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必備】大班數學教案範文錦集九篇

【必備】大班數學教案範文錦集九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必備】大班數學教案範文錦集九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按動物的某一特徵進行排序。

2.在數石頭遊戲中,比較動物的輕重。

活動準備:

1.課件:讓誰先吃好呢。

2.排序卡、記錄卡、動物與石頭的比較圖、鉛筆橡皮若干。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按動物個子高矮、嘴巴大小、耳朵長短、尾巴長短、體重的輕重進行正向、逆向排序,理解逆向排序。

2.活動難點:在數石頭遊戲中,比出動物間的輕重關係,並嘗試運用“〈、〉、=”號記錄操作結果。

活動過程:

一、初步瞭解動物及桃子的主要特徵。

1.瞭解動物的主要特徵。

(1)師(點擊課件):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動物朋友,你們看,它們都是誰?數一數,一共有幾位朋友?(猴子、長頸鹿、兔子、犀牛、鱷魚、毛毛蟲;6位朋友)(2)師:這些動物朋友都有一個最大的特徵,你能把它的特徵和它們的名字一塊兒說出來嗎?

(長耳朵小兔、大嘴巴鱷魚、高個子長頸鹿、長尾巴猴子、大肚皮犀牛、小小的毛毛蟲)(評析:把動物的最大特徵和動物名完整講述,既發展了幼兒細緻描述的能力,又使幼兒對這六種動物的主要特徵有了清晰的認識,爲接下來的“按動物的某一特徵進行排序”作了有效鋪墊。)

2. 瞭解桃子的特徵。

(1)師(點擊課件):咦,這是什麼呢?(桃子)

(2)師:看看,這個桃子長得什麼樣?(圓圓的;愛心形狀;紅紅的;黃黃的;大大的)

(3)師:哇,這樣一個愛心形狀的、圓圓的,又紅又黃的大桃子,要是現在就放在我們鼻子底下,聞上去又會是什麼味道?(香香的)

(4)師:真想吃一口呀,你們想吃嗎?(想)長耳朵兔子、長尾巴猴子、高個子長頸鹿、大肚皮犀牛、大嘴巴鱷魚、小小的毛毛蟲和我們一樣,看到這個桃子,饞得口水都快流出來了,都想先吃到這個大桃子。

(評析:對桃子形狀、顏色、大小特徵的講述,以及對桃子氣味的猜測,既“勾”起了幼兒品嚐桃子的慾望,又“喚”起了他們對動物看到桃子後急切品嚐心境的理解,適時、巧妙的引出了本次活動的一條暗藏線索“讓誰先吃好呢?”。)

二、按動物的某一特徵排序。

1. 按動物高矮、大小、長短排序。

(1)按個子的高矮排序。

A.師(點擊課件):“按照個子的順序吃怎麼樣?”長頸鹿把脖子挺得直直的,先說了一句。那就得先量量看,誰的個子最高了。

毛毛蟲說:“不能站在高的地方量,量的時候不能把尾巴算上”小兔說:“踮起腳來量也不行。”

B.師(點擊課件):瞧,他們每人都找了一棵大樹開始量了起來。動物們和大樹的什麼比?(樹幹)

C.師:它們一個個都緊貼着樹幹,認真的量着。小朋友,你們看出來了嗎?誰最高?第二高是誰呢?第三高呢?接下來輪到誰?第五高?最矮的一個是誰呀?

[page_break] D.出示高矮排序圖。

E.講述故事:“看見了吧?看見了吧?我的個子最高,所以得我先吃!”長頸鹿把脖子伸得長長的,剛要去咬那個又大又紅的桃子。

(2)按嘴巴的大小排序。

A.師(點擊課件):“不行,這麼大的桃子,當然得嘴巴最大的先吃了”鱷魚張着一張大嘴,站了出來。到底誰的嘴巴最大?

