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高中教學隨筆(精選15篇)

高中教學隨筆(精選15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說起隨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隨筆是過去社會較爲流行的一種文體,語言靈動,婉而多諷。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教學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教學隨筆(精選15篇)

高中教學隨筆1

國家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標誌着英語教學改革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這個領域爲教師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作爲課程改革的實踐者,如何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爲,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基礎教育課程綱要》提出了本次改革的六項具體目標。在關於評價改革中,尤其強調教師對自己的分析與反思。本文對教學反思進行了探討。

一、教學反思的主要特徵

教學反思以追求教學實踐合理性爲目的。教學反思可以發現新問題,進一步激發教師的責任心。教學反思並不是一般地回想教學情況,而是在教學中不斷髮現問題,並針對這些問題調整教學方案,使教學方案更合理。教學反思追求更多更好的方法,提高課堂實效性。教學反思對教學理論和實踐持有一種健康的懷疑,並及時地把思想變爲行動。一個教師如果能不斷進行教學反思,經常研究總結,那麼其教學水平將不斷提升。教學反思具有探索性。任何教師都有理論上的迷茫、實踐中的困惑,反思作爲一種教學手段,可以使我們在探索中奮進。存在問題就整改,發現問題則深思,反思的真諦就在於教師要敢於懷疑自己,敢於和善於突破、超越自我,不斷地向高層次邁進。教學實踐的過程,既是教師探索的過程,也是教師反思的過程。教學反思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它既有對教學內容的反思,有對教學方法的反思,也有對學生試卷評卷方法的反思。例如,筆者總結了自己的教學經驗和體會,對老一套的“官僚主義”評卷方法進行了反思和改進,摸索出了一種模式“自查——互查——師評——反饋”的試卷講評模式,試卷講評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也激發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筆者知道了學生纔是學習的真正主人。教學內容的反思令課堂再現了生機,以人爲本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也有對教學方法的反思,如:探究性教學和任務型教學如何在英語課堂上得到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如何爲課堂教學服務?既有常規課的反思,也有專題活動的反思。比如,如何高效分析試卷?怎樣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和寫作水平等。教師既有通過自己實踐感受而進行的教學反思,也有借學生的眼睛作爲“鏡頭”來質疑自己的教學行爲的反思。

二、教學反思的一般內容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爲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和總結,從而進入更優化的教學狀態。對教學過程後的反覆研究是提高教學效益的重要途徑,又是教師積累教學經驗的有效方法。不斷進行教學反思,可以獲得寶貴的經驗、教訓。及時發現新問題,不斷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是成爲專家型教師的一種有效方式和途徑。筆者綜合幾年課堂教學實踐反思的經驗,將教學反思的內容界定爲兩種:反思教學理念與反思教學方法。反思教學理念。每一位教師的教學行爲都是受一定的教學理念支配的。沒有科學的教學理念,就沒有科學的教學行爲,而教學理念是隨着時代的發展而變化的,它是與時俱進的。如果我們的教學理念落後了,那必將導致我們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落後。所以,在新課程背景下,英語教師首先要對自己的教學理念進行反思,找出差距和不足,時時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反思教學方法。教師在一定的教學理論和學科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還要對相應的課堂教學方法來進行反思。如選擇哪些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教學過程是否合理,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如何營造寬鬆、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同時做到“治而不亂,秩序井然”,就成爲我們教師值得反思的一個問題。因此,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是否能夠體現自己的教學理念,是否能夠落實教學目標,是我們教師應該認真反思的又一重要內容。

三、教學反思的實踐

教學反思應與教科研相結合。教學實踐是教學案例、教學理論取之不竭的源泉。教學反思來自於教學實踐,又服務於課堂教學,是教科研的重點。教師要把教學反思和教學案例、課題研究結合起來,這樣使課堂教學更具有科學性和藝術性,更好地構建符合時代要求的課堂教學方式。做好教學後記與反思隨筆。教師除了完成教學任務外,應及時回顧和總結每一節課的心得體會,寫好教學後記,以便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爲。 教學後記包括:

1.記錄學生困惑,建立教學備忘錄課堂教學反饋、課後練習、階段性測試等都能暴露教學存在的問題。教師對存在的問題應仔細分析原因,究竟是教師啓發不當,還是教師未講清楚;是超出學生的理解能力範圍,還是學生學習馬虎?教學反思最重要的是尋找問題的.癥結,然後採取措施,調整教學方式。教師的教學能力在一次次的反思中不斷總結,不斷提高。

2.記錄課堂教學動態,撰寫反思小結反思隨筆可以寫出教學的不足,記錄教師對教學靈感的思考,還可以寫課堂上遇到棘手問題的處理辦法。寫反思隨筆有助於培養教師的問題意識,提高教學科研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使課堂教學更富有實效性,也是經常困擾我們的問題。因此,教師要在課後及時記錄課堂教學情況,從課堂結構、教學方法、語言表達、板書設計、學生情況、教學效果等各方面客觀、公正地評價自己的得失。

四、教學反思應注意幾個“是否”

1.是否真正“溝通”和“合作”葉瀾教授曾提出:“人類的教育活動起源於交往”,“沒有溝通就不可能有教學”。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不再是特權式人物,而是與學生平起平坐的一員;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彼此敞開心扉、相互接納的對話過程。在成功的教學過程中,師生應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

2.是否創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教材,歷來被作爲課程之本。而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爲教與學的一種重要資源,但不是唯一的資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學活動的權威文本,而是以一種參考提示的性質出現。同時,教師不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設者。因爲本次課程改革中的一些理念仍具有實驗性質,有待於在實踐中進一步檢驗、發展和完善。

3.是否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成功的教育者必須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長,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類施教,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施展才能的機會。因此,無論是情境的創設,還是內容的呈現,無論是問題的設置,還是釋疑解惑,都應該“爲了一切學生”,因爲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

4.教學過程是否存在“僞探究”

一些英語教師往往把要討論的問題只放在問題探究的表面上,在小組討論中,教師拋出一個問題,幾個學生立即圍成一團討論,不管問題是否有討論的必要,幾分鐘後,教師一聲擊掌,學生的討論戛然而止,再由小組中的優等生髮言。至於其他學生,尤其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在討論時是否真正心到神到,是否真正學會了應該學會的方法、技能、知識,往往並不被關心。這種“神散形未散”的“僞探究”其實掩蓋了個性之間的差異,甚至會剝奪部分學生獨立思考、發言的權利。五、結束語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活動。一個優秀英語教師的成長過程中離

高中教學隨筆2

常言道:“欲曉之以理,須先動人以情”。這句話道出了情感與教育的關係。這句話讓我感受很深。班主任只有對學生傾注真誠的師愛,學生纔會“親其師而信其道”,自覺愉快地理解教師的教誨,理解老師傳授的知識,在這種孕育情感的氛圍中取得進步,,體驗收穫,,體驗快樂。

一、學生幫我反思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說:“抽打自己的鞭子要掌握在自己手裏,即所謂高懸鞭策自警”。其實我在做班主任時內心經常會受到學生的挑戰,以前有失去自控的時候,,也有過發火發怒,變得暴躁的時候。此刻回想起來,這樣做不僅僅對工作有損無益,有損於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形象,而且還會加深老師和同學之間的誤會和代溝。我陷入了沉思中,開始反思自己的言行,個性是對待個別行爲偏差生,更是好用貫有的思維定勢來決定和處理問題。發生在XX同學身上的事情就是一個例子。一天中午休息時間,,XX與一位同學發生肢體衝突,得知消息,我迅速趕到教室,不分青紅皁白地批評XX:你平時學習不認真,上課說小話,此刻發展到打架。他還想爭辯什麼,我很武斷地打斷他說:“還要狡辯你總是班級的麻煩製造者,先到辦公室再說”。之後,從與XX的談話中和其他同學處得知了事情的真相:那一位同學亂垃圾,沒有扔進垃圾箱,XX讓他撿起,那位同學卻說XX多管閒事,並辱罵XX,纔有後面的衝突。我的心裏受到很大的震動,這事確實不是XX引起的`,那位同學就應負主要職責,XX是在維護班級的紀律(班級規定扔垃圾,務必在下課時間扔進垃圾箱),那我怎樣辦呢我陷入了沉思,最後我決定在全班同學面前向XX道歉,並且表揚了他。同學們的掌聲讓我感動,他們幫我反思,促我進步。作爲教師就應做一個有錯就改的快樂思想者,從學生中感悟自己的得失,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要用心去發現他們個性是行爲偏差學生的點滴進步,抓住有效的教育機會,教育他們不斷進步。自己遇事也要冷靜,真是應驗了“急事緩辦,緩事急辦”這句話啊!

