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國小數學二年級隨筆

國小數學二年級隨筆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寫過隨筆嗎?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爲了讓大家在寫隨筆的時候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國小數學二年級隨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數學二年級隨筆

國小數學二年級隨筆1

一位班主任要經營一個班集體,不但要有豐富的知識,還要有科學性的管理體制。在工作中要保持着愛與尊重的態度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其實學生什麼都懂,你只要真心對待他們,他們就會被你感動,知道你是真的爲他們好。學生喜歡你了,你的工作纔會做好。學生佩服你了,贊同你了,你才能真正地被他們所接受。教育工作就像閃光的珍珠點綴着我們繁忙而充實的教學生活,使我們平凡的工作充滿了欣喜和感動。

一、案例

班主任工作不僅需要愛心,更需要耐心。201班是我新接手的班級,其實新的老師與新的學生接觸,就是一個過招的過程。剛接班,就有老師來給我送善意的忠告:這個班,有幾個學生很調皮。我笑笑說:孩子哪有不調皮的。這位老師似乎覺得我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又補充說到:這些調皮的孩子,力量很大,周圍的同學都會受到他的影響……說實話,聽到這裏,我開始有些恐慌了。在班主任工作中,不怕個別孩子調皮,就怕這些調皮的孩子影響到其他的同學……

大掃除,我特別留心這幾個調皮的孩子。“老師,我幫你擦黑板,你休息一會吧!”“老師,我幫你抱作業吧!”……挺懂事的,哪有他們說的那麼懸乎。但當我上第一節課的時候,他們不斷把手高高地舉起大喊“老師,叫我!”甚至站起來蹦着高喊,答的問題不着調,甚至總是無故打斷其他同學的回答,看來這幾個孩子確實有點問題。

第二天,這幾個調皮孩子中的一名叫劉志強的孩子,本性終於顯露出來了:課堂上不但自己不學,還揪前面女同學的頭髮,用腳踢別人的書包、杯子,亂動別人的鉛筆盒,朝着同學扮鬼臉,拿着同學的尺子或者鉛筆扔來扔去……,真是花樣百出。此後,我看到他一點點的錯誤,就隨口批評。師生之間的對立情緒更加明顯了,雖然他們見到我還是有點怕怕的,但我明顯感覺到我與他們站在了對立面上。於是,我選用了以前我經常用到的方式—表揚。因爲每個人都喜歡聽好話,於是,我開始與他過第一招。

1、用表揚重拾信心

一次早讀時,我看到他端着書裝模作樣的讀課文,就表揚他“今天真有進步,讀的多認真啊”。聽到這話,他真的開始讀書了。“對,就是這樣”。我在心底暗自對自己說。

於是我接着表揚他“劉志強還能認真傾聽別人回答問題,大家要向他學習啊”。在寫生字時,我走過去,撫摸着他的頭說“沒想到,你認真一寫,這字還真的很漂亮!”。“劉志強今天幫同學打掃衛生了,同學們要向他學習。”

此後,只要有機會我就會表揚他,沒有機會,我就會創造機會。劉志強在行爲習慣上逐漸發生了變化,這個孩子其實很聰明,後來的考試考的也不錯,於是我又趁機表揚了他。正應了那句話,好孩子是表揚出來的。

2、用批評啓發自覺。

雖然每天都在找機會表揚,可是我也在擔心,萬一真把他捧到天上,批評不得了怎麼辦。可是對於老師的批評,他反感,於是我嘗試讓他自我批評。

起初,每一節課後,我都會找到他,問他,你這節課表現得怎麼樣?於是他開始報喜不報憂,對好的一面我會照樣表揚,但我還要引導他說出自己所犯的錯誤,說實話,每次下課都向老師彙報,他自己也漸漸認識到了。於是爲了能有更多的時間玩,上課時他會刻意控制自己,有時忘了,但老師一個動作他就會意識到了,就接着認真聽講。這項工作也確實是對師生耐心的考驗。堅持到最後的纔是勝利者。

二、反思

奉獻愛心,增其自信。沒有愛能夠做好班主任工作是不可想象的。

搞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一顆赤誠愛心滋潤孩子們的心田,點燃一顆顆純潔的靈魂。雖然現在效果還不是特別明顯,但經過這一個月的接觸,我覺得每一個孩子身上都有閃光點,哪怕是那幾個最調皮的孩子。對於學生身上表現出來的哪怕很微弱的閃光點,很微小的進步,我們教師要及時加予引導肯定,儘量挖掘其閃光點,使他們產生欣慰、幸福的內心體驗,增強榮譽感、自信心、提高學習的興趣與內在的動力。當一個孩子對學習有了興趣與動力,他的提高就變得輕鬆、容易多了。

耐心教育,形成習慣。大教育家培根說“無論何人,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靈魂。”

