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麗範 >

情感 >閱讀 >

大班教學隨筆合集15篇

大班教學隨筆合集1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沒少接觸或者看到經典的隨筆吧?隨筆,顧名思義就是隨筆一記,篇幅一般比較短小。那麼,什麼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大班教學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學隨筆合集15篇

大班教學隨筆1

我班又有小朋友要過生日了,小朋友們像往常一樣,都從家裏給“小壽星”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禮物:有自己喜歡的玩具、氣球、圖書,最有創意的是,小朋友們還自己製作了各種各樣的賀卡,並請爸爸媽媽幫忙寫上有趣的祝福語:“祝你生日快樂”、“祝你越長越漂亮”、“祝你不要淘氣”、“祝你越來越聰明”……。

在老師的組織與幫助下,小朋友們共同爲“小壽星”唱生日祝福歌等。小朋友們對同伴的祝福和愛都充分地表達了出來。“小壽星”的爸爸媽媽爲了回報可愛的小朋友們,都會同時給全班的小朋友買來糖果,他們說:“小朋友在這裏享受到了同伴的'祝福,我們在家不管買什麼,小朋友都沒有這麼高興過。

”只有個別小朋友的生日正好在週末,父母都向老師反映,小朋友整個週末都感到特別遺憾。因此,我們也會採取其它的方式送給小朋友同樣的祝福。

大班教學隨筆2

那天,我又帶着孩子們去觀察螞蟻。一到戶外,大家就三三兩兩地結伴找個自己喜歡的地方,有的聚集在“小山”上,有的圍在大樹下,有的蹲在鵝卵石鋪就的小路上……

當我來回穿梭於孩子們中間巡迴指導時,不時有孩子熱情地邀請我加入到他們中間。我微笑着嘴裏說着“好好,等會就來。”而腳仍向前邁着。在他們略帶着失望的'眼神中,我也意識到自己的回答中敷衍的成分太過明顯,連這麼小的孩子也覺察到了。記得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忘了你們的年齡,變個十足的小孩子,便有驚人的奇蹟出現……”那麼此刻就忘記自己的年齡加入到他們中間,以一個小孩子的身份。於是我蹲下身子和孩子們一起研究起來“今天怎麼會有那麼多的螞蟻啊?”“我知道,他們在搬家呢!”“是的,我媽媽說今天會下雨。”孩子們起勁的議論着。的確,當我蹲下身來,看到的螞蟻比之前看到的多得多。

當他們發現我已經加入進來了,驚喜之餘,忙拉着我七嘴八舌地說:“看啊,這隻螞蟻個頭好大,一定是個大力士!”“還有這麼多小小的小螞蟻,他們的爸爸媽媽在隊伍裏嗎?”“螞蟻們要把家搬到哪裏去啊?”孩子們一個一個的問題,讓我不由對螞蟻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時,有個孩子提議:“我們給小螞蟻一些糧食吧!”於是,我們將餅乾屑灑在螞蟻們行進的路上,讓他們在辛苦搬家的途中,有意外的驚喜發生。時間很快過去了,可是大家都意猶未盡,於是我們約定隔天再去觀察我們的螞蟻朋友。作爲教師,在觀察、傾聽幼兒的同時,如果能常常保持一顆童心,就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大班教學隨筆3

離園時明明告訴我他的小汽車不見了。我在教室裏找了一圈,但是沒找到,估計是被哪個小朋友“收藏”了。

於是,我對所有小朋友數:“小朋友們,明明的小車不見了。這可是一輛會魔法的小車。它跑到誰的書包裏,誰就得趕快按住書包,否則它會自己跑出來的!”

話音剛落,鵬鵬就使勁按住了自己的書包。無疑,小汽車是被他拿去了。我接着說:“現在,我們玩‘捉小魚’的遊戲,就把教室當漁網,請小朋友背起書包一個一個游過來。”我在教室做好漁網等待着。一會兒,鵬鵬來了,我親切地對他說:“鵬鵬,這個小汽車的魔力可真大,居然跑到你的書包裏來了。你看,明明都急的`哭了,我們把它還給明明,好吧?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拿。”鵬鵬紅着臉點了點頭,從書包中拿出小汽車。

遊戲結束了,我對小朋友們說:“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明明的小汽車原來在教室裏睡懶覺呢!”

大班教學隨筆4

看到此刻的孩子進入圖書館的自如,不由得讓我記起小時候對圖書的奢望……

那還是國小三年級的時候,每一天最大的奢侈就是看小人書,有幸教咱們數學的韓老師就兼管着學校的圖書,韓老師是一個平易近人,不苟言笑的中年男老師,給咱們留下最深刻的的記憶就是長長地脖子,一走進教室首先出現的就是韓老師特有象徵的脖子,咱們還偷偷的給老師起外號呢!“長脖子老師”,但是,咱們只敢在私底下偷偷的議論,可從來不敢叫出聲來,那時的我最感興趣的就是上數學課,不是正因我的數學成績太好,而是爲了得到看小人書的允許,正因每當韓老師給咱們佈置完數學作業,他就蹲在門口,等待咱們的完成,這個時候也是咱們紀律最好,作業速度最快、最認真的'時刻,正因誰做的作業全對了,就有看一本小人書的權利,你想,那是多麼愉悅的時刻啊,也就是從那時起,我的數學成績一向都是考一百分的緣故吧,因此,那時候的咱們,誰先拿到小人書,就是最大的獎勵,遠比獎勵一個鉛筆頭來的慾望大。(小時候班主任老師每當週六上午放學時,會把一週學生們撿來的鉛筆頭,根據表現分到個人手裏,這就是當時最好的物質獎勵。)