二、走進學生心靈

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班級的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對每個學生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個性是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XX同學成績不錯,就是性格太內心,不愛說話,與同學交流少,在班裏顯得很孤單;在老師面前也是有上句沒下句的,我幾次都想主動找他解決問題,但一向都沒有遇到好的機會。一次,我們班的同學在食堂包餛飩聚餐,我把學生分成四組,分組包,分組煮,分組吃。輪到XX盛餛飩時,由於食堂地面溼滑,湯水灑出燙了手,結果氣得他把餛飩全部倒掉揚長而去,學生告訴我後,讓我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怎樣會這樣呢我意識到他不僅僅性格內向,而且偏激,容易出現更爲嚴重的事故,再聯想到媒體介紹的一些案例,感到有些害怕。我趕緊把他找到辦公室,讓他坐下,漫漫說出當時的具體狀況以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後果,講得我嘴巴都快乾了,最後,他最後表態說:“我以後會多和同學交流的,遇事也會冷靜的”。但我仍不放心,以後再出現偏激的事怎樣辦呢必須要一勞永逸地解決他的問題。我除了注意觀察他,抽空和他談心外,還讓班級幾個比較開朗的同學成立幫教小組,帶他多參加一些羣衆活動,如果他遇到難事,幫教小組的同學會幫他出謀劃策,幫他解決問題。漸漸地他變得樂意和班級同學交往了,有事也願意和

我交流了,人也變得樂觀了許多。在一次家長會上,他的母親提到他的變化時,對我表示十分感謝。一天,我在辦公桌上發現他的一張留條,上面寫到:“謝謝您,我的老師!”看完後,我欣慰地笑了。

班級工作千頭萬緒,但班主任老師只要用“愛”這根針就能把它們串起。教育學生,只有走進學生的心靈,瞭解他們,理解他們並給予他們更多的愛心,和學生成爲知心朋友,就能到達“親其師而信其道”的目的,就會收穫更多的成功和喜悅。

高中教學隨筆3

英語作爲學生學習的第二語言,有着與其他學科不同的特殊性。從學科本身來講,課堂上出現各種意外事件的頻率比較高,再加上高中生處於強烈追求個性,突顯自我的特殊時期,所以能否較爲妥善地處理好課堂突發事件就顯的尤爲重要。俗話說的好"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只有"沉着",才能"應戰",才能將被動局面扭轉。下面我談談在英語教學中一次處理突發事件的案例。

每當期末到來的時候,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有所減退。特別是在教師講解練習題時,學生有時就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這學期期末複習階段,我在班級正講解翻譯練習題。當我叫一名學生回答翻譯題時,他居然站起身,想都沒有想就大聲地說:"我認爲這道題正確答案是D。"這引來了全班同學的鬨堂大笑。然後,所有同學的目光都集中到我這裏來,那個答錯問題的學生也不好意思地看着我。我想他們都在想老師怎麼處理此事。於是,我等大家全都安靜下來後,不緊不慢地說:"雖然你剛纔是所答非所問,但是老師還是能感受到你對我和英語這門功課還有一分熱情,我希望你能再多投入一點熱情給英語。同時,受到感動的我也願意給你更多的關注和幫助。請坐。"然後,我又繼續講解練習。在這節課剩下的半小時裏,我欣喜地看到不僅剛纔那位上課溜號的同學格外認真地聽我講課,其他同學的注意力也變得高度集中。

從那次事情後,我在上課時就格外注意起注意力不容易長時間集中的同學來,不斷給他們鼓勵,信心和希望,結果發現他們在上課時的表現比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而且我上課也更有效率了。卡爾·羅傑斯有句名言:一旦真誠、對個人的尊重、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等態度出現了,振奮人心的事情就發生了。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理解學生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們的幼稚和天真;用充滿愛的眼睛欣賞學生即使是成績最差,行爲最隨便的孩子,他們也有自尊,也要我們所說的"面子"。很多課堂上的突發事情其實並不需要教師和學生對立起來,如果教師給予學生更多的'愛心和肯定,那麼我想教與學就將不再是心血來潮和靈感突發的過程了。

我上面提到的例子,是很平常、很普通的事情。我們做教師的幾乎每個人都能夠遇到,但要真能夠做到恰如其分,得心應手,卻也不是那麼容易,就我本人來講,在平時很多的教學過程中就犯過不少錯誤。解決一系列的問題除了自身的素質之外,仍然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通過自身的努力,加上對於教育事業的熱愛,加上對自己所教學生的深厚的愛,我想我會把這種應對此類"突發事件"的能力提升爲一門教育藝術的。

高中教學隨筆4

本學期我擔任高三76和80班及高一106和107班地理課的教學工作任務。 首先,在高一,在本學期初,我主要抓高一地理的基礎知識部分,規範學生上課紀律及完成作業,糾正學生學習地理沿用國中的方法。高二由於有全市統考,所以,在趕教學進度的同時,滲透高一兩冊必修的內容,進而做到溫故而知新。 由於學生在本學期只有一次期末考試成績,沒有平時成績,我馬上做了補救措施:要求學生用3周時間完成練習冊,改好、講評月考試卷。在接手高一地理教學任務以後,我發現學生普遍有上課紀律散漫、作業完成質量不高、應付測驗、月考不認真等情況,導致了這次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因此,針對這些普遍現象,我制定了下學期的工作方向爲糾正地理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學習地理興趣,提高課堂效果這三大方面。對做得好的班級、個人及時表揚和鼓勵;每次測驗、月考之後進行全級排名,務求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提高學習成績。 其次,地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徵是大量運用各種地圖、圖表、照片、圖片來表達空間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間結構聯繫及其發展變化過程。總複習過程中特別強調熟練解讀各種比例尺的地圖及地形剖面圖,並能在圖上填繪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佈區;熟練使用和說明各種等值線圖、示意圖、景觀圖像,各種自然要素和社會經濟的統計資料及圖表等,並能根據要求繪製簡單的地理圖表。運用圖導法建立各章節之間的知識結構,運用圖解法將提供新材料、新情境的文字式選擇題進行換向突破,化難爲易;運用圖圖互變、文圖互變、圖表互變法轉換思考問題的角度,推導地理規律和原理;通過各種讀圖、填圖、繪圖、分析示意圖題型訓練提高應變能力和地理綜合思維能力。 最後,在高三的教學工作中,本學校是一所新興的學校,學生的生源較差,其理解能力往往不能滿足教師的要求。針對這個特點,在大學聯考複習期間,應注意對學生已學的基礎知識加以鞏固和落實。以避免出現教師講過多次,但學生仍然無法理解;或者是部分同學理解,而其他同學仍然不能理解的現象。而且對於本學校的學生應該實事求是,尤其是中等及差生,不要對他們做出太高的要求,只要求其掌握能夠掌握的'內容;對於難於掌握或者是理解的,有時可以放棄。只有做到真正的落實,才能使學生打好紮實的基礎,從而謀求更進一步的發展。高中地理教學隨筆與反思4

