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挖古墓的完整真實過程

挖古墓的完整真實過程

挖古墓的完整真實過程,很多人可能對考古不太感興趣,甚至很反感,他們覺得挖人墳墓是一件很不道德的事情,事實上,考古並不是這樣的,他是一門學問,在考古的過程中,考古家注重的是他裏邊的歷史資料,而不是金銀珠寶,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分享挖古墓的完整真實過程。

挖古墓的完整真實過程1

永陵博物館(王建墓)是中國五代十國時期前蜀國開國皇帝王建的陵墓,是1961年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多年來,王建墓冢被人們稱爲撫琴臺。

有說是西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司馬相如的撫琴之處,也有說是三國時期諸葛亮撫琴的地方。琴臺作爲成都的名勝,始於六朝,當時人們漫指相如宅附近的一個高臺爲琴臺。

自從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等人題詠後,琴臺聲名遠播。歷宋、元、明、清四朝,琴臺的傳說經久不衰,其中成都西郊五里鋪的琴臺遺址從明代一直傳到清代中葉。

1940年,抗日戰爭如火如荼。爲了方便人們躲避空襲,下令成都各地開挖防空洞,永陵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發現的。當人們掄起鋤頭,向城西那塊一直以來被傳爲撫琴臺的高地挖去的時候,一堵古老的磚牆出現了。

消息很快傳到時任四川博物館籌備處主任馮漢驥那裏。聞訊後,他立刻奔赴傳說中的撫琴臺。經過細緻的觀察、甄別,馮漢驥斷定這是一處規格極高的古墓葬。

據馮漢驥《永陵——王建墓的發現及發掘》一文所述:“牆磚十分巨大,素面無紋,亦無銘刻。牆體暴露出來的部分僅2平方米,但筆者更加堅信這是一處古墓。”考慮到發掘條件還不成熟,馮漢驥建議施工隊將挖開的地方重新填好。

在戰火連天物資匱乏的年代,開展一項規模龐大的`考古發掘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馮漢驥找到時任四川省教育廳廳長郭有守說明緣由,請求提供發掘經費。

1942年9月15日,永陵發掘工作正式開始。發掘工作由馮漢驥主持,參加人員有鄭德坤、林名均、蘇達文、劉復章和蘇立文(英國)等,永陵也成爲我國首個運用現代考古技術進行發掘的帝王陵墓。

通過這次考古工作,發現永陵雖已經過盜掘,但仍然保留有王建的石像、玉冊、哀冊、諡冊、諡寶等文物,證明了此處正是唐末五代前蜀皇帝王建的陵墓。

挖古墓的完整真實過程
  

沉睡千年的永陵重現於世,轟動一時。一個外號“吳邊花”(成都方言意爲“獨眼龍”)的當地袍哥不知道從什麼地方聽到風聲,說西郊的“撫琴臺”挖出大量珍寶。爲了趁火打劫,他糾集了一大羣地痞流氓,連夜趕到挖掘現場。

逼着馮先生和同行交出珍寶。真是學者遇“爛眼”(成都方言,意爲街上混的小流氓、小混混),清水要攪渾。一時間,成都西門謠言四起,紛紛傳說撫琴臺學者盜寶。發掘工程也因此擱淺,直到一年以後才又重新啓動。

歷經一千多年風霜雨雪的侵蝕,經歷無數次地震災害的考驗,永陵地宮還得以保存,得益於其券拱結構科學、基礎緊密牢固。永陵無論從選址到修建均體現了很高的科技含量。

墓室坐南朝北,其中軸與墓門外神道中軸均在同一直線上,其方向定位精準。成都素有“挖地三尺要見水”的俗語,將墓室建於地表之上可以減輕墓內溼度。

在風水學上,西北方屬“乾”地(卦),居君位。永陵位於城西北處,距離當時的大西門近1公里。陵冢建在一處漢代遺址堆積的高地上,居高臨下,正南面有一半月形人工河流,東西各有河流匯入錦江。

墓冢封土爲半球形,高約15米、直徑80餘米,地宮前、中、後三室之間均有木門間隔。發掘時,木作部分早已腐朽不存,但門上的飾件及金屬附件仍保存完好(現在的前室墓門,是按原樣進行復制的)。

朱漆門上裝飾着鎏金獸面銜環鋪首及鏤花新月飾片,它們製作精美,巧奪天工,兩扇門上還固定有金釘132枚。整個陵墓顯出恢弘、壯觀的氣勢,堪稱我國古代建築史上的一例典範。

挖古墓的完整真實過程2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國社科院考古學家在西安城西的樑莊村周圍做勘查時,出乎意料地找到了一座古幕,隨後對古墓做了挖掘工作。

