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幼兒教育小班隨筆(15篇)

幼兒教育小班隨筆(15篇)

學習和工作中,應該很少人不知道隨筆吧?隨筆是一種很靈活隨便的筆記或文體。什麼樣的隨筆纔算得上是好的隨筆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教育小班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教育小班隨筆(15篇)

幼兒教育小班隨筆1

今天,我被重新分配到小班去當“孩子王”。懷着興奮的心情,我來到了我們幼兒園神聖的地方——小班活動室。我曾經無數次的想象小班孩子們可愛、純真的笑臉,更曾在心底小小的期盼“有一天我也能當小班的'老師”。但當我邁入小班時,入眼的是抱緊爸媽不放手的寶寶、入耳的是一片嚎啕。手足無措的我,只能站在一邊“看着”。

你看,尹俊傑小朋友死命抱住送她來園的媽媽,怎麼勸也不放手;你再看,馬心桐趁着上廁所又偷偷跑到滑梯上玩了,任你在下邊喊破喉嚨,依舊我行我素;還有,那個是家中獨子的王俊傑更是軟硬不吃、油鹽不進......我現在真是一個頭倆個大,實在沒了辦法。“原來,小班的孩子這麼難‘管教’呢......”我正在想着。突然見到尹俊傑抽噎着放開了媽媽的手;看到馬心桐乖乖的從滑梯上走了下來;看到“調皮鬼”王俊傑端端正正的坐好了......發生了什麼,奧,原來小班的老教師——馬老師出馬了。

午休的時候,我趕忙跑過去請教這神奇的“魔法”。馬老師神祕一笑:我也沒有什麼特殊的“魔力”,不過因材“管教”罷了。平常孩子來了,我就細心的觀察他們的特點,漸漸地就找到了“對付’他們特用的方法。這些方法不適用所有孩子,有的僅僅是針對一個孩子。就像尹俊傑每次來園老哭,我就承諾她“你不哭,我們玩會兒滑梯,媽媽就會第一個來接你”;還有馬心桐,她是一個“小吃貨”,每次不聽話,你就只要說:“再不來,加餐都被別人吃掉了”保證管用......至於小尹同學就更好處理,這孩子吃軟不吃硬,你只要誇誇他保證做得比誰都好......

真是活到老,學到老,今天我又學到了一招:因材“管教”。平時靜下心來觀察孩子,找到突破點,教孩子就沒有我們看到的那麼難。

幼兒教育小班隨筆2

小小班有個帥帥的小男孩,帥帥的小男孩皓旭一點也不乖,你看,她又搶小女孩雨辰的玩具了,小女孩新怡經過他身邊,他又伸手去打新怡了。你聽,小小班唯一一個哭的孩子就是帥帥的皓旭了,每天早晨,高高胖胖的皓旭還要媽媽抱着來幼兒園,而且皓旭也是唯一一個不聽老師的話每天帶零食到幼兒園的`孩子。

今天早晨,皓旭又帶零食來幼兒園了,媽媽對我說:“這孩子買零食已經是習慣了,不買就哭”我抱過他,問他:“老師說過小朋友是不能帶零食到幼兒園的,皓旭忘記了嗎?今天是最後一次吧,讓媽媽把零食帶回家好嗎?”聽了我的話,皓旭哇的哭了,如果此時家長能配合老師教育孩子,相信老師的話孩子會聽的,可是讓我意想不到的是,皓旭媽媽卻對我說:“老師,小孩子嘛,不就是幾包零食嗎?讓他拿着玩吧,吃沒了明天俺再給他買。”我真的無語,看來孩子的不良習慣和家長有很大關係,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須和家長溝通,改變家長的觀點,不能凡事都寵着孩子,家長寵孩子要有個度,如果超出了這個度就是溺愛了,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會表現的自私任性,在同齡孩子中不合羣,直接影響到孩子建立良好人際關係和社會適應能力!

接下來幾天,我利用皓旭媽媽送孩子上學的時間和他溝通,通過實例讓他意識到對孩子的溺愛是錯誤的,也和她反應了皓旭在幼兒園的表現,聽了我的話,皓旭媽媽才意識到自己溺愛孩子了,也表示以後要配合老師教育好孩子!

