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孔子的哲學思想是什麼

孔子的哲學思想是什麼

孔子的哲學思想分爲仁、德、義、禮。

孔子的哲學思想是什麼1

孔子的仁政思想是其哲學思想和統治理論的核心。對於道德的哲學思想,孔子提出了兩種不可分割的道德思想:政治道德和學者不能堅持,任重道遠。孔子思想中的義涉及面廣,主要指道德、禮義和仁義。在孔子的道德體系中,禮是維護其仁、義、德思想的一種表現形式。

孔子強調,克己復禮意味着人們應該維護當時的道德標準,維護傳統的統治秩序,追求核心人際關係和穩定的社會秩序。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周毅(今山東省曲阜市)人、宋國周毅(今河南省夏邑縣)祖籍、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大成聖先師。

孔子創造的完整體系的哲學思想完全適應了當時的統治,從當前的角度分析了孔子的'統治思想,有利弊。孔子提出了仁愛、天人感應和統一的思想。

孔子的哲學思想是什麼
  

孔子誕辰是什麼時候?

孔子誕辰日指紀念孔子誕辰的節日,爲夏曆八月廿七或陽曆9月28日。孔子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出生於魯國陬邑,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被後尊爲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爲“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今天的分享就是這些,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孔子的哲學思想是什麼2

孔子倡導的理想社會,到底是怎樣的呢?

孔子對理想社會的描述,在《禮記·禮運》篇中表達的最爲具體。

原文如下(節選)如下: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今大道既隱,天下爲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爲己,大人世及以爲禮。城郭溝池以爲固,禮義以爲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裏,以賢勇知,以功爲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衆以爲殃,是謂小康。”

孔子的哲學思想是什麼 第2張
  

孔子講了兩種理想社會狀態:

一種是大同社會;

一種是小康社會。

其實,孔子所說的“大道之行”,指推行古代堯、舜的聖賢之道。

堯是一位很賢德的帝王,在他的治下,不僅天下太平,人人稱頌,還把帝位禪讓給了德才兼備的舜。而舜也不負衆望,繼續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條,史稱“太平盛世”。

之後,舜把帝位禪讓給了善於治理水患的大禹。可見,堯、舜都沒有把天下作爲自己一家一姓的天下,而是將其作爲天下人的天下。

因此,孔子對他們推崇備至,認爲他們做到了“天下爲公”,可以把那樣的“太平盛世”,作爲人類未來的美好理想。

那時候的社會,老年人能夠安度晚年,青壯年能夠有用武之地,少年兒童能夠快樂成長,男人能夠盡到自己分內的責任,女人也能夠有一個好歸宿。人人沒有私心,不會將財物據爲己有;人人出力,不會處處想着爲自己謀利。

沒有人懷着奸詐之心算計別人,盜竊、作亂和害人的事情不再發生,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樣政治清明,百姓安居、無憂的社會,真正實現了“仁義禮智信”的全面施行。

可以說,這樣一個社會,就是孔子追求的理想世界。

然而,“大同”世界,只是孔子對上古堯、舜時代高度崇敬與對人類未來美好憧憬的產物,是中華兒女不斷追求的理想社會。直到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辛亥革命,還以“天下爲公”來喚起民衆。

所以,從這點上來說,他的大同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這不僅是孔子的理想,還是人類社會的共同理想。雖然,我們目前無法企及,但是,我們追求的'腳步卻永不停歇。

此外,“小康”社會,是孔子退而求其次的社會狀態。

孔子認爲,在禹、湯、文、武、成王、周公執政時期,社會達到了這個狀態。雖然,人們各自也有私利,但是,仁義禮智信卻沒有缺失。

而且,爲了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社會,孔子殫心竭慮,帶着弟子周遊列國,遊說各國諸侯,希望自己的思想能得到各國的認可,但事實證明,那只是他自己的一廂情願。

55歲開始,到處碰壁,68歲回到魯國。人過中年,甚至接近老年的時候,孔子仍然在四處漂泊。14年的周遊列國,沒有一個國君願意接受他的思想。

14載的時光,孔子到過衛、曹、鄭、宋、陳、蔡、楚等,但基本都是春秋時期小國,範圍在今天的山東、河南境內,最遠到了楚國的信陽邊境。

68歲再回魯國的時候,已是物是人非,兒子孔鯉不在人世,愛徒顏回也別了。在剩下五年的時間內,孔子主要是編書。修訂了詩、書、禮、易、樂、春秋等《六經》,73歲與世長辭。

其實,大部分人,終其一生走出的半徑都是有限的。西方征伐霸主拿破崙曾說過:“這個世界上有兩種力量,利劍和思想。從長而論,利劍總是敗在思想之下。”

在今天看來,孔子行走半徑不過兩個省的範圍,但是,其思想和理念卻像是長了翅膀,穿越千年,光芒萬丈。

此外,孔子無論是對禮治,還是對法治的認識,都是深刻而獨到的。他從人性的靈魂深處去挖掘治國良方,注重人們發自內心,心悅誠服,自覺自願,習慣成自然的治國之道。

雖然,到了生命的盡頭之時,他的理想依然沒能實現,但是,他畢生追求理想社會的精神,卻滋養了無數的中華兒女,以天下爲己任,爲全民族謀幸福。

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在追尋孔子的腳步,爲了那個理想中的“大同”世界,堅定不移,矢志不渝。

