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一年級教學隨筆通用15篇

一年級教學隨筆通用1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隨筆應該很熟悉吧?隨筆,顧名思義就是隨筆一記,篇幅一般比較短小。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教學隨筆,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年級教學隨筆通用15篇

一年級教學隨筆1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開啓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國小生如果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表現出對數學學習的一種特殊情感,學習起來樂此不疲,在教學中我以猜爲動力,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的奧祕。

衆所周知,每一個孩子都愛問爲什麼,每一個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祕密,根據孩子的這種心理,我多次採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讓學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在教學《認識圖形》時,我先告訴學生我手裏有一張卡片,上面畫着一個圖形,圖形的樣子怪怪的,它有三條邊,三個角……讓學生根據我所形容的猜出我手中的圖形是“三角形”,同樣還有正方形、長方形、圓,這樣的設計我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同學們對所學的圖形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而在教學《猜數遊戲》時,我先告訴學生我一共有幾顆珠子,左手有幾個,讓學生猜猜右手有幾個,這樣反覆進行幾次,學生就在猜;中掌握了數的分解和組成以及加、減法,加深了對數的認識,爲今後學習數學做好了鋪墊。

一年級的數學教學內容,可以說有很大一部分都適合用這種教學方法,因爲有些知識非常的零碎,不容易教師把握,可一旦老師將課堂引進成“猜”這樣的情景,那麼知識就會顯得很有吸引力、很有魅力,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學生學習的慾望和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活躍,使得數學課堂在很快的時間內,受到授課老師的控制和把握,以便更好的引導學生學習新的知識。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這纔是至關重要的。

一年級教學隨筆2

低年級兒童的識字量有限,用有限的字難以表達自然常識的豐富內容,這也是低年級一直未能普遍開設自然常識學科的困擾所在。本套《自然常識》教材中,低年級的課文呈現以圖爲主,注重用圖畫表示事物。教學時重在引導兒童看圖、讀圖,直接面對所要認識的“物”,進行思考,而把絕大多數內容和方法等寫在教師用書裏,通過教師去實施。這樣,教學也就不存在難教的局面了。

例如,第一冊“冬天到了”一課,目的使學生認識冬天景象的顯著特徵。“冬天”這個概念比較抽象,怎樣使初入學的國小生理解它的真正內涵呢?教材裏只有兩頁,用圖畫顯示出冬天的顯著特徵,如積雪、結冰、落葉樹、松柏、梅花、水仙花、小鳥,以及孩子們在長跑、滑雪和堆雪人的場景。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冬天的.氣溫、動物、植物和自己熟悉的生活入手,概括出冬天的特徵,具體掌握“冬天”這個概念。整體來看,第一冊教材的1~8課課文全部用圖表現,沒有一個文字;從第9課開始配有文字,但大多數課文也只有10個字左右,而且都標註了漢語拼音。

總體上,低年級教材課文呈現以圖爲主,配有少量的文字。中高年級的教材注重圖文並茂,能用圖畫表示的事物也多用圖畫表示,特別是某些事物的內部情況,如人體的內部器官、地球的內部構造、天體的系統組成等,便於直觀地認識它們,而用圖畫表示實驗裝置和步驟,更是簡單明確。這樣編寫的教材,有利於縮國小生與被認識對象之間的距離,也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自然的興趣。

一年級教學隨筆3

一年級的實驗教材致力於構建開放的、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它以其全新的面貌展現在我們眼前,向我們詮釋着全新的教改新理念。今年的課程標準對一年級的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大量識字,大量閱讀,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閱讀的願望。

《雨點兒》是一篇科學童話。課文用擬人化的手法,通過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的對話,告訴學生雨點兒是從雲彩裏飄落下來的,有了雨水的滋潤,花更紅了,草更綠了。本教學設計在新教改思想的指導下,以識字教學爲主,指導學生認讀十二個生字,以及由它們組成的生詞。在識字的基礎上正確、連貫地朗讀全文。同時學習一個生字“半”。力求新的教學模式,能調動學生的興趣,給予他們充分學習的自由空間、挖掘潛能的機會,以促進他們高效、愉悅地學習。

一、根據生字特點,有重點、有層次地進行生字教學。本課教學根據生字在音、形、義方面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分層教學,既落實了生字教學的`目標任務,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分類的學習能力。

在字音方面,學生已經有了拼音的基礎,因此教學時,我讓他們互相提醒難讀準的字音,如平翹舌、後鼻音、三拼音等,並結合板書引導學生對生字讀音進行分類;然後請小老師帶領大家讀容易讀的字音,達到正音的目的。

