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中學的教學隨筆

中學的教學隨筆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對隨筆有些瞭解吧?隨筆的創作非常隨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負擔,不需要華麗的辭藻,沒有嚴密的結構,隨心寫。什麼樣的隨筆堪稱經典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學的教學隨筆,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學的教學隨筆

中學的教學隨筆1

我是一名語文教師,以前爲了上課,總是感到很困惑、很苦惱,也很懊喪。很多時候爲了完成教學任務,四十分鐘的課堂裏我似乎總是在不停地趕呀趕。可是,一節課辛辛苦苦下來,學生卻並不見得喜歡,而且似乎收效甚微,甚我是一名語文教師,以前爲了上課,總是感到很困惑、很苦惱,也很懊喪。很多時候爲了完成教學任務,四十分鐘的課堂裏我似乎總是在不停地趕呀趕。可是,一節課辛辛苦苦下來,學生卻並不見得喜歡,而且似乎收效甚微,甚至大部分學生的注意力都不能集中,小聲說話、搞小動作、看課外書……做什麼的都有。

問題到底出在哪?”我不停地自我反省,找原因,找對策。我設計的課堂問題重點該放在哪裏?我真的按照學生的實際需求,學生的接受水平,學生的興趣點入手了嗎?我的教案、我的課件在課堂上真的一定要絲毫不減的呈現出來嗎?我給自己的設計安排,課堂教學上留有彈性的時間和空間了嗎?我隨時跟着學生的思維、學生的情感在講嗎?我的課,我的內容在貼着學生的心進行嗎?一連串的疑問讓我不得不去思考,也許真的是反思纔能有所觸動,有所改進。慢慢的,我不再盲目的去備課了;不再想當然的認爲是學生需要的,學生喜歡的了;而是課前課後多和他們接觸,試圖去了解他們,聽聽他們的聲音,聽聽他們的想法,再翻閱大量的教學資料,請教富有教學經驗的老師,然後再結合這些真實的信息來收集資料,準備一節課。在這期間,尤其使我改變最大的是,我上課不再就是爲了完成教案,呈現完設計好的課件,而是給了自己更多可以靈活變通的時間和機會。於是我的注意力不再只關注教案進行到哪裏,課件展示到哪裏了,而是更多關注學生聽到了哪裏,接受了哪些,還需要些什麼。有時,甚至爲了解決學生課堂上的疑惑或進行最有效的引導疏導,我寧可刪減或放棄本來安排好的內容。尤其有時爲了處理學生課堂上的突發狀況(比如有時課堂上分心、做小動作、情緒的低靡沮喪等),我會把教學內容及時做個調整,臨時增加很多本來沒有準備的題外話,比如根據當時的狀況當時的'需要,我會選擇不同的內容和他們聊聊。有時和他們說說人生,談談我自己的經歷,講講我的童年我的學生時代生活等等。有時則是選一兩個故事來講。學生們最喜歡聽我講故事了,故事往往都不長,有動物界的,有人類的,有遠古的,有發生在身邊的。但他們喜歡在小小的故事中去思索,去反覆回味,去學會成長。而我發現這個時候學生們的眼神也是最專注的,表情也是最寧靜的。

語文教學也許就是這樣,當你不再刻意給自己框一個架子時,你纔會更接近真實,更接近語文本質,你纔會發現自己原來也可以輕鬆自如瀟灑應對,而結果也往往是讓自己有更多驚喜的。因爲我發現每次再走進教室時,學生眼中有了更多的期待和喜悅。

原來得到這一切其實並不難,只要你用心去觀察,用心去體會,並讓自己的心貼着學生的心走,那麼課堂教學就會在心的溝通中得到很好的成長。

中學的教學隨筆2

班級管理是學校管理中最基層的管理,是以班主任爲核心直接對學生的管理工作。其工作千頭萬緒、繁雜瑣碎。良好的班級管理帶來的是一個班集體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筆者從事班級管理已有多年,深深的感受到其工作的艱辛和勞累。有過成功也有過失敗,由不成熟到成熟。探索了屬於自己的管理方法――“無爲而治”。

一、“有爲而治”科學實施評估機制,強化班級管理

“無爲而治”並非是無所作爲,放任自流。相反,“無爲而治”的前提是“有所爲”,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實施科學管理。

1、班訓。這是一面旗幟,是奮鬥的動力,凝聚每個學生的心。入手一個班級,要科學的醞釀班訓,必需徵求學生的意見,更重要的是讓每一位同學能接受,並時刻激勵自己。

2、班規。在校規的前提下,結合具體班級的情況,制定一套完整、科學、行之有效地規範的班規。班規的制定同樣要來自學生,並要不斷地完善,短小精悍、內容實在,貼在牆上使同學們爛熟於心,並付諸行動。讓學生時常將自己的行爲與之對照,反省自己。這些基礎工作做好了班級管理就會方便、迅速公正。

3、科學管理,民主監督。“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制定了班規班訓,建立了嚴格的管理機制,但貴在落實。班級管理中最重主要的要落實到位。尤其是要做到早發現、早落實,這必須形成科學的民主監督管理制度。:“縱橫建制、雙管齊下”,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參與意識。

(1)班主任――常務班長――各委員――小組長――學生。設立常務班長一名,負責班級所有事務。開展工作時要直接向班主任負責,並要指導值班委中總負責的一位班長開始工作。下設學習委員、紀律委員、生活委員、文體委員、宣傳委員,這些班委會成員主要負責班級的日常學習,認真地填寫班級日誌、量化檢查、文體衛生、公物管理以及維持良好的班級形象。他們直接向常務班長負責,合格、公正的搞好每月一次由班爲主持小組考覈、評比、劃分等級(優、良、一般、差)促進各小組間的競爭。

(2)實施班委值周管理制度。每週民主選舉6位同學組成一週的值周班委,產生值周班長一位,其餘5位同學負責學習、體育、紀律、衛生等日常事務。每週一開始接管,週末寫出本週詳細工作總結,並同班委主持評估,劃分等級(優、良、一般、差),可以連任。值周班委所開展的`工作是具體、實在的。每週行使班主任所享有的管理權力,併爲班級管理獻計獻策。

二、無爲而治,情境育人,充分培養學生的能力

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是核心,學生是主體。所謂的團隊意識,就是有了核心和靈魂的主體纔有血有肉,班級管理才顯得生機勃勃,才更有生命力和戰鬥力。正因爲有了前階段的“有爲而治”,班級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學生也更有“素養”,此時要給學生提供更爲寬鬆的環境,以便進一步發揮學生的內在意識,管理便達到了“無爲而治”的境界。

1、抓好“小助手”,大膽放鬆。“無爲而治”的精髓在於實現宏觀管理,而其關鍵是培養小助手,用好班幹部。優秀的班委會是前提和保障,班主任如同導演、顧問,在給出了總的方針思想後,讓其充分的發揮,並充分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但同時也要求學生明確班主任並不是什麼也不問,而是時刻在盯着,學生纔有了激情和參與意識。

2、以靜制動,依法制班。充分發揮學生的參與意識,班主任並非聽之任之,由於學生畢竟是處在成長階段,性格各異。個性鮮明,問題的發生是難以避免的。此時是導演能力體現的關鍵時刻,該出手手時就出手,要牢牢的控制住學生的行事原則,適時點撥,便能達到以靜制動的效果。