2020年,開啓得雖然有些沉重,但是,我們處處都能看到這個國家一直堅持着“追求全民族利益,處處爲人民着想”的理念。

在面臨疫情肆虐之時,那時的湖北省瞬間得到了來自全國的支援,無論是醫療資源,還是生活物資。可以說,在2020年我們真正看到了那個踮起腳尖去實現的每一個人的“大同”社會。

而且,在世界遭遇疫情危機的時候,中華兒女沒有爲一己之私,在國內剛剛控制疫情之後,快馬加鞭支援全世界。

這樣的大國情懷,正是源於我們根深蒂固的“大同”思想。現今,我們與世界各國友好往來,構建人類命運的共同體,促進全人類的和平與發展,一步一個腳印地踐行着孔子“大同”世界的理想。

孔子的哲學思想是什麼3

孔子是什麼學派

孔子是儒家,老子是道家,但《論語》證明,孔子很多思想來自老子。

我們講述中國哲學史,總要從春秋戰國時代說起,這幾百年是我國思想、學術的黃金時代,有很多思想家、哲學家涌現出來。這些思想家們著書立說,各成一家,被稱爲諸子百家。

諸子百家中,影響力最大的莫過於道家與儒家了,他們影響了中華文明兩千餘年。道家的創始人是老子,儒家的創始人是孔子,他們生活於同一時期,據說孔子還曾向老子問禮。

其實,在春秋時期並沒有“道家”、“儒家”的說法,當時的思想家們並沒有派別意識,他們的學說有很多相同之處,互相吸收,互相影響。比如孔子思想就受到了老子的影響。

孔子的言行被弟子們編成了一本書——論語。根據《論語》中的記載來看,孔子受到老子很大的.影響。

孔子的哲學思想是什麼 第3張
  

老子推崇無爲而治,認爲君主不要強作妄爲,要順應百姓的自然天性,就可以治理好國家,即:

爲無爲,則無不治。

很多人認爲道家崇尚無爲,而儒家崇尚有爲。其實不然,孔子也同樣推崇無爲而治,《論語·衛靈公》中記載孔子的言論:

無爲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爲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舜是儒家尊崇的三位聖王“堯舜禹”之一,孔子認爲舜能無爲而治,顯然他也是很認同“無爲而治”思想的。

爲什麼孔子認爲舜無爲而治呢?《史記》記載,舜很有德行,能夠影響身邊的人向他學習,互相謙讓,誠信友愛。舜一開始在歷山種田,歷山的人都能在劃定田界的時候相互謙讓;

舜又跑到雷澤去捕魚,雷澤的人都能互相推讓魚比較多的位置;後來舜又黃河岸邊製做陶器,那裏的人就都能講信譽,不會把次品拿出來賣了。

而且不論舜搬到哪裏去,都會有很多人來投奔他,住在他周圍,一年的功夫,他住的地方就成爲一個村落,二年就成爲一個小城鎮,三年就變成大都市了。

《論語·泰伯》記載,孔子曾說:

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意思是舜和禹身爲天子,富有四海,他們卻從不爲自己考慮,不佔有私人財富。

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中認爲聖人“利萬物而不爭”,“爲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意思是養育萬物卻不佔有,爲百姓做事卻不居功。很明顯,孔子受到了《道德經》的影響。

《論語·憲問》記載孔子說: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意思是仁愛的人一定很勇敢。孔子的這句話也是受到了老子《道德經》的影響,因爲《道德經》第六十七章說:“慈而故能勇。”意思是因爲慈愛所以能勇敢。

“仁”和“慈愛”的意思相近,老子的話與孔子的話簡直如出一轍,這難道是巧合嗎?

道家崇尚隱士,嚮往歸隱的生活。其實孔子思想中同樣有隱居的因素。

《道德經》第九章說: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這是告誡那些爲政者,成就功業之後就要斂藏鋒芒,甚至辭官退隱,不要貪戀權位,這是自然的道理。老子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比如《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老子本是周王室的守藏室之史,他看到周王朝衰微了,於是便辭官退隱,不知所終。

歷來隱士都是推崇道家的,可能大家都認爲,儒家就應該推崇建功立業、治國安邦、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其實孔子也不反對歸隱,特別是孔子周遊列國卻得不到重用,心灰意冷之下也產生了退隱之心。

比如孔子曾說在國家無道的時候就不要出仕做官了,而應該隱居起來。《論語·衛靈公》記載孔子曾說:

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在《論語·述而》中孔子對顏回說: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論語·泰伯》記載孔子說:

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論語·公冶長》記載孔子因爲自己的志向得不到實現,自己的政治理念不被各國君主採納,所以一度想坐着木筏到海外隱居起來: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這些言論是孔子受到老子思想影響的明證!孔子很可能學習、研究過老子的《道德經》,至少他接受過老子思想的薰陶。

孔子是儒家的聖人,老子是道家的神人、真人,都是中華民族的先賢聖哲,也是影響中華文化最深的兩位大思想家。

孔子從老子思想中吸收了這麼多養料,說明儒家和道家同根同源,在先秦時代難分彼此。比如《莊子》一書經常借孔子之口闡述道家的思想,這表明了莊子也是很尊崇孔子的。

所以我們後人對於道家和儒家不應該有分別心,不論是道家思想還是儒家思想,都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我們要同時學習兩家的智慧,既要有儒家的進取精神,又要有道家的謙退之心,即:“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標籤: 哲學思想 孔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vdwg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