信息技術課程由計算機課程發展而來,但發生了質的飛躍,已經由單純的技能訓練上升爲全面的信息素養的培養,需要信息技術教師在認真研究課程特點的基礎上,加強理論學習,結合教學實際,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具體心得有以下兩點 :

一、營造有利於學生主動創新的信息技術學習氛圍

良好的信息技術學習氛圍是有效教學的前提。要營造好學生課堂學習的環境,教師應在引導學生把握知識體系的基礎上,適當放手,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掌握技術工具的操作方法與應用技巧,在過程中認識和理解相關概念和原理 , 陶冶心性,形成健康人格:教師要做好指導和調控,有計劃地讓每個學生親歷與體驗需求分析、方案設計以及方案實施等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鼓勵學生在過程中積極思維、大膽想象、勇於創新。

二、合理選用並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

首先,可以學習、借鑑其他科目的成功經驗,根據教學需要恰當地採用講解、觀察、討論、參觀、實驗等方法,做到兼容幷蓄、取長補短。其次,可以吸收國內外信息技術教學的成功經驗,在繼承的基礎上大膽改革,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

要從教學實際出發,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內容、對象和條件等,靈活、恰當地選用教學方法,並善於將各種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任何一種方法和模式的選擇和使用,都應該建立在深入理解其內涵的基礎上。譬如“任務驅動 ”教學強調讓學生在密切聯繫學習、生活和社會實際的有意義的 “任務”情境中,通過完成任務來學習知識、獲得技能、形成能力、內化倫理。因此 , 要正確認識任務驅動中“任務” 的特定含義,使用中要堅持科學、適度、適當的原則,避免濫用和泛化;要注意任務的情境性、有 意義性、可操作性;任務大小要適當、要求應具體,各任務之間還要相互聯繫,形成 循序漸進的梯度,組成一個任務鏈,以便學生踏着任務的階梯去建構知識。

高中教學隨筆5

摘要:作文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難點,也是大學聯考語文的重中之重。然而,高中作文教學長期囿於舊教材的體系,依附於閱讀教學,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而且大部分學生懼怕作文,覺得作文太難寫,沒有靈感,找不到素材,絞盡腦汁也不知道該寫什麼,對作文逐漸失去了信心。那麼,高中語文教師如何才能改變“作文難”這一現狀,切實提高高中生的作文寫作水平呢?本文將對此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中語文;作文教學

作文教學不只是簡單的方法指導和技巧點撥,還是一種長期積累下的語感的再現,是一種很難複製的複雜的語言表達方式,是一種綜合了各種生活體驗的情感和思想的.載體,因而它是一種極具個人化的,或者說是一種比較自我的表達,需要學生的主體努力。因此很多人都認爲,作文不是教出來的,要靠學生的天分和後天大量的閱讀與思考。我不完全認同這一觀點,難道語文教師就真的在作文教學上無所作爲、袖手旁觀嗎?近幾年教學中斷斷續續的嘗試和反思,讓我有了一些體會,現與大家共享。

(一)審題不清,立意欠準

很多高中生在寫作之前缺乏認真審題的習慣,拿到題目之後,簡單瀏覽一下,立刻就按照簡單的理解開始構思。這樣的審題習慣會導致學生出現偏題的情況,而且還會導致學生在立意上缺乏創新性,容易千篇一律。

(二)想到什麼就寫什麼,缺乏邏輯性

面對作文題目,學生可能一下子腦子裏涌出各種影象、聲音,可能剛想到一個自認爲很符合題意的典型例子,或者是一句名人名言,但馬上又想到了其他的素材,便一股腦地寫了上去,忽視了文章的邏輯性,導致文章看上去十分混亂。

(三)內容乾癟

學生缺乏豐富的生活經驗,也缺乏多方面的知識積累,因此作文內容經常看上去十分乾癟。學生作文內容乾癟大致有兩種情況:一是空洞的多、實際的少,半僵化的多、富有靈氣的少,隨大流的多、暢述個人觀點的少,動輒編故事、說假話,這類作文約佔一半以上;另一種是,能說真話、抒真情,但往往是苦悶、孤寂、失落、迷惘情感的宣泄,表現出一種青少年不應有的空虛、消極的心態。這類作文約佔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左右。

高中教學隨筆6

一、充分利用學生“向師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好老師是一本最好的教材,是學生最喜歡的一本書。做一個令學生愛戴、敬慕的老師是上好課的第一步,古語云:親其師,則信其道。教師要親近學生,主動利用課餘時間,對學生噓寒問暖,溝通交流,瞭解學生,關注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輔導,知學生所困,解學生所惑,久而久之,就能贏得學生的心,贏得學生的尊重。個別老師教了學生一學期,卻連班裏學生的.名字都叫不全,是不利於提高教學效率的。

二、重視課前的導入,精彩的課頭是成功的一半

高中生物知識點多,尤其是到了高三階段,內容更是繁雜。一般老師總是強調讓學生好好學習,用心聽課,授課時也是爭分奪秒,走進課堂,直接新授,造成學生被動聽課,學習過程枯燥無趣。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精心設計導語,導語的設計既不能脫離知識的銜接,又要有趣味性,如作業批閱中典型錯誤、生活中的趣味生物故事,甚至與生物有關的時事雜談等。讓學生在思考中進入學習,在笑聲中開啓智慧。

三、教學要注重與生活的聯繫,學以致用

一些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原因之一就是覺得學的書本知識在生活中用不到,這是極錯誤的理解。生物知識與生活的聯繫最爲緊密,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就一定要將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起來,使理論回到實踐,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各種思維能力,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精油的製作、果酒的提取、洗衣粉的洗滌原理、除草劑等等,教師授課時,可以發動學生攜帶一些實物來演示,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這樣的課型,是學生最爲喜歡的,每個學生都樂意積極參與,思維活躍,氣氛熱烈,對學習生物學產生強烈的興趣。

四、有效利用多媒體,豐富學習內容

如今,多媒體教學基本普及,教師要有效利用多媒體,拓展教學的廣度和深度,雖然生物課本就是最好的教學資源,但畢竟教學內容有限,例子也不夠豐富。授課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實物實例,近些年生物技術的發展圖片,播放生物實驗的視頻短片等,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豐富生物學習的內容,效果很好。

總之,只要教師做教學的有心人,教學質量就會逐步提高。

高中教學隨筆7

新課改下的生物教學反思不僅僅是對教學活動一般性的回顧或重複,更應該是教師置身於整體的生物教學情境中,從社會實踐、情感價值觀層面激發自我意識的覺醒。對新課改下的生物教學反思,我覺得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必考,對於實驗必須專題複習。目前來講還未發現原原本本的課本實驗作爲大學聯考試題,而且大學聯考是考試驗不是動手做實驗,因此,根據我們目前條件,對課本實驗有條件儘量做,沒條件看來可以不做,但必須讀和講,講清原理和設計,講清技能的要點,講清方法和結果。對於沒有條件做的實驗,我藉助錄像片、照片。比如,我們生物教研組曾去錦繡大地參觀,用數碼相機留下不少影像資料。比如,二氧化碳發生器、組培設備及流程,課堂上都能發揮不小的作用。複習中更重要的是總結中學生物實驗的技能和方法。我精選了不同類型的大學聯考實驗題,讓學生分析知識點,考的形式、角度,從而對大學聯考試題沒有陌生感和恐懼感。

由於時間的原因,在最後階段對一些城區的考卷的利用上還不夠充分,選題也不夠精練,顯得過多、過雜,使學生茫然。我覺得最後應做一套難度適中,比較基本的試題,有利於學生增強自信,對考生考試的心態會有幫助,這是我們今後要注意的。

