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三藩之亂是指哪三藩

三藩之亂是指哪三藩

清朝三藩之亂指三藩指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三藩之亂是指哪三藩1

“有一種墮落是不可原諒的,是沒有悔棋的可能的,這就是站在民族的對立面!”歷史告訴我們,背叛民族的敗類從來都不會有好下場。

他們可以得到一時的榮華富貴,卻一輩子難以得到內心的自我救贖,他們的結局只有一個,那就是被釘在民族的恥辱牆上。

滿清最終能夠定鼎中原,有四個貪生怕死的敗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們充當清軍的急先鋒,屠殺百姓,攻城略地,將南明政權趕盡殺絕,爲了讓這四個“奴才”更加賣力爲清朝效力,清朝不但給予他們無盡的榮華富貴,而且在攝政王多爾袞的主導下,封這四人爲異姓王。

然而,滿人從漢文化中學會了“非我族類,其心必誅”。再加上這幾個漢人藩王在自己的封地裏,胡作非爲,肆意擴軍。

最最重要的是,後來登基的康熙皇帝並不是他的老爸順治,更不是多爾袞,他是絕對不會容許自己的帝國,有着自己掌控不了的不穩定因素,他想要的是超越祖先,成爲一個如唐宗宋祖一般的千古一帝。

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三藩之亂”爆發了,但問題來了,清軍攻入中原時,可是封了四位藩王,爲何後來不是“四藩之亂”,哪位藩王沒有參與?他又是爲什麼沒有參與?

清朝漢人四藩王

熟讀明末清初的正史,我們就可以瞭解,在清朝初步統一全國後,一共封了四位漢人異姓王,分別是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和最“低調”的定南王孔有德。

前三位仁兄,相信經過《康熙王朝》的一遍遍複習,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尤其是三藩之亂實力最強,出鏡率最高的吳三桂。

之所以是“三藩之亂”,而不是“四藩之亂”,真相是因爲孔有德沒法參與進來,因爲吳三桂在發動三藩之亂的時候,已經是公元1673年,這一年,孔有德已經整整死去了近12年。

三藩之亂是指哪三藩
  

孔有德的履歷表

孔有德,早年是皮島總指揮毛文龍的愛將,也是他的養子,因爲孔有德英勇善戰,武力值很高,再加上打仗總是身先士卒,所以,毛文龍很是喜歡他。在皮島,孔有德就和後來的靖南王耿仲明關係非常鐵,後來,兩人也是一起投奔的清朝。

毛文龍被袁崇煥處死應該算是孔有德最終降清的導火索,作爲毛文龍的嫡系,孔有德當然懼怕自己被清洗掉,應該來說,這個時候,孔有德已經有了別樣的想法。

公元1631年,孔有德和耿仲明一起發動了歷史上著名的“吳橋兵變”。也就是從這一刻開始,他們已經走上了和明朝決裂的道路。

事實上,從這一刻,兩人的結局只有兩種可能,第一是戰死,第二就是投降清朝,很遺憾,他們選擇了後者。

公元1633年,孔有德帶着衆多軍隊,一支龐大的水師,一大批清朝急缺的火炮,一批清朝奇缺的工匠投降了清朝,這些“投名狀”也爲孔有德換來了清朝的厚待,併成爲清朝炮兵部隊總指揮,他也絕對算是一位漢人實權派武將。

在接下來的幾年裏,孔有德指揮所屬的炮兵部隊爲清朝拿下朝鮮立下赫赫戰功,對明戰爭,孔有德同樣沾滿了同胞的鮮血。

孔有德兵敗自殺

公元1644年,明朝滅亡,在吳三桂的裏應外合下,清軍鐵騎瘋狂涌入飽經戰亂的中原大地。而在接下來的清朝消滅李自成,以及瘋狂屠殺江南民衆的戰爭中,孔有德越陷越深!