時間又過了兩週,再看現在的皓旭,那個給小朋友分玩具的是帥帥的小孩男孩皓旭!小女孩子涵摔倒了,那個去扶她起來的也是帥帥的小男孩皓旭!每天早晨,帥帥的小男孩皓旭再也不要求媽媽亂買東西了,是不是變化很大啊?

幼兒教育小班隨筆3

本週我是早班,早上在教室裏迎接每一位孩子的到來。沒過多久,活動室外又傳來了溪溪撕心裂肺的哭聲。我馬上來到教室門口去迎接她,只見溪溪的爺爺在她身後跟着過來了,爺爺對我說,今天早上叫溪溪起牀的時候,估計溪溪沒有睡醒,所以早上起牀之後在家就開始哭鬧了,麻煩老師多多安慰。爺爺走之後,我牽着溪溪的手來到她的座位上,給她拿餐巾紙擦了擦眼淚,溪溪還是停不下來,看着手中帶來的袋子裏的衣服哭着對我說:“老師,我的衣服等會要帶回家的。”我對她說:“溪溪,你放心,你的衣服先放在自己的抽屜裏,老師會讓你帶回家的。”哎,溪溪就是這樣愛哭,遇到一丁點事情就開始哇哇大哭,哭的鬧死了,一時半會還停不下來。比如,玩玩具的時候旁邊的小朋友拿了她桌前的玩具她會哭。上課的時候坐在她旁邊的孩子不小心碰到了她的,她也會哭。睡覺的時候,旁邊牀上的被子鋪到了她的小牀上面,她也要哭。吃飯的時候,吃不完飯,她也要哭。做操的時候,溪溪找不到自己的小點子,她也要哭。真的.是一個愛哭的孩子。

記得開學那會,午睡的時候她睡不着也要哭,於是與溪溪的家長交談,交談中瞭解到,溪溪從小由爺爺奶奶帶大,爺爺奶奶對孩子非常寵愛,有求必應,如果不滿足她的要求,她就開始哭鬧,奶奶看孩子哭就心軟了。孩子用這種方法征服了家長,稍不如意就哭,逐漸成了一種習慣,家長對此又頭痛又心痛,越怕她哭她越哭,沒有絲毫辦法。久兒久之,溪溪就變得這麼愛哭了。

我想,我們教師和家長需要相互配合,幫助溪溪改掉這個愛哭的壞毛病。讓她變得容易和小夥伴交往,不要和夥伴這麼斤斤計較。不要像一個小刺蝟一樣,大家都不愛接近她,就是因爲她愛哭。我相信,只要教師和家長有足夠的耐心,溪溪會變得活潑開朗的。

幼兒教育小班隨筆4

今年,我帶的是剛入園的寶寶。他們的年齡都在3——4歲。這些寶寶,對周圍世界的認識膚淺,生活經驗貧乏。所以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要多幫助幼兒認識大千世界中的美好事物。

記得他們剛來的時候,情緒都不是很穩定。尤其是在下午放學的時候。有的家長來接寶寶比較早;而有的家長由於工作的關係姍姍來遲。那些走的晚的寶寶們往往看見別的家長就會哭鬧。有一天,班裏的一名小寶寶哭鬧不止。於是,我拿起了一桶橡皮泥,“寶寶們,看看這是什麼?”寶寶們一看,大叫說是橡皮泥。我問他們想不想玩,孩子們異口同聲的說:“想”。我觀察了孩子們看見橡皮泥的表情,個個都迫切的想要得到。那一個下午,孩子們拿到橡皮泥不停地揉、捏、搓,玩的不亦樂乎!看見孩子們對橡皮泥這麼喜歡,我忽然眼前一亮,何不讓這小小的橡皮泥發揮一下魔力呢?

