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生活常識 >

山東山西以什麼山爲界

山東山西以什麼山爲界

太行山

山東山西以什麼山爲界1

山西地處中原腹地,山東位於大海之濱,兩地氣候地貌、風土人情迥然不同。現今,只要乘坐高鐵只需3.5個小時,行駛566公里,就能出晉抵魯,十分方便。

在古代,從太原到濟南不但路途遙遠,還要翻山渡河,整個行程並非易事。不過,兩地因“山”結緣,到底是哪座山牽的紅線呢?

這座山和愚公有着莫大的關係。愚公是戰國思想專著《列子》中的寓言人物。他“年且九十,面山而居”,苦於交通閉塞,生活不便。

爲了改變現狀,愚公不顧家人和智叟的反對和置疑,毅然帶領兒孫“叩石墾壤”,天帝被愚公的精神感染,“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將兩座山分別移至山西南部和東部,成爲了王屋山和太行山。正是有了太行山,纔有了山東和山西。

太行山的縱橫往事

在六億年的地質變遷中,太行山地區受頻繁的地質活動影響,地殼逐步擡升,由最初的海洋發展爲叢林沼澤,之後在燕山運動的作用下,當地的地殼與華北平原斷裂,形成了太行山。在一系列地質活動造成太行山東陡西緩的地貌特徵。

北宋科學家沈括曾發現太行山岩層中“怯怯御螺貝殼及石子如鳥卵者,橫亙石壁如帶”,他提出:“此乃昔日之海濱,今東距海已近千里”。沈括的.結論印證了太行山的形成過程。

太行山縱貫北京、河北、山西、河南等四省市,東俯華北平原,西望黃土高原,南連王屋,北接燕山,綿延400多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以上。以太行山爲界,是中國第二階梯的東緣界線。

太行山對北方的環境進行了細分。在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控制下,太行山以東的華北平原,屬於落葉闊葉林地帶,而山脈以西黃土高原,屬於森林草原地帶和乾草原地帶,兩側植被、土壤差異較大。據此,太行山成爲北方地理氣候的分割線。

山東山西以什麼山爲界
  

太行山資源豐富

在太行山自然保護區溝深崖陡,植被茂密,人跡罕至,森林覆蓋率超過70%。保護區內,動植物資源豐富。

脊椎動物近300種,其中哺乳類40多種,鳥類167種,兩棲類8種,爬行類19種,金錢豹、金雕、黑鶴、白鶴等30餘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在此繁衍生息。

太行山的維管束植物共有1836種,其中有連香樹、山白樹、太行花,領春木等14種珍稀植物。

太行山蘊藏着鐵、銅、鉬、金、鎢等多種礦藏,其中以煤炭資源尤爲可觀。地處晉冀交界的井陘煤礦主焦煤可採蓄量超過5000萬噸。早在宋代就開始開採,明清時期有一百多個煤礦從事土法採煤。

1898年,井陘縣人張鳳起和德國人亨內肯,各自出資25萬兩,成立了“井陘礦務公司”。不久,北洋大臣袁世凱將其收歸國有,設立了“井陘礦務局”。這一煤礦運作至今,所產煤炭遠銷海內,有力推動了當地經濟。

太行八陘

從地形地理看,太行山東部遭到拒馬河、滹沱河、漳河、丹河等河流沖刷切割後,匯入海河,其西南部的沁河穿鑿山地後,匯入黃河。

這些河流形成了東西橫谷,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太行八陘”。《爾雅》曰:“連山中斷爲陘。”

陘的原意是自然山脈中斷之處,後來引申爲太行山中兩山之間的自然通道。東晉郭緣生在《述記徵》首次提出:“太行山首始於河內,自河內北至幽州,凡百嶺,連亙十二州之界有八陘。”

太行山地處晉冀豫三省交界,穿行其間的“太行八陘”是連接山西高原和華北平原的咽喉要地,控扼這些要道就能掌握三省交通的命脈。早至春秋,“太行八陘”已成兵家必爭之地,攻守雙方爲此生死互搏,戰況激烈。