作爲班主任的我更應該有耐心去開導學生,做好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多給學生改過的機會,循循善誘的.指導他們,讓學生從根本上去改正錯誤。其實很多的教育方法大家都會,但教育卻屢屢失敗,原因就是沒有耐心。有句成語叫“功虧一簣”就是這個道理。有時學生在你的教育下,就差一點點就完全改變,但你沒有堅持,結果你輸了,但學生有可能因爲你會輸掉一輩子。因此,有時並不是你不會教育,而只是缺少一點耐心。

短短一個月的教學工作,可謂是酸甜苦辣樣樣滋味皆在其中。工作不可能盡善盡美,但需盡心盡職。我總想,只要我能夠以愛心、耐心去面對工作、面對學生,就“沒有過不去的關”,“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在分析教材後,我認爲學生在計算上的問題應該不大,大部分學生能夠正確的計算出來,而該課的教學重難點理解連加、連減的意義,並能正確掌握計算順序。以此爲出發點,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三個環節進行突破,並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

一、用剪紙小人呈現學生遊戲的情節,引起學生們關注身邊的數學。

一年級的孩子求知慾很強,在開學不久他們許多人就已經將數學書多次翻看。如果在教學中我再原原本本地使用課本情境,孩子們不會很感興趣。所以我採用自制的剪紙小人來呈現學生遊戲的情節,讓學生通過小人蔘加遊戲的人數變化,逐步建立連加連減的模式。並通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引導學生明確連加連減的運算順序。這樣做達到了以教材爲基礎,以學生有興趣的情節爲依託,拉近學生與數學的距離,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探尋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充分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二、玩一玩遊戲,讓孩子們體驗學習數學有趣又有用。

在課中,我和孩子們一起玩一玩“乘車”遊戲,引導孩子們關注乘客的人數變化,並用算式表示出來。從中使他們充分體驗和理解連加連減含義,能夠運用解決生活、遊戲中的'數學問題。讓他們感到生活中有數學,遊戲中有數學,學習數學有趣又有用。

爲了體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學生在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的同時,接觸連加連減,因此我還設計了購物遊戲。購物是每個孩子都經常性接觸的行爲,孩子們可以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進行連加連減的列式計算,讓運算順序、計算方法,潛移默化的得到掌握,使比較枯燥、抽象的數字生活化、形象化,增加了趣味性。同時在教學活動中,由於學生選擇商品的自主性較大,所以所列算式及計算過程也是不盡相同的,既強調了學生的自主性選擇,又增大了全體學生練習的數量。

三、說一說課本例題的含義,加深對連加連減計算的理解。

在學生充分理解連加連減算式的含義後,就課本上的例題和“做一做”的習題,我讓學生展開想象看圖說一說帶數量變化的數學故事,根據數量變化的先後,結合算式說一說計算順序,培養了學生對生活情節發展的分析能力,並進一步鞏固知識。

課上下來,感覺學生學得還不錯,對計算方法、計算順序掌握的還可以,在今後的教學中,要不斷的虛心學習,使自己不斷提高。

國小數學二年級隨筆2

作爲二年級班主任,多少有些苦,有些累,但我下定決心,不管如何辛苦,我也要將普通而又平凡的班主任工作做好。

一、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1)低年級學生由於年齡小,自控力差,紀律渙散。我從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入手,課上進行趣味教學,儘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組織好學生的紀律。低年級的老師說話也要有趣味性,爲了培養孩子良好的坐姿,每次看到他們趴在桌子上寫字,我都會及時提醒他們“寫字要做到三個一”他們就馬上高興地坐得直直的。(2)利用晨會課、班隊課學習學校規章制度,提醒學生做好上課準備工作,並且在課後注意觀察學生的行爲,根據學生的表現在學生中樹立榜樣。每週報兩名同學,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3)在日常學習中,時刻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逐漸養成認真聽課、認真作業、下課好好休息、講文明、講禮貌的好習慣。(4)及時與家長聯繫。利用送學生的機會,找到有關家長,瞭解孩子的情況,並及時把孩子的情況,告訴家長。因爲得到家長的支持,工作好做了很多。(5)培養小助手,小班長,使我的`工作輕鬆了很多。夏應青使我們班的班長,經過一年的鍛鍊,真正發揮了班級小助手的作用。

二、關心愛護每個學生

作爲一名教師,我愛班上的優等生,更愛班級的後進生。在學習中,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如我班張浩然同學是個性格外向的孩子,每次上課發呆,不會背書,愛搞惡作劇。我沒有放棄他,而是一字一句地教他讀,抓住他的點滴進步,不斷鼓勵她,在學生面前誇獎他是個聰明的孩子。出人意料的是,張浩然竟然能背過一段了,而且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在生活上,我更是無微不至地關心每個學生,以到我們班的學生下課了,老愛跟我說知心話,有什麼事都愛跟我說。上週五放學時,我收到了王亦好,吳一凡寫給我的信,雖然也有錯別字,語言顛三倒四,卻很樸實,我感到很幸福。