同時讓學生參與管理、培養能力,並不是說管理有了隨意性,而是要依法治班,否則便偏離了方向。管理才能出成績,管理才能出效益,正所謂“嚴師出高徒”。班主任是一個集體,一個學校能否出成果的關鍵所在。合理,科學的建立、健全一套適合自己班級的管理模式,形成班級強大的凝聚力,讓每一位同學快樂健康的成長,這是我們班主任的希望所在,學校的希望所在,同時也是國家社會的希望所在。

四、“無爲而治”班級動態管理的理論思考

1、實施“無爲而治”班級動態管理,充分運用了激勵的原則。班級動態管理從根本上說是一種動態激勵管理。激勵即激發鼓勵之意,它指的是激發人的動機,誘導人的行爲,使其發揮內在潛力,爲實現所追求目標而努力的過程,也就是人們所說的調動和發揮人的積極性的過程

2、實施班級動態管理,強化了目標管理原則。在實施“無爲而治”班級動態管理中,一是設置目標科學可行,根據客觀條件設置通過努力能夠達到較高水平的目標。二是形成目標體系,根據學校的管理目標,各班都制定每月的班級目標,使學校總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各班級及其成員身上。三是制訂必要措施,使各班級及每一成員爲達到個人執行目標、班級目標及學校目標而自覺努力工作。四是在目標實施過程中,及時反饋調節,建立可調控體系,同時對實施目標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及時予以幫助解決。五是做好目標的終結考覈工作,爲下一個階段的更高目標的實現奠定良好基礎。

3、實施“無爲而治”班級動態管理,運用了系統理論,強調自主管理,增強主人翁意識。系統理論要求根據客觀事物的系統特徵,從事物的整體出發,從整體與部分、整體與結構、整體與外部環境的相關中,綜合地、精確地考察對象,從而在運動與變化中及時地、正確地解決問題。強調自主管理、增強主人翁意識,爲班級每一成員提供參與管理的機會,培養其自主管理或執行各自任務的責任感,提高其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爲增強整個學校的活力,提供可靠的保證。

中學的教學隨筆3

活到老,學到老,考到老已成爲知識經濟社會的主旋律。於學生而言,考試更是家常便飯。但每到較爲重要的考試如大學聯考,會考,期中,期末,一些學生往往沉靜不足,浮躁有餘。說到底還是學生思想負擔過大,把考試看得太重。學習,檢測,考試,本是自然而然的過程,是檢驗、反思自我學習的成效。一旦把某一事物放在心上,期望過高,往往壓力增大,反而不易心平氣和,抱着平常心來按部就班做事,甚至會徒增過多的煩惱。

這兩天學校在進行期會考試,用作考前複習的時間很充裕。實際上,很多老師,學生都會想當然地認爲複習如何,考得怎樣已成定局。因爲學生的水平在相對不長的時間內保持得差不多。除了少數因試題不適應,主觀努力不夠,發揮失常等因素之處,大多數基本上不會變化太大。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真正能靜下心來仔細梳理、總結的並不多。考前平靜複習氛圍的營造一直是個難題,足以引起學校、學生的重視。

那怎樣來營造考前氛圍?我覺得除了教師必要的考前輔導講解,個體的安靜自學與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可相互結合。尤其是理科複習更應提倡動靜結合。文科複習也可參考,但自我識記、理解、總結更加重要。畢竟文科的學習關鍵還在於平時的積累。實際上,“平時不用功,臨時抱佛腳”沒有多大效果。但文科的學習,我倒覺得抱抱佛腳,用點功夫,一樣可以識記鞏固所學知識。但不管怎樣,都應建立在自我學習內化的基礎上。也就是自我獨立安靜地複習是前提,沒有這點,難以稱得上自我學習。當然,因學生的個性不同,學習方式也不盡相同。有的喜安靜自學,有的喜“拉幫結派”;有的喜個人去讀,有的喜傾聽他人。無法兼顧每個學生需要的複習現實,只有從整體上營造安靜複習的秩序。以個人安靜複習爲主導,並以師生講解互動,學生之間同伴互助爲活動的複習過程。

知識的'學習由少成多,由薄變厚;技能的掌握由生漸熟,由弱增強;情感的投入由淡變濃,由淺入深。這三者之中,學生對某一學校形成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相對穩定,只有在前兩者下功夫。實際上,筆試形式主導的書面考試注重知識與技能的檢測。因而,在複習的過程中,與平時的學習剛好相反。應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由厚變薄,技能由熟漸生。由厚變薄是梳理、提煉、總結自我得失,由熟漸生是不提倡考前大量作題,可少量做題,以致考試遇題不致過於生疏。但這一切都有待於動靜結合的氛圍營造,既關照集體又儘可能地適合學生。如此才能把考前複習做到平常認真對待,復出成效來。

中學的教學隨筆4

在珠海容閎學校聽了幾節語文課,突然想到了語文老師的文氣,於是將我以前寫的一篇文章作了些修改,在容閎給我的臨時平臺上發出。我索性“一稿兩投”,發回我的“根據地”——金東方。

老師是文化人,文化人就要有文氣,尤其是文科老師,更尤其是語文老師,一定要“文”起來。容閎園的每一面粉牆,每一扇雕窗,每一塊頑石,都是用“文”武裝起來的,自然更需要“文”人的和諧。

以前,人們都喜歡稱語文老師爲夫子,“夫子”在這裏似乎成了個不褒不貶的中性詞。說褒,他好像與孔夫子有關,自然是有學問的稱謂;說貶,他好像又與迂腐有染,不是有迂夫子一說嗎?不過,我總認爲“夫子”這個稱謂不錯。夫子者,學者、老師之謂也。我多把“夫子”與儒雅等同起來,我覺得語文老師就應該儒雅一些。當然,時過境遷,語文老師也在與時俱進,不能一味地“夫”下去,但語文老師應該“文”起來。

人們常說,語文老師要具備“一筆字、一口話、三百篇”的看家本事,這實際上是“文”的本事。教文而不“文”,這語文課就失去了幾分魅力。語文課中美文越來越多,要引導學生鑑賞美文,語文老師的“文”就顯得尤其重要了。自然,文縐縐,慢悠悠,酸溜溜,滿口之乎者也,如私塾先生般,這既缺少時代氣息,也實在讓人受不了。但語文畢竟是教文,就必須顯露出文氣。三百篇要讀進去,一筆字要見功夫,至於一口話,那簡直就是有聲的招牌。引導學生欣賞“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應有詩一般的評點,如果用“兩個黃鸝柳樹上叫,一行白鷺飛上了天”這樣的大白話去解釋,雖然也過得去,也說得準確,但全無詩情畫意。《蘇州園林》是一篇如詩如畫的美文,如果沒有詩一樣的語言品析那亭臺樓榭、花草石山、雕窗粉牆,只是說這裏寫得美,那裏寫得好,那作品的文氣便被缺文氣的品析沖淡了幾分。

老師往往是學生模仿的對象,學生從老師那裏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老師的舉手投足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語文老師有文氣,學生會佩服:“我們的老師出口成章,妙語連珠,妙筆生輝,那才叫學問。”當然,說話不是寫文章,不可能也不必要句句珠璣,俗中也能見雅。魯迅講課就常常雅俗兼備。“文”起來了,俗也便帶上幾分雅氣。

使自己“文”起來,最好的辦法就是多讀點書,書讀得多,纔有“文”的`氣質。蘇軾說:“束書不觀,遊談無根。”“無根”可以不去“遊談”,傷不了大雅,語文老師不然,他天天與“文”爲伍,還要引導學生入“文”,豈能“無根”?