看看此刻的孩子,隨着新圖書不斷地增加,想看就看,想買就買,有時候還不懂得去珍惜,家裏的新書到處都是,什麼全綵的、動畫的、連載的、漫畫、帶香味的、帶聲音的,真是無奇不有,無所不能,正正因物質生活的提高,此刻的孩子們遠沒有咱們那時對圖書的珍惜。來之不易的感覺,也許只有“物以稀爲貴”才該有的吧,說歸說,圖書的不斷改善,爲此刻的孩子領悟知識帶來了方便,孩子們能夠盡情的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而且還能夠根據畫面資料隨手進行粘貼與創作,既動腦又動手,有時候咱們大人看不懂得,小孩子也會看得津津有味,真所謂是,時代的進步,書籍的變遷。

此刻隨便走進一家書店,琳琅滿目的書籍裝滿各個架子,不一樣的書籍分佈明確,讓看書的人一目瞭然,既省時又省事,你看吧,原來看書但是小孩纔有的功夫,此刻是一家人都在不斷地充實自我,“好的書籍,讓人受益終生”,真是領悟的時代啊!因此,我珍惜我每次進圖書館的機會,我更會對書籍情有獨鍾,即使電腦的時代,我也會抽時刻看我的書,書籍給我帶來意想不到的精神財富。

大班教學隨筆5

我們新招收小班孩子已經一個月了,這天又來了一名新的小朋友,象以前一樣我給他做好了登記,知道了這個小朋友的名字叫李 軍。他媽媽領他走進活動室,可李 軍不肯讓媽媽走,一定要讓他媽媽在幼兒園陪他,我讓他媽媽陪他玩玩具,趁他玩得入了迷,我朝他媽媽使了個眼色,示意她趕快走。

李 軍玩了一會兒,發現媽媽不在了,起身就往外跑,我怕他跑丟,連忙把他抱起來,抱着他往活動室裏走,可他怎麼也不想進入活動室,使勁想擺脫我的`懷抱,這時,李 軍突然用力在我的臉上狠狠的抓了一把,我疼的眼裏流出了淚,,他鬆開了手。只見我的臉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指甲印,每個指甲印裏都往外滲血,鑽心的疼,可他還……我們都感覺這孩子家庭教育也許有點不妥,決定與家長溝通一下。

放學時,我與李 軍的媽媽交談,他媽媽告訴我,原來他一直在老家,跟爺爺奶奶生活,老人事事順着他,養成了孩子自私、好攻擊的心理。我開始反省自己,李 軍第一天到園,我應該事先和家長溝通一下,瞭解孩子的特點,然後因勢利導,要讓孩子先熟悉老師和新的環境,讓孩子瞭解老師是愛他的,而不應用強制的態度把他留下,也許就不會發生被抓事件了。

大班教學隨筆6

本週我進行了一節公開課的展示活動《曬襪子》,此活動其實是一節託班下學期的生活活動,主要的知識目標是讓幼兒在遊戲化的情境中知道一雙襪子有兩隻、並且是一模一樣的。在正式開展之前,我對其做了三次調整。

一、我的第一次嘗試

1、第一次活動我把它定在託班,活動的目標爲:

(1)幼兒通過觀察瞭解兩隻襪子是一樣的

(2)幼兒能大膽主動地進行找襪子游戲,並體驗到集體遊戲的快樂。

2、活動中幼兒的表現:

整個活動比較亂,幼兒的注意力也比較分散。在他們剛剛坐在地墊上,就有一個小朋友跑到後面的大玻璃旁往外面看,這時有兩個小朋友也陸續跑了過去;不過,當我念兒歌的時候,大多數小朋友的注意力還是被吸引過來了,也跟着一起邊念邊做動作;在活動的第二個環節,他們觀察並說出自己襪子的一些特徵時,基本上只有一兩個在迴應我,其他的小朋友有的在玩地墊,有的在地墊上面爬,有的則偷偷地跑到後面的大玻璃旁,還有的眼睛就盯着我看,不說話,場面有些混亂;到活動的第三個環節--幫襪子找朋友,大多數小朋友都在拿着襪子"找",不過,只有二三個稍微大一點的孩子真正在找跟其相同的襪子,其他的都以拿到襪子給老師晾起來爲樂趣,結果沒幾對襪子真正找到朋友。

3、我的思考:

(1)由於孩子們是第一次到音樂教室,也是第一次在整塊的地墊上活動,所以,他們非常地興奮,對教室內的一切都很感興趣,想去玩一玩,試一試,看一看。因此,在他們剛坐在地墊上的時候,會有一些孩子跑到教室內的大玻璃旁看外面的風景,在地墊上爬來爬去。

(2)託班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是很強,有的年齡較小的孩子還不太能主動說出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所感。所以,在讓他們說出自己襪子的顏色時有一部分孩子只是看着我而不說話(3)託班主要依託有趣生動地情境來開展遊戲。而我在活動的第二個環節,基本上就沒有創設什麼有趣的情境來吸引他們,而直接讓他們觀察自己的襪子。這也是他們注意力分散的一個原因

二、我的第二次嘗試

1、針對第一次活動時孩子們的表現和現場的情況,我決定做如下調整:

(1)由於剛上託班的幼兒年齡還比較小,語言表達能力還不是很強,在活動中往往還不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所以在第二次活動時,我選擇了小班的`孩子。