B.師(點擊課件):“我的嘴巴大!”(犀牛聲音)“誰說的!我的嘴巴纔是最大的呢!”(鱷魚聲音)

C.師:你們說,誰的嘴巴最大?(鱷魚)

E.講述故事:“聽見沒,聽見沒有?我的嘴巴最大,當然是我先吃了!”鱷魚使足了全身的勁兒,張大嘴巴,馬上就要咬到這個又大又紅的桃子了……

(3)按耳朵的長短排序。

A.師(點擊課件):“這麼做不行!”蹦蹦跳跳的兔子豎着耳朵跑過來。

B.師:欸,兔子會說什麼呢?(誰耳朵長誰吃)

C.師:那就是說得按什麼順序來吃桃子?(長短順序)

D.師:按什麼的長短順序,誰能完整的說一說?(按耳朵的長短順序吃)

E.師(點擊課件):對,應該按照耳朵長短的順序、誰的耳朵長誰先吃!那就比比,看看到底誰的耳朵最長吧。“看,還是我的耳朵最長吧!”小個子的兔子好不容易夠到長頸鹿的脖子,說道。

(4)按尾巴的長短排序。

師(點擊課件):“這樣也不對!”小猴子倒掛在樹上,大喊了一聲。“得按照尾巴長短的順序吃桃子,尾巴長的先吃!”猴子甩着自己的長尾巴說道:“當然最長的肯定是我,我先吃”

(評析:按高矮、大小、長短排序時,問題深入淺出的有效推進;比高矮,突出了“小動物和什麼比?”,使幼兒掌握了高矮比較中參照對象的統一性;比大小,測重了讓幼兒目測比較,快速的比出了結果;比長短,設置了懸念,讓幼兒猜測兔子會提出什麼要求。可以說,不同的提問角度,使幼兒在活動中始終保持着活躍的思維。)

2.按動物的輕重排序。

(1)討論比重方法。

A.師(點擊課件):“不行”,這時大肚皮的犀牛使勁兒的跺着腳說。

B.師:剛纔,長頸鹿要求比個子的'高矮,鱷魚要求比嘴巴的大小,兔子和猴子分別要求比耳朵和尾巴的長短。(出示大小、長短排序圖)

C.師:這一次大肚皮的犀牛會要求比什麼呢?(比比誰最重)

D.師(點擊課件):對,這麼大的桃子,就應該按體重的順序來,誰最沉誰先吃!犀牛大聲說道。

E.師:那體重得得怎麼稱啊?用什麼好辦法呢?(蹺蹺板)

F.師生討論:運用蹺蹺板稱重,一頭坐小動物,一頭放石頭。

師:你們平時玩過蹺蹺板嗎?蹺蹺板是怎麼玩的?(一蹺一蹺的,一個蹺得高、一個蹺得低)

師:兩個人玩蹺蹺板時,一個蹺得高,一個蹺得低,想一想,蹺得高的表示重還是輕呢?蹺得低呢?如果蹺蹺板是平的,又說明什麼呢?(蹺得高表示輕;蹺得低表示重;蹺蹺板是平的,表示一樣重)

師:那用蹺蹺板怎麼稱出動物們的重量呢?(一邊坐小動物,一邊放上石頭)

師:那怎麼比出誰重、誰輕呢?(只要數一數石頭的數量就可以了)

師:石頭多的就表示什麼?石頭少的呢?(石頭表示重,石頭少表示輕)L.

