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養生 >心理養生 >

出生時的72個小時,決定了人的快樂

出生時的72個小時,決定了人的快樂

美國神經生物學家們最近有個驚人的發現:好心情的人不是後天的,而是先天的。他們通過長達1年時間的研究,得出的結論爲:一個人的好心情藏在他大腦的左半球裏。

出生時的72個小時,決定了人的快樂

科學家傾向認爲好心情的人是先天的,一個孩子最初的72個小時是他往後能否成爲快樂的人最爲關鍵的。

得出這個意外結論的是以美國威斯康星州麥迪遜市大學情感神經生物學實驗室主任理查德.戴維遜教授爲首的一批專家。

他們對上千名志願者的試驗結果表明:一些像會享受生活、自得其樂、朝氣勃勃和充滿希望等優良品質都存貯在大腦的左半球裏。

右半球存貯的則是、失望與懊惱。所以,所有的悲觀主義者、懷疑主義者和自殺者占主導地位的是右半球,而樂觀主義者是左半球。

這是人類生物學的一個很有意思的發現:大腦正面皮層幾乎完全相同的兩個半球所控制的卻正好是完全相反的不同情感。

俄《共青團真理報》的記者斯薇特蘭娜.庫濟娜就這一所謂驚人發現採訪了俄羅斯醫學博士娜塔利婭.林茨,請她發表自己的看法。下面是記者的採訪記錄。

查的病因查出的結果

問:莫非好心情的人不是後天的,而是先天的?

答:您也知道,當嬰兒發出第一聲喊叫,他腦袋裏的大腦皮層便開始了急劇而複雜的形成過程。所以說一個孩子最初的72個小時是他往後能否成爲快樂的人最爲關鍵的。

爲了弄清他們中誰會成爲一個樂觀主義者,誰會成爲一個悲觀主義者,科學家得拍下嬰兒的腦電圖,然後從媽媽的手裏拿走。

嬰兒緊隨其後會有些什麼舉動,是怒吼一聲,還是泰然自若,科學家們還得進行仔細研究,重新用儀器測量,繪出腦活動的示意圖,併力圖根據這些資料預測孩子的未來。

順便說說,大腦左半球占主導地位的人只佔3%。

問:科學家們對這一發現感到意外嗎?

答:是的。因爲最近5年來,各種各樣的心理學家都將全部注意力去關注諸如多愁、恐怖和等憂鬱心態。

可突然間碰到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們看來已經從各方面根治了患者的,可他依舊未能感受到生活的樂趣,就因爲他不會。

爲了查出人能感受到生活樂趣的原因,近來很多國家的研究人員都將注意力集中到那些會享受生活的人身上。

問:這就是說,一個人的性格是由大腦的哪一部分最爲活躍所決定?

答:那當然。所以人們在面臨同一遭遇時的表現就大不一樣。一些人即使遭受挫折也不灰心,可有些人就是爲一些小事也會一蹶不振。

試驗的具體過程

問:試驗是怎樣進行的?

答:找到一個不受外部噪音干擾的小房間,讓接受試驗的人站在電腦終端前,在他頭上接上1多個電極,由它們來傳遞放置在隔壁一間屋子的另一臺電腦的信息,也由它們來讀接受試驗者電腦所發出的信號。

電腦終端上出現一些圖像,從中性的城市風光到死者血淋淋的屍體。

這時電極攝下大腦各部的讀數,屏幕上便會出現一張示意圖,表明人在經受這種或那種感情時大腦的哪個部分最爲活躍。

科學家們不無驚訝地發現,要想激活和測定積極的情感遠比消極的複雜得多。

天性也有被迷惑的時候

問:能否違反天性,把一個人培養成個樂觀主義者?

答:曾經進行過這樣的試驗。有一次,找來了一批倒黴的志願者。

說他們倒黴,是經威斯康星大學細心觀察,證明這些人大腦的愉悅區極不活躍。把他們找來之後,要他們在一個月內做各種能激發幸福感的活動。

比如說,他們每天都得跟周圍的人交換一些愉快的信息,做2分鐘的體操。

每天對着鏡子衝自己笑2分鐘,以鍛鍊“快活肌肉”。還做1分鐘的自我調整活動,以達到身心完全鬆弛。

第三個星期每天得用3分鐘來幹自己愛乾的事。第四個星期每天晚上都去跳舞。一個月過去之後,再對腦部進行一次掃描,發現大腦的活動有了很大變化,其“快活機能”的曲線在飈升。

可以看出,即使是那些“命中註定不快活的人”,只要不停地鍛鍊大腦,也可以變成一個快活的人。

任何人,要想使自己快活,有一個最簡便的辦法:那就是過夫妻生活。定期夫妻療法能不斷保持血液中有較多的“快活荷爾蒙”,一種由腦垂體分泌出來的內啡肽。

如果將這種“麻醉劑”接種給所有那些不快活的人呢?

這是一種與衆不同的見解。不過往靜脈裏注入內啡肽效果極不明顯。只有直接注入大腦最爲見效。不過這種試驗目前只在老鼠身上做過。

胖子一般都比較快活

什麼人覺得自己最快活?

那不用說是胖子。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詹姆斯.沃森研究過胖子和瘦子體內的化學過程,弄清楚了多餘的脂肪能促進對人體有良好作用反應的道理。

胖子分泌出來的有助於有個好情緒的內啡肽比瘦子多得多。

除此之外,有助於提高性慾的荷爾蒙在他們胖得發圓的軀體內能很快地發育成熟。

總之,據社會調查,快活感不分性別,也不受年齡和財富限制。

標籤: 快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yangsheng/xinli/gl28l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