寫到這裏,我忽然想起電視節目主持人來。按理說“文”主持比“武”主持應該文氣得多,其實不然。你看球賽節目的“武”主持,常常會拋出一連串的妙語來,諸如“穿過人牆”、“先下一城”、“梅開二度”、“自擺烏龍”等,以“文”言評賽事,讓人看到主持人的“文”功。而那些主持綜藝節目的“文”主持,女的一張婆婆嘴,男的一股娘娘腔,開口“好棒噢”,閉口“好開心”,不是“耶耶”就是“哇哇”,節目姓“文”,主持卻無“文”。看人家,想自己,語文老師還是“文”起來好。

中學的教學隨筆5

(一)講授法。

這是一種由教師用生動的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即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方法。它包括講述法、講解法、講讀法等。一般理論性的講述、美術常識、欣賞教學以及技法課訓練前的講解,都採用講授法。用這種方法教學的長處是知識的系統性、邏輯性強、效率高,照顧面寬。但其缺點是容易使學生處於被動狀態,缺乏感性知識,如無法解決怎樣畫等問題。鑑於這種情況,使用這種方法教學時,應該注意下述情況:

(1)對所表述的內容要有科學性、思想性和系統性,以給學生一個合符邏輯的完整的概念。如中國人把描繪大自然爲主的作品稱之爲“山水畫”而不叫“風景畫”,學生肯定會問一個“爲什麼?”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去講:一是從中國人的情感習慣去講,在通常情況下,“山水”、“山河”、“江山”、“河山”是“祖國”的同意詞或同義語,因此山水畫也可以說是愛國主義精神在中國藝術中的反映;二是山水畫的畫家經過擬人化加工處理了的作品,它是畫家藝術修養的表現。而風景畫屬西畫的稱謂,它是寫實性作品,是自然的客觀表現。經過分析和比較,就可以得出結論:中國“山水畫”不能叫作“風景畫”。

(2)語言的形式要符合語法,要清晰、準確、精煉,要通俗易懂,要形象生動,要富有感染力。

(3)要善於組織學生聽講,所述問題能引進學生的思維共鳴,要善於洞察學生的反映,及時調整講授的內容,變換講授的方式。

(4)可以藉助板書、板畫或示範圖等直觀教具,以加深學生的印象,達到幫助理解的目的。

(二)演示法。

演示法是爲了配合講課和練習,通過操作性的示範表演,使學生增加感性知識,加深印象,明瞭作畫(或其它美術作品製作)的方法步驟。這是美術課尤其是技法課教學常採用的主要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在形式上可以分爲:當堂作畫要求之全過程演示;按作畫步驟要求學生跟隨教師一起進行的同步性示範;有意識地找準難點作局部演示。

運用這種方法,應該做到:

(1)演示的內容必須與課堂講述的內容和要求完全吻合。做到“講”是“練”的前提和基礎;“練”是“講”的深化,是所學知識的表現、運用和實踐。

(2)課堂演示要做的簡明扼要,要圖象清晰、準確、生動熟練,並能使全體學生都能看到、看清。

(3)爲節省時間,有些示範可以在課前先製成毛坯、半成品,在課堂上選擇關鍵的過程適時演示。

(三)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將所學知識運用於實踐,以達到鞏固知識、形成各種技能技巧、把新知識變換爲能力之目的的一種方法。這是中學美術教學活動中最主要的教學方法。這種練習包括視覺觀察練習、造型技法練習、工具材料之操作練習和形象思維、邏輯思維練習等。按新編教材的要求,它在整個國中的教學活動中要佔80%以上份量。所以,採用這種方法,要求特別講究:

(1)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求,並且目的要求恰當,引起學生在心理上形成共鳴;還要注意組織教學,以便提高學生練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切忌盲目性和單純的爲練習而練習的作法。

(2)應注意指導和檢查學生掌握練習的方法、步驟的情況;要科學合理地分配作業練習的時間。

(3)教師對學生練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優缺點應予及時總結,肯定成績糾正錯誤,可以個別問題單獨講,普遍問題集中統一講。

(四)談話法。

談話法是通過同學生互相交談來進行教學的一種方法。包括啓發式談話法、提問式談話法和指導式談話法。這種方法有利於啓迪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積極思維和師生雙方在教學過程中信息的積極反鎖。但談話法的缺點是意見容易分散,不易控制,運用不好還容易使所傳授知識支離破碎。因此,運用談話法應做到:

(1)教師要有充分的.準備,提問的目的要明確,要帶有啓發性,並且難易得當,要切合學生的年齡特徵、興趣愛好和知識水平,還要注意對學生回答問題可能出現的麻煩情況要有充足的預計,併爲此還要準備好正確的答案。

(三)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將所學知識運用於實踐,以達到鞏固知識、形成各種技能技巧、把新知識變換爲能力之目的的一種方法。這是中學美術教學活動中最主要的教學方法。這種練習包括視覺觀察練習、造型技法練習、工具材料之操作練習和形象思維、邏輯思維練習等。按新編教材的要求,它在整個國中的教學活動中要佔80%以上份量。所以,採用這種方法,要求特別講究:

(1)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求,並且目的要求恰當,引起學生在心理上形成共鳴;還要注意組織教學,以便提高學生練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切忌盲目性和單純的爲練習而練習的作法。

(2)應注意指導和檢查學生掌握練習的方法、步驟的情況;要科學合理地分配作業練習的時間。

(3)教師對學生練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優缺點應予及時總結,肯定成績糾正錯誤,可以個別問題單獨講,普遍問題集中統一講。

(四)談話法。

談話法是通過同學生互相交談來進行教學的一種方法。包括啓發式談話法、提問式談話法和指導式談話法。這種方法有利於啓迪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積極思維和師生雙方在教學過程中信息的積極反鎖。但談話法的缺點是意見容易分散,不易控制,運用不好還容易使所傳授知識支離破碎。因此,運用談話法應做到:

(1)教師要有充分的準備,提問的目的要明確,要帶有啓發性,並且難易得當,要切合學生的年齡特徵、興趣愛好和知識水平,還要注意對學生回答問題可能出現的麻煩情況要有充足的預計,併爲此還要準備好正確的答案。

(2)對此法的運用要帶有啓發性,所提問題要構成前後連貫,層層深入、逐步引向結論的問題系列,還應講究談話技巧,要面向全體學生。

(3)提問要注意讓學生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不應搞突然襲擊,而且談話的形式要活潑多樣。

(4)對學生回答的問題,正確與否,教師均應有明確的表示,要鼓勵他們敞開思路,大膽發言,錯了也不宜過多批評。

(五)參觀法。

參觀法是豐富學生的感性知識、擴大視野,使教學同實際生活相聯繫並從中受到實際教育的一種方法。其內容有參觀書畫攝影展覽、作業觀摩展覽、還有歷史文物、名勝古蹟、建築物體、自然風景、動物花卉等。這是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熱愛生活教育的一種較好的教學形式。

中學的教學隨筆6

語文教學只有激發學生的情感,學生才容易進入課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使我深深地體會到,要激發學生的情感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開門見山,先入爲主

語文課教學之初,教師可用模型、標本、圖片、幻燈、錄音、錄像等形式創設一種生動感人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爲之所動,爲之所感產生共鳴,激勵他們快速進入課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學朱自清的《春》,我們可先放一段有關春天風光的錄像帶,花塢春曉、桃紅李白等春景激起學生對春天的喜愛之情。或放一曲《春天在哪裏》的錄音,創造意境,使學生在美妙的樂曲聲中自然進入對課文的學習。

二、巧設懸念,激發情感

在讓學生接觸課文之前,可先自己複述課文情節,在關鍵處停下來,讓學生去猜測情節會如何發展,人物的命運會怎樣。這樣巧設懸念,往往能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學生閱讀課文的熱情就會大增。如教《孔乙己》、《變色龍》這一類課文時,我們可採用這種方法去激發學生的情感。

三、創設疑問,啓迪思維

在導入新課時,可針對所講內容,提出一個或幾個問題讓學生思考,從而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集中,積極地期待着問題的解決。這樣導入新課,能較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學生產生一種強烈的求知感,增強講課的吸引力。如教學《驛路梨花》時,可設計這樣的提問:標題一語雙關如何理解?文中兩次誤會、三設懸念、四寫梨花分別從哪些語句體現出來?