師:真是一個好主意。瞧,小動物們找來了許多一樣大、一樣重的石頭,爭先恐後的坐到蹺蹺板上,忙着稱自己的體重。比高矮、大小、長短時,它們個個整齊的排好隊,比得清清楚楚。可這一次它們每人一個蹺蹺板,誰都沒法互相數一數。爲了公平起見,等會兒,我們來幫它們數數有每人稱出了幾塊石頭的重量。數的時候,既不要漏數,也不要重複數,數完了就馬上把石頭的數量記在方格里。先數完的小朋友,可以和好朋友互換,檢查一下,數得對嗎?記得對嗎?好,開始。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幼兒在回憶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對鐘面的觀察與操作了解秒針、分針、時針的運行關係。

2、認識整點、半點及的讀法及記錄方法。

3、在活動中誘發幼兒形成遵守時間與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教具:有關各種時鐘的幻燈片;時鐘一面,可活動鐘面一隻;表示7、8、9、10點鐘的鐘面各一隻,時間記錄卡各一張。

2、學具:幼兒觀察記錄表每人一份,活動鐘面每人一份;實物時鐘4只。

活動過程:

一、調動已有經驗,回憶相關知識。

1、前段時間我們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做了有關時鐘的調查,知道時鐘有好多好多種。現在請你看看老師從網上下載的鐘,看看你認識它嗎?

2、依次出示幻燈片,幼兒講名稱。

3、剛纔我們所見到的只是時鐘家族的一部分,它可能還有其他的種類,我們以後再來探討。

4、上次我們已經認識過鐘面,來告訴大家,最長的針叫(秒針),有點長的針叫(分針),最短的針叫時針。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數字(12),最上面的是數字 12,然後依次是1、2……11。請你好好回憶一下,時鐘裏的指針是朝哪一個方向走的?(1……12)對了,這樣的方向就叫順時針方向。

二、交流調查表,說說自己在什麼時間,正在幹什麼?

1、小朋友們說的真好,那你知道我們人爲什麼要使用鍾嗎?

2、鍾與我們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前幾天我們小朋友已經做過了一個調查,將自己活動的.時間記錄了下來,現在請你拿出自己的調查表,說說你在什麼時間在幹什麼?你只要說出長針在幾,短針在幾的時候,你在幹什麼?好我們先自己說。

3、誰願意上來說給大家聽。(請3—4個小朋友上來說)。

4、說的真好,鐘面上的指針在不停的發生着變化,它們在運行中有什麼關係呢?

5、老師爲你們準備了幾個時鐘,請你看看裏面有幾根指針,(兩根)你猜猜看是哪兩根針呢?(分針與時針),那秒針在哪兒呢?聽(滴答)聲就是秒針在跑。那他們兩在運行時有什麼關係呢?下面請我們小朋友們去玩一玩,看看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麼祕密?注意,撥指針的時候一定要按照順時針方向撥。

6、說說看,你們都發現了什麼?說的真好,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這就表示一個小時。

7、那麼長針、短針指着的數字又是表示幾點鐘呢?別急,老師來向你們介紹。

三、認識整點、半點以及它們的記錄方法。

1、好,先請你們聽一個好聽的故事。

2、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小明秋遊》,邊講邊出示相關時間的鐘面。

四、師:今天老師今天帶來了幾張小朋友在幼兒園的生活圖片我們來看一看吧!

1、看小朋友們在做什麼呢?是幾點吃早點呢?小朋友拿出你們椅子下的鐘面撥一撥吧!

2、小朋友們在做什麼?是幾點上課呢?小朋友撥一撥吧!

3、小朋友們在做什麼?是幾點睡覺呢?幼兒操作。

4、小朋友們在做什麼?是幾點起牀呢?幼兒操作。

5、小朋友們在做什麼?下午是幾點戶外活動呢?幼兒操作。

6、小朋友們在做什麼?是幾點離園呢?幼兒操作。

五、遊戲操作:

1、教師演示電腦小遊戲請個別幼兒來操作。

師: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很好玩的時鐘遊戲,你們看!當小丑報出時間,小朋友可以按動時鐘耳朵上的箭頭,轉到你認爲正確的位置,然後單擊下方確定,小丑會做出對錯判斷,

2、幼兒合唱歌曲,上機操作.