三、培養良好的班集體

班集體是培養學生個性的沃土,有了這塊沃土,學生的個性才能百花爭豔。集體活動,最能培養學生的凝聚力、集體榮譽感。每天一大早,我總是跟學生差不多時間到校,一到學校就協助學生搞好衛生工作,這樣,不僅能使學生逐步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而且能促進學生時刻想爲自己的班集體爭光。開展一些跟教學有關的活動,如:寫字、朗讀比賽等,展示學生各方面的才能,發展個性。逐步形成一個健康向上、團結協作的班集體。

四、班級的佈置師生共同努力,讓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

體會我們是一個班級體。在這次的班級文化建設中,我們班每個學生都參與了,動手動腦,獻計獻策,共同努力,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在這學期中,我與學生在一起,覺得日子過得真快,雖然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但我忙得高興,忙得開心,我將更加努力工作,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國小數學二年級隨筆3

教學重點:知道時、分間的進率,能正確讀寫鐘面上所表示的時刻。

教學難點:認讀鐘面上所表示的`時刻。

1、語言不夠簡潔扼要。如在講解“半時”時候:刻度12與刻度1之間,數字12與數字1之間,直接可以描述“時針處於12與1中間”;

2、口語化很嚴重。日常用語是幾點,但是書面語應該是幾時;

3、對國小生義務教育階段教材的安排沒有詳細地閱讀。關於時間的認識:學生在讀一年級就已經學過“整點半時”,而本節課將大量時間花在繼續認識整點半時之上,只將10分鐘花在新授課程裏;

4、重難點沒有突出。本節的重點是:認識幾時幾分,當分針沒有對準12或6時,你能認識麼?依次循序漸進地展開。

5、缺乏趣味性。國小二年級的學生比較好活潑好動,很難讓他們上課一直保持安靜,需要教師在課堂設計過程針對本節課的內容展開有趣味性的活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6、學具要與知識貼切。學具應當買學生專用鐘錶,自己來擺動時針和分針,才能將時間用時針與分針準確地表示出來。

7、板書不完善。分針走一大格子是五分鐘是重點,沒有強調和板書。

8、沒有課堂小結。

國小數學二年級隨筆4

這是一節計算教學課,從課的內容看肯定不如其他課生動有趣。怎樣才能把這樣的一節課上的“有滋有味”,是我在設計這節課的初始就在思考的問題。

首先我是通過複習引入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在和學生複習完7的乘法口訣後,話題一轉,“一年級時我們學習了加法和減法的豎式計算,還記得嗎?”有的學生立刻回憶起來,知道如何寫,但也有一些學生不知所措,這時候我隨即佈置了2條列豎式計算的題目:19+7=,24-18=。大部分學生在練習本上很快地做好了,通過2個孩子的板演,一步一步地幫助學生完全回憶起列豎式的注意事項。接着通過情境圖的展示,列算式,接下來就很自然地過渡到如何列乘法豎式的問題,在這裏我是讓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後同桌說一說。我這樣設計的目的,一是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老師只是引導者,我們應該學會“放手”,應該相信學生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我運用了學習上的正遷移,我的教學意圖是想讓學生通過回顧以前所學的加法豎式,溝通新知與舊知之間的聯繫,完成從會列加法豎式到列乘法豎式猜想的知識遷移。遷移現象是一個普遍的`心理現象,遷移規律的運用也是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手段,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正遷移能力,對數學的教與學都有着積極的意義。由於乘法豎式和加法豎式的格式極其相似,只是符號有所區別而已。當學生已經很好地掌握了列加法豎式的要領後,當老師要求列乘法豎式時,學生會很自然地聯想到加法豎式的格式,然後模仿着列出豎式,其實這也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在學生自己列出乘法豎式後,老師再加以講解,學生的印象會更加深刻。在初步感知了如何列乘法豎式後,讓學生及時地鞏固,通過幾條題目的練習後,學生對於乘法豎式也已經熟悉了。隨後我出示了幾題糾錯題,讓學生做一回小老師,去發現錯誤,在發現的過程中又再一次鞏固列豎式的注意事項。

但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也有一些做的不到位的地方。比如說:在第一次詳細講解乘法豎式如何列時,我只是單純地在黑板上示範板演,其實可以先在備用黑板上畫好類似作業紙的格子,在示範時學生就可以很直觀地看到書寫格式,如乘數應寫在第幾行,積應該寫到哪。這會比不停地去強調要好很多,“身教勝於言教”。另外,每次練習時我給學生的時間總是很少,有的學生速度慢,總是跟不上我的節奏,個別學生的聽課效率就有可能打折扣,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盡量顧及到班上的每一位學生。

