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武松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點

武松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點

急俠好義、剛猛不屈、敢作敢當等。

武松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點1

武松是個很出彩的英雄,起碼在《水滸傳》裏是,起碼在他所處的那個時代是。活得快意恩仇,瀟灑。但其實也是粗線條的人。

武松起碼不是個細膩的人,沒有宋江的城府心機,沒有林沖的患得患失,沒有楊志的始終活在祖先的陰影裏。有的只是武松的極度草根出身。

武松是個鐵桿直男,柴進收留了他,可他喝醉逞強,打了莊客,久而久之,柴進漸漸冷落了他,可並沒有趕走他。

對於一個寄人籬下的人來說,應該是要懷感恩之情的。

可武松並沒有,見到宋江後第一時間就抱怨起柴進不是東西。想必之前這些話並沒有少說。

武松打虎,當了陽谷縣都頭,算是吃了公家飯,恰巧碰到了久別的大哥。應該算是武松少有的溫情時刻。可偏偏嫂子是風騷寂寞難耐的潘金蓮。

潘金蓮勾引武松不成,就只好被西門慶勾引,結果親愛的大哥被姦夫淫婦設計毒死了。

武松回來知道了實情,告到官府不管,那就自己做主。在武大靈前殺了潘金蓮,而且是剖肝挖心的那種,末了還把潘的頭顱割下來,真是極度血腥,兒童不宜。

武松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點
  

比對待老虎還殘忍。接下來更是衝到獅子樓,幹掉了西門慶,算是報了殺兄大仇。直截了當,絲毫不拖泥帶水。

遇到了金眼彪施恩,對武松好吃好喝好招待,看得起武松,那就沒說的。不問青紅皁白就把蔣門神一頓臭揍,奪回了快活林的收保護費的權力。

其實施恩,蔣門神,包括後面的'張督監,都是一路貨色,不過是黑吃黑罷了!

如果把施恩換成蔣門神,那武松是不是也會醉打施恩呢?有可能!

就從後來張督監收買武松人心的過程看,這個時候的武松更像是一個打手或者馬仔,誰對他好就替誰賣命,沒有根本的是非對錯的辨別能力。

武松血濺鴛鴦樓,殺掉蔣門神和張督監和一干謀殺他的人,也算以牙還牙。但殺掉張府其他的下人婢女就是濫殺無辜了,張督監犯的罪與他們何干呢?

這一點可以看出武松其實是充斥着暴力血腥的。後來武松被狗咬和在徵方臘過程中被斷一臂也算是對武松的一種懲罰。

雖然武松殺的人有該殺的但也有不該殺的,所以作者雖然給他一個殘疾的結局,但對於武松而言也是算善終了。

武松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點2

行者武松在《水滸傳》中有兩個形象,一個是江湖好漢,另一個則是行者武松。

江湖好漢中的武松,還有另外一個分身,那就是被孫二孃麻殺的神祕頭陀。因而,武松的性格具有多重性,歸納起來,就是“酒色財氣,便要殺人。舉起屠刀,立地成佛”。

說武松成佛,並不是因爲他在六和塔出家,這是續書《徵四寇》瞎說的,不是《水滸傳》中的行者武松。

武松的故事在施耐庵的筆下還沒有寫完,七十回書之後,纔有魯智深、武松成就佛道兩家正果的真故事。本文將以七十回《水滸傳》的故事及隱寫伏線,揭祕武松的性格特點。

酒色財氣,便要殺人

這八個字出自龔開《宋江三十六人畫贊》“行者武松”的讚詞,施耐庵以此爲藍本,千真萬確地寫了一個“酒色財氣,便要殺人”的江湖好漢武二郎。江湖上的武松性格剛烈、快意恩仇。