第二天,我準備了好多桶形色各異的橡皮泥。當放在桌子上的一剎那,孩子們都歡呼並且尖叫。我讓孩子們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橡皮泥。並對寶寶們說:“今天我們進行一次橡皮泥大比拼,寶寶們利用手上的橡皮泥捏出自己喜歡的東西。如:攜物、植物、餐具、蔬菜水果等。最後,我們看看哪一名寶寶獲得巧手寶寶的稱號。”比賽正式開始了,每一位寶寶都迫切的開始了工作。有的`寶寶用手壓,有的寶寶把橡皮泥放在桌子上搓,而有的寶寶藉助了橡皮泥中本來帶的工具把橡皮泥給切的一段一段的。 一會的功夫,孩子們得作品就展示出來了。我走過去一一的觀察。有的搓的是圓形,有的是圓錐形。於是我問他們:“你們做的都是什麼呀?”寶寶們得答案各不相同。老師:“我做的是魚丸”,“我做的是胡蘿蔔”,“我做的是麪條”,“我做的是水餃”。突然,一個孩子的作品吸引了我的眼球。她的作品都是用長條的橡皮泥做的。說真的,我真沒看出來寶寶做的是什麼。於是我問:“如意,你做的是什麼?”如意耐心的給我解釋。她說:“我做的這個是小橋,下面是水。我們要從小橋走過去,要不然我們該掉到河裏了。”聽了孩子的解說,我頓時明白了。原來,每一位孩子的想象力都是不同的。當他們拿到相同工具時,會動用他們的小腦袋想出不同的玩法。這次的比賽我發給了每一位寶寶一個小禮物。因爲他們的表現出乎我的想象,都非常的棒!

在生活中,我們要讓孩子們展開想象的翅膀,開啓孩子智慧之門,打造幼兒靈巧之手,激發幼兒的創造能力,努力探索和開展適合幼兒特點的實踐活動。培養幼兒動手、動腦能力,開發幼兒智力。幼兒不但掌握了技能、技巧,同時也開發了幼兒智力,培養了他們對藝術的濃厚興趣。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未來的希望。我們要從小爲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因爲今天的兒童是21世紀的主要建設者,孩子的健康成長關係到祖國的前途和命運。讓我們一起爲孩子們加油吧!

幼兒教育小班隨筆5

我國著名學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是以遊戲爲生命的”.孩子們就是在遊戲中、在玩中一天天長大和進步的.如何使遊戲真正成爲孩子們自己的遊戲,如何在遊戲中最大限度的發揮孩子們的主觀能動性,他們玩什麼,怎樣玩,玩多久等等,這就需要我們放開手,給予他們自由發揮潛能的機會.

遊戲都有規則,有的是明顯的規則,有的是隱藏的規則.遊戲的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也可以在孩子選擇了“今天玩什麼”後,再來問問:“你們想怎樣來玩這個遊戲呢?”此時,他們會提出各種各樣的規則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則是不合理的.當一個遊戲提出多種玩法時,我們可以讓他們去試一試,在試過之後他們就會自己得出一個結論——“這樣玩是最好的”.

例如:玩“瓶瓶罐罐總動員”時,幼兒提出了很多種玩的方法,有的可以一個一個套在一起,幼兒可以把它們一個搭起來等不同玩法.”通過實踐,孩子們提出的規則要求沒辦法完成或是很難完成時,我們也要讓他們去試一試,在試過之後他們自然而然又會得出另一個結論——“這樣玩是不行的!”.實例證明遊戲活動的過程中,讓孩子們自由地選擇了行爲方式,才能真實的表現他們的心理狀態,反映他們的發展水平,毫無拘束的表露他們的思想感情,表現出他們頭腦中所想到的一切.

總之,撒開手讓幼兒按自己的意願,獨立自主的去選擇遊戲的方式方法、規則要求、角色材料,能充分發揮幼兒的創造性、主動性和積極性.開展遊戲過程中,教師做到“放”、“導”結合,會讓幼兒更深地體會“玩中學”、“學中玩”的快樂,從而也會體現出遊戲是幼兒基本活動的真諦.

幼兒教育小班隨筆6

今年,我教小班,不是我訴苦,這小班老師可真不是好當的!真是酸甜苦辣都嚐盡了……。

我帶的小班32個孩子,最大的三週歲多一點,最小的兩歲半,還有一個是雲南的孩子。他們的家庭條件,教育環境各不相同。現在的獨生子女個個都是心肝寶貝,在家裏隨心所欲,可到了幼兒園要守紀律,守規則,要按點作息,還看不到媽媽,他們哪受得了。

開學第一天,教師就成了“戲臺”了,哭的哭,喊的喊,一會這個要小便,那個要大便,開學前幾天,真好像是個夢。

有的.孩子在家長懷裏不下來,有的孩子在園好好的,見到家長來接就哭個不停,好像在幼兒園受了很多委屈似的。有的小朋友還對我“下狠手”,一次,我被龍龍小朋友咬的指頭上滲出了血……。

帶這小班哭時真苦,累是真累,不過,倒也能得到同情與理解,一位家長無不感慨地說:“我們全家哄一個還忙得團團轉,你們老師要照看這麼多,還要教他們知識,可真不容易啊!”