每一節課結束,我對教案總是或多或少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如:那樣設計可能會更好。我相信,如果每一次都能把這些教學實錄記錄下來,在這條教學道路上自己才能不斷進步,才能走的更遠

國小數學二年級隨筆5

13:42:40認識時間學生在一年級已經學習過,本單元的內容是建立在第一冊已經認識整時和半時的基礎上,教學5分5分地數,1分1分地數,一年級學生對此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

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結合實際。課前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家裏的鐘錶,再畫出自己喜歡的鐘面。從觀察到畫,學生對鐘面上有多少個數字、多少大格、多少小格都有了清楚的認識。再利用課前畫好的鐘面,學生比較輕鬆地瞭解到分針指着每一個數字是多少分,學會了5分5分的數。讀、寫鐘面的時刻,採取學生獨立思考再同桌交流的方法,互相說一說自己是怎麼認這個鐘面的。時與分的關係難在1時=60分的推導,採取讓學生自己動手撥小鬧鐘,認真觀察分針按順時針方向轉動一圈又回到12,時針有什麼變化?學生很快就會發現在相同的時間裏,分針轉了一圈,時針走了1大格。時針走一大格是1小時,分鐘走一圈是60分。讓學生自己發現1時=60分,即加深了學生的認識,突破了重點,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練習中發現有學生把5時55分認成6時55分,經過個別輔導,補救過來了。可爲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回憶上課情形,認爲經過上學期學習孩子們認識了時針,同時爲了突破本節課的難點,過於強調的是有關分針指到每一個數字是多少分的內容。學生也受老師教學的負面影響,造成這種錯誤認識。因此在下一節練習課時,先讓學生觀察時針的位置分爲幾時多一些、幾時半、幾時多得多這三種情況,加深對時針的正確認識;接着學習5分5分的數。學完後把時針表示幾時與分針表示多少分合在一起,就是鐘錶上的這一時刻。

這節課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分析原因:

一、沒有對舊知及時的複習,沒有對舊的重點知識強化。

二、對於“分”這塊應該強調一一對應關係,如:2對應10,忽視這塊知識。

三、把學生看的太高,講每一節課前,對學生實際接受情況。

四、不要把課設計的太滿,讓學生消化不了。

認識時間同步習題

一、填空

1.鐘面上有( )大格,( )小格。

2.時針走1大格是( )時;分針走1大格是( )分;分針走1小格是( )分。

3.分針從12走一圈回到12是( )分,也就是( )。

4.分針從2走到6,走了( )分;時針從2走到6,走了( )時。

5.新聞聯播晚上( )時整開始,要播放30分,( )時( )分結束。

考查目的:瞭解鐘面上的.基本知識,知道時針和分針位置變化的關係,以及二者反映出的時間上的變化。認讀時間,並結合鐘面進行簡單的推算。

答案:1.12, 60 2.1, 5, 1 3.60, 1時 4.20,4 5.7,7時30分。

解析:第1題注意指導學生區分大格和小格。

第2題注意時針、分針的對比,區分走一大格表示的時間的不同。

第3題分針繞鐘面一圈是1時,也就是60分。

第4題正確區分時針和分針走4格所表示的時間。

第5題需指導學生掌握,過30分針要走6大格,推算出分針的位置,進而讀出時間。對個別有困難的學生,可用鐘面學具撥一撥。

二、選擇

1.一堂課的時間是( )。

A.40小時 B.4分鐘 C.40分鐘

2.現在是6時30分,過一刻後是( )。

A.7時 B.6時45分 C.6時15分

3.時針只在5和6之間,分針指着5,這時的時間是( )。

A.5:25 B.6:25 C.5:30

考查目的:認識時間單位,能將合理的時間單位與學生的日常學習聯繫起來。進一步鞏固時間的認讀和書寫。認識“一刻”的含義,並會簡單的推算。能根據時針、分針位置的描述,說出具體時間。

答案:1、C 2、A 3、B 4、B 5、A。

解析:第1題主要是區分時和分,幫助學生建立時間觀念。可指導學生使用排除法解題。

第2題讀鐘面上的時間,先看時針過了幾就是幾時多,再看分鐘走過多少小格就是多少分,合起來就是幾時幾分。講解時可利用鐘面撥一撥,關鍵是讓學生找準時針在鐘面上走過了哪個數。

第3題注意4:05的書寫,提醒分鐘數不到10,在分鐘數的前面要加0。

第4題知道“一刻”表示15分,“過一刻”就是在30分的基礎上再加15分。

第5題脫離了鐘面,僅根據對指針位置的描述,讓學生判斷具體時間,較抽象。對有困難的學生可利用鐘面輔助理解。

國小數學二年級隨筆6

1、具有生活化、應用性的練習《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教學中,教學應該努力發掘出有價值的實習作業,讓學生在現實中尋求解決方案。因此可以設計具有可操作性、趣味性和開放性的練習,讓學生喜歡主動地完成。如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形象思維佔優勢,喜歡生動形象地事物。因此,可以使用過關遊戲、兒童樂園和數學王國等形式,激發學生的熱情和興趣,高年級學生可以進行實際生活中數學問題的探索研究,找到最佳解決方案,改變學習和練習是學生負擔的狀況。