四、故事吸引,情境感染

中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他們愛聽愛看有趣的故事。老師可以抓住青少年這一特點,針對教學內容,從與課題有關的趣聞軼事出發導入新課,能夠激發學生對所學新課產生濃厚興趣。同時,授新課前,花極短時間,用繪聲繪色的`語言,講述一則引人入勝的故事,顯得親切自然,縮短了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可以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進入學習。如教學《阿長與〈山海經〉》時,可先聯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給學生講講長媽媽所講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講講阿長本人的故事,這樣,使學生在特定的氛圍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進入作品的意境。

中學的教學隨筆7

自律就是自我嚴格要求,自我約束,變被動爲主動,變他治爲自治。只有自律的行動纔會爲我們的生活爭取更大的自由。青少年情緒表達直接,易衝動,自制力弱。尤其是週五放晚學,一週的任務結束了,對自由的渴望急切、熱烈。這並沒有錯,成人教師也不例外。但當下的事要做好,纔能有序地前行。連家庭作業都不清楚做什麼就回家了,事後也不問同學、老師。這是缺少責任感的表現,也是自律性弱的表現。

在學生的成長面前,犯錯在所難免。關鍵的是在學會在錯誤中汲取有益的啓示,給以後的言行指明方向。這不僅僅是完成作業那般簡單,更不是以忘記爲藉口可以掩蓋。小成,這次期會考試有很大進步,進入了年級前30名。在七年級也進過,但後來一直因語文、英語不優秀而沒考好。這不,這次他考得很好,禁不住有些得意、輕浮了。在統一的規則面前,在心理的成長面前,在事實真相面前,對於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我一向能做到一視同仁,絕不偏袒。

早上書聲琅琅是開啓新一週,新一天學習的良好開端。所以,我就跟學生約定過,早上除了完成清衛,科代表收發作業,其他同學都應投入到晨讀中來。對於早上來到教室趕做作業的一律按班規處理。除非情況特殊,事先說明。而小成,早上在教室裏趕數學作業。我聯想到家長會當天結束後,他父親跟我說小成以前週末一直要出去玩電腦,讓我溝通教育下。實際上,在學有餘力的前提下,週末能做到定時定點有成人監督玩會電腦也無可厚非。但一味出去找同伴玩電腦遊戲必然會心思遊離、精力分散。這不,正好是他自己犯錯撞上來了,很有必要跟他說說。

好傢伙,數學小練習冊被我收了後,還沒主動過來拿。我故意等兩節課看他會不會主動來坦誠。結果沒來。找他來問,他倒好,他一廂情願認爲我會幫他交作業。看來,還是對自己行爲認識不足,或認爲我好說話,平時對他不錯,會放他一馬。但我比較慎重地找他談話了。我先肯定他補作業的動機是好的,是想按時完成上交作業。只是週末的家庭作業移到週一來做,確實不妥。你一向表現很好,不能放低對自己的要求。其實,我讓他明白,即使成績好的學生,犯了不該犯的錯誤,老師也不會輕饒。讓他學會自律,爲自己的事情負責。他倒能坦然接受。以下是他寫的心理說明書。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今天我真是“悲劇”了!

早晨匆匆忙忙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來到學校。停好車後我飛奔進教室,放下書包,把週末的作業都找出來堆在桌上,然後拿出一一交到科代表的手中。語文,英語,物理,最後數學。“數學小練在哪兒啊?”我因星期五沒有記家作,導致昨天忘記小練做哪兒。於是,便憑着僅剩的一點忘記估摸着做了幾頁。“做71

中學的教學隨筆8

時間總是飛快地在我身邊流逝,一如沙漏,雖然一端我無法抓握,但另一端則在不斷的積累,流逝的快慢與積累的多與少而已。雖然在我面前的是一羣剛上幼兒園的孩子,他們對幼兒園有着好奇和陌生,正如我一樣。我們彼此迎接着對方的到來。新學期的前幾天,孩子們對幼兒園有着諸多的不適應,他們用哭來宣泄他們的情感。我懷着滿腔的熱情和孩子們玩,吸引他們的注意;用雙臂來擁抱他們,擦去他們腮邊的淚水;不斷的點頭回答他們:寶寶吃完午飯睡一覺,醒了以後玩一會爸爸媽媽就來接了。“用話語給他們安慰。

當傍晚孩子一個一個接走,關上教室門才發覺,手臂有酸脹的感覺,喉嚨不太舒服,一股疲憊感涌了上了。不禁反問自己,爲什麼和孩子一整天我不覺得累,孩子走了反而覺得累呢?一段時間以後,我找到了答案:孩子們是一羣幼苗,在我的注視和影響下成長;我的教育生涯也像一棵幼苗,伴隨着孩子一起成長。聽音樂。孩子們很喜歡聽着鋼琴聲一起唱歌,聽着音樂一起做動作。看着他們點頭拍手若有其事的唱歌;伸胳膊伸腿跳着自己的舞蹈,才知道他們是這麼喜歡音樂,音樂讓他們自由的表達着自己的情感,才知道音樂是他們的搖籃。出於孩子們的熱愛和自己的喜好,我和孩子們一起做着和音樂有關的.事:遊戲中一起拍手打節奏,培養他們的節奏感;活動時隨着音樂一起快樂的舞蹈或進行表演;打擊樂中和孩子們一起聆聽各種樂器的聲音……雖然知道這些事情我做的是對的也是孩子們喜歡的,但我還不能將這些事情繫統的組織起來,希望孩子們能夠支持我的探索。美術活動中的快樂。美術活動是孩子們比較喜歡的,每次一到美術課,孩子們總是集中精神看着老師手中的畫筆繪畫出色彩斑斕的圖畫。他們總覺得畫筆的神奇,它可以在自己的手裏變出自己喜歡的東西。兩個月的繪畫學習,你們從開始不會使用油畫棒到現在熟練地運用油畫棒,亦或者從你們手中畫出很多美麗的作品時,老師真的爲你們感到驕傲。所以每次的美術課總是你們最快樂的。數學活動中的閒暇。數學活動要求有很強的科學性,每一環節每一步驟都是嚴謹的。