我們幼兒教師能圖個啥?不就是讓這些家長放心上班,讓孩子們健康成長嗎?

幼兒教育小班隨筆7

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等等。每逢這天,全國各地都會呈現出不同的慶節方式,我班利用“端午節”這個良好契機組織開展了“瞭解端午、走進端午、感受端午”主題教育活動,活動開始觀看視頻“端午節的由來”初步瞭解端午節,接着圖片欣賞端午節習俗及製造糉子的方法,當老師把製作糉子所需要的材料展示在幼兒面前時,幼兒已經躍躍欲試,包糉子嘍!!!

自主包糉子的過程中,其他小朋友們都在包的熱火朝天中,我發現彤彤小朋友自己一個人悶悶不樂的坐在那裏。“彤彤,你怎麼了?”“老師,我不會包。”當我正想幫助她包糉子時,突然想到何不利用這次機會引導幼兒回到教學過程中來,體驗活動過程的樂趣,而不是過於注重最後的結果,這不正是虞教授所說的“回到過程中,意味着通過探究、操作、體驗、交往、表達去感受和表現世界及自己的內心,進而獲得新的經驗,這就是最重要的學習”。於是我告訴彤彤自己先嚐試包一包,如果還是不會可以請你的好朋友教教你啊。彤彤自己試着包了一個,並不是很滿意,於是找到她的朋友,朋友認真、仔細跟彤彤的講解了包糉子的方法,像個小老師一樣,不一會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展示在我們面前。這個過程彤彤不僅學會了包糉子的操作方法,體驗和朋友們自己動手包糉子的.樂趣,還鍛鍊了與小朋友之間的人際交往、合作能力,更好的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及觀點。

活動最後請每個小朋友聊一聊包糉子的感受,每個孩子的臉上都洋溢着燦爛的笑容,純真無邪。

幼兒教育小班隨筆8

你的頭是圓的嗎?

隨着孩子們年齡的增長,他們對周圍的事物好奇心越來越強,總想要把某件事弄清楚才罷手。當然了,他們喜歡與周圍的事物之間產生互動,喜歡探索。作爲老師的我們在遇到這種狀況時,不要過於干涉孩子們的探究,必要時能夠加以引導。

這天下午孩子們正在自由玩耍。突然我被一個奇怪的談話吸引住了“我的頭是圓的,你的頭是圓的嗎”“當然了,你看。”說着還故意靠過去讓他看。“你說謊,你的頭不是圓的,你的頭是長方形的。”聽到這兒,我不禁笑了起來。“不是,你的頭纔是長方形的呢”兩人爲此進行了激烈的爭論。“他的頭爲什麼不是圓的,而是長方形呢”“因爲他的臉是長方形的,所以他的.頭也是長方形的。”聽了他的話,我斷定他爲什麼一口咬定自己的頭是圓的了因爲他的臉是圓的。“你身上哪些地方圓的”“眼球是圓的。”“老師我明白,我的皮股是圓的。”聽到這兒我不僅僅哈哈大笑起來。和孩子們在一齊聊天后,你就會覺得自己什麼煩惱也沒有了,和孩子們在一齊的感覺真好!