在字形的教學中,我覺得滲透方法是很重要的。學生掌握了識字的方法,就能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主動認識更多的生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讓學生用已知的熟字加偏旁、熟字加筆畫的方法認識生字,同時教學生學會運用熟字換偏旁的新方法,通過以舊帶新的形式,引導學生認識生字。

在字義的理解方面,我引導學生通過給生字組詞,藉助詞語,聯繫日常生活加以理解,在理解之後,再通過朗讀具體的句子,讓學生在語言情境中加深對詞語的理解。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

我們常說“教是爲了不教”。新課標重視教學目標、內容和方法的整和,因此在教學中老師應該不斷地向學生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實現“教、扶、放”的教學過程。本課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通過觀察給字音、字形分類;通過觀察掌握“熟字換偏旁”的識字方法;通過觀察比較“羊”與“半”的區別,瞭解“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比例,評價小夥伴的書寫……通過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觀察,一步步實現了預定的教學目標,也在潛移默化中實現了學習方法的傳遞,一舉多得。

二、注重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加深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將語言訓練和情感薰陶,朗讀感悟和字詞訓練有機地整和在一起,讓學生在讀書中體驗,在體驗的基礎上表現,既受到紮實的語言訓練,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

本課的識字教學在導入、初讀課文、識字、鞏固識字等環節都緊緊圍繞雨點兒的情境展開。通過引導學生認識雨點兒,和雨點兒交朋友,並結合生活情境理解描寫雨點兒的詞語,一步步地達到識字、訓練語言、培養能力的目標。

在指導學生理解詞語的時候,我引導學生走進生活,蒐集信息,在生活中尋找“數不清、飄落”的現象,通過生活中活生生的現象,幫助學生理解詞義,體會情感,體現了語文來源於生活,運用於生活,服務於生活的本質。

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在於教師只注重了生字的教學,忽略了生字教學應該回歸課文,課堂上學生讀整篇課文的次數比較少。可以考慮在學生寫字之後加上讀文的練習。

一年級教學隨筆4

我作爲一個年輕教師,參加工作十三年來,在學校領導和老教師的關心和幫助下,不斷地總結教育教學的經驗和教訓,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高。工作這些年以來,在教育教學方面也有一些心得體會,現總結如下:

一、以身作則,樹立威信

教師要與學生平等對待,建立一個平等的師生關係。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己首先做到。這樣,學生才能信服,才能樹立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因此,教師要以身作則,樹立威信,才能給學生以榜樣的示範作用。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教育學認爲:“教學活動既是以傳授知識和吸收人類間接經驗爲主的實踐活動,也是特定的`情緒中的人際交往活動。”因此,每一節課都是師生雙方情感體驗的過程。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和諧的師生關係,是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情感基礎。在工作中,我以真誠、平等的心態與學生相處,我的真心換得了學生對我的誠意。在孩子心中,我不僅是老師,更是一位可以信賴的大朋友。他們願意把心裏話對我講,學習和生活上有了困難願意向我尋求幫助,課堂上,在對聯知識的探索中,課堂氣氛既嚴肅又輕鬆,大家積極思考,踊躍發言。甚至已經下課了他們也經常圍着我問這問那,從孩子們的神情和言談中流露出他們對知識的喜愛與渴求。在實踐中我也體會到,良好的師生關係可以轉化成學生學習的動力,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可激發學生產生自信、自強、奮進向上的決心。

三、教學形式要多樣,激發學生興趣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老採用一種教學形式,這樣可能會使學生感到沒有新鮮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容易在課堂上開小差。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應利用各種教學方式方法,使教學過程形象、生動。除了利用多媒體教學外,在上課時,爲了激發學生興趣,我會將全班分爲若干組,每組有小組長,進行比賽,比速度,比成功率,比美觀,這樣,學生們在“玩”中就自然學到了東西。教學經驗表明,經常變換教學形式,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四、教師要學會傾聽

教師要學會傾聽,善於傾聽。傾聽身就是褒獎對方談話的一種方式,是接納對方、尊重、理解對方的具體體現。你能耐心聽別人傾訴,就等於告訴對方你的態度,無形之中會提高對方的自尊心、自信心,加深彼此的情感交流。因爲傾聽能使教師走進學生心靈、瞭解學生內心需要;傾聽,將使我們教師更虛懷若谷,博採衆長,銳意進取,內涵深厚。在傾聽中師生理解溝通,最終實現教學相長,課堂教學就有了靈性。