小朋友你們想玩玩這個遊戲嗎?那我們一起去電腦房上機之前,我們一起唱首關於歌好嗎?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兩種或多種特徵進行分類,並嘗試逐級分類。

2.積極參與操作,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3.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4.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記錄紙、教師使用圖片兩份

2.幼兒圖片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引題激趣

(1)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些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2)出示圖片,幼兒觀察。教師引導幼兒說說它們的特徵、用途或性質。

師:你發現了什麼?(飛機)它是怎樣的?(蜻蜓)它會做什麼?

(3)小結:小朋友真不錯,發現了這麼多的祕密,是的這裏有會飛的蜻蜓、飛機,有不會飛的汽車,還有我們製造的自行車等等。

2.幼兒嘗試分類

(1)有位科學家建了兩幢房子,想讓它們住進去,你們覺得怎樣住比較合適呢?

(2)出示幼兒操作材料: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圖片和記錄紙請你們試着給他們分分家,分好以後告訴我們你是怎樣分的,爲什麼要這樣分好嗎?

(3)幼兒操作,教師巡視。

(4)集中交流:請你說說你是怎麼分的,並說一下這樣分的理由。(XX你是怎麼分的`?爲什麼這麼分?還有不一樣的分法嗎?)幼兒講述分法,教師在黑板上演示。

(5)小結:剛纔我們按照人造的和非人造的;會飛和不會飛這兩種方法來把他們分在了兩幢房子裏。

3.逐級再次分類。

(1)師:它們住在一起之後,科學家覺得還不是很合適,又把房子分成了兩個房間。想請這樁房子裏的東西分別住進兩間房間,你們覺得可以怎麼分呢?

(2)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其中的一樁房子裏的東西如何分成兩份。師:這是我們剛纔分好的一幢房子,是按人造的和非人造的分的,那麼人造的東西可以怎樣分在兩個房間裏。

(3)剛纔我們一起分了這裝房子裏的東西,還有的東西請大家自己分一分,來打開鉛畫紙可以看到房子下面有兩個房間我們就把上面的東西凡在房間裏。

(4)幼兒在桌上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5)集中交流:你是怎麼分的爲什麼?。

(5)小結:小朋友們分的方法可真多:有的按人造的和非人造的分;有的按會飛的和不會飛的分;有的按腳的多少分……我們發現只要找到物體的一個特徵,就可以進行分類,看現在我們看圖片就一目瞭然了,下次再碰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就可以想辦法分一分了。

4.快樂分一分

(1)我們小朋友能不能把自己分一分呢?

(2)你是怎麼分的?(可以按男女分一分)

(3)現在男孩子隊還可以怎麼分,女孩子還可以怎麼分?

(4)教師小結。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以同伴10個手指的“藏起”爲情境進行10的減法算式的記錄,體會減法算式在記錄數量變化中的簡單、便捷。

2.比較同伴間10的減法算式記錄條目的多、少、一樣多,體會“有順序”的操作活動給記錄帶來的幫助。

3.在遊戲活動反覆進行中,增進幼兒對“一”、“一”等符號的理解。

4.激發幼兒對數學學習活動的興趣。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有過兩兩結伴進行合作運算和記錄的經驗。

2.教師自制10隻手指分別藏起1個到9個的圖片,以及對應的'10的減法算式PPT課件。

3.記錄紙,記號筆。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手指遊戲。

和幼兒一起玩他們所喜歡的手指遊戲。

師:你有幾個手指頭?你喜歡它們嗎?你會用手指頭擺造型嗎?這個造型要用幾個手指頭?

(這一環節的意義在於讓孩子從對手指遊戲、手指造型的自由表現中’,豐富和加深幼兒有關手指和數量的特殊表象,爲接下來的數的運算活動建立“跳板”。)

2.看“圖”玩遊戲——手指頭,藏起來!