但是,這不是武松的性格特點,他不是嫉惡如仇的俠義英雄,武松的性格是龔開所說的這八個字。武松就是一個酒色財氣之後,就要大開殺戒的江湖草莽,妖魔好漢。

施耐庵以“酒色財氣,便要殺人”這八個字,塑造了一個江湖好漢。

武松在柴大官人莊上見到宋江時就自我介紹:小弟在清河縣,因酒後醉了,與本處機密相爭,一時間怒起,只一拳,打得那廝昏沉。這段話是江湖武松的行爲總括,也預示了“酒色財氣,便要殺人”就是武松的性格特徵。

書中交代,武松初到時,柴大官人也給予了厚待,但武松吃醉了酒,性氣剛,莊客凡有不到之處,武松揮拳便打。此時的武松只是打人,並沒有殺人,因而,屬於酒後無德,與“色、財”這兩樣還不沾邊。

離開柴大官人之後,武松便開了掛,“酒色財氣”一樣不少,因這四個字總共殺了二十二個人。

武松殺的第一個人就是潘金蓮。書中寫道,武松殺人之前,先叫士兵買了一個豬首、一隻鵝、一隻雞、一擔酒,請來了開銀鋪的姚二郎姚文卿、開紙馬鋪的趙四郎趙仲銘、賣冷酒店的胡正卿、賣餶飿兒的張公,“酒色財氣”全部到齊,武松便大開殺戒了。

殺了潘金蓮,武松提着人頭來到了獅子橋下的獅子樓,殺了正在喝酒的西門慶。

施耐庵即便不以武大郎的四位鄰居暗示,這段故事自始至終都與“酒色財氣”有關。潘金蓮曾給以酒色撩撥武松,西門慶以銀子賄賂王婆,喝酒時勾搭上了潘金蓮,武大郎含冤斷氣,武松伸冤出氣,都是圍繞“酒色財氣,便要殺人”展開的故事。

孟州城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同樣是以龔開所說的八個字爲線索,武松在這裏總共殺了十九個人。

武松受孟州城最大的黑幫頭子施恩的蠱惑,前去快活林打蔣門神。武松“無三不過望”,一路喝酒,到了快活林,先打了蔣門神的小妾,再打了蔣門神本人。武松打傷了蔣門神,施恩奪回了快活林,書中寫道:

自此施恩的買賣,比往常加增三五分利息,各店裏並各賭坊兌坊,加利倍 送閒錢來與施恩。旋恩得武松爭了這口氣,把武松似爺孃一般敬重。

“酒色財氣”全部到齊,但武松這回沒有殺人,施耐庵憋着大招呢。

因爲“酒色財氣”出現,武松殺人就是必然的了,所以,大鬧飛雲浦殺了四人之後,武松又潛回都監府,在鴛鴦樓喝酒的張都監、張團練、蔣門神一起命赴陰曹地服。

武松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點 第2張
  

然後,無論良賤,遇見就殺。殺到第十二人時,原本就準備罷手了,武松卻又折回來,搜出三個婦女殺掉了。

血濺都監府府,武松總共殺了十五人,其中有九個是婦女。這場滅門屠殺,起因是蔣門神串通張都監誣陷武松。中秋之夜,張都監請武松喝酒,以養娘玉蘭迷惑武松,又以一箱金銀誣賴武松做賊。

武松在飛雲浦就立誓“不殺得張都監,如何出得這口恨氣!”殺了張都監滿門,武松還帶走了一包銀酒器。

武松做了行者之後,只殺了一個飛天蜈蚣王道人,同樣與“酒色財氣”有關。

所有喜愛武松的讀者,都認爲武松的性格是心思縝密、快意恩仇,其實,武松的這些性格都是因爲“酒色財氣”才形成的。

酒是武松的膽,一身神力就是因爲酒才爆發出來的。色與財是激發但膽魄之媒,氣則是武松殺人的目的,不爲除暴安良,只爲胸中的酒色財氣。

汝優婆塞,迴歸本尊

《宋江三十六人畫贊》中武松的贊詩總共有四句:汝優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財氣,便要殺人。