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加強積、總結、反思,是教學水~平和教學成績上一新臺階。

一、教學觀念的反思。

以前,教師的教育觀念往往是在非主動條件下形成的,沒有教師的實踐反思,往往只是簡單的重複或照抄,其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教師應進行新課程理念學習,積極對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行反思,在深層次上促進教育觀念的更新與轉變,並以此指導教學實踐。

如:“人類對自然資源不合理的開發利用”。筆者先輕鬆愉快地說:“同學們,據史學家考證,六千年前,陝西、甘蕭一帶是個風景優美,充滿生機的地方,那裏山清水秀,林木參天,遍地綠草如茵,處處鳥語花香”。講到這兒,學生因受老師情感的感染,內心充滿喜悅,那種對美好大自然的嚮往熱愛之情油然而生。接着心情沉重地說:“由於人們濫伐森林、濫墾草原、圍湖造田、環境污染等造成的不良後果,使生態系統受到了破壞,同學們,我們要有環保意識,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講到這裏,師生情感產生共鳴,近而產生共振,教學的效果得到優化。生物新課標不僅對生物知識的教學提出了具體的、符合實際的要求,同時也對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力和方法的培養、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提出了具體可操作的目標。“培養學生必備的生物素養”是高中生物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更加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必須有利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生物觀。

二、教學設計的反思。

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反思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是否適合,不斷思考教學目的、教具準備、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並積極改進,從而優化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例如學習“應激性”概念時,我先做一個簡單的小實驗:用黑板擦敲打講臺桌發出聲響,結果學生循聲觀望,這一情景引入後,我分析實驗現象,學生很容易得出應激性概念,“聲響”是刺激,“觀望”是反應,生物對刺激作出反應的現象就是應激性。事實證明,這種教學學生很感興趣,而且能將抽象內容轉化爲直觀、形象的東西,比一味灌輸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教學方法的反思。

第一、班級授課要面向全體學生、要照顧絕大多數同學,課後不僅要對學習成績好的同學輔導,更重要的是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輔導。記得有人說過“教師對好學生的感情是不需要培養的”,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會有意無意地將太多的精力、時間花在成績好的學生身上,教學、輔導的重心自然向成績好的學生傾斜,將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視爲差生,缺乏對他們的鼓勵和幫助,好像他們不存在似的,從而造成好的學生越學越好,差的學生越來越差,直接導致整體成績兩級分化。所以,教師要特別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注意不要讓所謂的差生成爲被“遺忘的羣體”。

第二、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讓他們有充足的動手、動口、動腦的時間,學生的思維才能得到真正的鍛鍊,體現出學生的主體角色。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改變那種以講解知識爲主的傳授者的角色,努力成爲一個善於傾聽學生想法的聆聽者。

第三,教學方式多樣化。恰當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爲新時代的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學平臺,爲“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加墨水”的傳統教學模式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老師除了採用對學生提問、分組討論、要求學生查資料、寫小論文等等傳統的教學方式之外,還可以適當的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投影儀、錄音錄像、多媒體課件,特別是製作複雜生命現象演示動畫等視聽設備和手段。它除了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和視覺上的衝擊外,更重要的'是爲學生提供大量而豐富的感性材料,突破傳統教學手段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能將傳統教學手段不能表現的許多現象和過程生動地表現出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教學過程的反思。

新課標提倡“探究式學習”。體現在加強對學生探究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應用知識能力的訓練;加強了對學生收集信息能力的要求;知識總量減少並且少而精;增加了生物技術的內容。這種探究式學習模式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必須有較高研究能力,有豐富的教學設計方案和知識儲備,能隨時調控學生的學習障礙,對學生的研究成果能作出正確的評價。例如,在分析“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內容時,教材中並沒有指明細菌是如何轉化的,轉化的機制是什麼。因此,教師備課時,在指明“該實驗設計的原理,成功的關鍵之處”的基礎上,應設計下列探究問題:R型菌轉化爲S型菌,是R型菌使被“殺死”的S型菌復活了,還是被“殺死”的S型菌中存在某種活性物質使得R型菌轉變成S型菌呢如果是後者,該活性物質又是什麼呢該活性物質又是如何使R型菌轉化爲S型菌的呢教師在備課分析教材時,只有把這些探究問題設計出來,才能做到心中有數,運籌帷幄。

五、對教學技能的反思。

第一,語言優美。教師的語言應是科學的、優美的。語言是意識的外化形式,抑揚頓挫的語調,優美動聽的語言,既使學生享受美妙的語言,又對物理教學產生直接的影響。在課堂上,教師聲情並茂的描述,言簡意賅的講解,靈活多變的教法,再加上對語言的靈活操作,恰當地運用比喻、借代、比擬、誇張、排比、反問、等修辭手法,既增強了教學效果,又能使學生在心靈上產生愉悅的感受。

高中教學隨筆8

課程標準指出:“應繼續提高學生觀察、感受、分析、判斷能力的同時,重點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使學生增強探究意識和興趣,學習探究的方法,使語文學習的過程成爲積極主動探索未知領域的過程。”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認識這個問題。

第一,具備探究問題的能力,是現代社會的需求。社會競爭和發展都需要思想敏銳、有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從學生接受教育的階段來看,高中學段注重培養探究能力具有必要和可能。

第二,從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需求來看,積極思考問題和探究問題,能有效地保持學生學習語文興趣,實踐證明,思考、探索以及伴隨着這一過程而不斷產生的思維成果是維持學習興趣的最佳途徑。“多想出智慧”,“我思故我在”,思考和探究對學生智力發展,逐漸形成獨立的判斷能力,達到健康而有個性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第三,從語文教學的角度說,讓探究的方式進入高中語文學習過程,可以從根本上克服高中語文教學長期存在的膚淺平庸之弊,促使語文教學追求卓越和優秀,追求高品位。

但是,語文工作者,特別是一線教師都清楚,高中語文教學傳統,尤其是以應試爲基本價值取向的教學思維方式和行爲習慣與要培養高中生探究能力的新要求就有着很大的反差。要貫徹語文新課程關於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理念,在新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至少有兩個問題至關重要。

第一,要有真正的問題意識。探究總是從問題開始的。傳統的課堂不是沒有“問題”,而是問題的質量要反思。什麼是“真正”的問題意識?首先,提問的出發點是爲“學”設疑,有引起學生思考探究的功能,而不是推動“教”的程序步驟;提問的最終目的不是或者主要不是追求問題答案,更不是唯一答案,而是逐漸養成學生思考的興趣和探究能力。其次,提出的問題應該成其爲問題,是一個問題,有思考的空間,有探討的價值。

進一步地說,如果把提問的立足點定位在學生探究能力的養成,那麼教學中的問題應該是內在的,而不是外在的,是學生自己的問題,或師生一起探索的問題,而不是爲驗證而學習的假問題。問題的內容應該是語文的,即人文性工具性兼備的問題。既是人文性,那麼在設計的內容上應該很寬泛,舉凡自然、社會、人生的內容都在探討之列。既然有工具性,那就要提供語文知識的支撐,有“工具”可用,或有助於掌握終生學習有用的知識。這種知識很寬泛。有學科層面的基本知識,有能力層面的知識,還有方法論方面的知識,過程或方法論方面的知識等等。沒有這些知識顯性或隱性的支持,思考探究會偏離科學軌道,事倍功半。作爲語文課,許多知識的動態性更明顯。不少領域的知識還得師生一起建構,建構的過程也是探究的過程,是理論聯繫實際的`過程。以新課程的觀念來認識語文教學,這裏頭有大量的文章要做。還有提問的角度、難度,提問的方式都要有周到的思考。總之,問題意識和提問方式是培養探究能力的首要問題,而且衡量學生探究能力的高低,最重要的指標是學生對提問有沒有興趣,是否能夠提出有一定分量的問題。