2、數學練習的合作性和實踐性,使學生自主完成現行的數學教材使得教師不斷思考,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性與合作性。爲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實踐能力,爲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個性和品質,可以定期讓學生以班或組等爲單位,製作內容豐富多彩又充滿生活樂趣的《數學手抄報》或《數學牆報》,學生自主收集生活或通過圖書、網絡等發現的數學問題或數學常識,通過交流、研討,製作出趣味性、綜合性、啓發性的報紙,學生易於養成主動發現數學問題、自主交流合作解決問題的習慣。

3、學科生活結合綜合發展學生可以在已有基礎上,把生活中發現的已解決或尚未解決的數學問題,道聽途說的或充滿趣味的數學問題,通過《數學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不限制內容和形式,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獲取數學知識,使得數學練習更具有時代性、自主性和個性。學生對發現和探索生活中數學問題的能力更加深入。

4、評價生活化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以往的數學評價往往只是單一的等級評價,只是起到了調查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以調整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枯燥而又起不到對主體的激勵作用。而生活化的數學評價,恰恰彌補了這些。在對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作以評價之餘,從學生的解題思路、能力、習慣、情感、品質等多方面進行綜合性評價,表揚優點,提出不足,指出方向,使學生在真實而又生活化的情境中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樹立學習的信息,大大提高了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如對認真踏實、書寫工整地的學生評價:你的作業書寫的真漂亮,批改起來可真是一種美的享受啊!繼續努力吧,相信你一定會更加優秀!對聰明而又馬虎的學生:你的'想法可真不錯,但是卻出了問題,好好查一查,看看問題出在哪裏?希望你告別粗心,和細心交朋友,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成功的!等等諸如此類的語言,會讓學生更愛學數學,更會學數學。總之,在新課程理念下,我們的數學教學,需要靠教師積極的爲學生創造條件,在教學中爲學生儘可能的創設生動有趣、貼近生活、富有生活氣息的生活問題情景和練習,把生活實例融入數學,數學問題迴歸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認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切實體驗到“生活離不開數學”,“人人身邊有數學”,用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貼近生活的評價方式激勵學生學數學,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學習有用的數學,學會用數學。

國小數學二年級隨筆7

方向的認識,既是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經驗和常識,也是今後進一步學習圖形與位置的重要知識,這一節的目標是經歷在室外和室內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過程,在現實生活中能指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餘三個方向。在學習和生活中,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有關方向的。知識和經驗,所以在教學中我緊密聯繫學生生活環境和身邊的事物,通過觀察、判斷、交流的活動,進一步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提高學生對方向的認識水平。

一、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讓學生自主學習

本課的第一個環節,我先把學生帶到室外,在操場上辨認方向,提出問題:誰能說說我們怎樣辨認東、南、西、北?讓學生充分說出自己的想法: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中午太陽在南邊;太陽從西邊落下等。使學生在腦海裏建立起有關方向的表象,同時,通過學生的口述活動,把少數人的知識轉化爲全班同學的共同知識。接下來讓學生找方向和判斷方向,以加深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認識。在這裏,老師充當的只是一個引導者、組織者和參與者的角色,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二、遊戲中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方向的認識不能完全靠學生死記硬背,在充分藉助現實情境讓學生辨認方向後,我加入了一個小遊戲搶椅子,讓沒有搶到椅子的`同學說出他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是誰,這樣不僅激發了興趣,加深了學生對方向的認識,而且也讓學生體會到了前與後、左與右的對立性和前、後、左、右的相聯性,豐富了教學內容。

三、存在不足與改進措施

儘管本課大部分同學都能充分的領會並運用,但仍有極少數同學方向感差,對他們來說辨認方向仍是一個難點,這就需要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通過個別指導來幫助他們。第二個問題就是結束太過匆忙,在一本雜誌上我看到這樣一道題可以補充在後面做練習:

1、下午放學,小青出校門,太陽在前面,學校大門對着什麼方向?

2、坐公交車,小青坐在車裏,她看到太陽在她的右邊,公共汽車開向什麼方向?

3、到了十字路口,公共汽車右轉彎,公共汽車開向什麼方向?

4、轉彎後,小青看到路的左邊是醫院的大門,醫院大門對着什麼方向?醫院的大門對着公園大門,公園的大門對着什麼方向?