公元1648年,孔有德得到定南王的頭銜,孔有德的2萬廣西軍戰略目的很明確,那就是消滅弱小的南明政權。只可惜,這一次孔有德碰到了南明第一名將李定國,公元1652年,李定國率軍攻破桂林,孔有德兵敗自殺。

三藩之亂

發生在公元1673年-1681年的三藩之亂之所以孔有德沒有參加,當然是因爲包括他在內的'整個孔家都在桂林戰役中死掉了。

試想一下,如果孔有德沒有在當年李定國發動的桂林戰役中兵敗自殺,而是活到了1673年,那麼孔有德會不會加入其中呢?

根據不少歷史學者的分析,這種可能性還是很大的。脣亡齒寒的道理,孔有德還是明白的,而且,孔有德等四個漢人藩王是有共同利益的,甚至可以說他們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

從孔有德的人生履歷表來看,他當然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他應該明白,如果自己不一起跟着幹,康熙遲早也會讓自己回家養老去,搞不好自己的結局還是死路一條。

當然,正如很多歷史學者所說的一樣,哪怕“三藩之亂”真的升級到“四藩之亂“,最後的贏家也只會是康熙皇帝。

只可惜,歷史從來都不可能改變,至少孔有德的桂林兵敗自殺,還能讓他在《清史》上留下一個“大清忠臣”得“好評”,也許,這也是爲什麼孝莊會收孔有德女兒孔四貞爲養女的原因吧!

三藩之亂是指哪三藩 第2張
  

三藩之亂失敗原因

提到三藩之亂,不得不提一下爲什麼三藩之亂最終會失敗。這一場整整打了8年的戰爭,開始的戰局對三藩是非常有利的,甚至整個南方都差不多被三藩給佔領了。

但在1676年以後,整個戰局就往清朝傾斜了,一旦三藩陷入到了持久戰的戰爭泥潭中,那麼這就註定了他們的敗亡。

雖然吳三桂等三藩試圖以“反清”來取得百姓的支持,但是吳三桂親手殺死南明皇帝,吳三桂背叛明朝,三藩血腥鎮壓南方的種種漢奸行爲,已經讓他們徹底無法洗白了。

甚至於,不少百姓們對三藩的恨,要多於清朝。沒有了百姓的支持,三藩註定只能失敗。

其次,三藩內部矛盾重重,在三藩之亂中,他們的軍隊並沒有做到協同作戰,而是被朝廷各個擊破。三藩雖然一起起事,但每個勢力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盤。

而且就各方面能力來說,耿精忠和尚之信是沒法和自己的父親相比的,這不,在公元1676年朝廷大軍一兩次擊敗他們的時候,在鄭經來湊熱鬧的時候,這二位仁兄居然就投降了。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打仗始終比拼的是綜合國力,此時的清朝已經統一全國許多年,基本上穩固了政權,這從康熙平定三藩之亂中,諸如周培公、李光地漢人名將死心塌地效力就可以看得出來。

更爲重要的是,清朝掌握了全國最爲繁華的江南和中原地區,以這些地區的實力,是完全可以給清朝緩緩不斷地輸血的,充足的後勤物資、足夠的銀子、足夠的兵員,這些都可以讓清朝在持久戰中取得勝利。

當然,此時的清朝,八旗軍雖然已經沒有入關時的“悍不畏死”,但仍然還有一批戰鬥力很強的軍隊。

康熙年間的“三藩之亂”,之所以四位漢人藩王中只有三藩參與,原因很簡單,另外一位藩王定南王孔有德早在十幾年前,就被南明最能打的名將李定國給打的絕望自殺了。

當然,哪怕孔有德將三藩之亂變成“四藩之亂”,他們的結局也不會好到哪裏去,至多也就是多苟延殘喘幾年罷了。事實上,從他們背叛民族的那一刻起,他們就不可能得到一個“善終”。

三藩之亂是指哪三藩2

一、三藩之亂背景:

三藩指清初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位藩王所轄藩鎮。清朝初年,由於清朝統治者力量尚不足以直接控制南方各省,因此將漢人降將有功者分封管理在一些南方省份:吳三桂封平西王,鎮守雲南,兼轄貴州;尚可喜封平南王,鎮守廣東;

耿仲明封靖南王,死後,其子耿繼茂襲封,鎮守福建。上述三方勢力合稱三藩。三藩在所鎮守的省份權力甚大,遠超過當地地方官員,並可掌控當地軍隊、稅賦等。

三藩的建立和其勢力的養成,是清廷利用明朝降將平定及鎮守南方的結果。清廷入關之後,因爲八旗兵力不足,爲了對付農民起義軍和南明小朝廷的反抗,不得不依靠明朝的降官降將充當前驅,從事招撫及武力鎮壓。在明朝降將中,以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吳三桂四人替清朝出力最大,所以均受封爲王。

他們所率領的軍隊成爲八旗以外的重要力量,在滿清入關後爲其效盡犬馬之勞。經過二十年的鬥爭,堅決抗清的農民軍失敗了,南明的腐朽政權也垮臺了。這時清廷把八旗基本力量放置在北方,以保衛京師及駐防各重要城池,而南方就暫讓給吳三桂等去鎮守。

吳三桂駐雲南,尚可喜駐廣東,耿精忠(耿仲明之孫)駐福建,這樣便形成了三藩。三藩之外,還有一個孔有德。但是孔有德在同農民軍李定國作戰時失敗自殺於桂林,其子也被李定國所殺,所以無人襲封,僅有一女孔四貞嫁給孫延齡,清廷即以孫延齡爲將軍代領其衆,駐守桂林。

三藩之亂是指哪三藩 第3張
  

二、三藩之亂原因:

1、擁兵自重:

三藩各擁重兵,久據數省。平南、靖南二藩各有兵力十五佐領,綠營兵各六七千,丁口各兩萬;平西王所屬兵力五十三佐領,綠營兵一萬二千,丁口數萬。吳三桂功高兵強,四方精兵猛將多歸其部下。清廷又擢升其部將王輔臣爲陝西提督,李本深爲貴州提督,吳之茂爲四川總兵,馬寶、王屏藩、王緒等十人爲雲南總兵。三藩勢力幾及全國之半。

吳三桂初鎮雲貴,清廷曾准予便宜行事,雲、貴督撫全受他節制,所除授文武官員,號稱“西選”,“西選”之官幾遍各地。當時有“西選之官遍天下”之說。順治十七年,雲南省俸餉九百餘萬,加以粵閩二藩運餉,年需兩千餘萬。鄰近諸省挽輸不足,則補給於江南,致使清朝財賦半耗費於三藩。

耿精忠襲封王爵後,縱令屬下奪農商之業,“以稅斂暴於閩”,縱使其部下“苛派伕役,勒索銀米”。又廣集宵小之徒,因讖緯有“天子分身火耳”之謠,妄稱“火耳者,耿也。天下有故,據八閩以圖進取,可以得志”。

尚可喜在廣東令其部屬私充鹽商,又私市私稅。廣州爲對外通商口岸,“每歲所獲銀兩不下數百萬”。尚可喜對清廷比較效忠,但年老多病,將兵事交其子之信。尚之信素性桀驁,橫暴日甚,招納奸宄,布爲爪牙,罔利恣行,官民怨恨。又酗酒嗜殺,常在其父面前持刃相擬,所爲所行,日益不法。至此,三藩各據一方,互通聲氣,廣佈黨羽,實際上已成爲割據勢力。

2、矛盾衆多:

以往史學界對三藩之亂衆說紛紜,或者認爲它是一場“清廷與其‘老牌奴才’之間的‘大火併’”,或者認爲它是明清之際民族矛盾的繼續和發展。因此,需要對三藩之亂的性質再做一些分析和考察。