第二,探究能力的培養拒絕教學的功利傾向。功利性傾向是基礎教育的痼疾。據上海學生學習價值觀調查顯示,54.5%的被調查學生認爲,是爲了升學或“謀求理想的職業和社會地位”,15.4%的學生認爲是“期望在自己喜歡的專業上有所成就”,學生功利性學習觀佔主導(20xx年2月1日《中國青年報》)。只要略作反思,我們不能不承認,這種功利性的價值取向與我們從事的基礎教育密切相關。

新課程提倡的探究能力只能在探究性學習中得到有效培養,探究性學習重在學習和思考過程,過程即目標,過程即成果,而不能把追求問題的答案作爲最重要的目標,更不能作爲唯一目標。探討問題中,不僅允許而且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思考問題,鼓勵發表不同意見,愛護學生髮表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個人見解。教學中的急功近利行爲主要表現在流行的學習價值觀上:對考試有直接作用的稱之爲“有用”,否則被斥之爲無用。可是真正要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還得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一些與“有用”無關的東西。衆所周知的道理,任何一項科學研究的“作用”,在研究之初是很難看出來的,幾十年甚至幾個世紀才見出其改造世界功效的例子並不少見。教育是科學,也是藝術,急功近利的做法只能使受教育者受到傷害。

高中教學隨筆9

20xx年大學聯考已經結束。我對自己的教學反思如下:

一、要認真理解生物學的各個概念、定律。

看書解決不了問題,實際上學生們對概念的要點一般都是清楚的,對概念還需要理解,要下功夫研究理解,不要搞題海。學生做題裏面的錯誤一般都是概念的理解錯誤,或者理解錯了,或者概念模糊,這樣造成的錯誤是大量的,而且這些錯誤如果不去發現,不去真正的搞懂它,你會錯很多次,而自己還不知道怎麼錯的,所以要弄清楚概念,要把概念搞清楚,錯了一道題,要知道到底錯在什麼地方?是概念哪些地方理解的不到位,只有經過這樣艱苦的思索的過程,纔能有所提高。沒有反覆思考,對概念的理解就深入不進去。不要匆匆忙忙做題,對於典型的題目,過去大學聯考代表性的題目要很好的思考,看看應用哪個概念以及規律?怎麼用?只有這樣才能把概念搞清楚。

二、高三複習階段切忌脫離課本,利用大量的參考書和練習冊。

教科書是最精練和全面的,對它要讀熟、吃透。人們的思維容易形成一定的“定式”,把大學聯考考過的內容全都當作重點;教師的複習導向對學生產生的影響太深刻了。提高做題的質量,要養成良好的做題的習慣。往往作題,做了成百上千道題,如果沒有真正的領悟到自然科學的概念,再做類似的題仍然是錯的。做題的時候,要認真地審題,讀題,特別是信息題。有一些題目提供了信息,我們首先要看懂這道題,從中獲得一些解題的信息,從這切入,先定性分析再定量分析,再看看適應哪些原理,這樣提高做題的效率,獲得良好的效果。

三、精選精練,不搞題海戰術。

有的學生手裏有大量的參考書,好的教學輔導書一本足夠,練習冊一本足夠。高三的時間很緊,要做的題太多,把所有的大學聯考題都做一遍是不可能、不現實的,做題之前一定精選具有代表性的、經典的題型或內容,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每次考試後有的.學生就急於知道答案,把正確答案記在卷子相應的位置就完事大吉了。其實重要的是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現在理綜考試,強調考的是用知識,用的是能力,而不是死記硬背,要把知識活學活用,才能解好這個題。考完試後講評很重要,要讓學生分析自己做的題的對錯在什麼地方,把知識點深挖、吃透。不能簡單的歸於馬虎或者粗心大意,根本的問題還是對概念的理解和運用的不夠。在大學聯考前,學生做過的試卷就是複習重點,尤其是以前做錯的題,不應該羞於拿出來,實際是學生積累的一筆財富。

四、重點突出,全面複習,不能“押寶”。

有人說做歷年的大學聯考題,能預測大學聯考的出題方向。大學聯考內容顯然是主要考主幹知識,但不可能避免個別偏題、怪題,涉及細枝末節的知識點。複習要把握複習主幹知識,但不能忽略小節。猜測或給學生猜測考哪部分內容是不可取的。大學聯考年年考實驗題,但是考的知識點,考的方式、角度是不同的複習必須全面。從實驗的目的、原理、實驗材料、處理、觀察記錄結果、現象分析、得出結論都要認真分析。

五、不要限制學生的思維。

有些教師盲目地拿着答案來對,凡是跟“答案”一樣的就算對,不一樣就算錯。實際不管是老教師還是新教師,把題拿給學生之前,最好自己先認真做一下,多聽聽學生的“答案”,有無道理,是否恰當,有沒有新意。學生的思維活躍、創造力強,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應該多鼓勵學生、欣賞學生。這樣才能教學相長,是教師自己得到提高。

高中教學隨筆10

您看到這個題目多多少少會有一點疑問,“概念課”?在國小階段似乎並沒有過於強調概念的重要性,爲什麼會說概念課呢?我想說的是此概念非彼概念,用一個通俗點的話來解釋,您知道“概念車”吧?他代表的是一種理念,一種思想,而我在這裏說的這個“概念課”就是這個含義。

雖然參加工作時間不長,但自從踏進學校的校門,我就開始想怎樣才能教好學生,怎樣才能做一名優秀的數學老師。除了聽課、培訓,我還找錢守旺、吳正憲老師的書來看,從中我學到了很多,但我始終沒有找到我心中理想的答案。偶然的一次機會,我在一本數學雜誌上看到了一節課堂實錄,我被深深的吸引了。這節課並不是在讓學生學某個知識點或者某幾個知識點,而是在讓學生感受“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看過這節課後我發現自己以前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多麼的淺顯,對於整天埋在題海中的學生,特別是高中生來說,“問題”似乎就是一套套的試卷,一道道的難題,但是它們無論多難,也只是對於你本身的這個階段來說比較難,他始終是有答案的,也就是已經有人能做出來,而你做不出來有人教你,你學會了它也不再是什麼障礙。那對於無法解決的問題呢?你有沒有發現過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或者是別人沒有想到的問題?當然,我說的有點遠了,這節課中張老師面對的是國小生,他引用的.是國小的知識,比如循環小數、分數,讓學生提出許許多多的問題,剛開始學生還能自己解決,隨着他們自己提出的問題越來越多,張老師說你們提出的問題我也不知道怎麼解決,這就需要他們去探索、解決。但是他課堂的目的達到了,他讓學生真實的感受到“提出一個問題遠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

現在的學生中有一部分對學習不是太感興趣,可能是他沒有發現這一學科中蘊含的神奇的力量。所以當我看完這節課時,我一直有一個想法,什麼時候我也要給自己的學生上一節“概念課”,讓他們感受數學的魅力,激起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我也只是想在“讓我們的教育更有意義”這條路上做出自己的一點點努力,加油!

高中教學隨筆11

生物學科特點是知識點散亂,不容易形成知識網絡,因此,許多高三同學下了很多功夫,成績卻提高不明顯,這主要是複習思路不對,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對學生進行復習方法指導。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主要是做好以下幾點:

一、按照課程標準,指導學生看書

許多同學進入高三總複習後,總是把許多時間用在了做題上,而忽略了看書,這種複習思路是不對的。考試考什麼?是考教材,考試內容絕不會脫離書本,脫離課程標準,所以,我們在高三第一輪複習中一定要緊抓住教材,把沒弄清楚的基礎知識弄清楚,在這個基礎上,通過作習題進行檢測和查缺補漏。另外,看書容易形成知識的系統性,這是無論做多少題都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對於高三學生,我的要求就是:迴歸課本。以書爲主!做題爲輔!

