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學習 >

圓明園是誰燒的

圓明園是誰燒的

英法聯軍。

圓明園是誰燒的1

圓明園的起源

圓明園始建於清朝第四位皇帝、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康熙四十八年,即1709年,那時候康熙皇帝把圓明園賞給了四兒子愛新覺羅·胤禛。

1722年胤禛繼承康熙大位,改元雍正,擴建了圓明園,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待在這裏處理公務;雍正皇帝的兒子乾隆皇帝在此基礎上修建了長春園;乾隆皇帝的兒子嘉慶皇帝又修建了綺春園,至此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

圓明三園作爲清朝大型皇家園林,僅佔地面積就達到3.5平方千米,比故宮要大近5倍,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在這個園內有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

清朝皇帝每到盛夏都會來到圓明園這邊避暑、聽政,因此圓明園也被稱爲“夏宮”,備受清朝中後期的皇帝青睞,衆多稀世珍寶也被安置在圓明園,可以算是故宮紫禁城第二。

圓明園是誰燒的
  

英法聯軍攻入圓明園的背景

或許是老祖宗把大清江山治理的太穩固了,後世的皇帝始終處於無憂無慮的生活中。

可惜,他們忘了一句至理名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清朝皇帝自恃爲全球霸主,搞閉關鎖國政策。想當然的一朝天朝,永久天朝。

殊不知,18世紀60年代開始,清朝從乾隆皇帝後期就走了下坡路,而遠在萬里之外的英國卻發起了第一次工業革命,走上了全球霸權的通道。

英國經過工業革命後,手工業逐漸發達,工業效率大幅提高,需要開拓外貿市場,就盯上了中國龐大的市場,本來英國是想與中國清朝做做生意,可清朝不答應,英國就用炮火叩開了中國大門,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了。

第一次鴉片戰爭以英國的勝利而告終,賺了個盆滿鉢滿回去了,惹得歐洲很多國家羨慕不已,作爲歐洲大陸的強國,法國也開始注意了中國。

就這樣英法聯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陰謀開始了。

當英法聯軍殺入北京的時候,本想活捉中國皇帝,當時中國當家的是清朝第九位皇帝、文宗愛新覺羅·奕詝,也就是我們熟知的中國最後一位有實權的皇帝咸豐皇帝。

英法聯軍誤以爲咸豐皇帝就住在圓明園,可實際上那個時候他正在河北避暑山莊避難,就這樣英法聯軍合計着進軍圓明園,擒賊先擒王,捉大魚。

誰燒誰搶,誰是禍首?

在這個過程中,法國軍隊率先踏進圓明園,而英國軍隊因迷路耽誤了時間。

有一個於1874至1908年曾在大清皇家海關總稅務司當官的美國人馬士就清楚的說了真相,在他寫的《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一書中有記載:

……最後,(英國全權公使)額爾金伯爵希望破壞圓明園宮殿的建築中,把它視爲有些俘虜曾被虐待的地方,並作爲計劃損傷(大清國)皇帝個人尊嚴的一種辦法……

圓明園是誰燒的 第2張
  

而(法軍方面的)葛歷勞士男爵則以爲:這不過是對沒有抵抗的鄉村地點和別墅的一種破壞而已,他寧願破壞北京城內的皇宮,因爲那是最高權威的所在……

(法軍)孟德邦將軍親眼看到圓明園被他自己的軍隊所劫掠過,認爲破壞圓明園是一種破壞文化的暴行,並不能產生所期望的結果,他拒絕協同去執行這種破壞。

(英軍)格蘭特將軍則反對去破壞皇宮,認爲那是一種背信行爲……因而,他(格蘭特)着手去執行(英國全權公使)額爾金伯爵的命令來破壞這個避暑行宮(指圓明園)。

這個命令發佈了,在10月18日……二百多所建築物,被(英軍)格蘭特將軍指揮的軍隊,付之一炬……法國人劫掠了這個宮殿,而英國人又毀壞了它……

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是法國軍隊率先洗劫了圓明園內的寶貴財物,英國希望毀滅圓明園,法國不同意,更情願毀滅紫禁城,英國又反對毀滅皇宮,還是堅持毀滅圓明園,法國拒絕了,英國單幹了。

況且民國時期著名的歷史學家、外交家蔣廷黻(fú)所寫的《評清史稿:邦交志》中,有一段話是這樣的`:

……後巴夏禮又力助法翻譯官與載垣辯論,且措詞失禮。載垣於是陽許之,而陰謀害之。次日晨,英、法譯者歸營報告,途遇僧格林沁之馬隊,英人被捕者二十六、法人十三,經二十日之監禁虐待,英人得生歸者半,法人僅五名,後英人之焚圓明園者,即以報復也……