(2)由於第一次活動時的情境性還不是很強,所以在本次活動中我也增加了一些情境性和情感性的目標:

A、在幫媽媽洗襪子的情境中聯繫搓、夾、卷的精細動作

B、知道一雙襪子有兩隻、並且一模一樣

C、在活動中情緒愉快,喜歡幫媽媽做事

2、活動中幼兒的表現在活動的第二環節--幼兒探索並嘗試如何洗襪子,並能把洗好的襪子夾起來,當我問到,"我們洗襪子的時候首先要幹什麼"時,只有一兩個孩子迴應我,其中有一個說:"放在洗衣機裏",我便用"洗衣機壞了"引導他們想起用手洗,接下來我再問:"我們把襪子弄溼,然後要放什麼?"大多數的孩子都一臉茫然,只有一個回答出"用洗衣粉",我便順着往下引導,"用洗衣粉洗好了,有許多的泡泡,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沒有一個孩子知道,我只好把答案告訴他們:"在水裏漂一漂"。在整個幼兒探索如何洗襪子的過程中,多數都是我在告訴他們應該怎樣去做,基本上都是以我爲主導,而沒有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也沒有起到拓展他們思維的目的;在孩子們拿襪子嘗試着自己洗的時候,都一起跑到我的跟前來搶我手裏的一盆襪子;在活動的第五個環節,引導幼兒卷襪子時,有的把襪子包起來,有的就一隻一隻地卷,有的沒有對齊就開始捲起來了,什麼卷法都有,有點亂。

3、專家領導的點評+我的思考

(1)整個活動我的情緒不是很高漲,比較低沉,沒有把氣氛調動起來

(2)孩子們沒有洗衣服或襪子的經驗準備,所以在活動的第一環節探索如何洗襪子的過程中,纔會出現教師一言堂的情況

(3)教師在分發教具材料時的考慮不是很周到,如:讓孩子們拿襪子去洗或晾的時候教師應該一個一個地拿給孩子,而不是讓所有的孩子來拿一個盆裏裝的襪子,這必然會出現擁擠,搶奪的現象。

(4)教師的教具材料擺放的不是很科學,衛生。如:直接把放襪子的收納盒放在地上。

(5)在情境的設置上還不是很連貫。

三、我的第三次嘗試

1、我的調整:

(1)由於第一個環節孩子們沒有洗襪子的知識經驗,所以直接改爲以一首兒歌來調動他們的興趣,幫助其儘快融入到教師所設置的情境中(2)在材料的分發上,主要以教師在遊戲的情境中直接分發爲主(3)爲了讓幼兒能夠更好的瞭解一雙襪子就是兩隻一模一樣的襪子這個目標時,我在他們觀察我的襪子這個環節,設置爲只把一隻鞋脫了,讓幼兒先觀察說出其顏色,圖案等特徵,然後再讓他們猜測另一隻襪子的顏色,及圖案。

(4)在活動的最後一個環節,我以兒歌的方式先示範,引導其學會如何卷襪子。

2、活動中幼兒的表現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興趣非常濃,都在積極地洗襪子、晾襪子、並且在觀察襪子的時候,有的孩子還不自覺地一遍遍的說着兩隻一模一樣的襪子就是一雙襪子,可見,第二個目標完成的很好,孩子們真正理解了一雙襪子的含義,在活動的最後,當孩子們看到收納盒裏整齊地放着他們卷好的襪子時,都興奮地叫了起來,臉上充滿了自豪和成就感。

大班教學隨筆7

李輝一直是班上比較能幹的小朋友,用通俗的話說,是一個有靈性的小朋友,老師的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她都能明白老師要幹什麼,因此老師們都喜歡請她幫忙做點事。比如:拿東西,到別班找人或是做老師之間的傳話筒等等。因爲她在全班幼兒中的這種“威信”,所以我經常請她當“小老師”,負責在遊戲活動時間帶領大家一起做遊戲,在休息時間負責“整頓”紀律。

有一天,問題出來了,這天,我照例請出王輝做“小老師”,王輝走到臺前,和大家玩起了“木頭人”的遊戲,她一邊帶着大家玩,一邊不時的用眼神與不聽話的幼兒對視,像個老師樣的睜大眼睛盯着別人,不守規則的'小朋友也就不敢再動了。

看到形勢被她控制得很好,我就到辦公室裏去拿點東西。就這麼一會兒的功夫,教室裏卻傳來了亂哄哄的聲音。我趕快回到教室,想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只見王輝站在方正座位旁兩人劍拔弩張,互相怒視,都有點怒髮衝冠了,誰也不讓誰。

“發生了什麼事?怎麼啦?”我趕緊平息了大家的情緒,準備瞭解事情的經過。小朋友們七嘴八舌的說起來,王輝更是大聲叫着:“老師他不守紀律,一直在講話,不聽我的話。”眼中充滿了讓我幫助她的目光。

原來是王輝發現方正在下面講話,就叫他到臺前站立,方正果真按照王輝的要求到臺前站立,這時王巖發出了“不要聽她的話”,引起了王輝的極大不滿,她沒想到還有人敢不聽自己的話。

我趕緊平息事態,心想:方正真煩,但是爲了表示公平還是當着全班的面教育了王輝,叫她對小朋友們要好,不能用懲罰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如果碰到難題可以請老師幫忙併讓她給方正道歉,王輝很委屈的樣子,眼淚直打轉,但她還是表示今後再也不對小朋友兇了。

事情解決了,接下來到了洗手的時間,大家都在洗手洗臉,卻傳來了很大的哭聲。不時有幼兒告訴我“王輝哭了,是方正把她推倒了地上”,看來事情還沒結束,我把她從地上扶起來,並詢問事情的原因。原來方正看到她用水潑另一個小朋友,忍不住要打抱不平,一把把她推倒在地,王輝這次終於哭了。

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小老師”的選擇不應該是隨意的,不能以自己輕鬆爲目的。應該讓每個小朋友都有鍛鍊的機會。在後面的日子裏,我在選“小老師”時,不再是隻選某一個人,而是注重發現誰有進步就選誰當“小老師”。小朋友是祖國的未來,一切都要從小開始培養,這樣才能會讓她們更好的健康成長!