三藩在變亂後發佈的檄文中,指斥清朝統治者“竊我先朝神器,變中國冠裳”,聲稱要“共奉大明之文物,悉還中夏之乾坤”,這正是利用了當時的社會形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矛盾。

三、三藩之亂經過:

1、清廷撤藩:

康熙帝決定撤藩三藩。早在順治死時,吳三桂擁兵北上入祭,兵馬塞途,居民走避,清廷恐吳三桂生變,命其在城外張棚設奠,禮成即去。

2、起兵江南:

1673年(康熙十二年)十一月至十五年四月。戰亂不斷擴大,吳三桂兵出三貴,進據湖南澧州、常德、嶽州、長沙;清軍雲集荊州、武昌、宜昌,但不敢渡江攖其鋒。孫延齡叛於廣西,羅森、鄭蛟麟、吳之茂叛於四川,耿精忠叛於福建,臺灣鄭經渡海進兵福建漳州、泉州和廣東潮州,提督王輔臣又叛於寧羌,擊殺清陝西經略莫洛。

四方震動,人心動搖。康熙帝欲親征,經議政內大臣密議諫止。清軍東征西討,顧此失彼。隨後尚之信又叛於廣東,總督、巡撫俱附之,清廷增兵兩江。

三藩之亂是指哪三藩 第4張
  

3、天下響應:

清政權統一大陸後,民族矛盾在全國範圍內依然普遍存在;階級矛盾這時已成爲社會的主要矛盾;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也繼續存在。因此,當吳三桂剛一舉起反清旗幟,明皇室以及鄭經集團、部分漢宮、漢兵和少數民族上層人士,一些地區的農民、奴僕都迅速做出反應。

4、相持階段

1676年(康熙十五年)五月至十七年七月。以王輔臣敗降平涼爲轉機,形勢向有利於清軍發展。隨後,因鄭經部爭據福建漳、泉、興、汀等地,耿精忠腹背受敵,倉促撤兵請降。

尚之信也相繼投降。孫延齡又被吳世璠殺於桂林。於是,清軍集中兵力進逼長沙、嶽州,吳三桂聚衆固守。兩軍在江西吉、廣東韶關、永興和廣西梧、潯二州及桂林等湖南要地反覆爭奪。清軍將帥每多觀望,曠日糜餉,在軍事上仍處於相持階段。

5、平定雲南:

1679年(康熙十七年)八月至二十年十月。1679年(康熙十七年),吳三桂在衡州稱帝,國號大周,但未能改變叛軍的困境。同年秋,吳三桂病死,形勢陡變。叛軍無首,衆心瓦解。其孫吳世璠繼承皇位。清軍趁機發動進攻,從此叛軍一蹶不振,湖南、廣西、貴州、四川等地逐步爲清軍攻陷。

但馬寶、胡國柱等叛軍仍困獸猶鬥,節節頑抗;滿洲將帥仍多遷延,以致時逾兩年,清軍才進逼雲南,康熙二十年底,圍攻省城昆明。吳世璠勢窮自殺,餘衆出降,三藩之亂終告平定。

四、三藩之亂評價:

這次平叛戰爭的勝利,清除了地方割據勢力,避免了一次國家大分裂,有利於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鞏固和發展。同時中央集權制力量得到加強,提高了抗禦外敵的`能力。

吳三桂等人發動的起事,雖然打出了“興明討虜”的旗號,贏得了不少漢人和對滿清朝廷心懷不滿的人支持,得以在短短的時間內席捲長江以南地區,但由於他曾經親手引清軍入關,親手殺害永曆帝,實乃無以自圓,所以並未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再加上其根本目的在於搞分裂割據,起事諸將皆爲其朋黨,吳三桂一死,登時土崩瓦解。所以其失敗是必然的。

康熙若能以史爲鑑,認真吸納歷史經驗教訓,制定一個比較完整詳細的撤藩計劃和被撤藩的藩王的待遇安排等等,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標籤: 三藩 哪三藩 之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3jw7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