二、指導學生打牢基礎,進行全面複習

大學聯考既重視基礎知識的考查,也注重對能力的考查。而能力離不開知識的載體作用,即能力的形成需要紮實、牢固的基礎知識。只有系統化、結構化的知識,纔有助於能力的提高,才能使你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從而在解答綜合能力試題時遊刃有餘。所以我們在作題時不要好高騖遠,簡單題,基礎題要保證得分率,這當然需要基礎知識相當地牢固,而牢固的基礎則來源於第一輪複習的看書情況。

三、把握主幹知識,指導學生形成知識結構

主幹就是書上的重點內容,打個比方,就好比一本小說的中心內容,如果讓你把一本小說縮寫一下,這些中心內容當然不能放棄。那麼對於書上每一節的主幹內容在哪呢,比如書上的黑體字,書上本節聚焦,就是主幹,在我們閱讀的時候不能簡單地畫一下就了事,應該先把它記下來,進而理解,與前後聯繫,並要學會應用。不但針對每一節,對於全書來說,也有它的主幹,也就是考試說明中對知識點要求較高的章節。

四、讓學生重視記憶,理解,思考

對於生物學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認爲生物是文科,背一背就可以了,也有的人認爲生物是純理科的東西,應該以理解爲主,這實際上就導致了不同的學習方法,有的人先記憶後理解,理解不了就算了。有的人是先理解後記憶,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記不住就記它個大概,我基本上屬於後者。但我不能說前一種是錯的',因爲各人有各人的學習方法,只能改善,不能強行改變。那麼對於生物學科來說,記憶和理解同樣重要,也就是說,既要理解也要記憶,因爲,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是在大量的研究基礎上總結和概括出來的,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只有深入理解、融會貫通,抓住各部分知識的內在聯繫,學懂學透,記憶起來才容易,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原理才能容易區分。但有的概念太長,光理解了記不住也不行,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有時記熟練了,也能幫助理解。另外,在理解和記憶的同時,要勤于思考,做到尋根問底,從而加深了理解和記憶。因此,在帶領學生進行生物總複習時,對於每個概念我不但學生記住,而且要教會學生怎樣對記憶,對就是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

高中教學隨筆12

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學習興趣。學生在學校學習音樂的時間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儘量讓學生多學知識,這就要靠我們音樂教師多想辦法、多出點子。在實際生活中,學生不可能事事都經歷,所以,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豐富學生的感性材料,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可以在教師收集的音樂中盡情享受悅耳的音樂,通過豐富的畫面展開想象的翅膀。增強學習的趣味性。

例如:學生在欣賞第六單元婆娑舞姿—芭蕾舞劇《天鵝湖》選曲時,我做了一個測試,一個班純粹欣賞音樂,一個班結合天鵝湖舞劇邊看舞劇邊欣賞音樂(視聽結合)。

測試的結果:在純粹的聆聽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其一般,甚至不願意聽;而後者學生則表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在觀看和聆聽的同時,有的學生居然會隨着視頻哼唱樂曲的主旋律。多媒體的運用使兩節課的效果截然不同。可見,多媒體教學在音樂課中激趣的重要性。

多用教師聲情並茂的演唱,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有了多媒體設備,仍然不能代替教師的範唱。教師的`範唱有着比錄音範唱更爲直觀、形象的好處。教師表演唱的感染力強於錄音範唱。學生在教師的範唱中能不能進入音樂,全靠教師的功底。從孩子的眼神中,你可以看出他們對音樂的喜好程度以及對音樂的理解和學習音樂的興趣。孩子濃厚的學習慾望,直接感染教師的教學情緒。是音樂課的氛圍和諧、輕鬆,自然音樂教學效率也會提高。

總之,在音樂課中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還很多,需要我們音樂教師不斷的探索。只有豪放法的不斷呈現,音樂課纔會更加精彩有趣。

高中教學隨筆13

傳統的高中政治課教學方法基本上是教師滔滔不絕地講滿四十分鐘,不留給學生充分的主動學習和消化時間,這種教學方式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從而失去學習政治的興趣。其實,這種陳舊的教學方法實質上具有“重教師主導作用,輕學生主體作用;重知識灌輸,輕養成教育;重羣體教育,輕個體教育;重課堂教育,輕社會實踐;重學校教育,輕社會教育”等諸多特徵。因此,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必須改革高中政治課教學方式和方法,而要改革政治課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就必須徹底打破封閉、單項、機械、以教師爲主體的教學模式。所以,我認爲,高中政治教師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要注意努力做到:

第一,要結合政治教材的內容,有針對性地分析現實社會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種政治、經濟、哲學、文化現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於將當今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時政熱點與書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論知識生動、形象地結合起來。只有這樣,學生纔會對政治課產生濃厚的興趣,真實地感受到政治理論離自己的生活並不遙遠,從而接受所學的政治理論觀點,加深對政治理論知識的理解。

第二,在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特別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要想方設法讓他們動起來。比如,在高一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堂談自己在經濟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並從課本中尋找解決的辦法。例如,在經濟生活中我們的學生會遇到人民幣與外匯的兌換問題,甚至會涉及到外匯的兌換比率的問題,這在高一政治新教材中就能幫助學生找到答案。

第三,政治教師還要結合新課程的要求,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採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比如,除常規的講授方法外,我們還可以運用圖畫圖表演示、幻燈、錄音、錄像等直觀感知的教學法,把多媒體等現代化信息技術充分利用到政治教學中去。此外,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比如辯論、討論、社會調查等。

從事教學工作已經兩年多了,一直以來擔任我校試驗部的地理課。由於我本人不是地理專業的,再加上地理在有些人眼裏被冠以“副科”這一不太好聽的名字,因此學生不重視,學習上不肯下大功夫,怎樣讓學生喜歡地理課,愛上地理課。我也在工作中苦苦的思索着。

1.激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地理學科由於涉及面廣,所須記憶的地點、現象、事件紛繁複雜,所以給人的感覺是教起來枯燥,學起來無味,考起來難。爲避免陷入此局面,我在教學中儘量運用知識性、趣味性、現實性相結合的原則。

知識性是要求學生掌握教科書上地理知識,這也是教學的主要目的。爲此我每次力爭自己吃透教材,凡要求學生讀背的知識自己事先全部掌握(包括圖)。甚至在有意無意中讓他們發現我們的老師竟然能把我們的課本背下來,讓他們在心裏敬佩老師的同時,自己也就下功夫學習了。

趣味性則是爲避免課堂教學的單調枯燥,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進行的。活動作爲現今地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運用得體,便可激發學生思考地理問題的興趣,積極去探索,去學習。在地理課中,我始終把地理知識的學習和地理技能的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活動帶動知識學習和技能培養,讓學生動起來。比如,在八年級“水資源”一節中,課文提到我國水資源嚴重匱乏,上課時,我又引導學生回顧“我國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一節中的圖文材料3.3“水資源危機”,結果學生觸動很大。因爲,在學生的意識中,水龍頭一開,自來水就來。土地龜裂、河道斷流,人們飲水成爲困難。對他們而言,都沒有親身經歷過這樣的生存環境。我及時利用這組圖片給學生帶來的觸動,讓學生分別表演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水片段,要求真實地反映自己的行爲。同學們都很積極,在短時間的議論之後,有的表演用水龍頭衝腳的,有的表演用一盆水洗了一下手就倒掉的,還有兩位同學表演用水打鬧的,也有表演用水後不關水龍頭的,當然也有表演節約用水的。我沒有對學生表演出自己日常生活中不好的行爲而批評他們。相反,表演浪費水資源的同學,他們大膽地展示出自己的真實行爲,說明了他們已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作爲教師,要及時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對其肯定、表揚和鼓勵。表演之後,請學生分組討論今後我們應如何合理使用水資源,然後各組推選代表發言。活動結束後,我注意觀察學生日常生活用水情況,通過觀察發現,學生在這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變,能夠做到節約用水。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基礎,引導學生思考課文中提出的問題和現象,並自行設計或補充一些學生較熟悉和感興趣的地理問題和現象,以展示地理課內容的豐富多彩和智力價值,初步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比如在講述《陸地和海洋》一課時,正好是我國的“神州六號”宇宙飛船上天,結合時事,既有利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又有利於學生對現實的認識,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的思考能力。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學習內容有足夠的興趣,纔會產生強烈的探索慾望和飽滿的情緒狀態,纔會自發地調動全部感觀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中去。就如孔子所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興趣纔會使他們產生無窮地渴望和勇往直前的熱情。,因而在教學中要學會適時地進行興趣的激發和積極情緒的調動,促使每位學生都被你深深吸引,促使他們自始至終處於和諧融洽、興趣盎然地探究氛圍。