軹關陘:“軹”意爲車軸端,意爲能夠行車的道路,“關當積道之險,因曰積關”。軹關是關陘的要隘,軹關陘是聯結晉豫兩地的通道。

《戰國策·趙策》最早記載了軹關陘,蘇秦曾對趙王說:“秦下軹道則南陽動。”據統計公元238年到575年,在此爆發較大的戰爭就有8次。

太行陘:《讀史方輿紀要》雲:“天井關,亦曰太行關,在澤州南四十五里,太行山頂南北要衝也”,“太行陘闊三步,長四十里。”自此陘南下,兵鋒直指虎牢關。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世民分遣數將自太行陘南下,合擊洛陽王世充。

白陘:此爲太行第三陘,位於山西省陵川縣以東,總長約5公里,寬僅2米。道路在山峯間盤旋,崎嶇狹小,來往不便。發生戰爭時,軍隊對白陘畏之如虎,時常繞道而行,故此,史籍對白陘的記載多有矛盾缺漏。

淦口陘:此陘自河北邯鄲經涉縣至山西長治潞城。《元和志》記載:“八陘第四曰淦口陘,山嶺高深,實爲險厄。”北魏建義元年(公元528年),義軍葛榮號稱百萬圍攻鄴城,權臣爾朱榮從晉陽發兵,東出淦口,一舉擊敗葛榮。

井陘:“其山四面高平,中下如井,故曰井陘。”經過此陘能夠往返太原和石家莊。

《呂氏春秋》認爲:“天下九塞,井陘其一。”公元前229年,秦國名將王翦自井陘率軍滅趙。公元前204年,韓信指揮漢軍背水一戰,擊敗了號稱20萬的趙軍。

飛孤陘:“兩崖峭立,一線微通,蜿蜓百餘華里”,因而得名。漢朝曾動用六千囚徒,修築飛孤陘。此處歷代戰事不斷,僅唐末五代就有7次較大的戰爭。古人感嘆:“踞飛狐,扼吭拊背,進逼幽、燕,最勝之地也。”

蒲陰陘:位於河北易縣西南紫荊嶺,山嶺有雄關,與龍泉關、倒馬關合稱長城“內三關”,是明長城九大名關之一。

紫荊關東下中原,西接雁門,北接居庸,是內長城的第一重關。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瓦剌攻破紫荊關,俘虜明英宗,釀成“土木堡之變”。

軍都陘:北京昌平“北十五里有軍都陘”,因陘在軍都山,故名軍都陘。古陘兩邊形勢雄偉,懸崖對峙,巨澗中流。陘內建有關隘,名爲“居庸關”,關前有長達18公里的關溝,是北京的西北門戶。軍都陘是出燕入晉北上塞外的必經之路。

明朝詩人謝榛有詩云:“地分三晉此山川,形勝迢遙在馬前。亂石斜通青草路,太行橫斷夕陽天。”詩文高度概括了太行山的“分”與“和”。

太行山的“分”在於豐沛的自然資源和人文古蹟,是北方大地的一顆明珠。太行山的“和”,以“太行八陘”爲紐帶,溝通兩地,商旅往來,將自然和人文緊密結合,最終融入地名,令人思之念之。

山東山西以什麼山爲界2

“山東”和“山西”都帶“山”,這裏的“山”,是指的同一座嗎?

中國是個地大物博的國家,我們在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上,按照行政劃分爲了34個省級行政區,其中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以上這些信息都是我們國小時候就學習瞭解到的,而要注意到的就是,在我國的省份名稱都是很有來頭的,這些名字有很多都是從古代時候流傳下來的;

還有一些是經過了多年的歷史朝代更替後,根據當時情況而更改成現在這個樣子的。

在華北平原上,有這樣兩個省,分別叫“山東”和“山西”,像這種的省份還有河南和河北、湖南和湖北,這些名字都是有來歷的。例如說湖南和湖北,就是靠一個洞庭湖分開的。

那麼你知道山東和山西之間的“山”是什麼山嗎?

山東和山西的關係

“山東”這個省會名稱最早出現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

當時在山東這個地方是由齊魯兩國擁有的,後來到了秦漢時期,這裏已經成爲了中原的經濟中心,有着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再加上依靠當地特有的豐厚的資源,山東還有着“膏壤千里”的美譽。

不僅是經濟上的富足,這裏還是文化的發展中心,古聖賢孔子的老家就是山東曲阜的,孔子在這裏開創了儒家思想,最早的古文明的發源者蚩尤也是出生於此地;

還有孟子等這些在中華古代文明上有着傑出貢獻的代表,所以山東的文明和經濟都是發展的最快的。

而山西省又稱爲“晉”,自遠古時代起,這裏就有人類活動的跡象,所以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世紀曙猿”的化石就是在這裏發現的`。到了新石器時代,這裏已經成爲了諸多邦國的中心。