幼兒教育小班隨筆9

人是萬物之靈,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唯有用關愛編織才能夠天長地久。如果你留意,你會發現每時每刻你都活在周圍人的關愛當中。不信,你且看(這一幕發生在我的班裏):

慧慧一邊走一邊哭,霞霞在輕輕扶着她,走在旁邊的泉霖輕蔑的說:“哎呀,那麼嬌氣呀!”霞霞氣呼呼的`說:“她病了,你怎麼能那麼說呢?我們應該關心她啊,老師說過,小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的。”聽到孩子們的對話,我很高興,馬上跑過去,詢問慧慧哭的原因,原來是慧慧來到幼兒園後,突然覺得肚子疼,就哭了起來。我馬上送她到衛生室,醫生說她喘岔氣了,一會兒就好了。

回來後,孩子們馬上圍了過來急切的問:“老師,慧慧怎麼了?慧慧怎麼了?她怎麼會哭呢?她哪裏不舒服啊?”看着孩子們着急的樣子,我急忙說:“好孩子們,慧慧沒事了,醫生說她喘岔氣了,一會就沒事了。今天小朋友們的表現很好,特別是霞霞,知道關心小朋友了,你們長大了,老師很高興,你們是老師的驕傲。”

這件事讓我明白,不僅要教給孩子知識,更要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要學會關心別人,幫助別人。讓孩子感受到彼此之間的關心與愛護;讓孩子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讓孩子的世界充滿正能量。

幼兒教育小班隨筆10

記得泉泉小朋友剛入園的時候,是我們班哭的最厲害的,任憑什麼辦法對他都無濟於事。現在的泉泉真可是180度的大轉彎。還記得剛來那會每天早上都得和他奶奶耗上半個多小時,現在呢?每天早上第一個來幼兒園,從來不讓他奶奶送到教室,主動跟奶奶說:“拜拜”。

這天,像往常一樣,泉泉又第一個來到了幼兒園,我正在給桌子消毒,泉泉興高采烈的'跑到我面前,說:“老師,我幫你擦桌子吧!”我看着他那天真的小臉,不忍心打破他這好意便答應了。給了他一個小抹布,他拿着抹布,像個小大人似的擦了起來,嘴裏哼哼着“我和媽媽擦桌子”我問泉泉:“你跟誰在擦桌子啊!”

泉泉擡起小臉說:“老師啊!老師像媽媽!”一句短短的話,讓我的心裏暖洋洋的。

在幼教這個職業上,最大的幸福莫過於得到孩子的認可和喜歡。“老師像媽媽”多麼暖心的一句話。

幼兒教育小班隨筆11

新生入園可謂是幼兒園門前的一大景觀,哭的、拽的、笑的、鬧得,真所謂是千姿百態。

儘管如此,大多數孩子還是順利的從家長手裏接過了孩子,當班主任老師們陸續的帶領孩子們走進自己的活動室後,園門口接待的任務自然留給了我,這樣,“認生”的孩子就是了一大難題。

朱辛子豫是剛入園的一個男孩子,第一天入園就出奇的安靜,沒有哭鬧,誰知道當別的孩子停止哭鬧後,他卻一反常態的來了,當孩子的奶奶送到門口後,打過招呼後,“子豫讓奶奶來送的,來,朱老師帶你去教室。”誰知,孩子一扭身子,竟然抱着奶奶的腿,嘴裏還不停的唸叨着:“找胖老師,找胖老師。”——教孩子的老師身材胖點。隨後,子豫的奶奶接着說:“孩子就認他的胖老師。”聽到家長和孩子的對話,我沒有多說什麼,而是笑着對家長和孩子說:“好,那你們等着,我去叫他老師來。”

看到張老師出來後,孩子跟隨老師進入活動室。

針對此情況,我與家長進行了簡短的交流,讓家長明白了到了幼兒園,並不是一個老師,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解除家長大腦中的老思想,誰教我的孩子,我就只認誰的觀念。於是,從孩子在園表現,一直到入園前的分離,再到這個階段如何與孩子進行溝通等等,進行了探討。當看到家長不住點頭的.神情時,我覺得時機也差不多了。因此,我與家長達成共識,明天早上入園時,讓我來接待孩子。

第二天早上,我在園門口接到了這位家長和孩子,雖然孩子比較勉強,但孩子沒有哭鬧,最後還是把小手給了我,當我牽着孩子的手時,我首先微笑着對孩子的表現給予了讚揚。“今天子豫真棒,能跟着朱老師進教室了。明天我相信,子豫就能自己走着進教室了。一會見到小朋友們,自己跟他們說一說,讓小朋友們也學一學子豫。好不好?”就這樣,在邊說邊走中,孩子忘記了人生,順利了走進了教室。

第三天.我還是一如既往的地等待着,“老師,我奶奶送我來了”……看到孩子盪漾着微笑的小臉,我也笑了……

通過這個孩子身上發生的事情,讓我更進一步明確了,與家長溝通交流的重要性,也讓我們更明白了教育的責任不光是孩子,還有家長的認可與期!