儘量讓每個孩子有一份學具,給他們平等的機會鍛鍊。當孩子們一起體驗或評價時,出現了這樣的情況:這邊的小朋友在操作那邊的小朋友在說話,那邊的小朋友在操作時這邊的小朋友又在說話,顯得整個活動有些雜亂。分析原因:孩子沒有錯!不是他們不想聽老師說話,而是老師不和他們說話,讓他們有了一段無事可幹的時間。問題出在活動結構上,有必要調整整個活動的設計,儘量的面向全體孩子,讓每個孩子看待老師的眼睛聽到老師說話。孩子在活動中學習,學習體、智、德、美、勞,學習成長;我也在活動中成長,學習如何設計活動、組織活動,如何對活動進行反思。安靜入睡。孩子們在家習慣了有大人陪,有玩具有依戀物,在幼兒園午睡有着諸多的不習慣,沒大人陪,沒依戀物,因此在睡覺時有的孩子會哭鬧着要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慢慢地,小朋友之間都比較熟悉了,開始擺脫手中的依戀物,也能甜甜地入睡了。偶爾會以遊戲性的方式哄那些入睡比較緩慢的孩子們。我是孩子的引路人,應由你記得方式引導他們,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遊戲化的方式和孩子交流,讓孩子在遊戲成長。而不是用消極的方式呵斥孩子,如,午睡時擺放鞋子跟孩子說:鞋子也要睡覺了,趕快把他們藏到牀底下,讓他和你一起睡覺;排隊時和孩子一起開火車……犯錯。在自由遊戲時,宇明跑過來跟我說他沒有玩具。宇明是個很天真也很調皮的孩子。我讓他自己去找玩具,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也可以和小朋友商量。當我再注意到宇明時,他在和小朋友搶玩具我沒有立刻阻止他們,適當的爭吵有利於孩子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只見宇明生氣地把玩具扔遠了。過了不久又見宇明在搶小朋友玩具了,心裏頓時有些生氣:老師的話到底有沒有聽,怎麼三番五次和小朋友搶玩具。走過去教導了一番,把玩具給了另一個小朋友,宇明一聲不響的站在那裏,臉紅紅的。

轉身的剎那我忽然意識到宇明搶玩具是因爲他找不到玩具,是材料投放不夠不是故意要搶。認真的解讀了這份錯誤,我不再埋怨宇明的調皮。宇明從中學到如何正確地得到玩具,我從中學到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他們犯的錯,以一種寬容信任的態度來對待孩子。拿樹葉。在一次分辨綠黃顏色的遊戲中,邢老師讓拿綠樹葉的小朋友來排隊,拿綠樹葉的小朋友都過來了,程晨拿的是黃樹葉,他偷偷地來到我身後,從籃子裏換了個綠樹葉來到隊伍中;當邢老師讓拿黃樹葉的小朋友來排隊時,他又偷偷的把手中的綠樹葉換成了黃樹葉,兩次都成功時他的臉上露出了笑容。我只當沒看見,試問有幾個孩子能有他這樣聰明的狡頡呢!這正是孩子的機智呀!這樣的孩子很聰明也很讓人頭疼,因爲他們往往很調皮。不過只要他們的舉動不影響活動的進行,就讓他們的小機智儘量發揮吧。

孩子就像一張白紙,如果畫上了相同的畫,那麼再漂亮的畫也失去了它原有的意義,儘量的讓他們呈現出不同的圖案不同的色彩。因此,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孩子會變得活潑有朝氣,爲今後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礎。現在的我還不能及時地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但在我們一起成長的過程中,我會將你們的閃光點逐一地挖掘。二個多月的時間,我和孩子們都在適應和探索,孩子們能夠愉快的來上幼兒園,在幼兒園快樂的遊戲;我似乎懂得了流逝與積累之間的交點,那是一隻永遠不會停留的沙漏!

中學的教學隨筆9

新一輪課程改革,讓語文教學充滿了新的活力。同時,也應當看到,由於大家對新課程尚處於探索階段,到底怎樣去進行語文教學,衆說紛紜,使人有種無所適從的感覺。許多觀點雖然很獨特,很新穎,但操作起來,好象又很不好把握。尤其是透過聽一些課,隱隱覺得我們此刻的語文教學開始走向新的極端:一味的課堂對話,一味的強調讀和感悟。像這樣教學,能否到達課程標準對語文教學的要求

我認爲,像這樣去教語文,如果用辨證法來看,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的。我個人以爲,我們千萬不能忽視學生學習語文的規律,千萬不能忽視教育教學規律,千萬不能忽視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如果離開了實事求是,離開了全面地看問題,離開了變化發展的看問題,把什麼都來個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教育要全面地遵循它們所揭示的教育教學規律。

因此,新課程中的`語文教學,盡力使學生具備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是十分重要的。習慣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語文教學,務必重視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無論是人格上的,學習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視,努力從多方面去用心引導,從點點滴滴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去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尤其要指出的是,培養習慣,正面引導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習慣養成教育,有時還務必帶有強制性。必要時,還需要有教師意志的左右。因爲,學生對教師的某些習慣的培養還不能理解到必須的高度,但對他們的成長是十分有益的。

對於中學生來說,以下八個方面的習慣首當其衝:一、主動學習,刻苦學習的習慣;二、細心認真、一絲不苟的習慣。三、勤於動手、動筆、動腦的習慣;四、大膽、大方、大聲說話,說普通話習慣;五、愛惜書本文具的習慣;六、好問的習慣;七、在合作學習中用心參與的習慣;八、規範、整潔寫字的習慣。

培養習慣,要悉心引導,嚴格要求,點點滴滴到位,舉例來說,培養學生的寫字習慣,要讓學生寫一筆好字,就務必要求有必須速度,務必規範、整潔地寫字。還是以寫字習慣培養爲例來說,良好的寫字習慣就具有極強的遷移性。學生把規範整潔地、有必須速度地寫字的良好習慣養成了,其他習慣:如愛惜書本文具,學習細心認真,一絲不苟,學習講效率,講質量、求速度等等,也跟着上來了。

中學的教學隨筆10

《國中課程標準》與傳統語文教學比較,一個重大的突破就是重視基礎功能的人文性,把情感、態度,價值觀作爲教學的重點之一:“培養學生高尚的美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作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因此,在實施新課程過程中,應該注重探索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努力把人文性與工具性有機結合起來,不能把知識的傳授作爲教學的唯一,漠視了語文課程的人文性。現就國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實施情感教育談談我的一些探索和實踐。

一、深入教材,挖掘情感

文學評論家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景非獨爲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所謂的境界也就是作者描繪的蘊涵深意的藝術形象。催人淚下的《背影》、搏擊風浪的《海燕》、生機勃勃的《春》、天人合一的《天上的街市》、稚趣盎然的《社戲》都給人以意境的感染和美景的陶醉。作爲教師,熟練地掌握教材,細心地體味情感,深入挖掘意象,這是中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前提條件。因爲教師是作品的欣賞者也是情感的傳遞者,只有對文學作品進行感悟體驗,並通過自己的情感來領悟作家的情感脈搏,引起情感共鳴,才能把學生引入作家描繪的藝術境界,領略藝術風光,引發學生興趣,激發學生情感,感悟文章底蘊,在審美的娛樂中接受情感教育。如在《背影》一課中,我設計了一個教學片段:回憶自己父母一次送行的情景:她(他)是怎樣說的?做了些什麼?神態怎樣?可以看出什麼?當時自己感受到什麼?於是在學生說的過程中對文中情感領悟便水到渠成了。