國小數學二年級隨筆8

低段教學,教學過程的設計直接影響着孩子們學習的興趣與態度。在實踐中,我發現設計活動化的課堂更能激發孩子學習的熱情。

怎樣就能體現活動化課堂的價值呢?我認爲應注意:課堂教學中,活動的價值往往不在於活動結束所獲得的結果上,而常常體現於過程中。我們關注的不應僅僅是對於錯、優與劣的有形結果,更應關注學生參與活動的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關注活動本身對於學生態度和行爲方式的價值。總之,要更加註重學生對過程的主體性體驗,注重給完美人格的養成提供更多的機會,用活動貫穿整個課堂教學,設計內容在目標、內容、過程、方法、結果等方面體現出自主、開放和創造的特徵,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自始至終是自覺主動的行爲者,而不是教師的追隨者”。

在學習活動中,要特別注意讓學生進行知識發展的全過程的體驗性實踐活動,以加強其獨立性實踐活動,鼓勵由成功走向成功的經驗型實踐活動,更關注由失敗走向成功的批判型實踐活動,因爲人的認識是有階段性和往復性的。多次實踐活動,會使人的認識不斷攀升,成功的經驗誠然可貴,失敗的教訓更是寶貴的財富,只有在具體的實踐操作中將不可能變成可能,纔會產生自己獨特的體驗,這便是創造性思維以及個性品質的存在,這對於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用獨特的方法解決問題是有巨大幫助的。

如何提高孩子們練習的興趣

通過這幾天的乘法口訣的練習,我發現學生對於有情景圖的練習題和一般的練習題比較起來,做的時候更加得心應手。

一開始的時候,學生做口算題只是純粹的計算,做的多了,有些會做的題目也會出現錯誤,這不是因爲不會做,而是因爲題做的多了,人變得有些麻木了。這時,如果還是一味的讓學生做下去,只會起到反效果,增加學生的`厭學心理。尤其是臨近學期結束,期末考試的日子越來越近,學生做的試題也越來越多,這時,教師在練習題的選擇上也要動一動腦筋,到底怎樣才能讓學生做的開心,又有練習的效果。大部分學生在做有情景圖的題目時,表現出的興趣都相對較濃厚,因爲情景圖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尤其是低年級學生,而且在學生看題時也能起到一個放鬆神經,緩解緊張情緒的作用。同時,在做練習的時候,一定要精煉,挑選有針對性的題目讓學生做,適時的減輕學生以及我們老師的壓力。

國小數學二年級隨筆9

各位老師,大家下午好。在這次《同課異構》活動中,我有幸和王某、李某老師成爲我們二年級團隊的代表和一年級的三位老師進行說、講、評的活動,下面我就王青老師教學的《5的乘法口訣》一課談談自己的看法,如有不到之處還請各位教師提出寶貴的建議和意見。總的來說本課的教學目標落實的較好,教學設計的思路清晰,教學方法和手段的使用適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下面就談談我對本節課的幾點看法,先說說好的方面吧!

1、學習材料的現實性和有效性。

學習數學知識,發展初步的數學能力,離不開生動而高效的數學學習材料。在教學中,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創造性地構建和提供學習材料,提供的素材要有利於學生進行觀察、實驗、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動,使教學過程更富有操作性。以此來誘發兒童學習新知的內在動因,促使他們能以最佳的情緒狀態投入到教學過程之中。顯然,教材中的主題圖也不能較好的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爲在上一課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時,已經採用小棒擺自己喜歡的圖形來認識乘法,同學們對於這種學習方式已經熟悉,對於他們已經沒有新鮮和好奇感,還會成爲學生上課玩耍的工具,同時本節課重在讓學生總結乘法口訣,而擺小棒的操作活動爲總結口訣提供多少的實效性呢?於是面對這樣的問題,王青老師沒有繼續採用擺圖形的方式來學習而是改成了以學生天天面對而且熟悉的“小手”爲材料,依據“小手”編口訣,通過玩“數小手”的遊戲活動讓學生理解了1個5—5個5的意義,這個環節中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也較好的拉近了師生間的關係,也讓學生突然感覺到:原來數學離我們這麼近,學數學是這麼的有趣,從而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有效的學習活動中去。或許有的學生還會把這種數學遊戲帶入到平時的課間活動中去,也進一步體現了在玩中學,學中玩。