2.溝通師生感情,鼓勵學生髮言

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還來源於師生思想感情的溝通,師生關係的融洽。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看到成績優秀的學生,還應特別關心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他們常有自卑感和對教師的戒備心理。爲此,我常以一些較簡單問題讓他們回答,即使回答錯了,也肯定他們敢於回答的精神,並儘可能找到他們回答中的合理部分加以肯定,作爲教師,及時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對其肯定、表揚和鼓勵,消除他們的心理壓力,讓他們相信只要我舉手回答問題,就是一種勇氣、一份自信;漸漸地他們就變被動回答爲主動舉手參與討論了。

3.發揮課代表優勢,學生管理學生

課代表作爲老師的助手,不僅僅只是收發作業如此簡單了事。讓學生參與管理學生,一方面鍛鍊學生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也讓他們有一種緊迫感、壓力感。意識到如果自己不嚴格要求自己,讓就無法去要求別人。八(3)班的趙瑞傑,是一個讓老師家長都頗爲頭疼的學生,但是自從擔任地理課代表一職以來,協助老師嚴格要求班內學生,認真及時收發作業,自習課佈置作業、讀背聽寫,着實成了老師的好幫手。

4.親身體驗教師角色,激發聽課興趣

上課老師講,學生聽,天長日久,相當單調、枯燥。在七年級上冊第五章《發展與合作》時,我嘗試讓學生講,我來聽,結果反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①. 學生自己或身邊同學上去講課,無論好壞,對於他們都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因此講的用心,聽的專心。②.“我”是老師,站在講臺上,面對同學,他的學習使命感、責任感無形之中就會增強。感覺要教好別人,首先要自己學好。③讓他們相信:地理的知識點,只要學生肯學,真的就能自己學會。通過當老師講課,體會老師講課的辛苦,增強學習信心,感覺地理知識不難學。④.扮演老師,站在講臺之上,當然更激發了興趣,即使個別知識點沒有處理好,沒講清楚,也覺得沒什麼。甚至有的同學自己覺得講的不滿意,要求在講一次。⑤體驗課堂,讓他們親身體驗一下上課時學生如果不認真聽講故意搗亂該怎麼辦。七(3)班的高仁在講課中,就提出“孔燕同學上課太調皮,不專心聽講”。這樣在以後的課堂上他就知道要自我約束了。

5.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由於地理不是本人專業,對於所有地理知識不能很好地融會貫通,再加上不能專心致志地鑽研教材,因此在教學時不能做到一氣呵成,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爲藝術。同時對於怎麼學好地理,本人也沒有一定的方法,在教學中只好要求學生多背死記,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負擔,不能很好地落實素質教育精神。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教育教學的園地裏,我還僅僅是一名新兵,我以我滿腔熱情,關心和愛護每一位學生,使自己成爲他們的良師益友。在自己的崗位,永遠不滿足現狀,要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勇於實踐,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教學水平和科學素質,爲我所熱愛的教育事業、爲我所選擇的職業獻出我畢生的精力!

本學期,我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本班大部分學生都聰明靈活,想象力豐富,上課思維活躍、發言積極,學習成績比較理想。但也有少數幾個基礎比較薄弱,作業髒亂,思考速度慢、書寫速度慢、對新知的理解也比較慢。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新課標的具體要求,現將本人對這學期教學工作的一點思考小結如下:

一、夯實基礎,努力減輕學生學習負擔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夠順利地學習。”這句話看似矛盾,其實蘊藏真理:一個學生如果大部分時間都被作業塞滿,就沒有了思考的時間,沒有了智力活動的時間,而缺少了智力生活,學生負擔過重、學業落後的可能性就越大,過重的學業負擔是對孩子的智力和體力的摧殘。正因爲如此“減負”的警鐘一直長鳴!但在國小低段教學中,計算、操作等基本技能對孩子的後期學習非常重要,如何讓孩子既能熟練掌握相關技能又不會負擔過重呢?本學期,我作了一下幾點嘗試:

第一、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每節新授課都做到“有備而來”,認真閱讀教材、教參,瞭解教材的編排體系,編者意圖,每個知識點在全套教材的地位及其與前後相關知識聯繫和銜接,做到高屋建瓴,胸中有溝壑。觀看優秀課例,積極徵求同組老師意見,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起點,確定每節課的重難點,思考應該選擇什麼樣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設計完備的教學預案。其次是努力增強教學技能,做到每堂課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加強師生交流,充分考慮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最後,每節新授課都當作公開課來上,事先準備好小黑板、作業紙等,注重營造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擴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爭取每節課都留有一定的時間供學生練習鞏固,驗證教學效果,發現問題當堂解決。

第二、及時鞏固與定期複習相結合。每節課新授知識都會在當時當天及時鞏固,第二天進行適當複習,一段時間後進行第二次複習,提高複習效率。爲了幫助孩子提高計算速度,每節課課前花1分鐘時間讓學生誦讀乘法口訣和20以內進位加與退位減口算題,通過一學年的堅持,效果顯著。

第三、作業佈置與批改。本學期我準備了多套教輔資料,精選練習,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地佈置作業,力求使每一次練習起到最大的效果。對學生的每一次作業都認真及時地批改,並做好錯題記錄和分析,針對不同的錯誤分別採取個別輔導和集體評講的方式及時補救,根據錯題記錄和分析,制定階段複習計劃和期末複習計劃,做到有的放矢。

二、關注全體,儘可能兼顧學優生的培優和差生的輔導

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在我們這樣的大班教學中,最難兼顧的是學優生的培優和差生的輔導。因此,我努力在課堂教學和課後輔導中關注他們的成長:

(一)在課堂教學中,注意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照顧到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需要,爲差生創造獲得成功體驗的機會,爲學優生提供思考空間;在課堂練習中,對學優生提出有挑戰性的要求的同時,加強個別輔導,不讓差生掉隊。

(二)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加大對後進生的輔導,不僅是知識上補缺補差,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學習方法的指導。要提高差生的成績,首先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意義;其次是要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讓他們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增強學習自信心,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有句話說的好:“教是爲了不教。”不能讓補習伴隨孩子成長!