二、引情入境,激發情趣

教師在挖掘語文情感因素的基礎上,應引導學生走進“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國中語文大多是文學篇章,文學是生活的反映,它注入了作者的感情,而學生處於豐富多彩的`生活中,並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生活體驗與體會,這些體驗與體會跟作品中的某種生活相仿或相似時,教師巧妙點撥,引情入境,使他們情感交流,形成非思不行、非說不可的學習興趣。引情入境的方法很多,這裏僅舉幾例。

1、感性入境法。國中學生限於知識與閱歷的因素,對作品的時代背景、人文地理等方面缺乏瞭解,使之覺得久遠而陌生,難以產生興趣和情感共鳴。因此,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知識與經驗,用感性的方法使學生對陌生的生活情境產生親近感和熟識感。比如《最後一課》,故事發生在法國,歷史又久遠,學生對人文地理和戰爭背景知道甚少,於是我在課前要求學生蒐集關於普法戰爭以及當代戰爭的文獻資料,進行交流,使學生對普法戰爭的歷史背景有所瞭解,並以當代戰爭帶來的危機和慘況認識戰爭的殘酷性。這樣一來,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失去國土淪爲亡國奴的痛苦和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產生了共鳴。

2、平移入境法。入選課文的文學作品,雖然大多是時代久遠的名篇佳作,但作品人物形象和地理環境,總能從現實生活的身邊找到相似的形象和環境,讓學生從身邊的人物和環境找到情感共鳴處。如《羅布泊,消逝的仙湖》,寫的是新疆的一個仙境般湖泊在逐漸消失,學生體會不甚深切。於是我要求學生蒐集身邊的環境污染情況,體現人爲破壞自然環境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的重大災難,學生不僅感悟深切,還產生了保護環境的情感共鳴。

3、直接入境。作品中的大量人物就活生生地活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平時不怎麼關注而已。對於這些作品,教師就可以直接帶領學生走進教材,認識人物,體味情感《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主人公的年齡與故事學生都非常熟悉,因此,我直接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思考:

①爲什麼其他孩子都能爬上山崖而“我”不行?

② “我”在山崖上的心理活動如何?

③爲什麼在父親的指導下能一步一步的走下山崖?

討論時學生髮言活躍,只要稍加點撥,就能理解如何化解困難,實現成功的道理,切實地感悟人生。

4、感悟入境法。學習語文,並不僅僅是爲了理解課文,對課文的人物環境、情況等具有深入地認識和體味,更重要的是要求學生從中感悟人生,從作品中學會認識如何對待社會,對待自然,對待自己所以我幾乎在每一篇課文的講授中都要求學生談談學習課文後對自己的人生有何啓迪作用。如學習《居里夫人》後,你認爲居里夫人哪一點品質對你最有啓發?學生意見很多,但都針對自己的人生實際,入情入境,既啓迪了自己也啓發了別人。

三、歷練語言、美中含情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是用語言來雕刻描寫的。幾乎每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都蘊涵真、善、美的情感,給讀者以賞心悅目的美感。作爲語文教師也應該具備飽含感情色彩的語言,因爲教師的語言可以從不同程度感染學生的感情,特別是教師的朗讀,可直接給學生一種美的情感輸入,使他們很快體味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師生一同讚美、一同思考、一同悲憤、一同愛和恨。文體和內容不同的作品,教師的聲音語調也要做相應的變化。有的作品高,如同浪中行舟,跌宕起伏,有的作品層層深入,漸入高潮,讀時語調要步步上升,如同登臺階,有的作品對比鮮明,色彩斑駁,讀時要精心安排。以詩歌爲例,繪聲繪色的朗讀對體會詩人的感情有很重要的作用。

當然,情感教育的內涵非常豐富,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豐富多彩。不過我們必須高度認識教師對學生情感教育所起的重大作用,因爲教師是指路明燈,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自己去感受、理解和體驗作品中的感情,使學生在情感的海洋中獲得啓迪。

中學的教學隨筆11

重視實踐教學,抓好實驗實習活動,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是顯示職業教育特色,提高職業教育質量的頭等大事。然而,在許多職業中學裏,實驗實習活動似乎只是專業教師的事,不少語文教師,覺得事不關己,對學生的實驗實習活動不關心,不重視,不參與。這種態度無疑是錯誤的。因此,我們必須提高認識,明確語文教學爲實驗實習活動服務的必要性與可能性。同時,也要不斷探索,努力尋找語文教學爲實驗實習活動服務的種種途徑。

一、認識:必要性與可能性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語文教學爲實驗實習活動服務,是完全必要的。

(一)從職業中學的辦學宗旨與培養目標來看。職業學校的辦學宗旨,就是要爲經濟建設服務,培養中級技術人才。這些人才,必須是實用型人才。其實用性,主要表現在他們具有一定的動手操作的技能。而實驗實習活動,則是提高他們操作技能的關鍵。因此,職業中學任何一科的教學,都應該爲實現這一培養目標服務,語文科當然也不能例外。

(二)從職業中學語文課的性質及語文教學的特點來看。語文是學生從事學習和工作的基礎工具。說它是工具,是基礎,一是要爲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服務,二是要爲學生今天的專業學習和明天的專業工作服務。既然學生在今天的專業學習中,離不開生產實習與科學實驗活動,在明天的專業工作中,仍然離不開科學實驗及技術改造活動,那麼,語文教學也就必然要爲它們服務。因此,職業中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它必須擔負打基礎與服務專業課教學的雙重任務。

其次,我們也必須清楚地看到,語文教學爲生產實習及科學實驗活動服務,也是完全可能的。

(一)從語言與生產勞動的關係來看。語言是在生產勞動中產生的,也是在生產勞動與科學實驗中發展的。現在,職業中學裏生產實習與科學實驗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語言。進行前,離不開用語言知道、安排;進行中,離不開用語言記錄、分析;進行後,離不開用語言總結。這就是爲語文教學去爲生產實習、科學實驗活動服務,提供了廣泛的可能,提供了用武的場地。

(二)從語文與思維的關係來看。一切實踐活動,離不開思維,而一切思維活動,必須憑藉語言這個形式。因此,語文教學中對思維的訓練,實際上是爲生產實習服務的。

(三)從知、行、情、意的關係來看。知、行、情、意,關係密切,相輔相成。語文教學,既可以傳“知”,更可以激“情”,又可以勵“意”,它勢必能對學生的“行”起推動、促進作用。因此,語文教學,完全有可能盡到責任,去提高學生參與生產實習與科學實驗活動的積極性,從而推動實踐教學,促進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

(四)從現行的職高語文教材來看。編者們已經作了很大的努力,既基本保持了教材的知識系統性,又根據專業教學的需要,注重了教材的專業適應性。這給我們語文教師讓語文教學爲生產實習服務,也帶來了更多的方便。

二、途徑:多樣性與實踐性

語文教學爲生產實習及科技實驗活動服務,其途徑也是多種多樣的,閱讀教學、作文教學、課外輔導等環節,都可以進行;關鍵在於每個語文教師,積極地去進行探索,自覺地去進行實踐。

(一)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發掘教材中關於生產實習及科學實驗的重要性的教育因素,