大班教學隨筆8

今天早上,張浩強小朋友沒吃早飯,他媽給他送來了火燒,他吃剩下一塊,順手扔在紙簍裏,我看見了告訴他,要愛惜糧食,然後結合這件事,進行了愛惜糧食的教育,讓幼兒瞭解了一粒種子,經過播種、施肥、澆水、打藥,收穫再到加工成食品的過程,告訴幼兒要愛惜糧食。

大班教學隨筆9

現在許多家長都喜歡把孩子過早的送進城讀書,有的幼兒班、學前班就送去了,孩子小的才3、4歲,大的才5、6歲,大都寄宿在熟人、朋友家或寄宿在老師家。殊不知孩子過早的離開父母,缺少父愛與母愛,一個天真爛漫、活潑開朗、肯說話的孩子早早的就變深沉了,怕說話了,害羞了,性格變內向了,他們也成了留守兒童,而這些留守兒童的造成者不是別人,就是自己的親生父母。

我個人認爲,幼兒、學前、國小、國中的.孩子的學習,重點在學習習慣的養成和打基礎,這個時候的孩子只要學得走就可以了,要求不要太高,分數在70~95之間就行,而這些除了學校教育,大的那頭還在家長。許多大人都有一個不好的習慣,總是以爲孩子送到學校就是老師的事,或者認爲孩子送到老師那裏就是最安心的,自己從來就沒有想過孩子在學校的時間就是那麼6、7個小時,孩子隨父母的時間要多得多,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無形的影響着孩子。雖然集體的教育會讓孩子學到很多家裏學不到的東西,老師的話對孩子有時像聖旨,但老師就是老師,他們不是爸爸、媽媽,那是有區分的。孩子的行爲習慣除了國小階段7~8歲,一個最重要的階段就是七年級、八年級,也就是12~15歲,這段時間是最難管的,一旦學壞,九條牛都拉不回來。所以,家長們不要盲目,不要攀比,不要覺得花花綠綠就好,時髦就好,繡花枕頭大家都是知道的,就是到了自己面前總是跳不出、放不開,孩子該放在身邊的時候一定要放在身邊,不要嫌麻煩,該放出去時(高中、大學)一定要放出去,不能該捏的時候不捏,該放的時候不放,這樣對孩子的教育、孩子的發展都不好。我是一個過來人,也是一位老師,我的孩子都大了,最小的都滿過22歲了,兩個孩子都比較聽話、懂事,對自己的事業、工作也積極努力,從不懈怠,爲人處世、與人交往也懂得寬容、理解,總是先人後己,能和諧相處,他們的成長、學習、工作、爲人都與我的家庭的好的傳統教育,我與妻子的表率作用分不開,當然也離不開學習老師的教育,我的孩子高中以前就沒有送出去讀,除了我沒有錢送出去,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把孩子培養成留守兒童,不能忽略了親情教育,不能忽略了12~15歲這個關鍵期。

我說的也許是自我的體驗,也可能偏激了一點,留給各位家長參考吧。

大班教學隨筆10

午餐

在當今這個社會我們的孩子生活在一種愉悅的時代一來伸手二來張口。每次在我的耳邊總是有家長在嘮叨着,教師孩子吃飯很挑食,在家裏都是哄着他求着他才肯吃一點,可怎樣辦纔好呢

其實在也是一樣,能夠說我們這個中班年齡段每一天吃飯也分成好幾種類型。第一個類型是每一天不用教師提醒能保證把碗裏的飯菜都吃的很乾淨。第二種類型先是觀察這天吃飯合不合自己的胃口;這第三種類型乾脆來了一個大轉變和教師開始討價還價,找一系列的藉口來推掉自己能少吃一點是一點來到達自己的目的。在我們班裏每一天吃午餐總是有那麼小部分孩子從開始一向吃到最終結果還是一樣,那麼這些孩子到底在幹什麼呢

在我們班級現常有這樣的現象發生,小語是個帥氣的小男孩,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笑起來臉上還露出兩個小酒窩,是個蠻可愛的小男孩,可是他每一天中午吃飯就是個大難題啦不管我們怎樣去哄他,說好話給他聽就是無動於衷,每一天就是在耗時刻,我每次看到他拿勺子時慢吞慢吞的把一粒一粒米飯放在嘴巴里,這幾粒飯在嘴巴里可有好長時刻好嚼呢;等過了一會兒他眼睛又開始東張西望等到其他小兄弟姐妹吃的差不多時,他還是沒有吃完。不僅僅有小A狀況類似也有小智他先看到這天的菜是什麼菜,看着菜合不合口,她每一天吃飯先是把飯吃完,然後看到不鍾愛的菜就開始用勺子一點點的在摳,當教師說你趕快把這個菜吃下去時,她說教師呀我這個菜真地不鍾愛吃可不能夠不吃;在我們的鼓勵下他開始慢慢的嘗試,可過了沒過多久,她又不動勺子。我每一天看着他們這樣也真的很無奈有時和家長聊起,得知家裏每一天要喂很長的時刻。