以上就是我參加教學工作以來的心得和體會,在教育教學上仍然存在着衆多的不足,但是我會繼續努力,不斷迎接新的挑戰。

一年級教學隨筆5

《端午糉》這一課是新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是圍繞“家人”這個主題來編排的。《端午糉》是關於傳統節日習俗的散文,生動地向我們介紹了糉子的樣子、味道和花樣,通過講述傳統節日習俗,引導學生了解、熱愛中華傳統文化。

課文條理清晰,圍繞端午糉,以兒童的口吻生動地向我們介紹了糉子的樣子、味道和花樣。第一自然段先介紹端午節,外婆會煮好糉子等我們回去;第二自然段具體介紹了糉子的色、香、味;第三自然段重點寫了糉子的花樣多;最後點出了端午節吃糉子的由來。這一課的教學我注重了以下幾點:

一、讀“糉”到品“糉”。

在這一課的教學上,我覺得“品”糉應該從“讀”糉開始,通過多種形式、方法的朗讀,增強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以讀代講,在讀中進行識字教學,使識字教學和閱讀教學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教學中,應加強對閱讀的指導,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態度,學會用恰當的語調朗讀,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因此,我在設計本課教時通過有感情地朗讀等手段,讓學生走進文本,引導學生從讀入手,在讀中感悟,在讀中識字,在讀中與生活實際相融合。

本課的朗讀主要有兩個重點,一是指導學生讀好()的()這樣的短語,如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還有一鍋糉子、一顆紅棗、一股清香等,我引導學生注意其中的停頓,讀出節奏感,爲後面讀好長句子做好鋪墊。另一個朗讀的重點就是讀好長句子,這也是本單元的重難點。如第二自然段中,“糉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裏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紅的棗。”這個長長的句子由外及裏介紹了關於糉子樣子的三個方面的內容。教學時我採用了“內容分解法”,對長句的內容進行分解,在讀好短語的基礎上過渡到長句的朗讀,學生讀起來就順暢多了。

二、讓學生“靈動”起來。

爲了解決我們一年級孩子注意力保持時間短的現實問題,調動全體同學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我大膽採用我校“靈動課堂”的`模式來進行教學。課前我爲孩子們精心設置了兩個核心問題:(1)端午糉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味道怎麼樣?(2)課文中糉子的花樣有哪幾個?你還知道什麼樣的糉子?在讀通讀會課文的基礎上,學生圍繞兩個核心問題進行思考並展開小組合作交流,在組內發表自己的觀點,做好彙報前的分工。然後在全班進行展示彙報,臺上臺下同學共同參與,認真傾聽同學發言,互爲補充質疑,完善問題的答案。這樣既調動了全體同學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也使每個孩子的思維能力、合作學習能力和語言組織、表達能力得到了訓練和提高。看到我們一年級的孩子也能自信滿滿地站在臺前,聲音洪亮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我很欣慰。

三、注重字詞的積累。

本課語言形象生動,其中有許多值得學生積累的詞語,比如對糉子樣子、味道的描寫中,分別用“青青的、白白的、紅紅的”來形容箬竹葉、糯米和棗,可以歸類積累,同時在學習疊詞的基礎上感受句子的韻味和節奏。文章用詞也很豐富,如“美滋滋”“又黏又甜”這些鮮活的詞語,爲文章增添了光彩,使表達有了韻味。這些詞語的運用使課文對端午糉的描述更爲形象。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對這些詞語進行歸類、理解和運用,豐富了學生的積累。

四、傳統文化做底蘊。

包糉子、吃糉子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習俗之一,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要讓學生接受中華傳統文化的薰陶,瞭解、熱愛中華傳統文化。因此,課文最後我播放了一段視頻,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屈原的愛國之情,感受百姓對屈原的懷念。進而通過讓學生自己查找資料,瞭解端午節的其他習俗,使語文學習延伸到課外,培養學生養成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意識和習慣。

總之,備課是精心的,上課是用心的。但每節課就像裝修房子一樣,多多少少總會有一些遺憾。比如有些學生在課堂上參與還不夠,不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組長的分工還不夠明確,學生彙報時還不夠自信等等,這些問題我都會在後期的教學中不斷改進。

一年級教學隨筆6

一、 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在實際中解決數學問題。

生動的生活情景,有助於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因此,在教學中,我經常設計一些情境,讓學生在玩中輕鬆學習。例如:教《美麗的心座》時,在主題圖講完後,我請7個同學上臺,問:"蘋果和香蕉,你最喜歡哪種,喜歡蘋果的站在左邊,喜歡香蕉的站在右邊"然後引導學生討論7由幾和幾組成。師還可以問:玩具車和冰淇淋,你比較喜歡哪一種?放學後,你是先做作業,還是先看電視等等。這樣不僅讓學生很快掌握7的.組成,還可以進行思想教育。