讓學生深刻認識知與行、理論與實踐的關係,從而自覺地、積極地參加生產實習與科學實驗活動。

在湖南省編的職高語文課本中,這樣的課文是不少的'。如論說文的《改造我們的學習》、《基本訓練》、《技術工人也是人才》等,記敘文中的《袁隆平細說雜交稻》、《陳章良笑談“基因”》等,說明文中的《眼睛與仿生學》、《決戰納米時代》等。它們有的闡明瞭知與行的關係,強調了加強基本訓練的重要性;有的指出:“高分低能,不是我們的培養目標”,“讀書須知出入法……見得親切,此爲入書法”,而“用的透脫,此爲出書法”;有的闡明瞭現代尖端科學技術與現實生活的關係,向學生展示了一幅幅高科技的宏偉藍圖,激勵學生去爲之奮鬥。語文教師在教這些課文時,必須聯繫學生對待生產實習與科學實驗活動的各種態度與表現,加以類比或對比,加以稱讚或批評。這對學生重視生產實習與實驗,努力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無疑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二)在寫作教學中,要加強對實習(實驗)報告的寫作指導,同時也要通過作文,大力對各種實踐能手進行歌頌、表揚。

寫作實習(實驗)報告,實際上是寫作程序說明文。語文教師必須在學生開展各種實驗實習之前,結合說明文的教學與訓練,集中地進行一次寫作實習(實驗)報告的指導,要求學生明確:撰寫實習(實驗)報告,必須具有真實性、科學性、研究性;它的寫作過程,包括實習(實驗)前的準備、實習(實驗)中的觀測,實習(實驗)後的分析。還要指導學生掌握其格式,要求有實習(實驗)的名稱,遵循的原理,器材的裝置(有的還要繪裝置圖),實習(實驗)的過程(寫作這一部分時,必須嚴格按步驟在時間上的先後爲序),實習(實驗)的結果,收穫與體會等。

此外,在對學生進行記敘文與議論文的訓練時,也要結合生產實習,命一些題目。如《我班的實踐能手》,《他摘取了技能比武的桂冠》,對一些重視實習的學生進行歌頌;也可以命一些如《我會組裝電腦了》,《下鄉維修小記》之類的題目,讓學生自己寫出在實踐活動中的收穫與喜悅,從而進一步增加實踐的興趣與信心;也可以讓學生寫作《下水才能學會游泳》、《高分與低能》等論說文,使其進一步明確實踐的重要性。

(三)課外輔導,也要爲生產實習與科學實驗活動服務。一是要與專業老師配合,對學生寫作的實習(實驗)報告進行批閱,發現存在各種語言問題的,要進行講評,或進行個別輔導,指出他們的毛病,引導他們修改。二是要廣泛收集一些關於實踐的名言警句,不定時地推薦給學生,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有知識的人不實踐,好比蜜蜂不釀蜜”等,從而不斷鞭策學生認真參加生產實習與科學實驗活動。三是語文教師也可抽時間,適當參加一些學生的實習與實驗活動,既可以融洽師生感情,又可以現場瞭解情況,進行宣傳鼓動或指導學生如何觀察、如何用語言來表達等。這對學校的生產實習與科學實驗活動,也可起一定的推動作用。

(四)語文教學本身,既應該也可以開展一些實習活動,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鞏固所學的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能力。

如,在學了文字知識與語法知識之後,我校曾組織學生上街,清查招牌、廣告、橫幅、標語中存在的錯別字、不規範的簡化字、異體字、繁體字等,清查廣告、標語中存在的語法錯誤等,有的還直接向店家指出,請他們改正。這一活動,不但鞏固了學生的文字、語法知識,也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社交能力,培養了學生正確地使用祖國的語言,爲語言的純潔和健康而鬥爭的責任感。

又如,在學了調查報告這後,我們組織學生,開展了一系列的社會調查活動,對象有鄉鎮企業、專業場、專業村、鄉農校等;還調查了一些優秀的職高畢業生,然後要求他們寫出專題調查報告。這一實習活動效果很好,不但讓學生實實在在掌握了社會調查的方法及調查報告的寫法,還提高了學生的分析能力、綜合能力,鞏固了學生的專業思想與創業意識。學生寫的一些關於畢業生的調查報告,還被學校收入了《畢業生跟蹤調查報告集》。

上述一些作法,是我校語文教師爲生產實習服務所作的一些探索,在推動我校的生產實習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我校學生在“邊學邊幹邊創收”的“三邊”教學模式推動下,涌現了不少操作能手與“邊學邊幹邊創收”的典型,還有不少學生在專業教師指導下進行科學實驗,所寫的實驗報告,或發表在科技報刊上,或獲省、市生物百科競賽論文獎。專業老師們說:“這裏邊,也有語文教師的一分功勞。”

讓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更好地爲生產實習與科學實驗以服務吧,這是職業中學進行語文教學改革的內容之一,也是發展職業教育的需要。

中學的教學隨筆12

我認爲信息技術學科是比較特殊的一門學科,因爲信息技術本身就是日益更新發展的,所以針對它的教學則應該緊跟當今信息環境的發展。怎樣合理的利用手中的教材實現同步的教學更新,怎樣讓生感興趣於本冊教材中較爲枯燥的理論知識,我一直在思考的“授人以魚,未若授人以漁”。在我的教學內容中,既注重傳授知識,又注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探索能力的提高。在課堂上教師的重要任務是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尤其是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大膽地想像,作出別出心裁的作品。學生智慧的激活,會反作用於教師和其他學生,使其能在更高層次上積極思維,從而在師生、學生間積極思維的互動中,不斷閃耀出智慧的光芒。師生可從中盡情地去體驗教學創造美的樂趣,並可獲得教案目標之外的收穫。

在課堂教學中,我關注知識的結構和學習的認知結構,使學生學到的知識的同時也獲得能力的遷移。讓學生成爲主角。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進入主體角色,主動地去發現學習從而成爲知識的.主動探索者。我通過激發學生興趣的探究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充分體驗到自由,賦予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力。創建多向的交流環境,學生可以問教師,也可以互相討論。讓學生得到了成功的喜悅與自信的同時,作爲教師的我也得到了學生的尊重和相信學生的驚喜。

中學的教學隨筆13

今天下午沒課,難得有半天不上課的時間。我在辦公室裏靜靜地讀着《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xx年第5期有關地理核心素養的。下面是我的讀書筆記。

一、東北師範大學張家輝教授關於“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研究”。

什麼是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地理素養是指學習者經過地理學習後能夠用地理視角觀察地理事象且用地理能力解決地理問題的內在涵養。包括地理知識、地理能力、地理方法、地理思想和地理品質等構成要素。

由此得出國中生地理核心素養包括地理核心素養、地理關鍵能力、地理基本思想、地理基本方法和地理必備品質等組成。其中地理核心概念包括位置、分佈、地方、區域、尺度、地理過程、空間作用、地理環境和人地關係等,地理關鍵能力包括地理空間定位能力、空間格局覺察能力、地理過程分析能力和地理問題探究能力等;地理思想包括人地關係思想、尺度思想、整體性思想和因地制宜思想等;地理基本方法包括地圖法、地理實驗法、地理調查法和區域比較法等;地理必備品質包括愛家愛國情感、全球意識、審美情趣和環保意識等。

張教授認爲地理核心素養包括:基礎教育階段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由人地觀念、空間能力、區域分析、過程解釋、尺度關聯、家國情懷和地理表達等要素構成。其中人地關係是地理學研究的永恆主題。近百年來,我國地理課程標準非常重視學生對人地關係的理解。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將人地關係思想作爲一項重要的指導思想。地理教學中應注重引導學生認識“人對地的影響”“地對人的`影響”“人與地的協調”等,進而形成正確的、全面的人地觀念。