從以上這兩個孩子的身上發現有不一樣的點一個是吃飯慢,而另一個孩子是看菜是否對胃口。總之這他們都不愛動手吃飯,愛挑食,但家長在家又代替的太多,可每次他們又想在幼兒園和其他小兄弟姐妹一樣能夠愉快的`進餐不好挑食。

《3-6歲兒童領悟與發展指南》中指出教師要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給予孩子肯定,不好正因做不好而一切代替。指南中還提出要引導幼兒學習並領悟一些自理的基本要求。可是在這兩個事例中我也開始琢磨,找一些原因的存在。我開始反思我也有做的不足之處,有時看到他們實在是太慢太慢我只好幫忙開始餵了,可一喂他就大口大口的吃,這就表現出孩子的本性,其實他不是不會吃,也不是慢而是要等着教師來喂。這就證明了有些孩子在家時過於照顧,而導致孩子的懶惰。還有一小部分的孩子挑食我們想了一個辦法,把愛挑食的孩子和不愛挑食的孩子座在一齊得到一些幫忙。

大班教學隨筆11

前幾天我們舉行了家長開放日活動,目的是讓家長來參觀一下我們幼兒園的環境,看看孩子們在班裏的表現,更重要的是我們設置了親子游戲環節,特意邀請爸爸或媽媽和孩子來共同玩遊戲,體驗與孩子一起遊戲的快樂。

爸爸媽媽們陸陸續續的來了,只有瑤瑤的媽媽沒有來,瑤瑤就跑過來問我,老師:“我媽媽怎麼還沒來呢?”我安慰她說:“可能媽媽忘記時間了,我們再等等她,好嗎?”可是等了很長時間瑤瑤的媽媽還是沒來,爲了不耽誤其他的家長和孩子,我們只好開始了活動,瑤瑤的臉上明顯的表示着不願意。等到要做遊戲的時候,瑤瑤又過來問我:“老師我媽媽還沒來嗎?媽媽是不是不喜歡我了?我微笑着對她說:”媽媽永遠都是你的媽媽,每一個媽媽都很愛自己的寶寶,媽肯定有什麼事情耽誤了,你不要傷心,等媽媽來接你放學的時候我們一起問問媽媽,老師也是一個媽媽,現在老師先跟你一塊把遊戲做完,好嗎?”瑤瑤懂事的點了點頭,等到活動結束後,瑤瑤的媽媽才趕到幼兒園,剛想跟我說話,我說:“你先跟孩子解釋一下原因吧,你慢慢說,孩子會理解得。"瑤瑤的媽媽在一旁耐心的解釋,瑤瑤也很認真的聽,看到瑤瑤臉上露出笑容時,我知道她們母女兩個已經和解好了,我接着對瑤瑤的媽媽說:“瑤瑤媽媽,我知道你很忙,可是再大的事情也比不過自己的`孩子吧,你剛纔沒看到瑤瑤傷心的樣子,讓人心疼,孩子多希望跟媽媽一起遊戲啊,我能代替你和瑤瑤一起遊戲,但永遠代替不了媽媽的位置,您多考慮一下孩子好嗎?”瑤瑤的媽媽一邊跟我說謝謝,一邊和瑤瑤高高興興的走了。

經過這件事後,我進行了反思,孩子都是有自尊心有自己的想法的,看到其他小朋友的爸爸媽媽都來了,自己的媽媽沒來,孩子心理上承受不了。不論是家長還是作爲老師的我們,一定要重視孩子,珍惜跟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個機會,不要把孩子拋給爺爺奶奶就不管了,我們要關注孩子的成長,理解孩子的內心,祝願每一個孩子都健康快樂。

大班教學隨筆12

林泉是我班裏一個性格比較內向的男孩,平時不聲不響,上課時也不愛舉手發言,更不會積極主動地與教師、同伴交往,缺乏足夠的自信。

一天早上,來園談話後,我正在請值日生,當問:“誰願意做今日的值日生”時,小朋友們爭先恐後的舉手,林泉也畏畏縮縮地舉起了小手,我連忙抓住這次難得的機會,請他來做今日的值日生,他顯得很高興。吃點心了,他忙着數杯子、放杯子;進午餐了,他認真地分數着勺子……放學前,我在大家面前表揚了他,小朋友們也爲他鼓起了掌,林泉露出了羞怯的笑容。

從那以後,我發現林泉能主動參加活動了,積極性也提高了。由此,我想到了團體活動對幼兒的心理素質的影響,在團體活動中應當更加註意讓幼兒獲得成功,有愉悅感。

一段日子過去了,在一次故事表演活動中,林泉居然舉手好幾次,並且每次的回答都較準確。大家都爲林泉的提高而高興,林泉也逐漸活潑開朗了,與同伴、教師間的交往也多了。

看着林泉的'變化,我感到很欣慰,看來,團體生活中的值日生工作對於培養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幼兒在團體中,往往產生強烈的情緒體驗,當他們完成某一項工作時獲得了體驗,也增強了其自信心,當他再度面臨問題時,便能充滿自信地克服困難。