幼兒教育小班隨筆12

陶行知先生說:“師範生的唐僧是小朋友。師範生該拜小朋友做師傅,也如同孫行者的本領比唐僧大,倒要做唐僧的徒弟。小朋友是我們的總指導。不願受小朋友指導的人,不配指導小朋友。”

其實,幼兒教師很多時候扮演的就是孫悟空的角色。孫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經歷經磨難,我們變成孫悟空爲3-6歲的娃娃保駕,得到的是無盡的愛與歡樂。

還記得小班開學一個月後,仍有幾名幼兒入園時忘記與老師打招呼。每當這時我就笑眯眯地看着他,問:“你是誰呀?”孩子馬上就會想起來要跟老師問好。這一天,我在廁所裏給他們提褲子,一個稚嫩的聲音在問:“你是誰呀?”我感覺很有趣,就回答:“我是貓媽媽,你是誰呀?”一個孩子樂呵呵地回答:“我是貓寶寶。”接着,每一次的上廁所時間,就會有許多的聲音一會兒就來問:“你是誰呀?”我也不斷地變換着角色,一會兒是魚媽媽,一會兒是山羊媽媽,一會兒是兔媽媽……他們也一會兒是小魚,一會兒是小山羊,一會兒是小兔……更有一些孩子趁我蹲下爲其他孩子提褲子的時候,趴在我的背上大聲喊:“媽媽,媽媽”,還有的孩子捧着我的臉,指着一顆黑痣或一塊疤痕,擔心地說:“兔媽媽,你這兒壞了……..”

每到此時我心裏總會涌起一份感動。人們常常教孩子唱“幼兒園像我家,老師愛我,我愛她,老師叫我好娃娃,我說老師像媽媽。”現在我真正體會到被孩子們當作媽媽、喚做___感覺真好。

有時我會假想,如果孩子們在問“你是誰呀?”我如實回答“我是吳老師”,這其中的趣味,或許就會大打折扣,我與孩子們之間的感情距離就不會如此貼近,我也就享受不到孩子們那可貴的.稱呼了。正如高建琴老師所說的,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蹲下來”,我想,除了蹲下來,我們還要及時理解孩子所傳遞的信息,能夠與他們進行平等的交流,以孩子所喜歡的方式、所喜歡的語言進行溝通,這樣我們才能讀懂他們;我們不僅要把他們看作自己的孩子,而且某些時候還要扮演成孩子,讓他們覺得老師跟他們一樣,只不過是個大孩子。我們還要像尊重一個朋友一般尊重他們的言行,這樣,我們才無愧於孩子們那一聲聲稚嫩的“媽媽”。

其實,被孩子們喚做“媽媽”的感覺真好。

幼兒教育小班隨筆13

午後,我搭好桌椅準備裝飾牆面。幾個孩子好奇的跑過來,問這問那,我告訴他們我要在牆上貼上他們喜歡的畫,孩子們都很高興。當我告訴他們不能在我搭的桌椅跟前玩耍時,孩子們乖乖的玩自己的.遊戲去了。

景潤卻不停的在我身邊轉來轉去。“景潤離這兒遠點兒,你在這兒危險!”我提醒道。景潤纔不買賬,在我搭的桌椅前一邊跑一邊還唱着,一副得意忘形的樣子。我有些急,生怕他在這兒會有什麼危險,便大聲喊道:“離這兒遠點!”景潤聽了有點吃驚,但很快又恢復了原樣。我從搭的很高的桌子上下來,想把他抱到一邊。景潤看到我有些生氣的樣子大聲說:“我要哭!”一句話把我逗樂。好傢伙,還想威脅我。我忍住笑裝作生氣的樣子:“好,那你哭吧!我看着你,也不哄你!”景潤覺得無趣,當然也沒有哭,沒等我再拉他,自己就乖乖的玩去了。

以前我也發現,有的孩子拿不到想玩的玩具、不想吃碗裏的飯時都會哭,幫他拿到玩具或是因爲他哭而放低對他的要求後,他會馬上高興起來。這下我明白了,我們爲了讓孩子們早一點適應幼兒園生活,儘量滿足他們的一些要求,會給某些孩子以錯覺。在景潤這個小機靈眼裏:老師最怕小朋友哭。所以今天景潤會以‘我要哭’來威脅我。看來我們的教育也有失誤的地方,不能低估這些小小孩呀!