二、吉林省教育學院張連彬老師“地理核心素養體系構建的思考”。

人地關係一直是地理學研究的核心問題。人地關係的發展經歷了漁獵文明時期的崇拜自然階段、農業文明時期的改造自然階段和工業文明時期的征服自然階段,進入現代社會,資源、環境與生態問題頻發,使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謀求人地協調發展的重要性。縱觀人地關係的發展過程,人類社會幾千年的文明史,其實就是人類社會對自然地理環境認識、抗爭和適應的歷史。在認識和研究人地關係時應注意的問題:

1、人地關係時不斷髮展的,具有時代特徵;

2、要聯繫社會文化環境特徵綜合考慮,人類社會對自然地理環境的作用往往通過社會文化而發生作用;

3、人類社會與自然地理環境的關係是對立統一的,在對立統一中不斷髮展。樹立科學的人地觀不僅可以提高認識,規範和約束自身的行爲,還可以從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的高度來認識世界,謀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人地關係可考慮下設“資源觀””環境觀“”人口觀“等二級指標。

中學的教學隨筆14

昨天見了一位學生家長,該家長談起了自己的女兒,滿臉無奈,“都高三了,週六一回家,還通宵看韓劇,怎麼說就是不聽,控制不住自己!”

高三了,癡迷韓劇,控制不住自己,這也是一種韓劇“中毒”吧,而且應該算是比較嚴重的層次,已經到了分不清主次輕重的程度,作爲班主任自是應該加以正確的引導。

如果我們換一種角度來思考問題,韓劇既然能夠風靡亞洲乃至全世界,其自身必有很多可取之處,假如學生拿看韓劇的勁頭來學習,又怎麼會學不好呢?這又會對我們的課堂教學有哪些有益的啓示呢?

首先,課堂教學一定要有吸引力。有很多的韓劇迷,半夜起來看韓劇,據說瀋陽的一老闆,全公司員工放假看韓劇,之所以如此癡迷,一定是因爲韓劇有很大的吸引力,能夠帶給韓劇迷帶來很多的快樂,那麼,我們的課堂教學呢?如果我們能夠設置有吸引力的情境,學生自然會被吸引到課堂上來,自會流連忘返,課堂就會高效,課下的作業或者課下的自學,也會是動力滿滿。

其次,教師一定要有人格魅力,有較高的人氣。韓劇中到處都是帥哥美女,金秀賢、李敏鎬等一大批明星有超高的人氣,大批的粉絲。一出場幾乎就是驚叫聲一片!而如果教師也有這樣的魅力呢?一上課就能夠吸引學生的專注力,也不失爲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感染力,看看網上評出的美女教師或者帥哥教師,從自身的天然條件就很受學生歡迎,雖然我不是“外貌公司”,但是愛美之心畢竟人皆有之!當然,如果沒有天然的美貌,任何教師都可以修煉的有內涵,有很好的人格魅力!

第三,課堂教學要注重對學生靈魂的引領。每一部熱播的韓劇都有一個積極向上的主題,儘管絕大多數韓劇都和“愛情”有關,但是最終表達的主題都是“向善向美”,如美好的愛情、親情等,而這些都是人類追求的永恆的價值觀。課堂教學亦是如此,我們的課堂教學不僅僅在於掌握知識,更在於幫助形成學生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有靈魂的建設者。

還有就是課堂教學要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任何一部優秀的韓劇中的任何一個畫面幾乎都是一幅美景,固然和演員的高顏值、演技有關,但也離不開拍攝時的先進技術手段,不得不承認,韓劇在一些影視技術方面還是領先於我們的',張藝謀拍的《金陵十三衩》中的戰爭場面,很多就是韓國人拍攝製作的。在現代的教學條件下,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能夠創新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技術,利用好PPT,微課,翻轉課堂,在線課堂等,自然會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當然,韓劇之所以大受歡迎,還和很多其它的因素有關,如邊播邊拍、相對比較寬鬆的審查制度以及較高的藝術性和審美價值等,但是至少可以爲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些許有益的啓示。

中學的教學隨筆15

教師備課時,對自己設置的問題都準備了正確的答案,課堂上當學生的回答與教案教材教參裏的答案不相同時,那麼教師應怎樣對待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呢?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是師生平等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先看一個案例:我在教《三顆枸杞豆》這課時,我問學生受到的啓示與教育時,有一學生回答:三叔的做法是對的,應當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儘管最後沒有什麼成績。真是沒想到學生有這樣的想法,可我的教案裏寫着:要抓住時間,抓住生命,讓自己的人生更有價值,決不能見異思遷,知難而退,否則必將一事無成。

看到還有一個學生舉手要求發言,下課的時間又快到了,我便趕緊把自己的答案說出來,讓學生用筆記下,課後,我反覆思考,似乎覺得這樣處理不妥。

這個案例,引發了我對課程改革更深的思考,同時對課程標準也有了更多的理解。

首先,從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和個性發展這個層面來講,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不能把學生當作灌輸的容器,或者預先設置一個個圈套(問題),讓學生往裏鑽,而應還學生以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地位。閱讀教學中,不能用所謂正確的,標準的答案取代學生的感受,統一學生的理解,束縛學生的思維,抑制學生的個性,以致阻礙、窒息了學生的創造。

課堂上,即使學生的回答幼稚、膚淺,甚至片面、錯誤,教師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應當熱情地鼓勵、引導,用心去呵護熠熠生輝的思想火苗,同時針對其思維過程的缺陷、不足,開展積極有效的幫助,這樣,教師不僅在教學生學,而且向學生展示了一種虛心誠懇民主寬容的人格風範。

其次,從教學相長,提高教師專業素質的角度來探討,學生說出獨特的與教案不同的理解,對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和文化積澱無疑是一個挑戰。按着教參講,照着教案讀,自然省心省力,一旦“開放”,一個頭腦怎能應對50個頭腦?這也是對教師專業功底教育理念和教學機智的考驗。它喚起了教師的危機感、緊迫感,教師們沿用了幾年或者十幾年的教學方式和習慣受到了衝擊。所以我們必須繼續讀書,終身學習,不斷髮展,充實,提高自己。

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這是新課程改革所帶來的對於傳統教學理念和方式的挑戰,如何成功應對這種挑戰並有效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

1、從教學設計的多樣性、複雜性、合理性及實用性的實際看,教師要摒棄備課設計上的拿來主義、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習慣定式和慵懶意識。教學上的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嚴重束縛了廣大教師的創新思維,以其昏昏豈能使人昭昭,一個缺乏創新思想和精神的的教師又如何能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教學設計上慵懶的拿來主義更使教師喪失了不斷進取不斷拓展和積極創新的.勇氣和信心。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不盡表現在課堂上,其實更多的是體現在教師辛勤的創新設計中。

2、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教師如果能真正走進學生心中,就要降低老師自己的身份,和他們交朋友,做平等的夥伴,只有這樣,他們有話纔敢說,才能大膽地去探討。

3、從教學方式看,類似引發思考啓迪智慧的教學應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如可以採取研究型學習的方式,讓更多的學生參入研究思考,讓學生在思考、探討、交流中碰撞出創新的智慧火花。

同樣的感受給了我們同樣的渴望,同樣的渴望給了我們無限的創新。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也許並不太難,難得是教師是否有一種珍視的體驗、反思、渴望甚至衝動,如果有了這些,我想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就會成爲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有了根本,珍視將不再空洞乏味。

標籤: 隨筆 教學 中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5j7v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