大班教學隨筆13

大班教師教育教學隨筆一:“懲罰”也是愛的另一種表現

隨着年齡的增長,升入大班後,孩子們的自主性和自我意識越來越強,他們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觀點也已經從小班的“逆來順受”變成了“敢於創新”。孩子們每天有說不完的話,教室裏時不時看到這個在跑,那個在鬧,老師的話只能起到三分鐘的震懾作用,三分鐘之後的混亂可想而知。其實,我們不能總像小班一樣是依着孩子的性子來,也應該讓他們知道做錯事情是要經受一定懲罰的,以此來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爲習慣,讓他們學會一些必須要遵守的規則和。所以,有時懲罰也是愛的另一種表現。

叛逆期的經典表現就是所謂的“反着幹”,他們的膽子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敢說、能說了。我們在欣慰他們有主見的同時也不得不頭疼他們個人情感的毫無限制的釋放。而小班的教育方式——細聲細語,娓娓道來已經嚴重激發不起孩子們傾聽的興趣。所以,我們必須制定一定的規則和紀律,還要採取一定的“獎懲制度”,讓大班的幼兒明白如果表現的好老師會給予獎勵,但違反規則和紀律就會受到一定的懲罰。

記得曾經有一位家長語重心長地教育我們老師怎樣去教育他的孩子,“我們要尊重孩子的需要,儘量多照顧他的情緒”,我們曾經無數次的採用這種所謂的“照顧他的情緒”的教育方式,但是事過之後我們發現造成的結果就是他的變本加厲。從孔子就研究出了“因材施教”這樣一種既有深度又有力度的名詞,而且這個詞也被廣泛的應用着。孩子的性格截然不同,我們針對不同的孩子選擇的教育方法也應該是不一樣的。比如:班裏有些孩子的性格比較內向,心小,對於這種孩子我們就需要循循善誘,而不是厲聲呵斥。而有些孩子就是班裏的強者,什麼都不在乎,在嘗試過種種的說服教育之後,他仍然會表現出一種盛氣凌人的霸氣,對於這種孩子,我們就只能通過懲罰來挫挫他們的銳氣了。當然,我們所謂的懲罰並不等同於體罰,本着愛孩子的心理,我們只是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急迫,但是卻並不至於要用身體上的懲罰來達到我們的教育目的。比如:組織活動時不專心,喜歡交頭接耳,我們會走到他旁邊輕輕的摸摸頭以示提醒;上課不專心,不聽講,而且還搗亂課堂秩序,我們就只能將肇事者喊到前面,脫離開讓他喋喋不休的小環境,進入比較安靜的環境中專注的接受教育;有些孩子就是不喜歡喝水,可是明明嘴巴都快要乾裂了,家長心急如焚,我們只好責令他在別人喝一杯的時候他需要喝兩杯;當別人在玩玩具,而他只是關心用玩具來打鬧的時候,我們就要讓他到一邊清醒的反思一下自己的錯誤究竟是什麼......

和孩子們相處了幾個月了,看着孩子們從中班升到大班,並且一天天的進步着,我們真的很欣慰,但是大班畢業之後孩子們將面對新的學習環境,而這個環境不再如幼兒園這般,他們要逐漸學會認真聽講,端坐整齊,懂得注意力集中的含義,所以,我們任重而道遠。我們發自內心的希望他們能夠以後的路走的更加寬敞平坦,我們希望他們上了國小、中學乃至大學都是班內的佼佼者,在我們的眼中,他們就是自己的孩子,良心告訴我們他們的發展與我們息息相關,只有教育好他們,我們的教育生涯纔不會有遺憾,所以,有時難免會嚴厲,有時難免對孩子使用“懲罰”。

我希望孩子們能夠理解,最主要的是從每次老師對他們的教育中明白老師的良苦用心,知道下一步他們該怎樣去做一個好孩子。從小培養孩子們良好的行爲習慣和道德品質是每一位父母和老師要做的重點工作,寵愛、溺愛不要發生在孩子們身上,讓我們的愛變得更加理智。

大班教師教育教學隨筆二:迴歸自然育靈性

無論您在哪個季節走進我們的幼兒園,您都會看到滿院子正在快樂做事的孩子們。

春天,孩子們在悠然地賞花,看小草偷偷地冒出小芽,等待蟲兒們陸續地出現在春陽下;他們自在地餵魚、喂小兔子、看小雞仔們嬉戲;他們聽鳥兒唱歌,給鳥兒築巢;他們專注地觀察、投入地寫生……夏天,孩子們捉螞蚱,撿蝸牛,粘知了,逮蝌蚪,摘野花,採野菜;在自己的農耕小田裏除草、捉蟲、幸福收穫;在林中捉迷藏,在雨中狂歡;他們盡情地玩水、玩沙、玩泥巴,或者圍坐在草地上聽故事……秋天,孩子們或是正在採摘黃澄澄的柿子和紅彤彤的山楂,或是正在撿拾脆生生的鮮棗兒和剛落下來的核桃;他們與秋風嬉戲,與落葉共舞;在樹木的枝幹上,您看到的不只是樹葉,還有自己爬上去的孩子……冬天,孩子們瘋狂地玩雪、玩冰、堆雪人、打雪仗、凍冰花……看到這裏,也許您會納悶:您講的是公園還是幼兒園?您講的是事實還是童話?