(1)介紹遊戲玩法,激發幼兒的興趣:老師喜歡一個“藏起來”的手指遊戲。我來藏,你來猜,看看能不能猜出老師藏了幾個手指頭。

(2)教師演示,幼兒猜測。幼兒猜測後,教師追問:你怎麼猜得這麼準的呢?鼓勵幼兒把自己的觀察、思考用清晰的語言表達出來,比如“我知道少掉了××,它們一共是4個,所以藏起了4個”。

(3)鼓勵幼兒自主玩這個遊戲。教師可以用激將法,比如說:你們會玩這個遊戲嗎?讓你看“圖”玩“藏手指頭”的遊戲你能行嗎?

(4)出示“圖卡”,逐張和幼兒討論圖畫的意義:這是什麼意思?提醒你們藏幾個手指頭?

(5)幼兒自主看“圖”遊戲。

(由“藏起”的遊戲,自然引發到對“少掉”的直觀理解,再分別與數學符號“10”、“一”、 “4”等之間建立更進一步的聯繫,引發幼兒自主建構“10一4”這一算式中所隱藏的數學運算意義,並通過自身的實踐——也來玩“藏起”遊戲,在動作表現中不斷鞏固和加深對減號以及減號前後數字的理解認識。這個過程必須以孩子自身的反覆動作爲基礎建構,孩子的理解認識才能深入透徹,日後的應用也纔有可能自如流暢。)

3.“示意圖”大變身——看看“?”來回答。

(1)將“10一1”變化成“10一1=?”,引導幼兒觀察思考:你發現了什麼?這是什麼意思?如果讓你來回答這個“?”你會怎麼回答?

(2)結合情境小結“10—1=9”所表達的完整意思:原來是10個手指頭,藏起了一個手指頭,還剩下9個手指頭。

(3)通過追問,引導幼兒理解各種符號的意義:“一”後面的數字是什麼意思? “=”後面的數字又是什麼意思?

(4)出示圖片“10一4=?”,引導幼兒思考:你會回答嗎?你怎麼回答出來的?我們一起來檢查一下。

(5)請幼兒自主出題進行運算:讓你來出“題目”考考大家,你還會出些什麼題目?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及時書寫算式,並引導集體中的其他幼兒及時回答。

同時引導幼兒思考:哪些題目我們回答比較快?爲什麼?有沒有什麼方法把那些讓我們“回答得慢”的題目再快一點呢?

小結:如果讓你給今天我們玩的這個遊戲取個名字,你說是什麼遊戲? (10的減法)剛纔我們看到的這些“圖”就是“減法算式”。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學習重點:進一步理解加法和減法的實際意義。

學習難點:練習用3個數字來編算術題。

學習活動:新建小區

一、活動目標:

1、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並列出相應的算式,從而感知加減法算式表達的數量關係。

2、培養幼兒積極的思維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3、積極探索數學活動,樂於講述探索過程。

二、活動準備:

1、教具:七座房子、三幅畫、數字1-6、符號 、-、=。

2、人手三幅圖片,筆、鞭炮6串、自制金牌、銀牌若干。

三、活動過程:

1、複習鞏固:開火車

以前我們玩過數字4、5的開火車遊戲,今天,何老師帶大家要玩數字6的開火車遊戲。

嘿嘿!我的火車一點開,你的火車幾點開?嘿嘿!我的火車5點開。(集體、個別)

2、情境感知---看圖學習6的第一組加減法.

你們看,火車已經把我們開到新建的小區裏,一共有7個小區,有1號、2號、3號、4號、5號、6號小區,聽說小區裏有許多美麗的花,這麼漂亮的小區你們想不想進去參觀參觀啊(電話響)是小區的保安打來的,說這7個小區裏分別有三副圖片,請我們小朋友分別用三句話來講述圖上的事情,要是誰能正確的說出這事情的話就能順利的進入小區。你們願不願意來說一說(願意),那好,就請我們小朋友開始去說一說吧。