2、有效遷移,找到知識的生長點。

編寫乘法口訣的教學,屬於學習法則的課型,學生運用學習法則的思維模式,歸納編寫乘法口訣的方法,“貴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保證。一堂真實有效的數學課,需要教師尊重“前數學經驗”,準確把握教學的起點,才能讓學生在課堂裏真正產生自己的思想。課前學生已有了五個五個數數的基礎和經驗,這對於本課知識的建構有着必要的意義。根據教材及學生的特點,王老師在這節課主要採用直觀性、啓發式的教學方法。二年級學生主要依賴於直觀性的教具進行思維,所以通過出示手指圖,讓學生理解1個5、2個5……,從而理解乘法的含義。考慮到學生膽小,發言少,老師能盡最大努力對學生進行啓發。教學有四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5×1和1×5的乘法口訣,老師編給學生看。第二個層次是編5×2和2×5的乘法口訣,採用半扶半放的形式,指導學生編口訣。第三個層次是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兩人一組學生自己編口訣。第四個層次是讓學生觀察口訣,發現乘法口訣的規律。這樣由“扶”到“放”,逐步讓學生探究新知。教師始終處於客體地位,把學生推到主體地位比如讓學生嘗試總結二五一十這句口訣時,就出現了三種情況二五得十、二五一十、五二一十,這是孩子們真正的想法,王老師沒有打斷孩子們的思維,而是聽聽絕大多數學生的想法後,準確的告訴學生古人總結的技巧,是把小數寫在前大數寫在後,積滿了十個的就把“得”去掉,這讓學生對於正確總結口訣有了一個準確的認識,也爲後面總結剩下的三句口訣做好鋪墊。而且在這個過程中王老師只在關鍵處啓發、點撥,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知識的全過程,領悟到知識的真諦。接着在由“扶”到“放”的過程中,始終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在總結出口訣後,又讓學生看口訣說口訣的意義,並列出乘法算式。總之使學生在編乘法口訣的過程中,能夠初步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積累學習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悅。

3、緊密聯繫生活實際,突出了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

如:將5的乘法口訣的學習與自己的雙手聯繫起來。一隻手有幾個手指?表示幾個5?2隻手有幾個手指。表示幾個5?讓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學習中,讓學生自然而然的學習了新知。而在闖關題中設計買“西紅柿”和古詩《春曉》這兩道題,是測查學生對於本節課所學習的5的乘法口訣的應用情況。我們常說學是爲了更好的應用,只有會用了,才能真正的說明學生對於所學的知識理解了。通過這兩道題的練習,絕大多數學生能夠運用本節課的知識來解決這兩個問題,也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他們身邊,學習數學能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他們願學、樂學,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4、精心設計練習,有基礎,有坡度,而且利於當堂檢測教學效果。

要達到學生掌握知識,最終發展能力的目的,學生的'思維就必須經過反覆多次,循序漸進的實際應用。本節課的練習通過連續闖關活動,有基礎性的對口訣,根據口訣寫乘法算式,還有實踐應用和實踐拓展題。通過不同的練習題讓學生鞏固5的乘法口訣。形式多種多樣,生動有趣的練習題符合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讓他們在動中學,玩中練,使他們對新知的認識進一步昇華,進而形成技能。學生在順利闖過六關後也充分的說明了本節課學生的學習效果較好。

5、板書科學合理,字跡工整。王老師的板書條理性強,字跡工整美觀,能夠突出重點,抓住關鍵。

當然,每一節課都很難做到“踏雪無痕”,多多少少會留下一些遺憾。老師自己個人的各方面素質都非常不錯,不管是語言的表述還是板書的書寫都顯得那麼幹脆、漂亮,很讓人羨慕!但是畢竟這是借的班級,學生跟不上你的語速,跟不上你的思維,在這種情況下能稍放慢一些,提出問題後不要急着讓學生回答,等一等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當老師的問題提出後,要留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前半段課,王老師在這方面做的很好,後半段由於時間的關係,王老師就把這個時間縮短了,這樣不利於中後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他們久而久之就有了接受的習慣,變成了一個真正的聽客。其次是語言過細。王老師每次在引導學生回答問題時都把話說的很細,生怕學生出錯,我認爲當扶着學生學習的時候,可以引着學生來說,當放的時候要鼓勵並相信學生能夠完整的說出來,老師不要管的過多。可以通過“誰比他說的完整”,“誰說的比他的更好”等語言來激勵學生說完整的話。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總之,這節課給我帶來了更深的啓示是,在素質教育不斷髮展的今天,作爲教師,我們應該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並把先進的教學理念轉化爲教學行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改變長期形成的、習慣了的舊的教學方式,纔會樹立"以學生髮展爲本"的課堂理念,"以學生髮展爲本,在實踐和探索中豐富和改善教與學的方式",讓學生充分從事數學探究活動,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選擇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不斷地發展!