巴夏禮是英國駐清朝公使,這裏面最後一句也提到是英國人放火燒了圓明園,就是出於報復。

其實,我們還有一個重要的外國證人,更是印證了這一點,他就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作家雨果。

當時隨英法聯軍侵華的法國軍官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顯赫聲望,讓他爲遠征中國所謂的“勝利”捧場,可雨果就用心中正義的筆桿子懟了回去,寫了一篇文章《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圓明園是誰燒的 第3張
  

其中有一段是這樣記載的:

……有一天,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財物,另一個強盜放火……將受到歷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

雨果的這份說明同樣證明了是英國軍隊燒燬了圓明園,而法國軍隊只是洗劫財物,並沒有參與放火。

綜合以上論證,圓明園被大火付之一炬的終極罪魁禍首就是英國,法國也是個搶財的強盜。

但無論怎樣,圓明園的被毀是不僅是我們的損失,也是巨大的恥辱,更說明了國力羸弱必然會捱打。

圓明園是誰燒的2

圓明園是清代修建的最宏大的皇家園林,其始建於1707年,最初是康熙帝給賜給皇四子胤禛(雍正帝)的私家園林,“圓眀”爲雍正法號。

1722年雍正即位,此後雍正便開始大規模拓建圓明園,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等宮殿,並且設立了內閣和軍機處的值班房,每到夏天時雍正都會去圓明園“避喧聽政”。

圓明園是誰燒的 第4張
  

(圓明園復原圖)

乾隆帝上臺後繼續擴建圓明園,乾隆皇帝一生之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圓明園,圓明園也逐步取代了紫禁城,成爲清帝日常起居之所。

乾隆之後,嘉慶和道光對於圓明園同樣非常喜愛。尤其是道光皇帝,他可是歷史上出了名的節儉之人,龍袍破了捨不得扔,晚餐和皇后吃倆餅子對付,如此“摳門”的.一個人,對於圓明園的建設和裝飾一點都不吝嗇,十分捨得花錢,可見道光對圓明園的喜愛。

然而就是這麼一座氣勢恢宏的皇家園林,其結局卻令人倍感唏噓。在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圓明園被英法聯軍搶掠和焚燬,留下了千古遺憾。

1856年10月英法聯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此後清廷和英法打打停停,戰爭一直持續到1860年。

其實英法發動戰爭的目的很明確,要求清廷履行《江寧條約》(今天稱《南京條約》),並且堅持外國駐華公使入京。

對此清廷則堅決不答應,在清廷看來,洋夷進駐北京嚴重違法祖制,是奇恥大辱,萬萬不能接受,反正死活不同意。

但是面對英法的堅船利炮,清廷又實在打不過,於是咸豐皇帝祭出一招拖字訣,以談判爲名消磨時間,希望把英法給耗走,並且藉機命令僧格林沁在天津進行軍事防禦佈置。

圓明園是誰燒的 第5張
  

(咸豐皇帝)

英法最初也希望通過談判解決問題,可隨着談判的進行,英法發現清廷沒有和談的誠意,並且一點都不講誠信,總是出爾反爾。

1860年8月21日,對於清廷失去耐心的英法聯軍攻佔天津大沽口,兵峯直指北京,清廷震驚之下再度提出議和。

此時的英法也不想把事情做絕,表示議和可以,但是之前的要求必須全部答應,此外還要增加賠款,而且聯軍要派兵進京換約。

對於清政府而言,這也許是最後的和平希望。但聯軍入京換約的要求讓清廷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最後拒絕了英法的要求。

在雙方談判破裂之後,爲了給自己增加籌碼,咸豐下令扣押了英法的談判使團,共計抓了39人作爲人質押往北京。

9月21日,清廷最後的尊嚴,僧格林沁的蒙古八旗在通州八里橋被英法聯軍擊敗,咸豐帝趕忙逃亡承德避暑山莊。

10月13日,聯軍從安定門攻入北京。進城之後聯軍開始搜尋被扣押的人質,然而卻發現被扣押的39名使團成員只剩18人還活着,其他21人不僅被殺害,還被殘忍肢解。

盛怒之下的聯軍爲了懲罰滿清皇帝,洗劫了北京城外的所有皇家園林。包括圓明園在內,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等均遭到搶劫並且被付之一炬,咸豐皇帝聞訊痛心疾首,在熱河一病不起。

其實在這場戰爭中,圓明園被搶被燒還不是最大的損失,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最大的損失是割讓了東北和西北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幾乎相當於一個新疆的面積,這些土地全部被沙俄佔去。

標籤: 圓明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xuexi/76lk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