二、 以猜爲動力,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的奧祕。

衆所周知,每一個孩子都愛問爲什麼,每一個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祕密,根據孩子的這種心理,我多次採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讓學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在教學《擲雙色片》時,我先告訴學生我一共有幾個雙色片,左手有幾個,讓學生猜猜右手有幾個,這樣反覆進行幾次,學生就在"猜"中掌握了數的分解和組成以及加、減法,加深了對數的認識,爲今後學習用數學做好了鋪墊。

三、 在比賽中增長信心,培養競爭意識。

兒童的好勝心、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所以要經常創造機會讓學生充分表現,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滿足,要不斷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增強勇氣,勝不驕,敗不餒。如在小組中可以進行"奪紅旗"比賽,在個人中可以比一比誰做得又對又快,從而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一年級教學隨筆7

zcs的教學借鑑了學姐的課例,以“聰”字爲線索,讓學生自我觀察,自我發現來完成整個教學資料。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佔據主體地位,用心參與學習過程,老師只在學生自我發現的基礎上加以點播。發現教學把學生的主動性和探究精神充分點燃起來,透過發現,還把學生各種感官都調動了起來。再加上老師適時的鼓勵和表揚,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情感都得到了昇華。比如讓學生自我根據情境圖來編兒歌,學生編的兒歌讓人感覺到他們潛力無限。

發現教學,讓學生自主探究,不僅僅教會了學生本節課的知識,更在潛移默化中傳遞給他們一種學習的`方法。我想以後在發現教學的基礎上還要加強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把“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結合起來,爲學生帶給最適合他們學習和最有利於他們成長的學習方式。正像林樂珍老師說的那樣要尋求“煥發生命活力的課堂”。

一年級教學隨筆8

轉眼間一個學期就過去了,本學年是我第一次教一年級的數學,對於沒有教學經驗的我,在過去的幾個月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的摸索着教學之道,認真備課,虛心向其他老師學習,常寫教學反思,積累了一些數學的教學經驗,教學水平得到了提高。現就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作如下工作總結:

(一)、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低年級學生對待學習,往往偏重於興趣,興趣能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增強求知慾望,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而興趣又不是天賦的,是在後天環境和教育影響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尤其是教師本身對學生的影響。深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我,在“興趣”兩字下功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十分注意運用適合兒童口味的生動形象的語言,組織有趣的教學,使他們易於接受,感到學有所獲,從而不斷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增長他們的`知識技能。在具體的數學教學中,對不同的訓練重點,採取靈活多樣的教法,學生感到學得輕鬆,學得有趣,久而久之,學習數學的興趣就不知不覺形成了。總之,根據數學教學內容特點,滲透思想教育,不僅開發了學生的智力,還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改進教學方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學生學有所得,纔會熱愛學習,越學越有勁,家長也支持。爲此,我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把注意力放在提高教學質量上。十個指頭也有長短,在一個班級同學之中也有先進和落後之分,我按學習成績和智力發展情況把他們分成優秀的,上進心強的,有進步的,基礎不牢固的幾種類型。經常和他們促膝談心,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教學方法。對優秀生提出在不同的時間內達到不同的要求。鼓勵基礎差的同學努力學習,特別幫助他們把基礎知識學好,上課我多指導,課後多輔導,作業嚴要求,進步多鼓勵,使他們感到老師的關心,同學的幫助,增強自信心。“功夫不負有心人”我耗了精力,卻換來了全班同學的進步與提高。總之,爲了提高教學質量,在開學初期,我認真學習新課標,明確本學期教學要求,寫好計劃。在教學過程中儘量採用直觀、形象的教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每教學一個單元,都要體現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既要重視“雙基”教學又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思維能力。

(三)、認真批改作業,進行知識補漏措施

學生作業是反饋課堂教學效果的途徑之一,教師只有批改作業,才能發現問題,進行知識的補漏措施,才能進行個別指導,共同提高。批改概念計算題,發現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批改課後的思考題,發現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不夠透徹。通過進行講評,這樣一來,學生不但提高批改興趣,注意力集中,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年級教學隨筆9

