索菲亞送進了哈佛,索菲亞畢業之後決定參軍,蔡美兒也十分支持女兒服務社會的想法。

04、事實上,英美名校在提供通識教育的同時,還以相當的自由度、包容度,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找到適配的方向和興趣。

美國學生對成功的定義非常多元化,一些在亞裔眼裏吃力不討好的職業,如——

新聞記者(美國大部分新聞工作者收入很低);

低級地方官(收入也很低);

衛生、工會、參軍......

以上職業恰恰是很多哈佛畢業生的職業選擇。

每年都會有很多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在哥倫比亞大學做演講,有一年學校邀請了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引起了很多爭議,連當時的紐約市長都不太樂意。

哥倫比亞大學爲什麼堅持這麼做呢?

因爲學校認爲要把今天的學生培養成明日的世界領袖,就應該讓年輕人更全面地瞭解世界,傾聽不同的聲音。

耶魯大學是美國大學中最崇尚自由的學校,越戰期間,很多年輕人因爲反戰而逃兵役,美國政府要求各大學不收這些學生。

但耶魯大學以學術特權爲名堅決抵制政府的要求,於是,耶魯有了一位逃避越戰兵役的總統——克林頓。

耶魯很清楚自己培養的是未來的領袖,不能用老人的觀點禁錮年輕人的思想。

教育的英文是educate,源於拉丁文的“educare”,本意是“引出”。 所以,其實所謂的英美名校只是做了一件事:

引出潛藏在孩子內心的智能

一旦學生擁有了持續一生的學習熱情,他人的教育工作也就此完成了。

在教育環境不改變的情況下,作爲家長,你可以做些什麼培養孩子終身學習的熱忱和能力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xuexi/4wrv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