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養生 >心理養生 >

獨立是孩子被愛的結果

獨立是孩子被愛的結果

成人不獨立便沒有力量承擔生活的重壓,否則就不會有那麼多人在三十多歲就放棄了自己的理想!孩子不獨立便容易被外在的力量奴役,他整天察言觀色、謹小慎微,在長久的壓抑下,孩子逐漸喪失了自我,成爲一隻迷途的羔羊。

獨立是孩子被愛的結果

當媽媽很“倒黴”,你必須多愛孩子,不能多愛自己,因爲孩子是依靠愛而走向成長、走向獨立、走向充滿幸福的人生。愛是孩子獨立的前提,獨立是孩子被愛的結果。

爲什麼我們大多數的母親做不到這點?因爲我們也沒有長大,也在渴求愛,也在走向獨立的途中。比如我們特別希望丈夫回來能關照我們,尤其當我們幹完工作以後很累了,回家還要幹家務,而孩子又在“搗亂”,我們火不打一處來,無法控制,對孩子大吼一陣:“你怎麼這樣……”我們氣得不得了。孩子爲什麼不體諒我們呢?丈夫爲什麼不會安撫我們呢?

因爲我們也不獨立。我們在擁有孩子之前的整個生命過程可能沒有正常發展。不獨立使我們根本沒有心力來承擔人生的重壓,更談不上樂觀地對待人生,否則我們大多數人就不會在三十多歲就放棄了自己的希望和理想。我們精神的發展跟我們的生命、跟我們心理的發展本應是融合在一起的,本應是不分開的。但我們被分開了。孔子說:“三十而立。”這個“立”是精神的,這個“立”實際上就是一種心理上和事業上的獨立。三十歲的人,如果他已經得到充足的發展,他就能夠“立”起來了,而且這個時候他將不依賴於任何一個人。這是最正常最完善的發展過程。獨立是孩子和成人的實質性的區別。

愛使人獨立,獨立使精神發展,愛是智力發展的基礎。有了愛,才談得上獨立。

愛是怎麼回事呢?愛首先是一種心境。對我觸動最大的就是“洗頭”那件事。那個洗頭的小孩,她的爸爸是個軍人,是個教導員,也是個很好的人。她爸爸經常蹲在院子裏看他的小孩玩,心不在焉地看,經常那樣。但是他照顧不到孩子的內心成長,他的小孩得不到愛,這個爸爸只是偶爾“稀罕”一次孩子:“來,爸爸稀罕稀罕你。”抱上轉個圈兒。我常常覺得他好像不是她爸爸,倒很像是她哥哥。

我們原本想,當我們有了孩子的時候,我們會更愛我們的孩子,我們希望孩子比我們成長得更好,但我們卻做不到。因爲我們的童年大都成長得不好,那些不好的東西已經作爲潛意識積澱在我們身上,我們也在用這些東西對待孩子。

愛孩子首先意味着不能忽視孩子。愛不是偶爾關心,不是心血來潮,更不是偶爾的恨,一種用“打”來發泄的恨,儘管你說這是因爲愛他,恨他不爭氣。我跟很多人說:“凡是打孩子、罵孩子的人,不用說,你問一下他的父母,他的父母絕對打他罵他。毫無疑問。他絕對把這個方法又用在他的孩子身上,世世代代就這樣延續下去。”

看看周圍人們的臉就知道。得到充分愛的人,不但是按事情規律行事,也是平靜的、體諒人的、想幫助人的。大人小孩都是這樣。而那些所謂的添麻煩的老孩子,既不是正常的大人,也不曾是正常的孩子。

我一個同學的媽媽現在就有“老孩子”的症狀。稍不留心沒體諒到她,她就生氣了。她生氣以後就跟你賭氣,你必須不斷哄她、安慰她,好幾天她才能緩過勁兒來。她的狀態就是個“孩子”。她折磨自己,不過是想用這種方式得到你的愛和關注。

我們幼兒院有很多媽媽對我說:“你看,我丈夫經常打孩子,有時候我一說,我丈夫就跟我幹起來了。”我說:“因爲你找的不是丈夫,是個兒子。你只能做到一點,就是照顧兩個孩子。如果不這樣做,你的家庭就永無寧日。……如果你還愛他,你還不想跟他離婚,唯一的辦法就是把他當你的兒子一樣對待。讓他慢慢地轉過勁來。”這些媽媽會長嘆一聲:“唉,我太累了!啥時能到頭兒啊!”