(一)玩具與文具

在學習《給文具分類》一課時,爲給同學們提供一個動手操作的機會,我要求他們將文具盒或文具袋帶到實驗室。然而,在我還沒有讓他們進行分類操作時,已經有學生表現出不安分的舉動來。筆、尺子、文具盒及課桌彼此間碰撞的聲音,交互充斥着我的耳鼓;手中玩弄着文具的畫面,不時地跳入我的視野。眼前的現實再一次告訴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正常的學習活動,是一位教師永恆的工作主題。

“同學們,我們現在是在上科學課。記得在學習《玩具裏的`科學》一課時,我曾經對你們說過:‘當我們將玩具帶到課堂上來,這時的玩具已經不是你們先前玩過的那個玩具了,它們已經成爲我們進行科學研究的材料。’同樣道理,在同學們面前擺放的文具,它們的作用本來是幫助你們來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的,但是你如果沒有很好地發揮文具的作用,不分場合地擺弄,那麼這時的文具也就與玩具沒有什麼區別了。”

(二)頭腦風暴

爲了讓學生初步瞭解並掌握基本的分類方法,上課伊始,我先是引導學生回顧超市裏面商品的分類擺放特點。接着,便組織學生嘗試將自己帶到實驗室的文具進行分類,這一切都進展得十分順利。當然,不管是超市裏面的商品,還是同學們面前的文具,他們在分類時,選用的標準都是依據“功能”來進行的。爲了讓同學們對分類這一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能夠進行更爲深入的瞭解,加上課堂上又有充足的時間做保證,我又向他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何爲我們班級的同學進行分類?”

“男同學爲一類,女同學爲一類。”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這種分類的依據是……”

“按照性別來分的。”

“我們還可以按照……”

“年齡。”

“好,按照年齡來分,年齡相同的同學作爲一組,八歲、九歲及十歲的同學分別爲一組,其中人數最多的是九歲的那一組。我們還可以按照……”

“身高。”

“可以,按照身高進行分類,具體操作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如果要求分得比較細緻一點,可以以一釐米或者是二釐米作爲兩個小組間的間隔。如果不必分得過細,可以以五釐米作爲兩個小組間的間隔。”

接下來,同學們在我的啓發引導下,又提出來以“座位”、“住址”、“着裝”及“姓氏音序”等爲標準來進行分類。通過形式多樣的分類方法,同學們真正體會到“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就不相同”的真正意義,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分類活動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激起了他們的參與熱情,增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自然也就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一年級教學隨筆10

作爲一名國小語文老師,我覺得不僅要教給學生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教他們懂得做人的道理,儘可能多瞭解一些課外的知識,這是我在平時的課堂上很注重的內容。尤其是對於像一年級的國小生來說,生性活潑好動,課堂上難以集中注意力,堅持一節課端端正正地坐着聽老師講課。可是,在一堂語文課上,孩子們的反應就完全改變了我最初的思維定式。

那是一個星期四上午的第二節課,連續上兩節語文課,孩子們難免有些疲憊的情緒,第一節課我進行了課文的講解,自認爲比較生動,但畢竟是上午的第一節課,聽講的`人還是很多的。按照往常,第二節課,主要是生字的教學,我一個字一個字的講解筆畫、筆順,以及每個字的組詞,當我講到“臺”這個詞組詞的時候,我問道: “ ‘臺’字組詞,誰知道?舉手!”這時,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說着自己的答案,一個個臉上都洋溢着自豪的表情。當我一再的問道:“還有嗎?還可以組什麼詞呢?”的時候,全班安靜了。“還可以組‘颱風’啊!”我說道。“什麼是颱風?”一學生高聲問道。我挑逗似的說道:“那你們想不想知道呢?”孩子們笑着大聲地喊道:“想!”“那你們安靜下來老師就告訴你們什麼是‘颱風’”我說。聽到我說這句話,班上那些調皮的也不在打鬧了,班長也大聲的在整頓紀律,大家都慢慢的安靜下來,聽我說着這個所謂的好聽的“故事”。於是呢,我就在黑板上畫了一幅世界地圖,詳細地講解什麼是“颱風”,“颱風”是怎麼來的,“颱風”來到我們國家的時候會怎麼樣,以及它帶來的危害。當時,全班鴉雀無聲,每個人都在很認真的聽,生怕會錯過什麼似的。

雖然,這樣的例子對於其他老師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可對於我不一樣,我們班平時很少這麼安靜,另外,正是因爲這樣的一個小插曲,讓我真正懂得了孩子們的天性。因此,在那之後的教學過程中,我很好的運用了這點,在講解課文的同時,時不時的穿插一點課外知識,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同時能夠提高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