幼兒教育小班隨筆14

現在的孩子由於家庭結構的原因,在家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個個都嬌生慣養的,自理能力是越來越差,小班的孩子更不用說了。在相處的日子中,我發現班內的孩子雖然在老師、阿姨的幫助下大部分都學會穿鞋子了,但左右腳穿反的現象卻屢見不鮮,我們曾每天不厭其煩地在起牀後一遍遍地糾正,但收效甚微,效果不是很明顯。

前幾天下午起牀後,我又發現好幾個孩子把鞋子穿反了,於是我就故作神祕地說“哎呀,剛纔,你們午睡的`時候,有好多鞋寶寶在向我提意見,說:有些小主人到現在爲止還把我們穿反,害得我們都歪着頭做不了好朋友而且脖子又很酸,現在讓老師看一看,哪幾個小朋友又讓鞋寶寶歪着頭了。”孩子們馬上就把小腳併攏了,謝衡說:“我發現了,陳智高的鞋寶寶歪着頭沒做好朋友。”高蕊說“時間的鞋寶寶也歪着頭,沒有做好朋友。”於是,我乘機說:“孩子們,快讓它們做好朋友,幫它們把頭扭過來,好嗎?”幾個穿錯鞋子的孩子一下子就把鞋子換過來了。我說:“現在我們的鞋寶寶都沒有歪着頭,成了好朋友,你們看,是不是還互相點頭微笑呢!”今天起牀後我發現他們把鞋子穿反了就又提醒了他們:“快看看你們的鞋寶寶有沒有歪着頭,是不是好朋友。”經我提醒後的孩子們發現錯了馬上改了過來,穿好後還說:“我的鞋寶寶它們是好朋友,沒有歪着頭。”

小班的孩子都喜歡事情現象以擬人化的形象出現,因爲他們覺得生活在童話世界裏,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他們會自言自語地與小花、小草對話;和積木、玩具聊天;有些幼兒甚至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品交上了朋友等等。所以對小班孩子的教育也應順着他們愛好,那麼教育才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幼兒教育小班隨筆15

圖書不哭

剛開學的時候,我們在圖書架上放上許多圖書,孩子們似乎也挺喜歡看的,下午點心吃完後總能看到很多孩子到那邊看書。

但是過了不久我發現,每次把書放回去時,很多孩子沒有正確的把書放到原先的地方,圖書角那裏往往是一片狼籍,雖然每次都提醒了,但效果不是很好。我想是不是裏面的書投放的太多了,反而顯得亂,於是我就重新整理了一下圖書架,選了一些更適合小班孩子閱讀的圖書,總共放書48,這樣書架也看上去整潔多了。我又在書上和櫃子上貼了標籤,利於小朋友進行擺放。

我發現從那次後,孩子們看完書都能放回書架了,心裏一陣欣喜。但是過了不多久,我就發現了一本書的封面被撕壞了,本來我想趕快把它補補好,轉念一想,就應藉機對孩子進行一次教育,我又趕緊召集孩子們圍坐一齊進行談話,我說”你們看呀,老師手上的這本書在哭呢,爲什麼?”孩子們都說書壞了,“是呀,書受傷了,怎樣辦呀?”沉默了一會,有個孩子就說補一補呀,這時我就教育孩子們看書時要愛護圖書,不能撕,不然書也會哭的`,孩子們口裏喊着“好!”接下來幾天我觀察着,發現圖書沒有撕壞的狀況,我想狀況有所好轉了。這一次針對孩子們把書放回書架時沒有疊放整齊的狀況做了談話,並示範怎樣把書放回書架,每一層的書分四格,看完的書要把封面朝上分別放到四格中。透過擬人的形象和語言,期望孩子們能夠更好明白愛書的道理,讓我們班的書不要再“哭泣”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8rqp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