現在人們常說要培養天才兒童,依我看,正常兒童我們都極難看到。家長把自己沒實現的理想寄託在孩子身上,孩子就被拔苗助長成一個個早熟的成人。

當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時候,他會對愛人順從。什麼是順從?在感情上,在生活中,意志的昇華就是順從。我的好朋友雪兒的丈夫心理髮展非常好,他對雪兒就是順從。雪兒經常火冒三丈,經常撒嬌:“你給我買荔枝,你給我煮雞,你給我弄這個,你給我弄那個……”他都快樂地去做了。雪兒的童年很不幸,她在婚後重新度過了長達十年的“金色童年”,她要幹什麼丈夫就讓她幹什麼,雪兒就是說:“我要挖地三尺。”她丈夫也會說:“挖吧,繼續挖,給你鍬。”這十年是雪兒成爲自己的十年。雪兒後來爲什麼對這個教育充滿了熱情和熱愛?是因爲在愛和自由中,雪兒又成了一個正常的人。當雪兒作爲一個正常的人再發展的時候,當雪兒的心理問題都解決的時候,她才發現人類真的特別苦難,因爲沒有幾個人有她這樣的好運氣,能找到這樣一個真愛她的人。現實生活中,誰能容忍一個成人按兒童的方式生活十年呢?……愛像一扇通往天國的大門,使雪兒的生命獲得了一次大的調整,使她重新認識了自己,她開始無所畏懼地獨立面對生活了。她常對我說:“婚姻是什麼?自由、快樂、幸福,還有生命的重新開始”。

當然我說得簡單了,幸福的婚姻可以有很多種形式,所有的形式都殊途同歸,都是把愛送給愛人。

愛,首先是一種感覺,一種細微的情感,一種心的投向和歸屬,那投向中有一種安全感、自由感、輕鬆感、幸福感,一種完整的、被解救的感覺。愛,其次是一種給予的幸福,因爲你曾感受過愛,知道被愛的感覺。而給予,就是獨立的內涵。

雪兒的經驗給我一個信心,任何人都可以改變,只要你能尋找到一個愛你的人。人如果是快樂的,那情景會怎麼樣?一個快樂的孩子不會搞破壞,一個快樂的成人也不會去破壞。快樂的人類不會去毀壞財富、破壞環境、發動戰爭,他們只會有建設性的行爲。

人類的發展只有一個法則,就是愛。這個世界上最高貴的、最大的真理就是愛。無愛和非正常成長是這個世界最大的罪惡。

一位名叫唐河的家長聽了蒙特梭利講座後,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轉變。那天,她那小傢伙怯生生地說:“媽媽,我想……”唐河說:“你想出去玩,媽媽知道。今天你愛什麼時候回來,就什麼時候回來。”孩子說:“那我晚上回來晚了可以不?”“可以呀!你晚上不回來都可以。”那小孩十二歲。他說:“啊!原來可以這樣啊!”他特別高興。晚上坐在樓下不上來,一直坐到12點才上樓,見到這情景,這位家長說:“我知道我的孩子第一次感到快樂是什麼!”當然她說得有點過頭了,那孩子不可能不回來。後來那個孩子變化非常大!一想到以前唐河就哭:“我虐待我孩子十二年,我……”我安慰她說:“你那麼出色,覺悟得那麼徹底,你孩子來得及。你的孩子能慢慢走上另一條軌道,一條自然的正常的發展軌道。”

這樣的發展軌道必須有一個條件:就是這個孩子擁有了自己的自由,這個自由,是心靈的自由。比如說這個孩子此刻的願望是玩水,玩水是他此刻發展的需要。但他內心裏有個不讓玩水的管家。蒙特梭利講過一個故事:一個孩子從她自己家到外婆家,她想開草地上的噴頭,非常想玩水,但她很害怕,猶豫着。外婆說:“你可以玩水。”但是小孩說:“不,我不能開。因爲保姆告訴我不可以玩水。”她外婆說:“她不在呀,外婆讓你開。”她說:“不,那也不行。”也就是說,在這件事情上,她已經是她保姆的奴隸了。她的人格已經被偷偷地替換掉了。

這個孩子以後會怎樣?這個孩子如果長久地受到壓抑——自己壓抑自己,她的人格發展和能力發展會有非常嚴重的障礙——這種壓抑一定是連續性的行爲,它不可能是偶然的。

有很多家長說:我已經壓過我的孩子,這可怎麼辦?不要擔心。因爲人的整個狀態分積極的一面和消極的一面。只要積極的一面佔主導,這個孩子的成長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如果消極的一面佔主導,他的人格就會被悄悄地替換掉,他就不可能按照他生命的本來狀態去發展,他沒有獨立,更沒有獨立成長。就像蒙特梭利說的“誰若不能獨立,誰就談不上自由”。自由在這時變成了一種寶貴的品質。

標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yangsheng/xinli/6ggd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