一年級教學隨筆11

三年前,我第一次踏上工作崗位。迎來的第一批學生便是剛從幼兒園出來才上一年級的小朋友。我擔任他們的英語教學工作。同時還兼任一年級XX班的班主任。

對於第一次站在講臺上的感覺,我很激動。面對臺下那幾十個幼小的孩子,我也很緊張。但是,更多的還是快樂。那一張張稚嫩的小臉,再加上那盯着老師的眼神,彷彿是闖入陌生令人害怕的領地小孩。

我衝着他們微微一笑,孩子們頓時也向我笑了起來,那笑是多麼的純真、無邪、善良,氣氛也因此一下子輕鬆了許多。後來,我一直都認爲他們是最可愛的天使。以後的日子,我們相處的很好。

後來隨着學校工作的需要,任教安排上有了些調動,我被調去別的年級任教。也告別了那些孩子們。

很快的,一年時間過去了,我又被安排擔任二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很巧的我又擔任了他們的英語教學工作。孩子們長大了許多,曾經稚氣的臉上多了一點小大人的神情。畢竟上了幾年學,多多少少會有些改變有些不同,而他們看到我也感覺很親切。

XX同學便是我一年級的時候帶過的學生,那時我擔任他們班的班主任。在我看來,來自外地的他,是一很懂事很乖巧的孩子,除了成績不怎麼好之外,他是一個不錯的孩子,聽話,而且是一個非常愛勞動的孩子。別的小孩看到垃圾都會無動於衷,而他則一想都不想的撿起來,而且,如果有什麼勞動的任務,他都很積極的參與,積極的打掃。

這次帶二年級,我又看到了XX,坐在教室的某個角落裏。我想他應該還是原來的那個XX吧。

那時,是午間,我正在辦公室批改作業。

“咚咚咚”,一陣敲門聲。

“報告”。一聲急促的報告聲。

“請進”。

“老師,XX同學在XX班搶別人的水彩筆。”

XX?怎麼可能?我的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啊。這麼聽話懂事的孩子怎麼會去搶別人的東西呢?而且這麼堂而皇之。但是,曾經也聽到過其他任課老師談論過這個孩子,跟一年級時有點不同了,變得不那麼乖了。

於是,我跟這這位報告的'同學趕到了XX班。只見,XX站在班級門口,手裏拿着一盒水彩筆,矗在那裏。而那班的同學都看着他。

我走了過去,把XX還有幾個“目擊證人”帶回了辦公室。

我先讓XX站在門外,先聽聽其他幾個學生的闡述: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在學生的敘述中,我知道:中午吃過飯,XX走進XX班教室,徑直走到一個叫XX同學的課桌,從他課桌裏拿出一盒水彩筆就要走。而正好XX同學看到了,過來阻止,於是兩個人便爭執起來,該班其他同學也陸續來了,看見這情況便圍堵XX,把他擠到了教室外,但XX手裏仍然緊緊的抓着那盒水彩筆,後來就是我到了他們教室。

聽完敘述,我讓他們先回教室,然後把XX叫了進來。我讓他說說是怎麼回事。但是他卻緊抿着嘴,一聲不吭的低着頭。

爲了讓他開口,我便緩了緩口氣說:在老師眼裏,你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我知道你是不會隨便拿其他同學的東西的,一定是有你的原因的。老師想從你口中知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你能告訴老師嗎?

過了一會,他稍擡起了頭,開始向我敘述。雖然XX講的時候有點沒頭緒,還哭了。但最後我還是聽明白了。

原來是上個星期五,XX班上美術課,但XX同學水彩筆沒帶,於是便到XX班XX那裏借了用。但是,當天XX用完後沒有及時還給XX,放學時也徑直回家了。後來雙休日過後,週一XX問XX要水彩筆。XX說水彩筆忘家裏了,說星期二帶來。第二天XX又去要,結果XX說水彩筆弄丟了。XX說,那怎麼辦。XX說明天賠他一盒。於是到了週三,XX中午吃過飯又去問,XX說:我沒有。XX要求XX賠。XX不理睬。於是,XX便在他書包裏找,找到一盒水彩筆,XX就便拿了,於是就發生了過後的事。後來經班裏同學證實,這水彩筆的確是XX自己的。但,XX的水彩筆卻沒有了蹤影。

聽他這麼一敘述我瞭解了。但是針對:XX徑直走入別班同學教室,而且擅自拿走XX同學的水彩筆,這種衝動的行爲,我也對他進行了一定的教育。後來我先讓他回教室。但爲了證實他的話的真實性。我到(2)班和(3)班,分別去了解了情況。結果,證實,XX的確沒說謊。而XX最後頁承認是自己借了但沒還XX,後來也不知怎麼的就丟了。後來XX買了一盒水彩筆,還給了XX。