1)幼兒第一次探索操作---看圖講述

(1)問:請你來說一說,你選擇到幾號小區的'?裏面講了一件什麼事情?(花盆裏有5朵紅花,1朵白花、花盆裏一共有6朵虎)集體驗證,並集體把這件事講述。

(2)分別請到其他小區的小朋友來講述(得到大家驗證後,再集體講述)。

小結:呀,我們小朋友真能幹,一下子就能把7個小區裏的事情講的很清楚了,保安還誇我們都是最聰明的小客人呢。趕快表揚表揚自己。

2)幼兒第二次探索操作---邊講述邊列出算式

(電話再次響起),又是小區的保安打電話給何老師,說,它還想考考我們小朋友,剛纔是讓小朋友分別講了7個小區裏的事情,現在讓小朋友根據剛纔講的事情分別用一道算式題把它記錄下來。

1)交代幼兒操作要求

2)集中提問:這件事你用一道什麼方法的算式記錄下來?爲什麼用加法算式?請一位小朋友上來邊講邊記這道加法算式。(1 6=7)大家一起把算式讀兩遍。小朋友除了用這3數字列出一道加法題,還可以用這3個數字列出其它題目嗎?幼兒依次類推,分別得出其他三個算式。6 1=7、7-1=6、7-6=1。再次把算式認讀兩遍。

3、體驗理解---互換規律

1)請幼兒觀察這些算式題,他們有個小祕密?看誰先能找出祕密來。

小結:1 6=7、6 1=7數字相同,位置不同。但總 數不變,所以看到1 6=7,馬上就想到61=7。我們把它稱做爲朋友題。同樣看到7—1=6,馬上就想到7—6=1。我們也把他們稱做爲朋友題。

2)練習互換,老師拿出題卡,請我們小朋友馬上說出他的朋友題是誰?1 6=7(6 1=7)、7-1=6(7-6=1)

4、內化遷移---幼兒遊戲

遊戲:夜鞭炮

新建的小區建成了,許多居民都要搬新家了,我們爲他們放鞭炮吧,但是有個要求:每個鞭炮裏面也藏着一個算式題,要是誰能把算式答對,鞭炮就能放的很響,而且還能得個小紅花,同樣,要是沒能把算式答對,鞭炮就放不響。

(2)每次請每隊選一個小朋友參加進行比賽,看看到最後那隊得到的小紅花最多,那麼就能得到金牌。

小結:頒發遊戲中金牌得主、銀牌得主。

四:活動結束:開火車是誰打電話來了?哦,保安來電話,邀請我們去參觀另一個新建小區,你們高不高興?我們坐火車去好嗎?帶小朋友開火車離開活動室。

五:活動延伸:

1、繼續探索7的第二、第三組加減。

2、利用區域活動,進一步鞏固看圖列式。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利用各種物品進行自然測量,並能用自然測量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寬窄。

2、發展幼兒對自然測量及寬窄比較的學習興趣。

活動準備:

1、將兩條一樣寬,但花紋分別是橫條和豎條的毛巾固定在演示版上。

2、各種自然測量的工具:小棒,繩子,鉛筆,長木片等。

3、請幼兒帶一些平時自己收集的東西,如糖紙,貝殼等。

活動過程:

一、排一排。

1、出示三張不一樣的紙,區別寬窄。

指導語:這是什麼?有什麼不同?哪個寬?哪個窄?你怎麼知道?(重疊比較)

2、按寬窄排序。

指導語:請你按從寬到窄(從窄到寬)排一排。

二、看一看。

1、教師向幼兒出示兩條一樣寬但花紋分別是橫條和豎條的毛巾引導語這兩條毛巾什麼地方不一樣?這兩條毛巾哪條寬,哪條窄?(指橫向距離)

