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學習 >

知行合一是誰提出的

知行合一是誰提出的

知行合一是王守仁提出的。

知行合一是誰提出的1

知而不行,是未知;行而不知,是未行也

常言道,做人做事做學問,無外乎“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最早的提出者是明代大儒王陽明,作爲陽明心學一派的領軍人物。

王陽明的所有學說,無不是圍繞“知行合一”展開論述,區區“知行合一”四個字被後世之人窮其一生都所得甚微,那麼“知行合一”到底該怎樣解讀。

《傳習錄·徐愛篇》其中記載一段有關“知行合一”的詳盡論述。最初王陽明向弟子們講解“知行合一”的時候,只是言簡意賅地粗略敘述。由此,引起徐愛、黃綰、顧應祥的辯論。三人各執一詞,莫衷一是,只好去求問於王陽明。

“知與行”是一“心”發出的兩個動作

徐愛以當今世上很多人都明白“孝悌”的思想,應該侍父母以“孝”,待兄弟以“悌”,但仍有很多人不能做到“孝悌”所要求的標準,以此推斷“知悌孝”與“行悌孝”是兩件事。

王陽明當即寄予否定,給出的正確答案是“知行”是一件事,原話如下: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意思是說,世上從來都沒有明白道理而不去實踐道理的人,所謂口口聲稱自己明白人生要義、洞悉時間道理而不去主動實踐的人都是未知的坐而論道。

大成至聖先師孔子教人做好“知行”的學問,核心觀點的教人恢復本體,本體就是自己一身的主宰,一顆聖心而已,而不是手把手地教人如何一一去實踐,這也就是所謂的“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知行合一是誰提出的
  

王陽明全集

知與行是同時發生,沒有先後輕重之分

陽明心學對待“知行合一”的觀點之所以清奇,是因爲它將“知行”併爲一起,更強調兩者是同時發生。

以《禮記·大學》中的經典論述: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

翻譯過來就是說,一個人如果能做到正心誠意,而不自欺欺人,就要做到厭惡腐臭的東西,喜歡美好的事物。

人們看到腐臭的東西,就會產生厭惡的思想和厭惡的舉動;看到美好的事物,就會產生喜歡的.想法和喜歡的舉動,思想和舉動是同時進行的,而不是有一個喜歡和厭惡的過程。

或者由一個“心”產生思想,另一個“心”指導身體做出喜歡和厭惡的動作,兩者同時發自於同一個“心”。

相反,一個人如果看不到、聞不到事物,自然不會產生厭惡和喜歡的感覺,更沒有因感覺而生髮出行爲。

所以,以陽明心學的立場來看“知行”的觀點,兩者是不存在先後之分,“知行”的本源都是自己內在的一顆心,“心”之所向,“知行”所指,僅此而已。

心學書法

以生活爲例,談“知行”

生活中,我們評價一個人是孝子,必然是他的行爲符合“孝”的標準,而不是以它口頭上坐而論孝的誇誇其談。

一個人一旦能夠做到“行孝”,必然內心是明白“行孝”的道理。很難想到一個不知“孝”的人能夠做到孝敬父母。

同樣也很難想到一個只會“行孝”,而不懂得“孝道”的人,所以“知孝”和“行孝”是牢牢融爲一體,不可能分割爲二的。

再如,一個人知道疼痛、飢寒,必然是經歷過或者正在經歷疼痛、飢寒,否則不會空穴來風地有疼痛飢寒的感覺。

科學的視角也是可以解釋得通。阿基米德關於浮力的原理,我們將木棍放到水中,會發生木棍因爲受到浮力的作用,而浮出水面。

實際上,“知行”便是“浮力”和“上浮”的關係。木頭和水接觸的那一刻,兩者是同時產生,同時發生表現出來的。

我們不能說,先有“浮力”纔有“上浮”現象,更不能說發生“上浮”纔有“浮力”存在。

“知行”要運用得當

“知”是行的指導宗旨,“行”是知的具體實踐;也可說成,“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結果。