(三)加強家校聯繫,搭建良好的溝通平臺,讓家長成爲個性化教育的有力支持。

三、邊教邊研,取得較明顯的教學效果

(一)本學期,我們班每天的數學作業,中等學生一般能在10到15分鐘完成(期末複習時略有增加),基本都能輕鬆地獨立完成。在作業批改中,很少有集體性錯誤,每天的31份作業中,全對作業一般都在20份到25份之間。

(二)在課後輔導時發現,幾個差生學習成績進步很大,如一個插班生,進來時測試成績總在60分邊上,現在每次測試都在80分左右。他們的學習能力也在不斷增長,學習越來越輕鬆,上學期遇到他們學習上出現問題進行輔導時,總是費盡脣舌,啓而不發,本學期基本上都是一點就通,差生輔導一般都在課間幾分鐘內完成,很少留到放學後。

(三)班上近一半的學生,學習能力較強,思維活躍,善於思考,學習成績優異,學習狀態穩定。

四、自我反思,努力實現專業成長

(一)繼續堅持並優化本學期一些有成效的做法,爭取讓學生在課堂上解決所有的學習問題,課後只做適當的鞏固,控制好課後作業分量;

(二)加大家校之間的聯繫,抽出更多的時間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爭取家長更多的支持,致力於孩子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學習能力的提高。

(三)給自己設定一個新的研究課題:在新知學完後,間隔多長時間安排二次複習鞏固,以什麼方式進行復習鞏固效果最好?針對不同的內容,努力尋求比較好的二次複習時間和複習方式。

高中教學隨筆14

優化的語文課堂教學,它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活"。一堂"活"的語文課,就像一篇躍動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藝術品。語文課堂教學的"活",需要靈活的教師引導,鮮活的學生思維,活躍的課堂氣氛。可對於剛踏上工作崗位的'我來說,還是一個漫長的摸索過程,我覺得要使課堂氣氛"活"起來,是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這方面是這個學期工作中十分欠缺的地方。

活化課堂關鍵是教師引導靈活。要想活化語文課堂,讓學生學得活,當然教師靈活引導是關鍵。首先,教師的教學活,帶動的必然結果是學生學法活。教師教的不只是把結論告訴學生。而是要引導學生探究結論。給學生多點撥,多直觀,多啓發,多鼓勵;讓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多動口,老師在課堂中應引導學生創新學習,鼓勵他們的批判精神,允許他們標新立異。其次運用靈活、恰當的教學手段將教材所設置的情境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就顯得至關重要。我在教學中經常利用多媒體,化靜爲動,化無聲爲有聲,調動學生各種感官,把學生自然而然地帶入特定情境。充分利用多媒體上課,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學生能很快全面熟悉文章內容,並且能順利解決課文有關問題,準確把握知識要點。

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注重發揮學生的思維功能,鮮活的思維是優化語文課的核心。在教學操作中,有經驗的教師在靈活引導的同時,十分注重鼓勵學生的逆向思維、求異思維,發散思維、聚合思維、直覺思維、想象思維的並用,併力求異新,自覺地讓學生嘗試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決問題,培養思維的靈活性。鮮活的學生思維是智慧激盪的搖籃。我在教學中從不隨意打斷學生的提問和回答,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望。

當然,在實施活化課堂教學活動中,還有兩個方面值得注意,一是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二是要對學生的活動多加肯定,表揚。希望我能在下學期的教學中有所改進,查漏補缺,師生互動,使課堂氣氛活起來,努力使自己成爲一名合格的高中語文教師。

高中教學隨筆15

自從我踏滲透教師這一行業,就一直擔任國小班主任工作。八年的國小班主任教學工作,使我深刻熟悉到,要做好國小班主任工作,首先,班主任自身要有一種凝聚力。這種凝聚力,就是一種潛在的吸引力,巨大的向心力和無形的感召力。在學生心目中,這種凝聚力,既有母親般的摯愛,又有榜樣的影響,還有長輩那樣的寬容和理解。有了這樣的凝聚力,就容易吸引童心,雕塑靈魂,也就能爲建設好班集體提供有利條件。那麼,班主任自身的凝聚力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我認爲,一個國小班主任要有凝聚力,就應該這樣對待自己的學生:

一、真誠坦率,和學生談心

每接一個新班後,我總是儘可能做好三件事。一是開好和同學的見面會。會上,我開誠佈公地把自己的姓名、經歷、興趣和愛好介紹給學生。使學生了解自己,溝通感情;二是和學生談心,一班主任工作計劃個個地瞭解他們的家庭生活、周圍環境、個人交往和興趣、愛好等情況,熟悉學生,交上朋友;三是仔細留心觀察,逐個瞭解他們的思想、學習情況和,心理、性格特點,對每個學生的情況儘可能做到全面瞭解,心中有數。這樣,在較短的時間裏,我對學生有了一個基本的、也是全面的瞭解,學生也消除了對我滴陌生感和害怕的心理。

二、理解寬容,和學生交朋友

現在,社會上有一種提法“理解萬歲”,成人需要理解,國小學生更需要理解、需要寬容。新時代的少年兒童,他們富有幻想,敢於實踐,常常有一些近乎離奇的想法與做法,對此,班主任老師要能理解,進行詳細分析和引導。曾經有一個小女孩在她的日記本中寫道:“老師,你知道嗎,你的聲音很美!”我的眼前立刻浮現出一個女孩子的面容,她是一個很內向很膽怯的女孩子。那天中午的時候,她來辦公室找國小班主任培訓計劃我,也不入來,只肯在門口和我說。她的聲音小小的'。我聽了半天才明白,原來是她把我們班一個同學的新涼鞋弄壞了,怕到家後受到媽媽的責罰,想到外面的鞋攤上修一修,來和老師請假。我同意了,並馬上陪她去鞋攤把鞋修好。修好後,我就去處理別的事情了。如果不看到她的日記本,我都差點忘了這件事情。女孩在日記本中告訴我,她很膽小,尤其是自己做錯了事,來的時候她深怕我批評,結果沒想到我很耐心很溫和的答應她並和他一起去。回想當時的情況,其實我是很平常的言行,可是女孩子在隨筆上說會永遠記得我的聲音。“老師,你知道嗎,你的聲音很美!”說實話看了孩子的日記本,我更多的是忐忑不安,我在後怕。萬一那天我語氣嚴厲一點,萬一那天我忙於別的工作,暫時擱置了她的事情,萬一……會對她產生怎麼樣的影響。老師的一句百日衝刺班主任寄語話,甚至可能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埃

從此,我時刻告誡自己,班主任在幫助學生學習知識、塑造人格、提高能力,適應社會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班主任對學生的態度和情緒影響着學生的一言一行,要時刻注重自己的言行,學會同感,傾聽孩子的心聲,學會從孩子的眼睛去看世界,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

另外,國小學生自制能力較差,是非觀念不十分清楚,容易幹傻事,犯錯誤。而對他(她)們的錯誤,班主任不能只是簡單地批評,甚至訓斥體罰,而要分析他(她)們犯錯誤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教育。一旦認識和改正錯誤,就要寬容,要鼓勵他們再接再厲,這樣做,容易加深學生與班主任的感情交融,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關心尊重,幫學生樹立信心

我認爲,爲師之道,既要嚴,更要有愛,有關心,有尊重,這是教書育人國小班主任寒假總結的前提和保證,更是一個班主任應該認真做到的。

對學生的關心和尊重,應該貫穿於班主任工作的全過程,學生思想、學習、生活方面的傾向和問題要處處留心,學生的意見、建議,甚至批評要虛心聽取,對正確的要給予肯定和尊重。當學生的家庭或周圍環境發生較大變化時,更要獻出母親般的愛,去關懷、體貼,使他們克服困難,振作精神,重新鼓起前進的風帆。曾經有一位小女孩,表達能力極好,也挺惹人喜愛。可就是不愛學習,不願寫作業。我接手此班後,發現她缺乏激情。爲了幫她樹立信心,我請她擔任小組長,協助我檢查其他同學作業。大概是她感受到存在的價值,開始寫作業,但仍不能按時完成,我卻故意不知。幾天後的一次班會上,同學反映此事,我裝出驚詫的樣子,深表不信。同學把她的作業送上來,我看了以後,說:“老師對她一向很放心,今高中三年班主任評價天可能由於什麼特殊的原因沒有完成吧!”我瞥了她一眼,只見她兩行晶瑩而悔恨的淚水奪眶而出。從此,她的學習更加努力了,最後,還被同學一致推薦爲“三好學生”,正是這種“含淚的微笑”,正是這種所謂的“信任”從心靈深處刺激學生的心靈,鞭策着他們的行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59ev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