事情雖然是弄清楚了,但這件事情卻也給我上了一節課。老師在平時需要了解學生,瞭解學生的品性。如果一件事情發生在一個差生上,作爲學生,或許會以評論一個差生的角度去武斷的責怪該同學。但作爲老師,不能這樣。老師需要先找當事人談話,而且要注意孩子的心情,適當要減緩語氣,甚至要用自己最真誠的心去跟孩子交流。而不是一味的類似於審訊般的訓話。孩子在慢慢長大,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的某些心性也會產生一些變化。但是,一般,不論他們做什麼,自然會有他們認爲的道理。老師需要用愛,需要一個公平公正者的身份去了解,去調查,去給出一個公正的結果。但是,孩子在處理一些事情上,由於心智的不成熟,考慮事情不會那麼全面。又是做出來的事比較多衝動和不經思考。但是,老師也要借時機加以教育。

每個孩子都是善良的,而每個孩子也都會犯錯誤。但是,老師也可以讓他們這個錯誤最後開出一個完美的花,結一個美麗的果。

一年級教學隨筆12

在課堂教學結束後,再來回顧自己的課堂,我覺得有以下幾點收穫:

1、在理解“數不清”這個詞語時,我讓學生聯繫生活說一說,有什麼是數不清的,孩子們說出了:“天上的星星,小河裏的魚兒,樹上的葉子”等等。

2、讓學生多讀是本節課收到一定成效的關鍵,我認爲書是學生讀懂的.,而不是老師講懂的。學生對文本不熟老師講得再多也枉然。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學中,我充分運用讀的手段,通過自由讀,指名讀,引讀,分角色讀等,朗讀方式,引導學生在讀中熟悉課文,理解課文,在讀中學會朗讀,學會合作。

3、讀說結合是這節課的主要環節,我設計了很多給學生說得主題,如:補充句子訓練;贊雨點、謝雨點。從現在開始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不足之處:沒能完成教學任務,在引導學生贊雨點,謝謝雨點時就下課了,時間把握上做得還不夠,我重視感情朗讀,但在指導上,示範讀上做得有所欠缺,如:在朗讀時沒有讀好兒化音。總有一些學生會讀錯。我又進行了示範,但是效果不太明顯。在句子中的兒化音學生總是不能適應,因此在讀句子的時候還有許多學生沒有讀準。另外,要給予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要面向全體,要讓更多的學生積極回答問題等。

一年級教學隨筆13

這節課教學重點理解並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計算方法。爲了讓學生在這一點上真正有所體驗,我覺得動手操作這一環節不能少。在探索計算方法時,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引導學生用學具小棒擺一擺,用計數器算。給學生交流展示的空間,提供創新的機會。算法的多樣化增加學生思維的活動量。注重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在新授知識的過程中,我通過學生自己擺小棒操作的過程讓學生用自己的雙手得到答案,並在小組中的交流談論,得出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筆算的注意點。充分發揮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口算的遷移作用,讓學生充分地擺小棒,說過程,動腦、動手、動口,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僅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探索精神,體會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這節課是在學習了兩位數加整十數和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在已經熟練的知道了兩位數加整十數是先算幾十加幾十,得數再加幾;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加法是先算幾加幾,也就是先用兩位數的個位加幾後得數再加整十數;在這個基礎上把新知識轉化成學生已有知識進行教學。

難易結合,突出重點。 由於本節課是一堂計算課因此我以複習,通過選用有針對性的口答計算的方式進行導入,第1題中的口算是學習新知識的基礎,又是新舊知識的聯結點,爲學習新知識理清思路。第2題複習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的口算方法,爲學習新知識做準備,有利於學生把計算方法遷移過來。這樣不但重視了知識的回憶,而且重視了方法的遷移。

一年級教學隨筆14

一、讓學生體會語文是什麼

要問語文是什麼誰也說不清楚,當今語文界各說各有理。我教高中語文12年,我也難有一個理性的定義。我姑且借用吳春來老師的一句話語文是“是清風明月的詩意人生,它是山清水秀的田園風光,它是詩人出塞的豪情,它是劍客躍馬的癡狂,它是悲天憫人的濟世情懷,它是仰天出門的灑脫身影,它是精神的圖騰,它是生命的絕唱”。