通過初次勘查和挖掘,該墓是一個矩形豎井坑墓,古墓約長6.8米,古墓約深2.9米。考古學家通過清除完土夯,古墓正中間擺放着墓主人的墓棺,墓棺周圍就是墓誌銘,上邊刻着9個字“隋左光祿大夫女墓碑”,而在後邊的棺木上發現“開棺即死”4個字,把專家嚇到了。

挖古墓的完整真實過程 第2張
  

石棺呈矩形,石棺長1.92米,寬0.89米,高1.22米,石棺的棺蓋被雕刻成宮殿的樓頂,整體樓頂被精緻地以浮雕的形式雕刻出房瓦。

當開啓石棺後,墓主人身體上的麻絲織物已腐爛,下邊散着骨骸和隨葬品,這其中有金銀器、玉器、陶瓷器、陶鼎和各類飾物。

這其中最有名的是1條華光閃耀,絢麗多姿的項鍊,這條項鍊的出土驚動了考古學家,更讓人詫異的是這條項鍊戴在一位9歲小姑娘的脖子上,由此可見,她生前是非常喜愛佩戴漂亮飾物。

依據新出土的墓碑和相關歷史資料記錄,李靜訓出身高貴,她的高祖父是北周的驃騎將軍李賢,祖父李崇同樣是一位名將,年輕時追隨北周武帝征戰北齊,之後又追隨隋文帝一同打江山,官至上柱國。

李靜訓的生父是李敏,官至幽州總管,不過在抵抗匈奴侵入的戰爭中,爲國捐軀。而李靜訓從小被養於宮裏,才華橫溢,北周宣帝和王后李麗華都非常寵溺她。

大業4年(即公年608年),年僅9歲的'李靜訓在宮裏病故,太皇太后楊麗華非常傷心,並將李靜訓做好了厚葬。在不到3平方米的石棺中,除了一小部分的陶鼎、陶瓷器,還新出土了許多貴重文物。

如金器,有嵌玉器金鍊子、黃金戒指、杯子、銀釵飾物等,和陶器、玉器、鐵器、骨、木漆器和絲織物等,其中竟然有一些是藩國進貢的物品。從這些能夠看得出太皇太后對其非常的寵溺,墓室不亞於王侯將相。

挖古墓的完整真實過程3

上世紀,馬王堆挖出《房中術》,不受待見,傳到日本被視爲寶貝

在一些大型的古墓中,就出土了很多的文獻以及失傳的古籍,這些書籍都是非常珍貴的,甚至比出土的青銅器還要珍貴。我們都知道,古墓中挖出古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不過這並不代表這種文物不值錢。

相反,這些都是非常值錢的,甚至還被定爲國寶級文物,我們今天要說的是《房中術》。

這是一部怎樣的奇書呢?相信很多人都有了解,他最早起源於上古時代,在秦漢時期逐漸被人們認可,但到了魏晉時期,他卻變成了有些人騙財騙色的手段,到之後的朝代,這種現象更爲嚴重,他也就被列爲禁書。

雖然民間有很多的版本,但真正的卻消失了。

直到馬王堆漢墓被挖掘後,這部古籍才重新出現,你要知道,這個墓被挖掘的年代是七十年代,這時的考古人員大都是從民間徵集來的,因爲真正的考古專家已經下鄉了。因爲挖掘的那些人大都是當地的村民,基本上什麼都不懂。

所以,在挖出這部古書時,他們並不知道這是什麼,只是看到書上的一些圖片以後,就認爲這是一部不健康的書籍,所有的人都嫌棄這本書,甚至把他當成不文明的文物,還要將他毀掉。

挖古墓的完整真實過程 第3張
  

雖然當時的大部分考古專家知道他的價格,但沒有人敢說這是一部有歷史意義的書籍,後來,這本書雖然沒有被毀掉,但沒有引起國人的重視。因爲當時的人還比較封建,認爲一切有關“性”的東西就是不健康的,就是“黃”的。

很多的專家都慕名來讀這部古書,但卻沒有一個人敢發表出來,因爲他們害怕世人像嫌棄這本書一樣嫌棄他們,認爲他們也是“污穢”的`。這部書真正得到重視是在八十年代。

但是中國的古文學會在廣州召開,許多的專家都來到了這裏,著名的學者曾經問當時馬王堆墓的負責人,問他墓中是否有這本房中術,他回答有,但是不敢發表。

到了第二年,日本學者訪華,中國就將這本書的拓本贈送給了日本,沒想到,日本的很多專家都將這本書視爲寶貝,寸步不離的保護他,後來還有人解讀了這本書,並將他發表出來。

這也就是說在我們的國家被當做污穢之物的書在日本卻被當作了寶物,專家知道以後,都感到不爽,但又能怎麼樣,當初是我們把拓本送人的。

標籤: 古墓 完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5wrv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