優婆塞,出自佛教《優婆塞戒經》,指的是在家信佛、行佛道並受了三皈依的男子。北宋時期,對出家人的年齡有嚴格的限制,而且,必須先在家帶髮修行,習學佛經。到了一定的年齡,參加官府考試才能獲得度牒,正式進入佛門。

《雜阿含經》中說,優婆塞有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大概,龔開筆下的行者武松,這五戒都犯了。

所以,纔有了《宋江三十六人畫贊》中行者武松的贊詩。而施耐庵的《水滸傳》中,武松並沒有犯偷盜、邪淫、妄語之戒,是點化了“酒色財氣,便要殺人”,塑造了一個亦佛亦道的武松形象。

原來,武松就是一個殺人的行者。

以《宋江三十六人畫贊》中的武松來說,施耐庵是把這個形象一分爲二,寫了一個江湖上的武松,一個佛教信徒的武松。這是因爲,武松是一百單八將之一,上應天傷星,他是道家的星煞。假如武松一出場就是行者,那麼,要上梁山上應天星,就得讓行者武松還俗了。

但是,施耐庵並沒有捨棄龔開設定的“優婆塞”,暗寫了一個行者武松,這個武松,就是在十字坡酒店被孫二孃麻殺的神祕頭陀。

卻說武松刺配孟州,這天來到了一座山嶺,遠遠地看見前面有十幾間草屋,傍着溪邊柳樹上挑出個酒帘兒。山裏的樵夫告訴武松等人,嶺前面大樹林邊,便是有名的十字坡。

武松也沒有多問別的,徑直來到了十字坡酒店。一身野俗風騷打扮的孫二孃把武松迎進了酒店,給武松他們上了人肉饅頭。武松似乎早就看出了這個山村酒店的邪門,又以調戲的腔調引誘孫二孃露出破綻。武松說:

我從來走江湖上,多聽得人說道:“大樹十字坡,客人誰敢那裏過?肥的切做饅頭餡,瘦的卻把去填河”。武松是怎麼知道有這樣一首歌謠的?他又怎麼知道這所鄉間的酒店叫做“大樹十字坡”酒店呢?

武松說自己是從江湖上聽到十字坡酒店傳聞的,這就奇了,附近的樵夫卻不知道這裏賣人肉饅頭,張青還經常把人肉挑到村子裏當牛肉賣。假如江湖上真的有大樹十字坡殺人賣人肉饅頭的傳聞,官府早就把這裏蕩平了。

不要以爲北宋時期吏治腐敗便可以隨便殺人,出了人命官司,官府一定是要追究的。《水滸傳》也是這樣寫的,否則,魯達打死鄭屠跑什麼呢?王婆爲何吃了一剮,武松又爲何刺配孟州呢?

接下來的故事寫得越發奇了,一向好酒貪杯的武松卻暗中潑掉了孫二孃的酒。武松是怎麼知道酒裏下了蒙汗藥呢?

因爲,這碗酒對於武松而言,孟州道上的婆娘給武松的蒙汗藥酒,其實就是一碗孟婆湯。武松沒有喝孟婆湯,當然就不會忘記自己的`“前世”,這個前世便是《宋江三十六人畫贊》中的行者武松。

武松沒有忘記前世,當然就知道大樹十字坡酒店,當然就知道這裏殺人、賣人肉饅頭,當然就知道孫二孃那碗酒裏下了藥。因爲,行者武松曾經到過這裏,被孫二孃麻殺了。

經歷醉打蔣門神、血洗都監府,武松再次來到十字坡,孫二孃、張青夫婦就把他打扮成行者,武松便去二龍山寶珠寺,算是迴歸本尊,入了佛門了。

入了佛門的武松性格大變,第一個在《水滸傳》中提出了招安。前七十回書中,從此再也沒有寫武松殺人。行者武松不再殺人,是因爲宋江叫他少戒酒性,沒有了酒,就沒有了“酒色財氣,便要殺人”的武都頭了。