國小數學二年級隨筆10

一、教學時要根據國小生的心理特點。

將童話、遊戲、比賽等融入課堂教學中,同時要注意題目的靈活性、注意練習形式的多樣性,從而激發國小生的計算興趣,提高計算能力。針對國小生只喜歡做簡單的計算題,不善於做或做不準稍複雜的計算、簡算、估算等題目的弱點,教學中要善於發現國小生的思維障礙,然後對症下藥。可以通過各種方法如:“趣題徵解”、“巧算比賽”、“看誰估得準”等形式培養學生的知難而進、不怕困難的優良品質。

二、持之以恆、打好基礎。

國小生做計算題時,往往只滿足會做而已,不善於進行必要的練習,缺乏持之以恆的精神。因此,在計算題教學中,首先要向學生講明計算的重要性,然後提出具體要求,紮實訓練好基本功。比如:可以讓學生每天一練,及時督促、及時檢查。

三、要讓學生養成自我檢查的習慣。

比如,我們檢查孩子的作業時,發現了錯誤。這時,只告訴他這一頁中有問題,讓他自己去找哪裏出了錯,並讓孩子講講如何出的'錯,找到錯誤的根本原因。有些時候,並不一定就是粗心。同樣是計算,它也有方法,養成做計算題先觀察的習慣,根據式子的特點選用簡便方法或者是一些小技巧,都可以減少錯誤的出現。

國小數學二年級隨筆11

二年級的學生剛接觸數學一段時間,經常會出現以下幾種錯誤:書寫急躁、審題不認真、看題不仔細、運算混亂等問題,要想克服此類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糾正方法。

一、常見錯誤

前段時間學習了加法和減法的計算。這部分知識本身其實非常簡單,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計算方法掌握得很好,加上口算能力也不錯,基本上沒有什麼難點難倒他們。但是在學生交上來的作業中,卻經常出現錯誤,正確率一直不高。教師開始留意學生的一些常見錯誤,進行了分析,發現一般情況下,學生的錯誤大致有以下幾種:

①在書寫時比較急躁,導致數字書寫不清楚,做題時誤導了自己而產生錯誤;

②審題不認真,受上一題影響抄錯了運算符號;

③看題不仔細,導致看錯了數字,抄錯題目;

④計算過程中運算混亂,加法當乘法,減法當加法,甚至個位上做加法,十位上當減法做;

⑤進位加法滿二十時仍用過去滿十的方法只進1,或者進位對了,但在計算時忘記加進位;減法忘點退位點而出現計算失誤;

⑥橫式的結果抄成驗算結果;

⑦做完不檢查,不驗算。

二、糾正方法

對於學生出現上述的種種錯誤,教師感到很着急,和同年級的老師一交流,發現孩子都比較容易出現以上的錯誤,說明這是一種普遍現象,體現了同一個年齡段孩子思維發展的共通性。但這些錯誤中,也有因我課堂教學中的一些不完美和不注意造成的。就這些原因,我以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人手幫助孩子糾正:

1、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就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1)仔細審題的習慣。教師要教育學生拿到題目後認真審題,看清楚題目的要求,想明白計算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然後再開始動筆計算。

(2)細心檢查的習慣。在學生全部計算完成後,教育學生一定要仔細檢查(也可以每做完一題就用我們學過的估算快速地進行檢查。這樣可以避免一些大的計算問題的出現)。

(3)認真書寫的習慣。教師要教育學生,凡作業,都要寫得乾淨整潔。這樣,既能使作業本美觀,也能使自己在做題時看清題目,避免錯誤的發生。

2、教師要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師應培養學生在計算時一絲不苟、嚴肅認真、及時檢驗的學習習慣。這不是一節兩節課可以養成的習慣,在平時的課堂中,教師要時時提醒,次次強調,讓學生把這些好的學習習慣灌輸在頭腦中,體現在每一次的做題時。

對學生在作業本上出現的計算錯誤,教師可以先不打叉,而作一個老師和學生都明白的小記號,讓學生自己找出錯誤原因並改正後,再給學生打上勾。這樣,既可以點到學生的錯誤,又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3、教師經常給學生進行口算練習。

其實,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不是一節課兩節課的結果,而是長期的持之以恆的練習及系統訓練的結果。

訓練的方法很多,但我在每一節課的前兩分鐘都要給每個學生做十道口算題,一個學生事先準備好,上課時報題,其他學生抄題並進行計算。一學期訓練下來,不僅學生的口算能力提高了,連書寫速度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也可以在課堂中穿插小黑板或紙條出示口算題,儘量讓學生達到脫口而出。

4、教師要加強課堂練習的`指導。教學計算時,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計算方法,讓學生掌握好計算法則,而且要多給學生練習的時間,爭取在課堂上多練習,完成一些課堂作業,特別是對學生在計算中易出現的失誤及時給予指導。在批改作業時發現的一些常見錯誤,我覺得要避免在全體學生面前強調,因爲我通過實踐及與同年級的老師交流後發現,教師越是強調的不要出現的錯誤,學生越是容易出這樣的錯誤。也就是,因爲教師強調了,所以學生的記憶比較深刻,導致作業時這樣的記憶佔據了思想,導致出現越強調還出錯的局面。面對這樣的問題,教師可以把出錯的學生個別叫到身邊來指導訂正,這樣既對症下藥,又避免給其他學生不良刺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8jjg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