2、幼兒得出不同的比較結果。教師:怎樣來證明誰說得對呢?在交流中引出測量的方法。

三、學一學。

1、教師出示各種工具:小棒,繩子,鉛筆,長木片,任選一種,重點演示測量時收尾相接的方法,量橫向距離。

2、幼兒選擇一種工具,通過測量來判斷哪條毛巾寬,哪條毛巾窄,最後得出結論:兩條毛巾是一樣寬的。

3、小結:剛纔有的小朋友受了毛巾上直條花紋和橫條花紋的影響而判斷錯了毛巾的`寬窄,因爲直條讓人感覺很窄,橫條讓人感覺很寬,其實,它們的寬窄是一樣的。

四、試一試。

教師發給幼兒各種測量工具,請幼兒嘗試測量其他一些物體的寬窄。如:門和窗,哪個寬哪個窄?桌子和椅子,哪個寬哪個窄?等等。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看圖列算式,學習8的加減法。

2、整體去掉部分應該用減法算式計算。

3、會口編8的減法數學問題,發展幼兒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

4、能積極思考,提高理解與運算能力。

5、使幼兒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知道整體去掉部分應該用減法算式計算。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1. 複習8的組成

8只小鳥飛啊飛,1只小鳥飛在前面,後面跟着幾隻小鳥呢?(7只),你是怎麼知道的.?(8可分成1和7)8還可以分成幾和幾,以此類推說出8的組成。

2. 組織幼兒學習8的減法

出示課件:

(1)樹上有8只小鳥,飛走了1只,樹上還剩多少隻小鳥?

幼兒說出老師提出的問題:

師追問:“你是怎麼知道的?”引導幼兒說出8去掉1還剩7 即整體去掉部分應該用減法算式計算,引導幼兒列出8-1=7並知道8,1,7代表什麼,教師版書。(2)草地上有8蝴蝶,飛走2只,草地上還剩多少隻蝴蝶?

教師組織幼兒根據要求列算式8-2=6,教師板書

(3)天上有8架飛機,飛走3架,還剩多少架飛機?

教師組織幼兒根據要求列算式8-3=5,教師板書

(4)小紅有8個氣球,送給小花4個,還剩多少個氣球?

教師組織幼兒根據要求列算式8-4=4,教師板書

3.讓幼兒自由創編8的減法數學問題

引導讓幼兒口述有關8的減法數學問題,如:姐姐有8顆糖,吃了5顆,還剩多少顆?河邊有8條魚,遊走了6條,還剩多少條魚?等等。

小結:教師根據幼兒已有的經驗按照減數從1到7的規律說出8的減法算式:

8-1=7,8-2=6,8-3=5,8-4=4,8-5=3,8-6=2,8-7=1。

教學反思

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現生動的生活情景,有助於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複習10以內的加減法,能準確迅速地進行運算。

2、發展幼兒的靈敏性,培養幼兒良好的遊戲秩序。

3、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算式題(掛於幼兒胸口)、彩旗(旗上有數字)、佈置場景、停車場標記、沙包(上面有數字)、簍子(有數字1—10)、獎品(有算式題)、塑圈、黑板。

活動過程:

一、導入遊戲

師:今天天氣真好讓我們開着汽車一起到數學宮玩玩吧!(幼兒聽音樂開汽車進活動室)

師:數學宮到了,讓我們把車停到停車場,胸口算式的得數就是你的車位號。

師:汽車停好了,我們一起進數學宮吧。

二、闖關遊戲

1、錄音:歡迎來到數學宮,請闖第一關:對暗號。

師:進數學宮還得闖關啊!讓我們看看闖關的要求是什麼!