但是,行者武松不會就此放下屠刀,而且,還有因爲殺人而“立地成佛”。

舉起屠刀,立地成佛

武松在《水滸傳》中永遠都是武松,即便是入了佛門,也不會就此放下屠刀。因爲,武松從十字坡出來後,手中便多了一對戒刀。

這對戒刀原本在武松的本尊神祕頭陀手中,這個頭陀其實就是“酒色財氣,便要殺人”的優婆塞。但是,他卻是一個有度牒的正式佛門弟子,是一個苦行僧。這個苦行僧其實並不苦,“酒色財氣”一樣都不少。

從武松初到十字坡時的情景描寫來看,神祕頭陀大概是受了母夜叉的誘惑,進店喝酒被麻翻了。

菜園子張青說,這個神祕頭陀留下了一對戒刀,夜裏時常嘯鳴,“想這個頭陀也自殺人不少”。雪花鑌鐵戒刀上冤氣未消,故而夜裏嘯響。

戒刀,原本是出家人出門時隨身所帶的用具,只供裁割三衣之用,不許殺生。北宋高僧贊寧在《僧史略》中說:禪師持澡罐、漉囊、錫杖、戒刀、斧子、針筒,此皆爲道具。

但是,到了《水滸傳》中,施耐庵卻說:禪杖打開危險路,戒刀殺盡不平人。戒刀就是武松手中的殺人利器。

這兩句原本是贊魯智深的對子,其實也連同武松一道讚了,戒刀殺人,殺的是不平之人。可見,這個神祕頭陀不是一個壞頭陀,他留下的戒刀,一定是路見不平之時纔出鞘殺人。因而,武松在蜈蚣嶺“試刀”,殺的就一個爲非作歹的花道士。

神祕頭陀除了留下一對戒刀之外,還有一身皁布直裰,上面繫着一條雜色短穗絛。還有一條箍頭的鐵戒尺, 一本度牒,插刀的沙魚皮刀鞘。孫二孃以這些物件,完善了神祕頭陀的“酒色財氣”,與武松完全對上了號。

那本度牒上,一定是寫着神祕頭陀的姓氏籍貫,年甲狀貌,以及所掛搭的寺院。施耐庵故意沒有交代度牒上寫的是什麼,而在魯智深出家時,卻專門寫了一回度牒:長老賜名已罷,把度牒轉將下來,書記僧填寫了度牒,付與魯智深收受。

度牒就是出家人的身份證明,爲何魯智深的度牒填了法號,而神祕頭陀的度牒卻祕而不宣呢?箇中緣由很簡單,施耐庵不能寫白了,而是留給讀者以極大的想象空間。尤其是這個神祕頭陀隱藏了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

張青說,神祕頭陀留下的東西中,有兩件最爲難得,一件是雪花鑌鐵戒刀,另一件是一百單八顆人頂骨做成的數珠。梁山有多少好漢呢?不多不少,就是一百單八將。因而,神祕頭陀就是梁山好漢行者武松。

武松迴歸本尊,那對雪花鑌鐵戒刀也在蜈蚣嶺“試刀”,因而,這對戒刀在武松手中依然是一對屠刀。

前七十回書中,雖然沒有明確寫武松殺人,但是,賺金鈴吊掛打華州的戰鬥中,施耐庵特別交代了一筆:武松、石秀舞刀殺將入來,小嘍囉四下趕殺,三百餘人不剩一個回去。

後來,武松又與魯智深一道,負責攻打曾頭市正東大寨。總攻時,兩人追殺漢奸蘇定,與楊志在正北大寨會師。

這些細節都伏藏了武松將再舉屠刀,按照宋江叮囑的:日後但是去邊上,一刀一鎗,博得個封妻廕子,久後青史上留一個好名,在邊庭斬殺金兵,武松如此英雄,“決定做得大事業”。

