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生活常識 >

抗日戰爭中日本人爲什麼叫太君

抗日戰爭中日本人爲什麼叫太君

抗日戰爭中日本人爲什麼叫太君,抗戰題材是我國大熒幕經久不衰的題材,而看過抗戰劇的人對一個詞都不陌生,“太君”是抗戰劇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下面就來了解一下抗日戰爭中日本人爲什麼叫太君。

抗日戰爭中日本人爲什麼叫太君1

對抗日題材的影視劇比較熟悉的朋友們來說,“太君”應該不是一個陌生的詞語。在很多影視劇中,漢奸僞軍往往都用“太君”來稱呼單獨某個日本鬼子,使用頻率與“皇軍”不相上下。

根據史料記載,漢奸僞軍以及部分敵佔區老百姓將日本鬼子稱爲“太君”是確實存在的。“太君”在古代是專門用來尊稱擁有朝廷爵位的官員貴族的女性親屬,比如《楊家將》裏的.佘太君。

可是到了抗日戰爭時期,“太君”卻成了漢奸對鬼子的專用詞。很多日本鬼子雖然知道“太君”,但並不知道自己爲什麼是“太君”。那麼漢奸僞軍爲什麼將日本鬼子稱爲“太君”呢?

抗日戰爭中日本人爲什麼叫太君
  

如今對於“太君”的來源有多種說法,包括“大將”說、“大尉”說、“大人”說、“隊長”說等等。不過這些說法總結起來就是一個:“諧音”說,只不過各種說法諧音的來源不同。

大將(taishou)、大尉(tai—i)、隊長(tai—chou)、大人(taijin)的日語發音都與“太君”相似。大部分漢奸僞軍以及敵佔區老百姓分不清楚這些日語詞的區別,索性都叫“太君”。

另外,那些日語單詞的發音主要是與北方話中的“太君”比較相近。因此“太君”主要是北方的漢奸僞軍使用,南方的漢奸僞軍是不叫“太君”的。

抗日戰爭中日本人爲什麼叫太君2

國產抗戰劇中,敵佔區的民衆,尤其是基層漢奸們,普遍稱呼日軍官兵爲“太君”。

這裏的“太君”,是什麼意思?從何而來?

“太君”是古詞新用

說起來,“太君”一詞在中國是名副其實的“古已有之”。

在唐代,三、四品官員的母親,被稱爲“太君”;在宋代,對婦女有“郡太君”“縣太君”等封號。楊家將系列小說中,老令公楊業的夫人“佘太君”,應該是中國人瞭解最多的一位“太君”。

當然,日軍官兵被稱爲“太君”,和該詞的歷史用法——尊稱有地位的女性,並無關聯。相關例證,大都見於各種回憶資料中。比如,1938年,一小股日軍路過湖北浠水的洗馬畈,翻譯周賓是當地人,和日軍軍官關係不錯。他藉機說:

“太君,這地方是我的家鄉,父老鄉親都很淳良,請求皇軍在十里之內不要行動,周某感激不盡。”

抗日戰爭中日本人爲什麼叫太君 第2張
  

讓人意外的是,日軍軍官答應了他的要求,果然在洗馬畈附近沒有行動。

又如,1942年,在江西彭澤,日軍士兵和村民見面,場景是這樣的:

“……領頭是紅臉鬼,這傢伙是駐在小望夫山的小隊長。他腰挎手槍,一副凶神惡煞面孔……紅臉鬼一人向公屋這邊走過來。機會來了!五個人見紅臉鬼進來,都笑嘻嘻地打招呼:‘太君來的好!’紅臉鬼意想不到,這裏競遇上了這幾個難以找到的大大的苦力,也得意地獰笑着。高叫:‘苦力大大的有,你們統統的上山幹活!’大個子王興槐隨手拖來一把椅子,指着說:‘太君的請坐,農民上山幹活的好’……”

有關“太君”詞源的猜測

對於抗戰時期“太君”這一稱呼的由來,研究者們先後提出過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太君”是日語“大人”(讀音taijin)一詞的音譯。

在日本,“大人”通常被用來指稱“德高望重的人”“地位高的人”,及父母、老師等。

第二種說法:“太君”來自日語“大君”(讀音taikun)。

在日本,“大君”常常被用來稱呼外國將軍,因此有人推測,

“日軍侵華,對侵略者來說是在國外,中國又有‘太君’一詞,讀音又相似,有人遂在翻譯時將‘大君’翻成‘太君’,馬屁拍得恰到好處。”

第三種說法:“太君”譯自日軍中“隊長”一詞。

持此觀點的人認爲,一般漢奸只能接觸到日軍基層官兵,如隊長、軍曹等。其中,日語“隊長”(讀音taichou)的發音和“太君”相近,而中文裏,“太”和“君”兩個字又常用於尊稱,因此漢奸們“爲表阿諛奉承”,“拼湊組成一個新造詞”,即“太君”。

以上幾種說法各有其道理,但“真相只有一個”。

首先,從讀音來看,日語“大人”無疑比“大君”、“隊長”更接近漢語“太君”的讀法。尤其“隊長”的讀音taichou,與“太君”taijun,可以說相差甚遠。

其次,再來看合理性問題。說漢奸故意將“大君”翻譯爲“太君”,以取悅日軍的說法,完全無法成立,因爲“太君”在漢語中並非常見敬稱,日軍官兵不會知道“太君”的`含義,那如此翻譯,又怎麼會有“拍馬屁”的效果呢?

更何況,“大君”一詞,在日本曾用來指代天皇,後來幕府將軍對外自稱“大君”,侵華日軍使用這個詞的機會微乎其微,不可能是常用詞“太君”的來源。

相比之下,日語“大人”和漢語“太君”的對應關係,無疑更讓人信服。

對於“太君”一詞的真實含義,當時的侵華日軍的確能大致理解。如關屋宏行的回憶錄中寫道,“老人稱我爲太君。這是在恭維我,是對地位遠高於自己的人的敬稱。”

甚至在某些時候,日本軍人自己也用“太君”這個詞(中國人聽來是漢語“太君”,日本人說的也許是日語“大人”)。

陳錫聯在蟠武戰役中,曾抓獲一名只有十六七歲的日軍士兵,名叫山田——“當時他藏在柴草堆裏,被發現後用不太熟悉的漢語連說‘太君饒命’”。

另據北京海淀區的一些村民回憶,1945年抗戰勝利前,“日本人自知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每逢中國人叫他們‘太君’時,就說,‘以後我們該管你們叫太君了。’”

總而言之,抗戰時期被漢奸用來稱呼日軍官兵的“太君”一詞,與日語“大人”有着密切的對應關係。在戰爭後期,“太君”成了中、日兩國人都能聽懂、同時使用的一個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shenghuochangshi/9573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