如果能夠領會到這樣一層奧義所在,基本可以對“知行”概念有了準確的把握。

每當說“知”的時候,腦子裏要立刻聯想到“行”,每當說“行”的時候,腦海裏一定要有“知”的概念。

一旦將“知行”分做兩件事,就會陷入片面的境地,要麼成爲懵懵懂懂只會傻做事情的“行者”;要麼成爲眼高手低、誇誇其談的“知者”。

對於只會蠻幹,不善於思考的人,我們有必要啓發他對“知”的領會,才能防止他胡做蠻幹;對於只會冥想,天馬行空的人,我們必然要對他多講一些“行”的概念,才能讓他腳地實地,勤勞務實。

知行合一是誰提出的 第2張
  

“知行”的形式一分爲二,實屬聖人無奈

最初至聖先師孔子講“知行”的時候,因爲很多人不能很好地理解,出於照顧更多人的接受程度,才把“知行”的形式一分爲二,分開來講。

畢竟大多數人的領悟程度是有限的,形式上一分爲二顯得比較容易接受,久而久之,後世讀書人居然把聖人的意思曲解,乾脆把內核分作兩事來傳承,這是聖人的無奈,更是後世的悲哀。

作爲大乘知識分子來講應該認識到這一點,看到“知”或是“行”就能聯想到其中另一個。

“知行合一”實則“知行是一”,兩者不是獨立的兩件事情,實際上完全可以只保留其中一個即可。

若是隻探討“知”,等明白其本意以後,再去實踐的話,將終生都不得以真知;若是隻身體力“行”,而不加以頭腦思考,終生難以真“行”。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讀史亦如此,浩瀚的文史之中,區區觀點難以企及滄海之一粟,拿來分享以慰籍,還望不吝賜教。

知行合一是誰提出的2

“知行合一”這個成語出現的頻率非常高,可以說是人盡皆知,尤其搞文學、寫書法的人,常常要用到這個成語。

作家經常會把“知行合一”用在遣詞造句裏,以此來倡導人們做一個表裏如一的人。

書法家則常常會把這四個字寫成榜書,白紙黑字,懸掛室內,來警醒自己或他人。

這個成語實際上是一個“唯心主義”哲學觀點,由明代“心學”大儒王陽明(1472年——1529年)提出。

他是在總結完“儒家學說”的精髓,再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生活感悟,以及當時的社會現狀而提出。

“知行合一”雖然只有四個字,但其內涵十分豐富,包含了傳統文化裏的許多精華。

我對“知行合一”的理解是:把自己的認知與行動合二爲一,以意識結合實踐去做事情,才能得到圓滿結果。

“知”字在這裏有兩層意思,一是指認知,也就是對萬事萬物的理解程度,引申爲一個人的智慧。就像孔子在《論語》裏說的那樣: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纔是真正的智慧。如果不懂裝懂,這是愚蠢的表現。

二是指良知,是對道德規範和人格魅力的要求,在這些方面越突出的人,他的良知就越顯眼,時刻能流露出來,利人利己。

良知乃人的本性,是一個人從孃胎裏帶來的東西,人們常說“人之初,性本善”,就是對良知來源的最好見證。

任何學說隨着繼承者不斷鑽研,會變得越來越豐富,往往會衍生出新的流派。就如一棵大樹,總會從四周不斷長出新的枝杈,體量會越來越大,呈現出枝繁葉茂的態勢。

“儒家學說”同樣經歷了不斷髮展、壯大、衍生的過程。王陽明是繼孔子、孟子、荀子、韓愈、程顥、程頤、朱熹、張載等大儒之後,對儒學做出巨大貢獻的文化巨匠。

儒學發展到北宋時,誕生了“理學”,也叫“義理之學”,是以儒學爲基礎,同時融合道家學說和佛學的一些觀點,產生的一種新的儒學思想體系。

到南宋時,理學繼續發展壯大,衍生出“心學”,由大儒陸九淵(1139年——1193年)開創。出生於明孝宗成化年間的王陽明,則是繼陸九淵之後,讓心學再上高峯的大儒。

王陽明的心學以“心本論”爲基礎,強調“心即是理”的觀點,在他眼裏,最高的道理不需要從外部求得,而從自己心裏即可得到。

知行合一是誰提出的 第3張
  

他糾正了朱熹“存天理滅人慾”的觀點,淡化了人慾和天理之間的對立關係,這種觀點具有非常積極的一面,小到個人的修身養性,大到民安國泰,都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觀點,是1509年他在貴陽講學時提出,當時他已經37歲,是在經歷了九死一生後才感悟得到。