武松之所以與楊志會師於正北,是因爲楊志與武松有同樣的志向:指望把一身本事,邊庭上一鎗一刀,博個封妻蔭 子,也與祖宗爭口氣。

在《三朝北盟會編》等史料中,明確地記載了“招安巨寇楊志”的抗金保境事蹟,此人曾經在種師道(正史中的“老種”)、种師中手下做選鋒首,將選鋒軍,先後攻打過幽州,抗擊過金兵。

二龍山的三大頭領之所以是魯智深、楊志、武松,是因爲施耐庵要以魯達的故事寫楊志,伏藏梁山好漢的抗金英雄故事。

武松將在“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戰鬥中舉起屠刀,殺向敵寇,與魯智深一道,修得佛道兩家正果。也就是說,武松將因爲抗金保境而“立地成佛”。

大鬧華州時,武松攜手石秀大殺官軍,是因爲這兩人都曾殺嫂。而且,兩人的嫂子都姓潘。

這兩段故事有一個共同的隱喻,就是削藩。“藩”去掉草字頭,就是個“潘”字。而在石秀殺嫂的故事中,則又多了一重隱喻,說的是殺番王。

與潘巧雲私通的是裴如海,裴的本義是長衣下垂的樣子。而楊雄殺潘巧雲前,先是“剝了衣袁”,衣袁,指的就是長衣,意即去掉了裴如海,如此,“潘”就沒了水字邊而寫作了“番”字。

潘巧雲嫁給楊雄之前,曾經是王押司的老婆,這兩人就組成了“番王”。石秀殺嫂的故事發生在薊州,當時,這裏是遼國屬地,也就是古時所稱的番邦。

最後一個上梁山的皇甫端,施耐庵就說他“貌若番人”。因而,《水滸傳》中寫番王,應當是沒有疑問的。同樣,潘金蓮、王婆也有“藩王”、“番王”的隱喻。

行者武松雖然不再是“酒色財氣,便要殺人”的優婆塞,但是,當他再度舉起戒刀之時,將是番王的惡夢。抗金保境,武松上應天傷星,大傷金兵而成就佛道兩家正果,豈不是立地成佛了嗎?

結語

武松、行者武松是兩個人物形象,因而是雙重性格。江湖上的武松絕不是除暴安良的俠義之士,而是性格剛烈,膽大心細,“酒色財氣,便要殺人”的妖魔草莽。

迴歸本尊的行者武松,一時間又變成了“五戒在身”的佛門子弟,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即便是魯智深、楊志與呼延灼輪番大戰,惡鬥三五次,也不見武松出陣。

這樣的性格不是武松的秉性,因而,書中留下諸多伏筆,暗示武松將在抗金保境中再顯英雄本色。

因而,總結武松的性格就是四個字:英雄本色。而武松的英雄本色,是以“酒色財氣,便要殺人。

舉起屠刀,立地成佛”來體現的。武松由一個江湖草莽而進入佛門,同時,他又是道家的天傷星,將在抗金保境中以英雄的膽氣,揮舞手中的雪花鑌鐵戒刀,大傷金兵。

兩個武松合二爲一,纔是真正的梁山英雄,天傷星行者武松。

從夜奪曾頭市的故事中,似乎可以看到施耐庵伏藏的“番王”就是金國王子,也就是完顏阿骨打的次子“金二”斡離不(完顏宗望)。

《水滸傳》中伏藏了“宋金海上之盟”的歷史,北宋在重和元年(1118年)啓動了這個盟約,與金國夾攻遼國。宣和三年時,斡離不率領金兵大舉進攻遼國,很快就滅掉了契丹。

金兵滅掉了遼國,北宋卻打不下幽州,金國由此看到了北宋的孱弱,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分兩路發起滅宋之戰。