師:老師說一個數,你們對一個數,兩數合成小旗上的數。這樣就能闖關成功。

師:嘿!嘿!我說數字2

幼兒:嘿!嘿!我說數字6,2和6合成8。

2、錄音:小朋友你們真棒!歡迎進入第二關:投擲。

師:這一關的要求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再來看一看。

師:請小朋友算出沙包上的得數,然後站在線上投到相應的數簍子裏。(幼兒分組檢查)

3、錄音:小朋友你們真能幹,快快來闖最後一關吧!第三關:看誰報得多。

師:這一關的要求是:聽一個數,請你說說有哪些算式的得數等於它。

4、錄音:祝賀你們闖關成功。博士爺爺還爲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禮物。請你找一找跟你胸口得數一樣的'就是爺爺送給你的禮物。

三、結束部分

今天你們玩得開心嗎?那讓我們一起帶着禮物開着開汽車回家吧!

反思:

在學習完10以內的加減法後,孩子們已對教材豐富多彩的知識呈現方式越來越熟悉,越來越喜歡了。我深深認識到把生活帶進課堂,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學習數學,能激起學習的興趣,擴展思維的空間。

教師注意問題呈現多樣性,激起挑戰的慾望 在本活動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遊戲、挑戰性的遊戲情境,讓孩子們在遊戲中學習,他們的學習興趣十分濃厚,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在老師的引導下能把數學內容與生活相聯繫,通過直觀的操作、觀察,應用到生活中去,所以在課的設計上,盡力挖掘計算教學中的應用素材,不僅有利於計算教學中算理的講清、講透,更是滲透了數學來源於生活、應用生活的思想。

大班數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鍛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2、學習5的分解,感知數的遞增、遞減的規律。

3、幼兒在活動中不斷探索數的多種分法,並學會記錄。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利用教具進行5的分解。

難點:在活動中不斷探索數的多種分法,並學會記錄。

活動準備

1、課件《5只猴子》2、小猴子卡片若干3、記錄紙和筆幼兒人手一份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 教師放幻燈片5只猴子配合音樂請幼兒欣賞,進行導入

( 有5只猴子爬到樹上吃香蕉,一不小心掉下來一隻現在剩幾隻?………有1只猴子爬到樹上吃香蕉一不小心掉下來一隻,現在剩幾隻?)

* 5只猴子寶寶都掉下來了,它們受傷了要送進醫院,可是醫院只有兩間病房,可是河馬醫生不知道該怎麼把猴子寶寶們分到病房裏面。所以啊,河馬醫生就請小朋友麼幫忙,看看該怎麼把這5只猴子寶寶分到病房裏。

二、基本部分(操作探究)

* 請幼兒兩人一組將盒子裏的5只小猴卡片分別放在兩個盤子裏。

* 請每組出一個代表上臺說說,有幾種分法,和大家一起分享。

* 請幼兒自己操作教具,發現規律。並把發現的結果記錄在紙上。

(教師巡視指導)

* 請幼兒將自己的記錄結果張貼在白板上,教師進行按順序識記操作結果。

(小朋友,你看了這些記錄發現了什麼?(發現很亂)那我們記起來就沒有規律了,所以我們記憶時,要按順序,就容易了。(出示正確結果)

* 按順序讀結果

大家讀---小組讀---單個讀

* 請幼兒自主討論5一共有幾種分法,

(教師小結5的分法有4種,每種分法一邊多一個,另一邊就少一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遞增、遞減的規律。

三、結束部分

教師再次播放音樂《5只猴子》請幼兒一起做手指遊戲進一步鞏固5的分解。

活動結束。

四、延伸部分

小朋友今天學會了5的分解,請寶寶們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分水果的遊戲,看誰分得又快又好,並做好記錄哦!明天告訴老師好嗎?

教學反思

1、通過這節課,幼兒瞭解了5的分解。知道了5的4種分法。幼兒在整個活動中,都很積極的.動手操作。在操作中發現知識。同時也培養了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鍛鍊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2、本節課教師遵循了新綱要提出的以幼兒自主探索學習的過程爲主體的新授課方法。

3、幼兒在小組協作方面還有待加強。

4、如果重上本節課,我會根據聽課的各位老師提出的建議:加強孩子從物到數的轉換方面要多一些練習;數的遞增遞減環節須多演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3pv4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