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前事不忘的下一句是什麼

前事不忘的下一句是什麼

前事不忘的下一句話是後事之師。

前事不忘的下一句是什麼1

來自戰國策·趙策一是爲了提醒人們記住過去的教訓,作爲後來的參考。《戰國策》共33卷,分爲東周、西周、秦、楚、齊、趙、魏、韓、燕、宋、魏、中山十二國的策論。

《戰國政策》是戰國至秦漢時期一些謀士爲了謀取財富或實現治國理念,分析內外情況,根據當時各國情況制定戰略演講的集合。《戰國政策》記載的歷史,從490年智伯滅範,到221年高漸離開築擊秦始皇。記事時代大致上接春秋,到秦統一。

內容以戰士遊說爲中心,反映了戰國時期各國的一些政治、軍事、外交活動和社會面貌。《戰國政策》善於講道理,對人物形象的描寫非常生動。本文運用了大量的寓言和隱喻,語言生動,文采豐富。個人陳述或雙方辯論都很有說服力。

前事不忘的下一句

前事不忘的下一句是後事之師。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是一個漢語成語,這個成語比喻人們應當牢記以前的經驗教訓,作爲今後行事的借鑑。這個成語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比喻的也非常的形象,從字面上就能輕鬆的理解其含義。

成語出處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出自《戰國策·趙策一》,原語句爲:臣主之權均之能美,未之有也。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君若弗圖,則臣力不足。意指人們應牢記從過去發生的事情裏形成的經驗、教訓,作爲以後行事的借鑑。

前事不忘的下一句是什麼
  

成語故事

春秋末年,許多諸侯國內部出現了激烈的權力鬥爭,晉國就是一例。在晉國,國君的力量很弱小,整個國家的權力把持在三家勢力強大的大臣手中,他們分別是智氏、韓氏、趙氏。這三家之間也進行各種各樣的鬥爭。一次,晉國的權臣智伯聯合大夫韓氏、魏氏的軍隊準備攻打另一個權臣趙氏。

趙氏大夫趙襄子得知這一消息就召集手下謀士商量對策。卿大夫張孟談認爲要想緩解趙國現在所面臨的緊張局勢,就必須暗中派人聯合韓氏和魏氏,向他們陳述利害,說明智伯攻打趙氏只是他計劃的第一步,在滅亡趙氏之後,就會想辦法把韓氏和魏氏也消滅掉,他們自己也正處在危險的邊緣。

如果韓、趙、魏能夠聯合起來對抗智伯,就能粉碎他滅掉三家的計劃,解除智伯對他們的威脅。趙襄子採納了他的計策,派人說服韓氏、魏氏和自己聯合。

之後在和智伯的戰爭中,三家的軍隊大獲全勝並且生擒了智伯。三家大夫取得勝利後,大家都知道是張孟談的計策,解除了趙氏的危機,十分佩服他。趙襄子想要獎勵他,就問他想要什麼樣的賞賜。誰知就在這個時候張孟談卻提出要離開這裏,趙襄子很不理解,也很不高興,就問他這是爲什麼。

張孟談說:“凡是要統治天下的.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夠駕馭自己的臣子,不能讓臣子的地位、威望比自己還要高。但是經過智伯這件事情,大家都知道我是一個足智多謀的人。

現在我的名聲很大,這樣其實是很危險的。我現在要放棄這一切,做一個普通的百姓。因爲我看到歷史上如果出現臣子和君王的地位不相上下情況的時候,這個國家就會出現不穩定的狀況,導致國家發生動盪,或者臣子本身會有危險,這對於國家和臣子個人來說都是不利的。

現在的情況是,我聲名顯赫,權力很大,人們對我也很信服,我的地位和權勢已經很高了。歷史上曾經出現的導致國家不穩定的情況就要在我們這裏出現了,而我會借鑑前人的經驗,指導我的行爲,不能因爲我的存在而讓國家處於不穩定的狀態,或者對我個人產生不好的影響,所以我必須離開這裏。這對國家和我個人都是有益處的事情。”

前事不忘的下一句是什麼2

歷史故事來源

據《戰國策·趙策一》記載,春秋末年,晉國的大權落到智、趙、魏、韓四卿手中,晉出公實際上成了傀儡。公元前458年,晉出公派使者去請求齊、魯兩國出兵討伐四卿。四卿得到消息後,聯合出兵攻打晉出公。出公無力抵抗,只好被迫出逃,結果病死在路上。

出公死後,宗室姬驕被立爲國君,史稱晉哀公。智卿智伯獨攬了朝政大權,成爲晉國最大的卿。其他三卿趙襄子、魏桓子和韓康子都不敢和他抗衡。智伯分別向魏桓子和韓康子要了土地。當他要求趙襄子割地時,遭到了嚴厲拒絕。智伯非常惱怒,立即派人傳令給魏桓子和韓康子,要他們出兵和自己一起去攻打趙襄子。

趙襄子估計智伯會攻打他,忙找謀臣張孟談商量。張孟談建議到晉陽去抵抗。到了晉陽,趙襄子發現能夠打仗的武器很少。張孟談勸道:“這裏的圍牆是用一丈多高的楛木做的,殿柱是用銅鑄的.,這些都是製造武器的好材料。”智伯率魏、韓兩家攻打晉陽,由於魏、韓不願爲智伯賣命,智伯無法取勝。

前事不忘的下一句是什麼 第2張
  

晉陽被智伯水淹,圍困了整整三年,由於地面積水,老百姓都在樹上搭起棚子來居住,城裏糧食也快要吃完,很多人凍餓成病,但人們誓死不投降。一天,張孟談面見趙襄子,說:“魏、韓兩家是被迫的,我準備去向他們說明利害,動員他們反戈聯趙,共同消滅智伯。”趙襄子聽了非常高興,連連拱手錶示感謝。

當天夜晚,張孟談潛入魏、韓營中,說服了魏桓子和韓康子,決定三家聯合起來消滅智伯,事成之後平分智氏之領地。到了約定的那一天,趙、魏、韓三家聯合進攻,殺得智軍四散逃竄,智伯被擒。從此,晉國成了趙、魏、韓三家鼎立的局面。

一天,張孟談向趙襄子告別。趙襄子急忙挽留。張孟談說:“你想的是報答我的功勞,我想的是治國的道理,正因爲我的功勞大,名聲甚至還會超過你,所以才決心離開。在歷史上從來沒有君臣權勢相同而永遠和好相處的。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請你讓我走吧。”趙襄子只好惋惜地答應了。張孟談辭去官職,退還封地,隱居到負親丘去,在那裏平安地度過了自己的晚年。

標籤: 前事不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jgmd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