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斡離不圍攻汴京,擄宋徽宗、宋欽宗北上,父子皇帝在五國城坐井觀天。這段歷史,就隱藏在九天玄女廟的“二龍戲水”之中。

靖康二年六月(此時,北宋已亡),斡離不病故。《水滸傳》故事肯定要寫到這個時候,以照夜玉獅子這個伏筆來探軼,梁山將與斡離不有一場大戰,其情形與也奪曾頭市相仿,番王斡離不中了伏擊,隻身逃竄,因驚嚇、羞憤而臥病不起,隨之一命嗚呼。

行者武松曾經殺番王,他會不會與石秀一道,大戰金國王子呢?

武松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點3

俗語說:馬上林沖,馬下武松。

這句話用來形容武松武藝高強,名副其實。武松的徒手廝殺、搏鬥之功夫,在水滸中數一數二。即使是梁山馬軍五虎將,跟武松徒手格鬥,勝算的把握也不大。

原因何在呢?

一是因爲武松身材高大、魁梧,典型的山東大漢。

民間說:身大力不虧。現代體育競技,也是按體重分級別,假如讓一個體重50公斤的人與一個體重100公斤的人比賽,既不合理,也不公平,體現不了平等競爭的體育精神。所以武松在個頭上佔優勢,打起架來肯定不會吃虧。

二是因爲武松少年時在少林寺學藝八年,拳腳功夫了得,身體捶打得皮實耐摔,貼身肉搏,是他的強項。如果沒有這些優勢,他也打不了老虎。反過來說,武松能打死老虎,也印證了他的徒手肉搏功夫高深。

但是上了馬,那又是另一回事了。武松並不擅長馬戰,他的兵器——雪花鑌鐵雙刀也是短兵刃,在馬上沒有優勢。武松上了馬,肯定打不過林沖,甚至他連王英都打不過。

除此之外,武松狠,做事絕,心腸硬,沒有同情心。這也是他屢次能在逆境中死裏逃生的原因。

實際上,武松也是作者施耐庵着力描寫的一位江湖好漢。在整部水滸傳中,有名有姓的.人物足足有767位,但佔據施大爺筆墨最多的就是武松。由此可見,施耐庵是傾心塑造一個打虎英雄的形象,用盡心力來刻畫武松。

《水滸傳》一共120回,而有關武松的章節就佔了10回。從這個角度說,武松可謂是梁山第一好漢。

然而,拋開武藝不談,在其他方面如人品、性格、忠義等,武松又如何呢?

答案僅有四個字:一塌糊塗!

武松真的不是一個完美的人,其人品、爲人處世、做事風格等,都值得商榷。真的是配不上“打虎英雄”四個字。

武松性情暴躁,一言不合就揮起拳頭。這種人往往遇事衝動,不計後果。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很容易激情犯罪。

書中,武松的出場是與宋江在柴進府上無意中邂逅。宋江落魄柴進府中,柴進悉心照料,酒菜伺候。宋江微醉,要上廁所,柴進令一莊客,提着一盞燈引領着宋江去茅房。宋江此刻有八分醉,腳步踉蹌,搖搖晃晃地,一不小心踩着了走廊下一個在烤火的大漢。

只因天氣寒冷,那大漢正害着瘧疾,將碳火放在一把鐵鍬上,正哆哆嗦嗦地烤着。宋江腳步趄趔,一腳踏在鐵鍬柄上,碳火彈起,掀翻在那大漢臉上。那大漢大怒,一躍而起,左手薅住宋江的衣領,右手揮拳便打。同時嘴裏罵到:“你是什麼鳥人,敢來戲弄我?”

這個大漢不是別人,正是落難後逃到柴進府上避禍的武松!