這就是我們的幼兒園,秉承自然教育的理想創造的一個富有童話色彩的幼兒樂園。

要了解這個自然教育的童話,先要了解我們的教育哲學和理想。

秉承“天人合一”的教育信念和理想天人合一,是中國古老的思想信念,也是我們實行自然教育的哲學基礎。人是自然進化的產物,自然之子。所以,自然環境對孩子的生命成長、心靈啓迪至關重要,尤其在養護孩子的“真善美”及“智慧和靈性”等方面有着社會所無法比擬和替代的作用。美國當代著名的海洋地理學家雷切爾·卡森說,“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從中獲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愛默生也曾說過,“培養好人的祕訣就是讓他在大自然中生活。”

而我們的教育理想就是,給孩子創建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讓孩子真正地體會到大自然萬事萬物的神奇和美妙,體驗到在大自然裏嬉戲和探索的.快樂和幸福,初步感悟到人在自然裏的位置及人與自然的關係,從而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裏,播下天人合一的種子。

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孩子們過一種內在自然和外在自然完整統一、幸福快樂而又富有意義的童年生活;讓我們的老師過一種平和潤澤、幸福完整,通過成長自己而引領大衆的教育生活。

所以,我們的教育宗旨就是,以自然育靈性,以大愛啓智慧,爲孩子一生的發展和幸福奠基。

“無中生有”創建自然生態資源爲了實現我們的自然教育理想,自20xx年辦園初,我們就因地制宜爲孩子們建了一個生態園,大體分爲遊戲區、觀賞和探索區、養殖區、種植區四大區域。

遊戲區裏我們準備了沙、水、泥、土、石等自然遊戲材料,讓孩子們自由自在地玩個夠。在這裏他們一會兒是建築師,一會兒是工程師;一會兒是燒烤店的燒烤師,一會兒又是蛋糕房的蛋糕師……在探索和創造中,感受着這些自然材料的魅力和特點,感受着自己和這種種不同物質的聯繫。

觀賞區和探索區裏,我們種下了杏樹、梨樹、桃樹、櫻桃樹、核桃樹、李子樹、山楂樹、棗樹,無花果樹,櫻花、梅花、海棠、紫薇、丁香、木槿、凌霄、牽牛、荷花等大量的花草樹木。這些花草樹木隨着季節的變換呈現出不同的美麗景色,和諧美麗的自然環境吸引了很多有趣的昆蟲和鳥兒來這裏安家。在這裏,孩子們自由地享受着自然賦予我們的一切美、愉悅與安寧,深切地體驗着春夏秋冬四季輪迴帶給包括自己在內的周圍事物的不同影響。

養殖區裏,我們養了雞公雞婆雞仔一家和兔子、鴿子,它們和諧相處其樂融融。在這裏,孩子們可以餵養它們,觀察它們,模仿它們,研究它們。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建構着自己對動物的認知體系及情感態度。

種植區裏,我們爲孩子們開闢了一塊塊袖珍農耕小田。在這裏,孩子們種下他們滿滿的好奇和期盼;在這裏,他們瞭解各種植物不同的種植方式、生長及生存智慧;在這裏,他們感受體驗着植物生長週期裏不同階段發生的不同的故事;在這裏,他們品嚐着勞作的滋味和收穫的快樂;在這裏,他們通過觀察、探究、測量、記錄、寫生、泥塑、烹飪、表演、照料、養護等各種方式建構着自己對自然事物的認識以及與自然的關係。

看着鳥語花香的自然生態園,人們很難想到,它當初竟是一片廢墟瓦礫。

德州躍華學校是一所從幼兒園到高中一條龍辦學的民辦學校,幾個學部都在一個校園內。1999年創建的國中部和高中部;20xx年創建的國小部;20xx年創建的幼兒園。校址的前身是一塊麥田。20xx年3月我來到這個學校時,幼兒園正在挖地槽階段,整個園區都是建築工地和建設其他學部時殘留下的建築垃圾。工程完畢以後,大堆的垃圾被集中清理以後,留下了目前生態園的前身——泥土裏或埋藏着或混雜着瓦礫石塊且凹凸不平的十來畝地。這塊地不光荒蕪雜亂,還很肥(由於各種原因,一度以來,這裏是某些人大小便的地方。爲了取消這項功能,耗費了我4年多的時間——每天早晨我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拿着鐵鍬去掩埋大便)。在如何處理和利用這塊荒地上出現了分歧,有人主張硬化,即用瓷磚或大理石鋪砌起來;有人主張軟化,即用塑膠地墊裝飾起來。而我對投資人說:不要動這塊地,給我們留着,這塊地能長出咱們幼兒園的特色——自然。

大班教師教育教學隨筆三:在社區活動中,培養幼兒愛護環境

社區教育的開發和利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社區教育的優越性在於其通過社區內的環境佈置,人文氣氛,以及所組織的各項大型專題活動,對生活在其中的孩子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那麼,在日益蓬勃發展的幼兒園環境教育中,如何開發,利用園外環境――社區教育活動,從多方面多渠道地對幼兒進行自然而然的環境教育,拓寬幼兒的環境保護的視野,從而自發地產生愛護環境的情感呢?在此談談我班的一些做法。

一、讓幼兒到社區宣傳環境知識,萌發愛惜一草一木的意識。

實踐,永遠是鍛鍊幼兒,培養良好行爲習慣的最好方法。在不斷的學習中,孩子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環境知識,並逐漸地表現出向同伴以及弟弟妹妹介紹環境知識的熱情。惜逢我園地處江灣橋南紡織路,隸屬中海名都小區。我決定利用這一無意識的行爲,組織幼兒大膽地向名都小區裏的居民們,路人宣傳環境知識,在實踐中進一步培養孩子愛惜環境的情感。