爲了上好第一節語文課,我提前準備了去年學生寫的文章《高三語文最難忘的二三事》,陳建遠同學在文中寫道“笑是我們語文課堂的真實寫照,語文需要笑,生活需要笑,“笑學語文”永難忘。”爲了上好第一節語文課,我準備了我寫好的文章《做一名幸福的語文教師》“靜的夜晚,溫馨的燈光下,嗅着手中書籍散發出的淡淡的油墨香,心底,溢滿了無言的感動和莫名的'幸福……”。

二、讓學生感受課堂的精彩

我在《語文本當精彩紛呈,課堂理應百家爭鳴》中說“語文本當精彩紛呈,精彩紛呈來自教師自身的魅力,來自教學內容的至善至美,也來自教學形式和手段的豐富多彩。語文課堂應當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殿堂,語文應當是個性、創新、自由、民主的地方。”高一語文第一課我將告訴學生幾句話:1、自信人生兩百年,從大聲說話開始。2、臉皮厚吃個夠,臉皮薄吃不着。3、人生不要輕易說不。4、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藉口。5、人生即使跑不贏別人,但一定要跑贏自己。當然這些觀點我會再後面的教學中逐步完善,使之形成穩固的語文課堂文化。高一語文第一課我將用要素組合方式爲主,哲學方式爲輔的課型來組織,讓學生在動靜轉化中化解聽課疲勞,讓學生的思維得以充分擴展。高一語文第一課我讓學生感受全新的課堂,活躍的氣氛,激情的體驗,獨特的觀點。

三、讓學生覺得今天有收穫

讀高中的目的很明確,三年後考上心中理想的大學。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每天收穫一點,三年收穫許多,學生自然會問今天的語文課我有什麼收穫?爲師者應當思考今天的語文課,我給學生什麼收穫。我想高一第一節課文課,至少應該讓學生有如下收穫:一是感受到語文的無限魅力,感覺課堂的精彩紛呈,因爲這一節課,我愛上語文學科,我期待下一節課文課。二是語文老師是我敬佩的,語文老師有激情、幽默、前衛,我喜歡這樣的老師,我相信語文老師有實力帶領我們走向大學聯考,收穫成功。高一語文第一課,我沒有給學生準備具體的知識考點,也沒有空洞的道理,沒有繁多的要求,我將給學生展示真正的語文,展現真實的自我,體驗高中的快樂。我想高一語文第一課的效果如何,可以從下課時學生的反映得知。一輩子準備一節課,我將無怨無悔。

讓語文快樂,讓課堂精彩,讓學生收穫,是我的追求,袁枚說過“苔花如米小,也學也學牡丹開”,我始終以我的膽氣,無畏的精神在向更高更強邁進,願我的學生們幸福快樂、學有所成。

一年級教學隨筆15

一年級學生剛邁進國小大門不久,國小生活與幼兒園比較,學生環境變了,學習內容多了,學習負擔重了,使他們原來那種對國小生活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一下子消失了,他們感到失望,甚至失去學習興趣。爲了能夠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我主要是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採取多種方式,創設各種情境,比如可以把有關的學習內容編成兒歌,儘可能地增加圖片內容,各種媒體的介入,課中間的遊戲安排,動手操作、小紅花、小紅旗的獎勵等來增強教學內容的形象性、趣味性,促使他們對學習數學感興趣,從而很快地適應國小階段的.生活。

另外,在平時的教學中,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創設合理的情境,比如在教學“米和釐米”時,讓學生扮演測量員,測量出教室的長、寬;教學“元、角、分的認識”時,讓學生來當售貨員,模仿超市工作情境,鞏固所學的知識,使之靈活運用,還有當小小郵遞員、小醫生等等,兒童在這些活動中,求知慾得到了滿足,更加樂意投入到新的學習情景中去,這樣,客觀環境與主體活動的和諧,有利於兒童身心發展。

當然,興趣的引發也是多渠道的,除了環境的感染,有教師語言創設的情境也有相當大的作用。低年級學生對童話故事、猜謎等特感興趣,例如在教學“時、分的認識”這一課時,一開始就可以用謎語引入新課,教學時,老師可以面帶微笑對學生說“這兒有一個謎語,想不想猜?”“謎面是……”,這樣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了,學生迫不及待地舉起了小手,老師可以告訴他們“猜對了”,並誇獎說“真聰明”,然後讓學生猜猜這節數學課會學什麼新知識,這樣一下子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所創設的一個又一個的情境,能使兒童在優化的情境中活動起來。這樣,學習成爲兒童的主觀需求,主動地學習又帶來了成功的喜悅,從而產生了探究知識的樂趣,創造的樂趣和積極向上的樂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5528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