王陽明出生於紹興府一個名門,父親王華曾中過狀元,是明孝宗成化年間的吏部尚書。但王陽明的仕途之路並不怎麼順利,直到27歲,他才考中二甲進士,總算進入仕途。

然而,此時的大明王朝敗絮其中,宦官劉瑾(1451年——1510年)一手遮天,甚至獨攬大權,像王華、王陽明父子這樣忠君愛國的正直文人,經常是劉瑾打壓的對象。

1506年冬,王陽明因上疏而觸怒了劉瑾,被責罰後,謫貶到貴州修文縣一個叫“龍場”的小驛站任職,他的父親王華也受他牽連,離開京城北京到南京做官。

窮兇極惡的劉瑾仍然不解氣,派人在半路追殺王陽明,萬不得已,王陽明假裝跳河淹死,才躲過一劫。

大難不死後,王陽明來到龍場驛站,一邊認真工作,一邊專心悟道。當他看到當地貧窮落後,民風還沒有開化時,就決定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學識來教導這裏的人。

於是,他在民居里開辦書院,每天抽出時間教當地人讀書識字,受到了當地人極高的擁戴。

在教書育人過程中,王陽明又不斷審視自己這半生走過的路,總結自己的得失,終於悟出了“知行合一”,並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它是源自內心的一種修養和信仰。

王陽明清楚自己是知書達理的知識分子,有學識,有眼界,有思想,有抱負,有人格,外在和內在的修養都很高,這些都是他的優勢,如何把自身優勢轉化成實實在在的.成果,纔是他現在和將來要做的事情。

當他具備這樣的思想認識後,他的內心越來越平靜,縱然流落偏遠之地,即使仕途不順,他也沒有自暴自棄,而是以自己的優勢和專長,造福當地老百姓,像張載那樣“爲生民立命”。

用行動去履行自己的才識和良知,把學識、智慧和舉措、實踐結合起來,才能發揮出巨大作用。

一個人即使再有才能和智慧,光說不做,只會講大道理,對他人和自己的用處都不大。

通過不斷思考和感悟後,王陽明的內心更加堅定,也明白了自己將來的人生目標。兩年後,在一幫有識之士的努力下,劉瑾被治罪,王陽明回到京城,開啓了他的巔峯人生,終成一代大儒。

實際上,“知行合一”的理念早在先秦時期就體現出萌芽,只不過不如王陽明總結得這麼全面和深刻。

孔子曾經說過一些跟“知行合一”近似的話語,比如,他在《論語·憲問》裏說道:恥其言之過其行。

在《論語·里仁》裏說道: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

在《論語·子路》裏說道:言之必可行。

把道德觀念轉化成道德行爲,是孔子一生追求的事情,在周遊六國時,孔子以身作則,要求所有弟子這樣做,受到了追星捧月般的擁戴,因此,孔子被後人譽爲“萬聖師表”。

知行合一是誰提出的 第4張
  

王陽明對儒家鼻祖孔子十分崇拜,他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和人生感悟,以及當時的社會現狀,不僅領悟出這四個字的真正內涵,併爲之探索出具體的執行方法。

從這一點來看,王陽明同樣很偉大,他也夠得上“聖人”的稱號。

如果把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觀點應用到現實生活裏,對人們的爲人處世有很好的督促作用。

比如,尊老愛幼,扶危濟困,知恩圖報……這些大道理人人都懂,但每個人未必懂得去做,懂得把這些美德長期堅持做下去,發揚下去。

許多人嘴上說一套,背後做一套,屬於那種“雙重人格”,這樣的做法不可取,完全偏離了“知行合一”的理念,也會給自己人生留下許多污點。

有修養和信仰的人,則會遵從內心的良知,會自覺地把自己的知識、智慧和行動統一起來,做一名真正的有用之人。

這樣做,既不違背自己的內心,又能造福於他人,跟“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道理一樣,何樂而不爲。

標籤: 知行合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xuexi/e3dp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