請看,宋江不小心踩着碳火碰了武松一下,武松不問青紅皁白就開打,都沒給對方解釋道歉的餘地。武松是聰明之人,莊客打着燈籠頭前帶路的人,肯定不是一般人物,焉能揮拳動粗呢!可見,武松性格暴躁,容易衝動,一點小事都會引發事端。擱現在,那就是尋釁滋事啊。

而他是如何躲避在柴府的呢?原來,這也跟武松的暴躁脾氣有關。武松在家鄉清河縣,也是有職業的人,書中雖然沒具體指出武松是幹什麼的,但他酒醉後與看守機密房(相當於縣檔案局或資料室)的人相爭,沒說兩句話,武松揮起拳頭便打,一拳就將對方打得昏迷不醒。

既然對方是公務員,作爲同事的武松,起碼也是個吃公家飯的人。但同事之間起紛爭,鬧點矛盾,那是很正常的事,勺子哪有不碰鍋蓋的!沒什麼深仇大恨的,但武松一言不合就動手,而且不知輕重,一拳就將人家打昏迷,足見武松不是啥善良之輩,更不能容忍,是個只能佔便宜不能吃虧的人。

武松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點 第3張
  

武松不懂得感恩,不知回報,只能他負別人,別人不能負他,否則就大開殺戒。

武松落難柴府,柴府起初也是酒肉款待,殷勤伺候,但武松的本性差,品質不好,剛開始還本分一點,但時間一長就原形畢露。只要喝醉酒,就鬧事,莊客有一點照顧不周,武松又罵又打,好像全世界都欠他似的。所以時間一長,柴府上下沒一個人說他好,而柴進還算厚道,並沒有趕他走,只是待遇上有所降低了,否則武松也不會住在屋廊下。

按說,你武松是來避難的,在家鄉打死了人,犯下命案,有一個人、一個地方肯收留你,那還不感恩戴德,小心翼翼地做事,還好意思喝酒鬧事?但武松不改本性,依舊如故,所以惹惱了所有人。

武松要打宋江時,莊客急忙制止他,告訴他說:“不得無禮,這是大官人的親戚。”而武松竟然大言不慚地分辯道:“我剛來時也是親戚,也曾厚待我,如今卻聽你們胡謅,這麼冷淡我。這真是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啊!”

看似好兄弟,實則是各懷鬼胎

你看,武松不懂人情世故,人家柴進又不欠你的,你也不是柴府的至親好友,只是一個素未謀面的人,柴府能收留你就是天大的恩情了,還嫌人照顧不周,難道你是柴家的長輩嗎?

武松心口不一,道貌岸然,由此害死了哥哥武大,也害了潘金蓮和他自己。

武松對嫂嫂潘金蓮真的是沒有一點意思嗎?全是潘金蓮的自作多情?其實不然,細讀原著,發現武松對金蓮是有的,否則金蓮是一個女人家,哪裏會如此主動呢?那是幾百年前的宋朝,不是現在,男女一樣,女孩子都大膽主動,不會扭扭捏捏。

武松是欲擒故縱,內心很矛盾。誠然,潘金蓮的漂亮嫵媚令他心動,但叔嫂之間的人倫障礙,又使得武松躊躇難決,畢竟是自己的親嫂子,而哥哥武大又待自己恩重如山,長兄爲父,武松愛惜自己作爲俠客的羽毛,自然是難以逾越這一步。

問題是,既然是看在親哥哥的面子上,那就當斷則斷,切勿藕斷絲連,一開始就不要給潘金蓮留下念想。

但武松卻不是這樣做的,他對潘金蓮崇敬的眼神很受用,對金蓮一口一個“叔叔”很受用,對金蓮崇拜的目光很受用,所以他對潘金蓮欲拒還迎,猶猶豫豫,讓潘金蓮產生了誤判,始終摸不透他的真實意圖。

而當金蓮下定決心向他敞開心扉時,武松不僅拒絕了,還拐彎抹角地罵人,這讓潘金蓮既吃驚又羞憤,最終惡語相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1jmk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