到了西周時期,山西成爲了十幾個諸侯的領地,主要的諸侯國爲晉國,而“晉”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成爲了山西的代稱。

春秋時期的晉國開始強大,成爲了春秋五霸之一,到了唐朝時期,山西被認爲是龍興之地,成爲了唐王朝的“北都”。之後這裏還燃起了革命的火種,成爲了一個重要的革命基地。

而最初使用“山東”一詞作爲地名的時候,是在秦朝時期,當時的“山東六國”中的這座山,指的是分開了秦國與東方六國邊境的崤山。

崤山山脈其實是秦嶺的一個規模較大支脈,在黃河和洛河之間,在河南省的西北部,從陝西西安延伸。由此看來,崤山其實並不是現今劃分山東和山西的標準。

除了秦朝時期以華山爲準的劃分之外,還有就是漢唐時期,以華山爲界限劃分的山東,那個時候人們將華山以東的地區稱爲山東。

華山位於陝西省渭南市,在秦嶺以北,是五嶽之一,而在漢唐時期的人將華山以東的地區稱之爲山東,如今看來,這座山也不是劃分山東山西的依據。

山東山西以什麼山爲界 第2張
  

隔斷山西和山東的太行山

其實如今看到中國的版圖,就會發現其實山東和山西的分界線是很有名的太行山。

太行山佇立在陝西省和華北平原之間,縱橫跨越了四個省,是黃土高原的東部界限,也是東部地區重要的山脈和地理分界線。沒錯,太行山就是“山東”和“山西”中都有的那個“山”。

從地理上來看,太行山是經歷過一次次的地殼活動才形成的,這裏有豐富的煤炭資源,還有太行山前深大斷裂帶。

古時候人們穿越太行山找到了“太行八陘”也是由於地殼運動形成的橫谷,作爲東西交通的重要孔道。

太行山的存在位置很微妙,不僅有着這些地產資源,還有着天然形成的地理分割點。

太行山作爲地理分割點,首先是從地貌上來說的,太行山以東是黃淮海平原,以西是黃土高原,並且是山東和山西的地域分割線。

其次從氣候上來說,太行山以東的華北平原是落葉闊葉林地帶,以西的黃土高原是森林草原地帶和乾草原地帶,以太行山爲界限,東西兩側的植被也有着明顯的差異。

所以依靠這些原因將這兩種不同的環境和地理因素分開來,就有了如今的山東和山西。

太行山不僅僅是一個地域分割線,也是一個有着神祕發展史的地方。我們對它最大的瞭解,應該是從影視劇中看到的各種在太行山上進行軍事鬥爭的故事了。因爲地勢險要、環境差別較大,太行山自古以來就被視爲是兵要之地。

從春秋戰國開始,這裏就成爲了一個易守難攻的“羊腸之險”。

而離我們最近的抗戰時期,這裏也是一個重要的革命根據地,而當時八路軍最有名的“游擊戰”也是在這裏被髮明的,所以說,太行山不僅歷史悠久,它所經歷的歷史也同樣是有着很多豐富精彩的故事的。

不同的劃分地區的“山”

如今我們都知道,在中國版圖上那個“山東”和“山西”中的山就是指太行山,但我們也知道,在不同的歷史朝代中,劃分區域的山也都是不同的。

例如上文中提到的那些崤山、華山等等,其實也不止是這兩種,在歷史上還有的拿泰山和恆山來作爲劃分的。

但是我們知道,古時候的地域確實是很難確定的,畢竟戰亂不止,擴張土地是每任君王都要做的事情,所以我們有時候會受到這些不同信息的干擾也是很正常的。

不同的劃分地區的山,在每個朝代都有所不同,太行山之所以被確定成爲劃分山東和山西的界限,也是跟當時確定這件事的掌權者有關的,這也說明了,每次區域劃分不同是有一定的人爲因素存在的。

我們不能夠片面地看待這些歷史發展的問題。

不過確定山東和山西的山確定爲太行山,也是到了清朝時期才逐漸向如今的模樣轉變的。而在這之前,明朝時期確立了山東、山西的名字。這不僅象徵着權力的確定,也是一種歷史的延續。

標籤: 山爲界 山西 山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shenghuochangshi/qvr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