於是,我們班裏首先開展了“名都環境宣傳員”的競選活動,讓幼兒自己評比誰是最佳宣傳員。孩子們在小組內展開了激烈的競賽,選出代表在班上比賽,終於選出了幾名“環境宣傳員”。我們要求他們以自己是一名“環境宣傳員”的身份向小區居民或路人宣傳節約用水,講衛生等知識;向阿姨們講垃圾分類放的重要性;向吸菸的叔叔宣傳香菸的害處多;向公公婆婆講愛護草木等,共同營造小區美麗的環境。

小小“宣傳員”稚嫩的話語,簡單而生動的講述,既贏得了周圍羣衆的讚許,也增強了孩子宣傳環境知識的信心。自此以後,班上的幼兒形成了一個你追我趕的局面,不但積極學習新的環境知識,還大膽地向別人宣傳,對不良的破壞環境的行爲習慣敢於提出批評,孩子愛護周圍環境的意識在不斷增強。

二、發動家長共同參與社區公益活動,共同提高環保觀念。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行舉止,興趣愛好,都在孩子中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因而設法讓家長共同培養參與社區活動,爭取家長參教、議教、助教,進而識教,懂教,共同培養環保觀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爲了做到這一點,我們邀請父母和孩子一起共同利用廢舊物品製作玩具。家長們幫助孩子收集了各種各樣的廢舊物品,共同製作出各種各樣的作品:有利用一次性杯子製作的七彩水桶;有利用食品盒製作的玩具車;還有栩栩如生的杯子娃娃……,大大鍛鍊了家長幼兒的動手製作能力。

經過和家長一起參加社區活動,使孩子們對參加社區環保活動的熱情進一步提高,幼兒園、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形成金三角的合力作用。生活垃圾即會變寶,極大地激發了幼兒利用廢物製作的興趣,不斷地增強了幼兒的變廢爲寶的觀念。可見,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一個家庭影響一方社區的輻射作用,在我們的教育中已初見成效。

利用社區活動進行環境教育的效果是顯着的,孩子們明白了自己什麼行爲對環境好,什麼行爲不好,慢慢地把學習環境知識的興趣昇華對環境問題的興趣。他們開始關注周圍社區環境,不斷地在社區中交流與分享環保信息,逐漸萌發了利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實際行爲保護周圍社區環境的情感,真正理解了環保的意義。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怎樣更好的開發和利用社區活動資源,帶領幼兒在“走出去”中豐富環境知識和經驗,創設理想的教育環境仍是我們今後探索的方向。

大班教學隨筆14

作爲一名幼兒園老師,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顆愛心,愛孩子、愛家長、愛工作。要用自己滿腔的愛去關心,去尊重每一個孩子,耐心細緻地去指導每個孩子,才能做到對孩子的關心,體現出老師的責任心,孩子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得到良好的教育。

大班是在原有中小班的基礎上升上來的,他們本身已經有了一定的規則意識,不過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自我放縱的慾望也日益增長,也就出現我們常說的“越來越皮”、“越來越油”、“越來越沒耳朵了”……

所以,我覺得在進入大班之初就應該和孩子一起探討並且制定各項規則,如:區域規則、用餐規則、散步規則、運動規則、午睡規則、上課規則以及文明禮貌、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等精神層面的規則意識。同時,針對這些規則要制定相應的賞罰細則,讓每一位孩子都有一種“公平公正”、“賞罰分明”的意識。當然,在制定規則過程中也應注意孩子的年齡特徵,採用孩子感興趣、能適應、能接受的'方式。如我們班,午餐時會採用“和小鬧鐘比賽”的形式;午睡時會採用“小小解放軍”倒數數字的形式等,孩子們在感興趣的前提下積極地參與其中。

記得班主任培訓時候,殷老師的《走進童心》提出,我們老師應該更加地深入孩子的內心,瞭解孩子,不要過多的干預他們,多把機會讓給他們。於是,我在我們教室裏、分出“小小值日生”(7-8位)、“小小氣象員”(1位)、“小班長”(多位)、“小組長”(10位)、“小警察”(多位)等多個角色參與班級常規管理,他們都有固定的職責,如:小值日生是參與打掃、澆水、檢察其他幼兒如廁盥洗擦嘴漱口,分發碗筷吐絲盤等;小小氣象員是報告每天天氣並做好記錄的人;小班長是在課前、課後等模仿老師,管理其他小朋友的;小組長除了要爲組員分發飯菜、學習用品,還要管好小組紀律;小警察通常是監察其他幼兒在自由活動時間或者區域活動時間,是否有違反規則的行爲……

我們本着讓每一位孩子都有機會參與,並適時適地地給與指導,讓每一位孩子都樂意參與,能夠參與。相信經過長時間的堅持與訓練,孩子們都會擔起相應的職責,老師越來越省心,孩子越來越積極,常規管理也越來越好了。

大班教學隨筆15

剛一放學,就聽見劉衡高興的對爺爺說:爺爺,我今天得了小紅花,上面還寫了個字。你認識嗎?爺爺接過來,欣慰地笑了。看見淡綠色花瓣上貼着一個金色“獎”字。上小班的劉衡這個星期已經得了三個“小紅花”了。劉衡很乖,愛動腦筋,什麼都想學。

過了幾天,我跟劉衡媽媽見了面,談起了劉衡的事情。劉衡媽媽說:平時我們在家經常鼓勵說;“劉衡真棒!”。其實,孩子就喜歡家長多讚揚,多鼓勵,他們幼小的.心靈才能體驗到成功,體驗到快樂,就會很自信,勇敢堅強地克服任何困難,因爲他知道自己能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lifan.com/qinggan/yuedu/v3my3.html